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角齒馬先蒿

鎖定
三角齒馬先蒿(Pedicularis triangularidens P. C. Tsoong)是列當科馬先蒿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在中國大陸的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2640米至381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樹林及草壩中。 [1] 
中文名
三角齒馬先蒿
拉丁學名
Pedicularis triangularidens P. C. Tsoong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列當科
馬先蒿屬
三角齒馬先蒿

三角齒馬先蒿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干時不變黑色,高可達40釐米,但低矮的植株僅6-7釐米即可開花。
根多少木質化,長僅達2.5釐米,常生有絲狀長鬚根可達8釐米,根頸偶有少數鱗片。
莖草質,幾光滑或多少有毛,有時毛被達相當的密度,有溝紋,單條或自基部分枝而成叢,多達10條以上,中上部多不分枝,但在不少的情況下在中部葉腋中自然(並不因頂部受傷等情形)發出短枝。
葉基出者有時宿存,有時至開花時已枯死,有長柄,柄長達2.5釐米,基部多少膨大膜質,有疏毛,中部莖葉柄較短,長5-15毫米;葉片形狀多變,卵狀長圓形、長圓形至線狀長圓形,但在低矮的植株和莖的中部分枝上者為卵形甚至卵狀亞心臟形,大者長達35毫米,寬達18毫米,小者長20毫米,寬7毫米,其寬而短者長寬幾相等,基部廣楔形至亞心臟形,端鈍或微鋭,緣邊羽狀淺裂達1/3-1/2,裂片3-9對,圓鈍或略作方形,兩邊多全緣,頂寬闊而有細重鋸齒,上面疏被壓平之毛,下面則沿中肋有長疏毛或幾光滑。
花序多變,在大多情況下多成頂生密集的頭狀或稍伸長的穗狀花序,長2-8釐米,但也常有延伸至莖的近基的第一個節上,因而長達20釐米以上而佔莖的大部長度者,而其兩個花輪則相距達14釐米,在低矮的植株中有時花僅1輪;苞片下部者葉狀,上部者為菱狀披針形而基部膜質闊大,多少有白色長毛,端草質綠色而反捲,緣有齒,在僅有1-2輪花的植株中則有柄而多少扇形;萼全部膜質透明,僅極少情況下稍有紅暈,一般無色,不開裂,長4-5.5毫米,寬鐘形,前方低而後方高,脈10條,5條主脈較粗,沿脈有羽狀短支脈,但不結為網紋,至中部以上則與萼齒中一樣均有網脈,齒5枚,後方一枚三角形鋭頭,後側方兩枚寬三角狀卵形,鈍頭,最大,前側方兩枚披針狀卵形,寬僅及後側方者的一半,其緣與萼管外方脈上均多少有長毛。
花冠淡紫紅色,長13-17毫米,管在基部以上僅2-2.5毫米處即以直角或近乎直角向前作膝屈,上方一段長6-7毫米,基部與下方一段等寬,約1.4毫米左右,上部向喉漸寬,達4-5毫米,下唇長6-9毫米,寬7.5-10.5毫米,基部寬楔形至亞截形,邊緣均有極細的腺毛,側裂多少斜方狀卵形,或略作倒卵形,顯較中裂為大,中裂多少狹倒卵形,向前凸出,基部狹縮有短柄,其兩側不為側裂所蓋迭,而與後者粗成明顯的缺刻,盔幾伸直,指向前上方,閃緣高3.5-5.5毫米,下部稍稍圓凸,基部寬2-2.5毫米,上部較狹,寬僅1.4-1.8毫米,頂僅在轉角處稍圓鈍而額部則平截,與下緣頂端匯合成一不很凸出的小尖;花絲無毛;花柱在某些個體中不伸出,在另外一些中伸出。
蒴果三角狀披針形,兩室稍不等,但輪廓幾不歪斜,長10-15毫米,前方鋭頭而短或狹而鋭尖。
種子棕色,長約1毫米,未成熟。
三角齒馬先蒿線稿圖 三角齒馬先蒿線稿圖
花期5月底到7月。 [2]  [4] 

三角齒馬先蒿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640-3,810米的樹林及草壩中 [2] 

三角齒馬先蒿分佈範圍

為我國特有種,分佈範圍不廣,僅見四川中北部寶興至馬爾康一帶。

三角齒馬先蒿種下等級

這一變種的區別,只在於下唇裂片更狹,側裂僅寬2.5毫米,中裂開裂過於下唇的半長,長3.5毫米,寬2毫米,舌狀,基部幾不狹縮,其與側裂所組成的缺刻為三角形而無彎曲;花的其它部分亦較細瘦。 [2] 
僅見我國四川北部大金縣。 [2] 
這一亞種的不同,在於植株僅高10釐米左右,最下之葉亞腎臟狀心臟形至圓卵形,莖中部的葉輪腋中即生有花輪,而成為苞片,其片為圓卵形,基部亞心臟形,長達18毫米,每邊僅裂片3-4枚,柄長於片或相等,僅最上一輪為菱狀卵形而基部楔形,柄較短;花極小,萼長僅3.5毫米,僅在齒內及稍下處有疏網脈,花冠長僅9毫米,其基本構造與前一亞種同。 [2] 
產我國四川西北部。生於海拔3600米的生有蘚類的針葉林中。 [2] 
這一亞種無疑只是這一種的一種特殊的生態型,葉圓而花特小。如果不是在高大的三角齒亞種的標本中雜有低矮而卵形葉的植株,這一類型無疑地是可以被當作一個獨立的種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