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眼井衚衕

鎖定
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西部,呈東西走向,中間多支叉,東起嵩祝院西巷,西至景山東街,南與大學夾道相通,北與吉安所左巷、橫柵欄衚衕相通,屬景山街道辦事處管轄。
中文名
三眼井衚衕
位    置
東城區西部
隸    屬
景山街道辦事處
曾用名
景山東胡同

三眼井衚衕衚衕簡介

三眼井衚衕 三眼井衚衕
三眼井衚衕,清朝屬皇城,乾隆時稱三眼井衚衕,因衚衕內有一口三個井眼的井而得名。宣統時稱三眼井。後其井因阻礙交通被毀掉。1965年整頓地名時將二眼井併入,改稱景山東胡同,1981年複稱三眼井衚衕。今衚衕內61號院,是毛澤東早年在北京圖書館工作時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民國七年(1918)9月19日,毛澤東為組織新民學會會員赴法勤工儉學,第一次來到北京,就住在這裏,直到次年3月12日去上海。與毛澤東同住一起的還有蔡和森、蕭子升、陳紹林、羅章龍等。屋小人多,條件艱苦,夜裏睡覺,“隆然高炕,大被同眠”。
美國作家斯諾在《西行漫記》裏記載了毛澤東對當時生活的回憶:“我住在一個叫做三眼井的地方,同另外七個人住在一間小屋子裏。我們大家都睡到炕上的時候,擠得幾乎透不過氣來。每逢我要翻身,得先同兩旁的人打招呼。”羅章龍曾回憶他們寓此期間,為節省開支,自己做飯吃,因是南方人不會做麪食,鬧出不少笑話。
三眼井衚衕 三眼井衚衕
房東是一個靦腆的中年婦女,曾教他們做麪食。當時沒有自來水,吃水靠水車送水。一位送水的工人也幫他們做飯,不要工錢,只是和他們一起吃飯,相處關係甚好。後毛澤東遷居吉安所左巷八號。

三眼井衚衕實事動態

北京將進行建國以來最大一次四合院羣落整體改造,三眼井衚衕將成為北京第一個充分體現四合院原有風韻和格局、具有仿古民居建築特色的歷史文化保護區。從即日起至3月6日,“三眼井保護區”保護實施方案將在北京市規劃委網站上公示,並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專家認為,三眼井改造方案最大的意義在於,它是對過去城市改造理念的一種全面更新和提升。
近年來,北京雖然在舊城保護上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缺少“面”的保護。而此次作為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內的三眼井改造是一次四合院羣落整體改造,它不僅要繼承和發展四合院的傳統形式,保護原有衚衕和四合院文化肌理,而且與歷史文化保護區風格相協調的居住形式既弘揚了北京古都的風情文化,又推動了舊城區的改造建設,同時又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古老建築璀璨藝術。
三眼井衚衕改造區項目總佔地面積為4570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22533.51平方米。房屋全部為磚木結構平房建築。常住人口1812人,房屋1617間。具體改造方案要求在符合現代交通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保持原有的城市肌理、原有衚衕與建築之間的尺度和比例關係以及該街區的原有風貌;保持原有衚衕四合院的建築風格、建築色彩、基本格局、藝術特點。規劃新設停車泊位不少於100個,此外,作為該地區名字由來的“三眼井”舊城景觀將被專門圈出保護。

三眼井衚衕所獲榮譽

2022年,入選首都功能核心區傳統地名保護名錄(街巷衚衕類 第一批)。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