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重門

(韓寒創作長篇小説)

鎖定
《三重門》是中國當代作家韓寒創作的首部長篇小説,首次出版於2000年5月。 [2] 
《三重門》通過少年林雨翔的視角,向讀者揭示了一個真實的高中生的生活,把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展現開來,體現了學生式的思考、困惑、夢想。 [3]  《三重門》從內容上看,體現了對於社會上的各種現象及現行的教育制度的諷刺,教育的失敗造就了書中人物的悲情命運,對教育體制和教育制度進行了大膽的拷問,引起了社會關於現代教育制度改革的思考。 [4] 
作品名稱
三重門
作    者
韓寒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首版時間
2000年5月
字    數
222千字

三重門內容簡介

林雨翔生活在上海的一個小鎮,鎮裏唯一的中學是個重理輕文的學校,這讓理科弱文科強的林雨翔生活得很壓抑。雖然已是初三面臨畢業升學,但林雨翔生活得很沒有目標。後來班上的語文老師換成了一個寫打工文學出身的青年老師馬德保。兩人似乎很有默契,很快打成一片,在馬德保的幫助下,林雨翔順利進入夢寐已久的文學社。
在一次文學社組織的活動中,林雨翔認識了喜歡故作深沉的羅天誠。兩人和語文科代表沈溪兒一起遊玩,意外邂逅了美麗可人的Susan。四個人一起玩得不亦樂乎,林羅二人不由都對Susan動了心。過了不久,羅天誠寫了封情書給Susan,卻遭到了以學業為重的Susan的不屑。羅天誠轉而與一個低年級女生進行了一段短暫的戀情。林雨翔得知Susan拒絕羅天誠後暗自竊喜,更令他高興的是他的作文得了全國作文大賽一等獎。
在補習班上,林雨翔認識了富家子弟梁梓君。梁梓君給林雨翔分析愛情,指導林雨翔追Susan,林雨翔將其奉為情聖,一一照做,Susan卻始終和他保持着不冷不熱的關係。林雨翔在一次跟隨梁梓君和老K外吃飯時和一些地痞發生了衝突。學校得知後,梁梓君被迫轉到浦東私立學校。
期末考試結束後,學校安排學生去南京“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前去南京的晚上,林雨翔遇到了Susan和沈溪兒,三人一起吃飯。林雨翔喝酒喝得有些醉,想趁着醉意給Susan表白卻始終沒有勇氣。在去南京的車上,林雨翔幸運地和Susan坐在一起,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旅程。中考前夕,Susan將自己的複習資料給林雨翔,叮囑他認真複習。中考前夜,Susan打電話問林雨翔有把握考取什麼學校,林雨翔表示自己能考上縣重點。林雨翔考上了縣重點,卻又憑藉母親的關係以體育特長生身份順利進了市重點。這時他卻得知,成績優異的Susan竟然沒考上市重點,只能屈居縣重點。
開學前林雨翔進入市南三中,開始了體訓生的生活,結識了豪爽的餘雄和宋世平。高中後,林雨翔生活頹廢異常,總是憤世嫉俗,看不慣身邊許多人,與室友錢榮出現了激烈的衝突。錢榮當上了學校電視台的副台長和男主持,林雨翔也機緣巧合當上了文學社的社長,這卻並沒有讓他感到快樂,兩人幾乎鬧到勢不兩立的境地。正當林雨翔生活不如意時,又收到了羅天誠和沈溪兒的信,告知他Susan正在和同班的一個男生談戀愛。林雨翔萬念俱灰,一個人在外閒逛了一整夜。林雨翔逃夜的事不久就被錢榮告發了,將要面臨處分。
這時Susan有種不祥的預感,原來,她讓羅天誠和沈溪兒幫着欺騙林雨翔説自己在談戀愛,想讓林雨翔振作精神認真學習。她有些擔心,打電話詢問林雨翔近況,得知林雨翔逃夜,既難過又氣憤。她告訴了林雨翔自己因為他而放棄了進市南三中的機會,她説完真相憤恨地掛掉了電話。林雨翔心如死灰,茫然不知所措。 [1] 
三重門

三重門創作背景

三重門時代背景

《三重門》創作於1998年以前,那時正值校園小説氾濫,有些小孩子常用字還沒認全,見過的東西還沒見過的教科書多,只會從一根小草裏看出什麼堅韌不拔的精神,就寫起了長篇。但令人驚奇的是還真讓他們給寫了出來,光上課下課就十來萬字。 [6] 

