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花蕕

鎖定
三花蕕(Schnabelia terniflora (Maxim.) P. D. Cantino)俗名六月寒,唇形科四稜草屬亞灌木植物。 [5]  三花蕕莖四稜;葉卵形或長卵形,先端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具圓齒,兩面被柔毛及腺點;聚傘花序腋生;苞片錐形;花萼鍾狀;花冠紫紅或淡紅色;蒴果果瓣倒卵狀舟形,無翅,網紋明顯,密被硬毛;花果期6-9月。 [5] 
三花蕕分佈於中國陝西、河南、江西、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5]  多生於山坡、路邊、灌叢和草地等處, [6]  以較肥沃、濕潤的夾沙土或潮沙泥栽培較好。三花蕕通過種子繁殖。 [7] 
三花蕕全株入藥,味辛,性温,有發表散寒,宜肺止咳,活血調經的功效;用於感冒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痛經等症狀;還可外用治刀傷,燒、燙傷,毒蛇咬傷。 [8]  造型獨特,下唇中裂片開展,雄蕊與花柱遠遠伸出花冠,美麗飄逸,花色淡紅色,給人留下很美好的印象,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9] 
中文名
三花蕕
拉丁學名
Schnabelia terniflora (Maxim.) P. D. Cantino [4] 
別    名
野荊芥
黃刺泡
大風寒草
蜂子草
六月寒 展開
別名
野荊芥
黃刺泡
大風寒草
蜂子草
六月寒
金線風
風寒草
短梗三花蕕 收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四稜草屬 [2] 
三花蕕
分佈區域
中國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西、湖北、四川、雲南

三花蕕形態特徵

三花蕕
三花蕕(2張)
三花蕕為直立亞灌木,常自基部即分枝,高15-60釐米;莖方形,密生灰白色向下彎曲柔毛。葉片紙質,卵圓形至長卵形,長1.5-4釐米,寬1-3釐米,頂端尖,基部闊楔形至圓形,具圓齒,兩面具柔毛和腺點,以背面較密,邊緣具規則鈍齒,側脈3-6對;葉柄長0.2-1.5釐米,被柔毛。 [10] 
聚傘花序腋生,花序梗長(0.1-)1-3釐米,通常3花,偶有1或5花,花柄長(0.5-)3-6毫米;苞片細小,錐形;花萼鍾狀,長(4-)8-9毫米,兩面有柔毛和腺點,5裂,裂片披針形;花冠紫紅色或淡紅色,長1.1-1.8(-2)釐米,外面疏被柔毛和腺點,頂端5裂,二唇形,裂片全緣,下唇中裂片較大,圓形;雄蕊4枚,與花柱均伸出花冠管外;子房頂端被柔毛,花柱長過雄蕊。蒴果成熟後四瓣裂,果瓣倒卵狀舟形,無翅,表面明顯凹凸成網紋,密被糙毛。花果期6-9月。 [1]  [3] 

三花蕕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西、湖北、四川、雲南。模式標本採自陝西。 [1] 

三花蕕生長環境

三花蕕生長於海拔550-2600米的山坡、路邊、灌叢、平地或水溝河邊。 [1] 

三花蕕繁殖方法

三花蕕通過種子繁殖。 [7] 

三花蕕主要價值

三花蕕藥用價值

全株:苦、辛,平。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用於外感風濕,咳嗽,燙傷,產後腹痛;外用於刀傷,燒、燙傷,瘰癧,癰疽,毒蛇咬傷。

三花蕕觀賞價值

造型獨特,下唇中裂片開展,雄蕊與花柱遠遠伸出花冠,美麗飄逸,花色淡紅色,給人留下很美好的印象,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9] 
參考資料
  • 1.    三花蕕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三花蕕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2-12-24]
  • 3.    三花蕕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2-12-24]
  • 4.    三花蕕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3]
  • 5.    三花蕕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3]
  • 6.    邱文清主編,常用中草藥彙編 原植物彩色圖鑑 上,中醫古籍出版社,2012.05,第15頁
  • 7.    四川省中藥研究所,南川藥物試驗種植場編,四川中草藥栽培 第1冊,四川人民出版社,1972.06,第288頁
  • 8.    本書編寫組編,全國中草藥彙編 下,人民衞生出版社,1978,第93頁
  • 9.    姜寶良,薛凱,認識中國植物 華北分冊,廣東科技出版社,2018.06,第37頁
  • 10.    三花蕕|Caryopteris terniflora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