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相分離化糞池

鎖定
三相分離化糞池是採用了三相分離技術的新型化糞池,是相對於傳統的“泥水混合”化糞池的原創性泥水處理設施,兼具污水處理污泥處理的雙重功能,
中文名
三相分離化糞池
特    點
推流式工藝流程
技    術
泥水接觸混合”污水處理技術
適用領域
MBR、人工濕地、生物濾池
類    型
水利學術語

三相分離化糞池簡介

採用推流式工藝流程,工藝的前端流程採用傳統的“泥水接觸混合”污水處理技術,工藝的後端流程採用“三相分離”污水處理技術。
三相分離化糞池所採用三相分離技術措施,將污水處理與污泥消化的工作過程分隔,使化糞池內的污水、污泥、消化氣處於三相分離的狀態,避免了泥水混合情況下消化氣、污泥對污水處理干擾的現象,使污水淨化、污泥降解分別處於符合各自工藝需求的良性環境條件,提高工藝效能,具有“固泥、消污、淨水”的性能。

三相分離化糞池技術應用

用於水污染治理中生活污水、污泥的綜合處理。

三相分離化糞池適用領域

1、是配套有污水處理廠地區中各類建設項目的污水預處理設施;
2、是應用於農村地區生活污水治理中的污水、污泥綜合處理設施;
3、與MBR、人工濕地生物濾池氧化塘、土地滲濾等各類污水處理工藝配套的一級處理設施;

三相分離化糞池產品分類

按處理水質劃分:
1、三相分離化糞池(通用型);
2、三相分離淨化池(強化型三相分離化糞池);
按產品形式劃分:
1、通用形式(採用磚砌或鋼筋混凝土的三相分離化糞池); [1] 
2、整體式工廠製造(採用玻璃鋼複合材料或工程塑料製造,現場安裝); [2] 
3、預製組合施工(鋼筋混凝土預製半成品,現場施工組裝); [3-4] 

三相分離化糞池技術背景及原理

技術背景
化糞池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屬於基本污泥處理設施,主要用於生活污水處理,化糞池的工藝技術是污水與污泥接觸的“泥水混合”處理技術,化糞池中沉積大量污泥,有機污泥經過腐化降解,產生消化氣,消化氣上浮,一方面干擾懸浮物的正常沉澱,一方面氣浮帶起底部沉澱污泥。氣浮現象有擾動污水與污泥的作用,能夠提高污泥的降解消化的速率,但是,當化糞池的出水端存在泥水混合現象時,消化氣和污泥則干擾影響了污水處理效果,出水水質變差,為了提高化糞池的出水水質,一般採取延長污水停留時間的方法,通過延長污水停留時間,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出水水質,但是由於污水停留時間的延長,則需要增大化糞池容積,材料消耗增大,建設成本提高。因此,要在保持化糞池傳統功能的同時,提高化糞池的性能,可通過消除化糞池後端工藝中泥水混合現象來解決,三相分離化糞池就是在此技術背景下的“泥水”處理技術。
對比試驗
以下圖片是泥水混合污水處理與三相分離污水處理的對比試驗。
化糞池對比試驗 化糞池對比試驗
試驗對比表明,三相分離污水處理對消除化糞池的氣浮現象,效果明顯,污水停留時間明顯縮短,容積利用率提高。
三相分離技術原理
根據污泥沉澱和氣體上浮的作用設計三相分離技術措施,將污水處理與污泥處理分隔在不同的空間環境中。通過在容器空間內設置三相分離器,將容器分隔為上下兩個空間,下部是污泥消化室空間,上部是污水處理空間。污水在沉澱分離槽中進行污水處理,懸浮物通過三相分離器沉泥口沉入污泥消化室,當污泥分解產生消化氣,消化氣向上升,從三相分離器的清掏排氣通道排出,從而避免了消化氣進入污水處理空間對污水處理的干擾。污泥消化室屬於相對封閉的[span]”死水區“,污泥可在厭氧情況下充分進行厭氧消化。
技術特點
固泥:根據物質守恆定律,污染物一旦產生,就必然存在於一定的環境中,化糞池是生活污水的源頭處理設施,如果不能將污染物固定在化糞池內,污染物就會隨着排水進入後續處理系統或者水體中,造成水體污染等環境問題。三相分離化糞池的功能之一是存納污染物,避免污染物向後續環境空間轉移。
消污:化糞池內微生物降解污泥中的有機物,根據污泥衡斂消納 [5]  理論,當化糞池污泥室的污泥量達到衡斂狀態,輸入的有機物與降解的有機物達到平衡狀態,有機物充分消化,化糞池內的有機污泥零增長,有助於污泥實現減量化、穩定化。
淨水:三相分離化糞池是通過生化作用和物理作用來淨化污水。一般情況下,污水是通過絮凝、沉澱、吸附、有機物分解、過濾等方式來實現水質的淨化,三相分離化糞池內污水處理空間的進水口與出水口之間的過水斷面設置生物濾牀或截污裝置,污水流經生物濾牀時,一方面進行吸附、絮凝、過濾的物理淨化,另一方面,由生物濾牀形成了生物牀,改善了微生物消化處理的環境,提高了局部有機物濃度,通過生物牀的生物降解作用對污水中有機物降解處理。
高效:傳統化糞池底部污泥降解釋放的消化氣干擾了懸浮物的沉澱,另外考慮水量變化的波動因素,化糞池的設計污水停留時間為12小時以上,一般取12-24小時 [6]  ,在三相分離化糞池中,消除了消化氣對沉澱的影響,懸浮物沉澱時間縮短,此外,在平流式沉澱池中,沉澱時間與深度有關 [7]  ,在淺層沉澱池中沉降時間縮短,三相分離化糞池的有效沉澱深度減小,也可縮短了沉澱時間,因此,相對於傳統化糞池,三相分離化糞池的污水停留時間至少縮短一半,在普通型三相分離化糞池中,沉澱槽內懸浮物自由沉底時間不超過2小時。污水停留時間縮短,則容器空間利用率提高,單位容積的處理水量提高,綜合效率提升。
經濟、節材:由於三相分離化糞池污水停留時間縮短,單位容積處理水量大於傳統化糞池,因此在設施生產建設過程中節約建材,體現經濟性和節能節材。
參考資料
  • 1.    趙峯.一種三相分離泥水處理裝置:中國,201220371997.8[P].2012.07.21
  • 2.    趙峯.一種三相分離化糞池:中國,201220615136.X[P].2012.11.10
  • 3.    趙峯.一種組合式三相分離化糞池:中國,201220659633.X[P].2012.11.22
  • 4.    趙峯.一種組合式泥水分離化糞池:中國,201220091698.9[P].2012.03.03
  • 5.    趙峯.污泥衡斂消納法的應用分析[J].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精品論文,2010,3(24):2512-2516.
  • 6.    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國家建築標準設計圖集03S702: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7-12
  • 7.    楊鈦,嚴煦世.給水工程(下冊):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