三重門個人背景

韓寒當時還只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混混“,他放蕩不羈,他出言無忌。學習不好,卻偏偏有着寫作的才能。他在當時的教育體制之下不堪重負,有所感慨,又沒有人阻止他去思考,於是他的獨特的思想便如脱繮野馬,把一腔情緒發泄於紙張上面。以自身的經歷為主角背景,創造了林雨翔這個角色,也把新一代的年青人的叛逆思想寫得入木三分。小説也並非作者的刻意之作,在韓寒看來這是一個“巨大的歷練”,用以鍛鍊他的“寫作能力”和“硬筆書法水平”。 [7-8] 
《三重門》的名字來自《禮記·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三重”指的是“禮儀”,“制度”和“考文”。作者年輕時為了如何讓書名顯的有文化一點,經過反覆的思量,才取下了這個為人多次誤讀為“三種考試,三道門”的名字。 [5] 

三重門人物介紹

林雨翔
主人公林雨翔是一名中學生,小説圍繞他的學習、情感、生活展開描述。林雨翔從小被父親灌以古典文學,有較強的文字功底但偏科嚴重。初中時憑藉與語文老師馬德保之間“惺惺相惜”的“互助”關係,在校文學社中嶄露頭角,甚至獲得過全國作文競賽一等獎,但這一切都不能抹殺他成績不理想的現實。初中期間,林雨翔的戀愛之心開始萌芽,戀上了温婉多才的Susan,常藉機接近Susan,而Susan的態度卻很模糊。中考時,憑藉林雨翔的緊急補課,以及林父、林母的“努力”,他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進入市重點高中。進入市重點高中後,林雨翔一邊進行着艱苦的體育訓練,一邊極力爭取進入學校各種社團以期能夠獲得認同,然而事與願違,他並未進人心儀的記者團,最終憑藉初中全國作文大賽一等獎的餘蔭進入了文學社,此後陰差陽錯當上了文學社社長。在學習上,林雨翔依舊考運不佳,一路考試紅燈高掛,甚至連英語也墜人紅色的世界。在高中,林雨翔認識了許多舉止怪異,性格與他格格不人的同學和老師,有“暴發户”式的錢榮,書呆子式的謝景源,廢話連篇的錢校長等。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羣像將林雨翔的高中生活攪得更加枯燥苦悶。而初中同學帶給他Susan已有男友的消息更是令他沮喪,於是他乘着夜晚暫時逃離校園尋找清淨。最終,他萌生了逃離的念頭,但不知前路該如何行走。 [10] 
Susan
林雨翔喜歡的女生,成績優異,為了林雨翔放棄了讀市重點高中。在縣重點,為了讓林雨翔振作精神認真學習,她讓羅天誠和沈溪兒幫着欺騙林雨翔説自己在談戀愛。
羅天成
留級生,有肝炎,自創羅體字,喜歡談論哲學佛學之類的東西,假裝深沉,對馬德保不以為然。
錢榮
虛榮的富家子弟學校電視台主持人,自稱方外之人,奇才。愛顯擺,對同性一毛不拔,對異性可扒光全毛,自大狂妄,説話喜歡抬槓,並且夾雜一些英文單和生僻成語。
梁梓均
有義氣的富家子弟,多次留級,拜金主義者,自稱戀愛專家,林雨翔的情書指導。
馬德保
對林雨翔影響很大的一個老師,林雨翔的初中語文老師,沒在大學裏念過書,高中畢業就打工,打工之餘塗幾篇打工文學,寄了出去過幾個月就發表了出來。最大的夢想是出一本散文集《流浪的人生》。之後自費出書200本,引起不小轟動,隨即被學校吸收為語文教師。
馬德保其實並沒有太多文學素養,寫作水平也不高,卻憑藉在雜誌上發表了幾篇文章,被招進學校當語文老師,後來因為“組織”學生參加所謂的作文競賽,(其實就是讓學生交“報名費”後投稿到雜誌社)名氣大漲,進入縣中學教書。文學不再是一種純粹的創作活動,而是變成了一種成名的方式,一種謀利的途徑。 [9] 

