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舍村

(江西省安福縣甘洛鄉下轄行政村)

鎖定
三舍村,江西省安福縣甘洛鄉下轄行政村,具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村裏擁有邦伯坊、劉鐸墓已被安福縣人民政府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14年11月17日,三舍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 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遊局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 
中文名
三舍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地理位置
江西省安福縣
電話區號
0796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贛D

三舍村行政區劃

三舍村所轄5個較集中的自然村。從入村起止分別為康家(洽水自然村)、心田自然村、三舍自然村、上井自然村、肖家自然村。

三舍村地理環境

三舍村位於江西省安福縣甘洛鄉政府所在地石陂村東南11千米的山衝裏。四山環抱,風景清幽。發源於老山、雷禾仚、高台嶺的幾條小山溪匯成東溪水由西向東從三舍田肥土沃的米窩壠穿過,注入大陂,進吉安縣境。 [3] 

三舍村歷史文化

三舍村地名由來

南唐時工部尚書劉適之子劉君造任吉州推官。宋下江南,劉適隱退,便到兒子官宦處尋訪山水之勝,“經安福縣南之上井,愛其秀麗,遂卜居於谷木塘之北”。劉適之孫劉璞,中南唐進士,“璞子愍,愍子員,員子知剛皆為宋上舍生,鄉人榮之,稱三舍”。至此,“上井”遂改名為“三舍”,“谷木塘”改名為“進士塘”。而三舍走小路去吉州(今吉安市)為90華里,這也正合劉適“退避三舍”的初衷。自此,劉氏子孫世世代代在這片古老的熱土上勤奮耕讀,苦心經營,以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在安福高頭嶺下構築了一個“同村居者以千户”的浩浩三舍村。

三舍村文物古蹟

三舍村保存明代民居10餘棟,清代民居50多棟,民國民居30多棟。歷史上三舍村堂府林立,祠宇縱橫,僅倖存下來的儒林第就蔚為壯觀,風骨昭然。據傳儒林第是由劉適後裔劉萬生、劉萬代兩兄弟所建,坐北朝南,磚木結構,面闊三直,二進四天井,有門72扇,官廳、倒宅一應俱全,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整座宅第飛檐翹角,雕樑畫棟,展現出典雅素靜的清代建築風格,工藝精湛的浮雕及凸雕藝術折射出工匠們的心智,木雕、磚雕、石雕綴飾其間,異彩紛呈。儒林第坐下龍脈,有形勢,有堂局,有上砂,有結構,有明堂,有水口,威嚴不失雅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透過三舍村的史蹟可以分明地辨識權奸魏忠賢專斷國政、政治腐敗及戰火摧殘和“文革”浩劫遺留下來的無數創傷的痕跡。
  • 劉鐸墓
劉鐸墓,位於甘洛鄉三舍村。1984年1月,劉鐸墓被安福縣人民政府公佈為安福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1] 
  • 劉宣墓
劉宣墓,位於甘洛鄉三舍村。2002年5月,劉宣墓被安福縣人民政府公佈為安福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1] 
  • 劉戩墓
劉戩墓,位於甘洛鄉三舍村。2002年5月,劉戩墓被安福縣人民政府公佈為安福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1] 

三舍村榮譽稱號

2014年11月17日,三舍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 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遊局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