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陽經

鎖定
基礎理論名詞。手、足三陽經的總稱。
中文名
三陽經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目錄

三陽經概念

手、足三陽經的總稱。

三陽經解讀

包括手三陽(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和足三陽(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共六條經脈。

三陽經中醫應用

1、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末端(商陽),沿着食指內(橈)側向上,通過第1,2掌骨之間(合谷)向上進入兩筋(拇長伸肌健與拇短伸肌健)之間的凹陷處,沿前臂外側前緣,至肘部外側,再沿上臂外側前緣,上走肩端(肩髃),沿肩峯前緣,向上出於頸椎“手足三陽經聚會處”(會大椎),再向下進入缺盆(鎖骨上窩)部,聯絡肺臟,通過橫膈,屬於大腸。缺盆部支脈,上走頸部,經過面頰,進入下齒齦,圍繞至上唇,交叉於入中,左脈向右,右脈向左,分佈在鼻翼旁(迎香),與足陽明胃經相接。主治病證:頭痛、鼻衄、齒痛、喉痛、牙關不利、發熱等,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
2、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兩側(會迎香),上行至鼻根部,與旁側足太陽經交會(會睛明),向下沿鼻的外側(承泣),進入上齒齦內,回出環繞口唇,向下交會於須唇溝(會承漿)處,再向後沿着口腮後下方,出於下頜(大迎)處,沿着下頜角(頰車),上行耳前,經顴弓上(會上關),沿着髮際,到達前額(會神庭)。面部支脈:以大迎前下走入迎,沿着喉嚨,進入缺盆部,向下通過橫膈,屬於胃,聯絡脾臟。缺盆部直行的脈:經乳頭,向下挾臍旁,進入少腹兩側氣衝。胃下口部支脈:沿着腹裏向下到氣衝會合,再由此下行至髀關,直抵伏兔部,下至膝蓋,沿着脛骨外側前緣,下經足跗,進入第2足趾外側端(厲兑)。脛部支脈:從膝下3寸(足三里)處分出,進入足中跗外側。足跗部支脈:從跗上(衝陽)分出,進入足大趾內側端(隱白),與足太陰脾經相接。主治病證:胃痛、腹脹、嘔吐、泄瀉、便秘、食慾不振等,以及頭、面、眼、鼻、口、齒、熱病,精神病和經脈循行部位病變。
3、手太陽小腸經:起於手小指外側端(少澤),沿着手背外側至腕部,出於尺骨莖突,直上沿着前臂外側後緣,經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沿上臂外側後緣,出於肩關節,繞行肩胛部,交會於肩上(大椎),向下進入缺盆部,聯絡心臟,沿着食管,通過橫隔,到達胃部,屬於小腸。缺盆部支脈:從缺盆,沿着頸部,上達面頰,至外眥,轉入耳中(聽宮)。頰部支脈:從頰部上行至眶下(顴髎),抵於鼻旁,至內眥(會睛明)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而又斜行絡於顴骨部。主治病證:頭項強痛、耳聾、目翳、頰腫、咽喉腫痛和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
4、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目內眥(睛明),上額,交會於頭頂(會百會)。頭頂部支脈:從頭頂到顳部。頭頂部直行的脈:頭頂入裏聯絡於腦,回出分開下行項後,沿着肩胛部內側,挾着脊柱,到達腰部,從脊旁肌肉進入體腔,聯絡腎臟,屬於膀胱。腰部的支脈:向下通過臀部,進入腋窩中。後項的支脈:通過肩胛骨內緣直下,經過臀部(會環跳)下行,沿着大腿外側後邊下行,與腰部下達支脈會合於膕窩中,從此向下,通過腓腸肌,出於外踝的後面,沿着第5蹠骨粗隆,至小趾外側端(至陰),與足少陰腎經相接。主治病證:頭痛、項強、目眩、鼻塞、腰背痛、癲狂;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病變。背俞穴主治各相關臟腑和所連屬的組織器官病變。
5、手少陽三焦經:起於無名指末端(關衝),向上出於第4,5掌骨間,沿着腕背,出於前臂外側撓骨和尺骨之間,向上通過肘尖,沿上臂外側,上達肩部,出足少陽的後面,向前進入缺盆部,分佈於胸中,聯絡心包,向下通過橫膈,從胸至腹,屬於上、中、下三焦。胸中的支脈:從胸向上,出於缺盆部,上走項部,沿耳後直上,出於耳部上方,上行額角,再彎下走向面頰部,到達眼眶下部。耳部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耳前,與前脈交叉於面頰部,到達目外眥(絲竹空),與足少陽膽經相接。主治病證:偏頭痛、耳鳴、耳聾、目痛、咽喉痛、脅肋痛,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
6、足少陽膽經:起於目外眥(瞳子髎),向上到達額角部(頷厭),下行至耳後(風池),沿着頸部行於手少陽經的前面,到肩上交出於手少陽經的後面,向下進入缺盆部。耳部的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眥後方。外眥部的支脈:從目外眥處分出,下走大迎,會合於手少陽經到達目眶下,下行經頰車,由頸部向下會合前脈於缺盆,然後向下進入胸中,通過橫膈,聯絡肝臟,屬於膽,沿着脅肋內,出於少腹兩側腹股溝動脈部,經過外陰部毛際,橫行入髖關節部(環跳)。缺盆部直行的脈:從缺盆,下行腋部,沿着側胸部,經過季脅,向下會合前脈於髖關節部,再向下沿着大腿的外側,出於膝外側,下行經腓骨前面,直下到達腓骨下段,再下到外踝的前面,沿足背部,進入足第4趾外側端(足竅陰)。足背部支脈:從足臨泣處分出,沿着第1、2蹠骨之間,出於大趾端,穿過趾甲,回過來到趾甲後的毫毛部(會大敦),與足厥陰肝經相接。主治病證:偏頭痛、耳鳴、耳聾、脅肋痛、坐骨神經痛、下肢偏癱、肝膽疾病、目疾,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
[1-4] 
參考資料
  • 1.    袁鍾、圖婭、彭澤幫、艾景錄主編.《中醫辭海 上冊》: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9年
  • 2.    《中醫學》編輯委員會.《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
  • 3.    高希言、饒洪主編.《實用漢英針灸辭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4年
  • 4.    施邴培主編.《針灸學》: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