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里街社區

(安徽祁門縣祁山鎮下轄社區)

鎖定
三里街社區於2003年6月成立,社區地處縣城東部,東至城東華橋,南靠鳳凰西鄰閶江河,北與黎明村交界.轄區下設25個居民小組,常住户數2634户,共7186人.於2005年7月成立黨總支,下設6個黨支部,1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人數140人,其中:改制企業退休黨員69人,下崗黨員55人,退伍軍人9人,大專生2人,社區工作人員5人。先後獲得安徽省第三屆“文明社區”、省級 “充分就業社區”先進單位、黃山市第一屆“文明社區”、“示範社區”、“規範化建設年先進社區” 及縣級“示範社區”、“平安社區”、“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1] 
中文名
三里街社區
拼    音
sān lǐ jiē shè qū
成立時間
2003年
所屬地區
安徽

目錄

三里街社區概況

2006年12月在縣委、縣政府和祁山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投資200萬元新建了社區多功能綜合辦公大樓,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內設綜合服務大廳、警務室、計生服務室、“愛心超市”、老年活動中心、閲覽室、健身房、棋牌室、黨員活動中心、京劇票友俱樂部等。並在社區前予留1200平方米休閒廣場一個,增設乒乓球桌、單雙槓等體育設施。並配齊配全了社區小組長25名。良好的硬件設施使三里街社區活動開展的豐富多彩,亮點紛呈。近年來,在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駐區單位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幹部職工和廣大居民的通力配合下,社區本着“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宗旨,充分發揮社區在城鎮建設中的基礎作用,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增強服務功能,開展創新了“一站式”服務工作和黨建工作“規範化建設年”活動,“紅飄帶親情家園”等一系列活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居民自治體系等各種社區服務體系,形成了社區居民民主管理的新格局,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里街社區社區活動

三里街社區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和安排,根據我社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調研階段實施方案》的要求,我社區積極行動,由社區總支書記牽頭、總支委員組成的調研工作小組, 就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內涵,並結合社區工作實際,邊學習邊調研,採取走訪、座談、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深入幹部職工、深入居民羣眾開展調研和徵求意見。
通過調研活動,一方面瞭解到廣大社區幹部職工對科學發展觀是衷心擁護的,也在努力學習力求深刻掌握、認真實踐,從而形成推動社區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但是,在調研中我們也查找出不少與科學發展觀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還需要採取更為積極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引向深入。
三里街社區地處縣城東部,東至城東華橋,南靠鳳凰山,西鄰閭江河,北與黎明村交界,轄25個居民小組,駐區單位11個,常住户數2674户,共7186人,社區黨總支轄6個支部,黨員140人(其中:在職黨員5人、離退休黨員69人、下崗失業黨員55人、外出流動黨員37人)。
近年來,在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駐區單位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幹部職工和廣大居民的通力配合下,社區本着“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宗旨,充分發揮社區在城鎮建設中的基礎作用,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增強服務功能,開展創新了“一站式”服務工作和黨建工作“規範化建設年”活動,“紅飄帶親情家園”等一系列活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居民自治體系等各種社區服務體系,形成了社區居民民主管理的新格局,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後獲得省級 “充分就業社區”先進單位、市級“文明社區”、“示範社區”、“規範化建設年先進社區” 及縣級“示範社區”、“平安社區”、“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城鎮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城鎮以及大量“單位人”變為“社會人”,都給新時期社區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 [2] 
一、目前我社區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社區工作協調機制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社區區域內隸屬關係不一的各類單位力量還需要進一步整合,整體工作還不能有效地發揮合力。主要原因在於部分駐地單位負責人認為自己單位規格高於社區,同時對參與社區建設心存顧慮,怕影響本單位的正常工作,因而參與社區工作意識不強。雖然制定一些社區工作協調製度,如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等議事和共建機制,但由於受實際情況的限制,難以充分實施,發揮應有的作用,從而影響社區建設整體工作的同步協調發展。
2、社區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活動的增加,帶給社區的重要變化是各類社會人員的湧入,各種利益關係日趨複雜。不同的社會羣體關注的利益重點不同,利益訴求呈現多元化,給社區協調各種利益關係帶來了很大困難。而面對比較繁雜的社區事務,社區受人數、業務素質的限制還不能完全達到區域內社區工作的要求。社區工作者隊伍在應對社會性、區域性、綜合性較強的社會工作上,還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難以有效推進工作的深入開展。
3、社區建設缺乏持久有效的經濟保障。目前,社區只有每年5000元的辦公經費,資金數額相對較小,經濟基礎薄弱,經費來源渠道單一,自身不具備造血功能,一些工作因受資金不足等客觀因素影響,難以推進展開,影響了工作水平和辦事效率,跟不上社區內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需求,從而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