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角關係

(心理學名詞)

鎖定
三角關係(triangle relationship):作為家庭治療的最基本的概念,三角關係主要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結構。平衡的結構可以保證孩子健康成長,而不平衡的結構孩子會陷身在家庭內,無法發展獨立的自我。
中文名
三角關係
應用學科
心理學
應用範圍
臨牀與諮詢心理學

三角關係簡介

家庭系統中,如果夫妻之間出現衝突,雙方或其中一方就可能會產生明顯的焦慮。此時,為了減輕焦慮,另一個家庭成員就會進入夫妻關係中,平衡他們之間的關係,構成三角關係。如果第三方只是暫時的捲入,或很快迫使雙方解決了問題,那麼三角關係就不會長久,如果第三方長期捲入,三角關係就會固定化,成為穩定的,難以改變的關係,這種直線關係就會變成三角,是在家庭中很常見的現象,它就能明顯的降低焦慮。有時,三角關係會將家庭以外的人拉進來,形成更復雜的關係網。 [1] 
一般情況下,家庭融合的程度越高,三角關係就越明顯、越強烈。此時,家庭中自我分化程度最差的成員就有可能受到傷害。為了減輕焦慮,解除不愉快,家庭成員會依賴三角關係維持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關係,保證有一個最佳的距離,讓彼此間的焦慮降到最低。
鮑文認為,兩人關係是不穩定的,三角關係是最小的,也是最穩定的關係系統。因此,在有壓力存在的情況下,每對夫妻都希望建立穩定的三人關係,以減輕在關係中逐漸升高的壓力與緊張。如果焦慮持續升高,三角關係無法包容時,就會擴散給其他人,就會有更多的人捲入,就會變成連鎖三角關係。 [1] 

三角關係三角關係的作用

雖然建立三角關係的目的是減輕焦慮和痛苦,鮑文認為三角關係至少有以下幾種作用。
1、原本平衡的兩人關係因為增加一個人變得不穩定,如孩子的出生帶來婚姻的衝突和矛盾。
2、原本穩定的兩人關係因為第三者的離去而失去平衡。如:孩子的離家,使原本靠三角關係緩和的父母衝突再現。
3、原本不穩定的兩人關係因為增加一個人變得比較穩定。如:原本矛盾的婚姻因孩子的出生變得緩和。
4、原本不穩定的兩人關係因為第三者的離開而變得穩定。如:老是預設立場的第三者不在,兩人間的衝突會減少。 [1] 
參考資料
  • 1.    徐漢明、盛曉春主編.家庭治療-理論基礎與實踐:人民衞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