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褶脈紫菀

鎖定
三褶脈紫菀,菊科紫菀屬植物。
中文名
三褶脈紫菀
外文名
Aster ageratoides Turcz. [2-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1] 
紫菀屬

三褶脈紫菀形態特徵

三褶脈紫菀 [3]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有叢生的莖和蓮座狀葉叢。莖直立,不分枝,基部被枯葉殘片,被密或疏毛,下部有密集的葉。舌狀花紫色、淡紅色或白色,管狀花黃色。花期8-9月。 生於山坡,林緣。
莖:莖高達1米,被柔毛或粗毛; [3] 
葉:下部葉寬卵圓形,驟窄成長柄:中部葉窄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忪5-15釐米,基部驟窄成楔形具寬翅的柄,邊緣有3-7對鋸齒;上部葉有淺齒或全緣;葉紙質,上面被糙毛,下面被柔毛常有腺點,或兩面被茸毛,下面沿脈有粗毛,離基3出脈,側脈3-4對; [3] 
花:頭狀花序徑1.5-2釐米,排成傘房或圓錐傘房狀,花序梗長0.5-3釐米;總苞倒錐狀或半球狀,徑0.4-1釐米,總苞片3層,覆瓦狀排列,線狀長圓形,上部綠或紫褐色,有緣毛;舌狀花管部長2毫米,舌片線狀長圓形,紫、淺紅或白色;管狀花黃色,長4.5-5.5毫米,管部長1.5毫米,裂片長1-2毫米;冠毛1層,淺紅褐或污白色; [3] 
果:瘦果倒卵狀長圓形,灰褐色,有邊肋,一面常有肋,被粗毛。 [3] 

三褶脈紫菀生態習性

國內產地:廣泛中國東北部、北部、東部、南部至西部、西南部及西藏南部; [3] 
國外分佈:喜馬拉雅南部、朝鮮、日本及亞洲東北部; [3] 
生境:林下、林緣、灌叢及山谷濕地; [3] 
海拔:100-3350m; [3] 
物候期:花果期7-12月。 [3] 

三褶脈紫菀主要價值

用途: 全草入藥,清熱解毒,止咳去痰,止血,利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