三重門作品鑑賞

三重門主題思想

自我表達
作為“80後”寫手的代表作之一,《三重門》很多方面反映了“80後”這一羣體的心理狀態。伴隨着個人生理成長到一定階段,“80後”一代的心理也逐漸出現成人感,要求獨立,要求擺脱束縛管制,追求自我意志的表達。同時,他們從對外在世界的關注開始轉向對內在自我和他人的審視。而隨着對社會認知的提升以及自主能力的提高,他們急於表達自我,有着強烈的規避現狀的衝動。而韓寒《三重門》的出現恰好使得“80後”青少年找到了這種特殊矛盾心理、情感體驗的宣泄口。 [10] 
批判應試教育
《三重門》所寫的內容是以一箇中學生的視角反映當前有關學校教育的若干側面,如班級、學校、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家長與子女的關係、學校與社會的關係等等。全書並沒有曲折的情節,更沒有時下某些成人小説追求商業價值的傾向,作者寫的只是社會中的一個生活側面,也僅僅是生活側面,可以説平淡如水,彷彿一段生活的流程。但整個故事還是有主線的,這個主線就是作者對現行教育制度的不滿和批判,對以應試教育為核心的教學機制、教學觀念、教育教學方式、考試形式與制度以及與此有關的社會現象的種種挖苦與嘲諷。
小説的主人公林雨翔是一個初中應屆畢業生,而後經過家長的“努力”,升入市重點高中。故事就是在這不到兩年時間內圍繞着學習、補課、補習、中考、錄取等一系列環節展開的。由於作者本人就是一個在校中學生,對這一些學習環節都有親身感受,所以寫起來非常自如,運筆自然。作者在小説《後記》中自稱“韓寒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反對現在教育制度的小混混”,所以,他在小説中對中國現行教育制度持全盤否定的態度。比如,中考時林雨翔從同學電話中聽説四班一個女同學因考試成績不佳而自殺,小説寫道:“雨翔茫然地掛上電話,想當今中國的教育真是厲害,不僅讀死書,死讀書,還有讀書死。難怪中國為失戀而自殺的人這幾年少了一大幫,原來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已經在中考高考兩個檻裏死得差不多了。這樣鍛鍊人心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全世界都將為之驕傲!”
中學教育在韓寒筆下是這種狀況,而大學教育也不過如此。林雨翔有一位表哥,“進了一所許多高中生看了都會垂涎的高校”,他給林雨翔寫信,直言自己的大學生活:“前些日子溺色過度,學習脱節,正拼命補學分呢。大學裏的人都特別懶,中文系為甚。大哥本想複印他人筆記,不料每人的想法與大哥不議而同也!偌大班級,無人記錄,只好由大家硬着頭皮向教授借之。”又説:“大學裏輕鬆無比,本大學中文系裏一男對十女,故男士非常暢銷,如今供不應求。”他對大學和教師的評價是“××大學,星光璀璨,走近一看,破破爛爛,十個老師,九個笨蛋,還有一個,精神錯亂。” [12] 

