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角葉蕁麻(原亞種)

鎖定
三角葉蕁麻(原亞種)是一類分佈於雲南西北部、西藏東部的有祛風濕、解痙、活血之效的植物。
分佈區域
雲南西北部、西藏東部
中文名
三角葉蕁麻(原亞種)
價    值
嫩葉可食

三角葉蕁麻(原亞種)形態特徵

三角葉蕁麻(原亞種)線稿圖 三角葉蕁麻(原亞種)線稿圖 [2]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達1釐米。莖高60-150釐米,四稜形,帶淡紫色,疏生刺 毛和細糙毛,中下部常分枝,上部幾乎不分枝。葉狹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長2.5-11 釐米,寬15釐米,上部的葉呈條形,寬4-10毫米,先端鋭尖,基部近截形至淺心形, 邊緣具近規則的7-12枚粗牙齒或鋭裂的鋸齒,有時下部的齒為重鋸齒,上面疏生刺毛 和細糙伏毛,下面疏生刺毛和短柔毛,鍾乳體點狀,尤在上面明顯,基出脈3條,其側 出的一對常只達中部以下的齒尖,側脈2-4對;葉柄長1-5釐米,自下而上縮短,生 稍密的刺毛和細糙毛;托葉每節4枚,在葉柄間離生,近膜質,條狀披針形,長(2 ) 5-10毫米,被微柔毛。花雌雄同株,雄花序圓錐狀,生下部葉腋,開展;雌花序近穗狀, 在下部有少數短的分枝,生上部葉腋,直立或斜展,果序軸粗壯。雄花具短梗或近無梗, 在芽時直徑約1.5毫米,開放時徑約2. 7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中下部,裂片長圓狀卵 形,退化雌蕊杯狀,長約0.3毫米,具短柄,中央有柱頭殘餘;雌花小,近無梗。瘦果 卵形,稍壓扁,長約2毫米,熟時褐色,表面有帶紅色的疣點和不明顯的疏微毛;宿存 花被片4,在下部約1/4處合生,被細糙毛和內面的花被片外面各有1-3根刺毛,內面 的花被片卵形,與果近等大,外面二枚卵形,比內面的短2-3倍。花期6-8月,果 期8-10月 [1] 

三角葉蕁麻(原亞種)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 500-3 700米山谷濕 潤處或半陰山坡灌叢路旁、房側等處。

三角葉蕁麻(原亞種)分佈範圍

分佈於雲南西北部、西藏東部、四川西部和青海南部。模式標本採自四川木裏。 [1] 

三角葉蕁麻(原亞種)主要價值

嫩葉可食;枝葉可作飼料;全草入藥,有祛風濕、解痙、活血之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