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管穴

鎖定
三管穴,組合穴名。出自《脈經》。別名三脘。由任脈的上脘、中脘和下脘三穴組成。主治胃脘痛,腹脹,呃逆,嘔吐,食不化,腸鳴,泄瀉,虛勞,痞塊等。按穴位常規療法操作。
別    名
三脘
出    處
《脈經》
分    佈
腹正中線
功    能
健脾和胃,消食化滯,疏肝理氣
主    治
胃脘痛,腹脹,呃逆,嘔吐等
操    作
按穴位常規療法操作

三管穴功能作用

健脾和胃,消食化滯,疏肝理氣。

三管穴定位

三穴均在腹正中線上。
上脘穴位於臍上5寸處。
中脘穴位於臍上4寸處。
下脘穴位於臍上2寸處。

三管穴解剖

上脘在腹白線上,深部為肝下緣及胃幽門部;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分佈有第7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中脘在腹白線上,深部為胃幽門部;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分佈有第7、第8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下脘在腹白線上,深部為橫結腸;有腹壁上、下動、靜脈交界處的分支;分佈有第8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三管穴主治

胃脘痛,腹脹,呃逆,嘔吐,食不化,腸鳴,泄瀉,虛勞,痞塊等。

三管穴操作

按穴位常規療法操作。
刺法:上脘穴直刺或斜刺,中脘、下脘直刺,深0.5-1.5寸,各以得氣為度。當胃充盈情況下,不宜直刺、深刺。
灸法:艾炷灸3-7壯,或温灸10-30分鐘。如系慢性胃疾,也可用米(麥)粒灸或累計灸百壯。
按摩法:(1)點按法,以食、中、環三指分別着力於上、中、下三脘穴施以點而按之,稱為點按三脘法。(2)一指禪推三脘法,患者仰卧位,術者以一手拇指端置於上脘部的上脘穴處,以一指禪推法,從上脘經中脘至下脘穴止,反覆操作5-7分鐘。

三管穴附註

胃病患者常可在三管穴出現壓痛、痠麻等感覺過敏反應。

三管穴相關論述

《脈經》:“關脈細,脾胃虛,腹滿,宜服生薑茱萸蜀椒湯、白薇圓,針灸三管。”
[1-5] 
參考資料
  • 1.    徐宗、呂菊梅.《針灸組合穴》: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 2.    張大寧.《中醫腎病學大辭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年
  • 3.    劉炎.《中華藝術針灸集》: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年
  • 4.    宋一同.《按摩推拿180招》:海洋出版社,2005年
  • 5.    王之虹.《推拿手法學》:人民衞生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