三重門藝術特色

灰暗氛圍
書中的學生、教師、家長,沒有一個算得上是正面人物。書中寫的校園生活、課餘生活、人們的思想心態等等,沒有一點閃光的亮點。可以説,整個作品都在考試與分數這個無形彎廬的籠罩下,灰濛濛地令人窒息不安。但人們並沒有也無法付出真正的努力去創造去改變現實或者去尋求真正的知識,而只能是應付、逃避、虛與委蛇地走形式。學生應付教師、教師應付家長、家長應付學校。你應付我,我同樣也在應付你。大家都似乎虔誠地圍着考試與分數轉,卻又想方設法企圖用“金錢”“人際關係”等一切可以想出、使出的辦法去攻破考試與分數的壁壘。整個教育界的現狀,在韓寒筆下像是一幅漫畫,一幅令人看過之後心中十分不舒服的漫畫。 [12] 
諷刺語言
韓寒在《三重門》中與讀者玩了大量文字遊戲,且不限於中文。如:“Girl friend取每個字第一個字母快一點念就是G、F(姐夫)”,又如:“Word Cup(世界盃)各取一字母,即W、C(廁所)!”這種畸形的釋義,雖然顯得牽強附會,但幽默詼諧,讓人忍俊不禁。韓寒在《三重門》中的文字遊戲玩出了不一樣的味道。《三重門》中的語言如同鋒利的刀刃,這是在一般傳統小説中難得一見的。如:看到藥丸,他居然這樣説話:“那藥和人在一起久了,也沾染了人的習氣,粒粒圓滑無比。”見到烈日暴曬後的膚色,他居然這樣説話:“全身黑得發亮,晚上皮膚竟可反射月光,省去不少照明用的電費。”韓寒對語言的把握很到位,針對性的語言無處不在,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茫。諷刺在傳統小説中並不少見,但諷刺如此具有針對性,恐怕只能從韓寒的《三重門》中才能看到。如:“林父這人愛書如命,可惜只是愛書,而不是愛讀書。家裏藏了好幾千冊書,只作炫耀用,平日很少翻閲。”“一個人在糞坑邊上站久了也會染上糞臭,把這個原理延伸下去,一個人在書堆裏呆久了當然也會染上書香,林父不學而有術,靠詩歌出家,成了區裏有名氣的作家。家裏的藏書只能起對外的炫耀的作用,對內就沒有威力了。”對林父愛書而不愛讀書的諷刺相當具有針對性。 [13]  [18] 
“流浪一回歸”模式
韓寒《三重門》的敍事結構採取了“流浪一回歸”的模式。主人公林雨翔從某種程度上説是個精神漫遊者。他具有自己獨立的思維意識,除了欽慕Susan外,他對周圍的同學、老師,甚至父母都是一副嘲諷的姿態。因此,林雨翔時刻都處於“抗爭與拒絕”的姿態。但這種“抗爭與拒絕”都只存在於林雨翔的內心,他的反抗意識在精神層面上起伏波動,卻不會以激烈的形式爆發出來,因為他自己明白爆發的後果不是自己所能承受的。這種精神的自我放逐呈現出一種孤獨迷惘的狀態,想要逃離卻無處可逃,只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唯一次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地逃離與流浪是到了小説快結束的時候。當林雨翔因為在學校中尋找不到自已的位置以及受到失戀的打擊之後,他終於逃離校園,在校園外遊蕩。看着街上燈火通明,人來人往,他並沒有感到輕鬆自在,反而感到悵然若失。靠在路燈邊,林雨翔竟然睡着了。等凍醒之後,他繼續漫無目的地瞎走。等到天空微明,林雨翔結束了這次出走,迴歸校園。這種“流浪一回歸”的模式從一定意義上來説表現的是青春期對自由、自我的渴望,在同時期的青春小説中也常出現。郭敬明的《幻城》、張悦然的《櫻桃之遠》、李傻傻的《紅X》等作品主人公或是精神叛逃,或是離家出走,或是無奈流亡。這些流浪形式是作家自我意識的衍生,是青春期少年對自由渴求想象的外化,只是“80後”以偶然叛逃的方式表達對現實的不滿。《三重門》這種“流浪—迴歸”的模式給平淡的故事結構增加了些許色彩。用韓寒自己的話來説,流浪並不是“80後”的人所能真正承受的生活方式,“我並不堅定,很大程度上我只是想離開一會兒,給平淡的日子加點味道,再回來過平淡的日子”。 [10] 

三重門作品影響

銷量
《三重門》一經出版銷量就突破了47萬冊,成為當年最暢銷的小説。 [16]  《三重門》是韓寒的第一部長篇小説,也創造了少年作家的暢銷書神話,截至2018年總銷量200多萬冊。 [17] 
影視改編
2004年12月16日,由《三重門》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在央視一套播出。 [11] 

三重門作品評價

“韓寒的早熟,早慧,使我感到驚奇,甚至感到不可思議。讀罷《三重門》,愈發使我感到驚奇。一個少年對社會、對人世、對人生、對周圍的一切,常能發出一些直抵要害的見解來,既使人感到可怕,又使人感到驚羨。”(中國當代作家曹文軒評) [12] 

三重門作者簡介

韓寒 韓寒
韓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於中國上海金山。中國職業拉力賽及場地賽車手、作家和導演,1998年“新概念”作文大賽以《杯中窺人》獲一等獎。2000年由中國作家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説《三重門》,為當年年度最暢銷圖書。排名第一連續十個月。累計全國圖書排行榜上榜時間33個月。累積銷量130萬冊。為中國近二十年來銷量最大的文學類作品。代表作有《三重門》《長安亂》《光榮日》《他的國》《一座城池》《通稿2003》《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等。 [14-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