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爺

(中國古代傳統稱呼)

鎖定
“三爺”指的是少爺、姑爺、舅爺,也就是兒子、女婿、妻兄弟。
“莫用三爺,廢職亡家”是清代流傳甚廣的一句諺語。意在告誡為官者,這三種人千萬不可任用,否則會丟官罷職、敗家毀業。 [2] 
中文名
三爺
涵義1
少爺姑爺舅爺
涵義2
少爺、姑爺和師爺
出    處
《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三爺來源出處

2016年5月3日,“五一”小長假後第一個工作日,習近平的又一篇講話全文公開發表——《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看文章標題就知道這篇講話的分量。這是2016年1月12日在中央紀委全會上講的,全文近1.5萬字。
開篇,習近平就説:“1993年以來,我們黨的總書記每年都在中央紀委全會上講話,表明了黨中央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一口氣讀下來,信息量很大,需要留心思量的語句很多。這其中,引用的一句古語跳了出來——“莫用三爺,廢職亡家 [1] 

三爺詞語釋義

“莫用三爺,廢職亡家”是清代流傳甚廣的一句諺語。清代衙門的職員如幕友、長隨等多為私人任用。他們的聘用,不需經政府的選拔考試,而是憑藉與州縣官的特殊私人關係,故“三爺”在衙門任職非常普遍。至親關係容易使“三爺”有恃無恐、行為失範,他們往往倚仗着與官員的這種父子、翁婿、郎舅關係,狐假虎威,胡作非為。清代乾嘉年間的紹興師爺汪輝祖,在州縣做幕僚三四十年,後又當了幾年州縣官吏,親歷目見,深知委用“三爺”之害,故大聲疾呼革除這一積弊。 [2] 
中國史學會原會長李文海教授在一篇清代政治文明雜談的文章中,曾對“莫用三爺,廢職亡家”這句諺語做過解讀。他説,這少爺、姑爺和舅爺“三爺”,“未必才無可用”,但居高位者,決不可將之倚為心腹,委以重任。原因很簡單,這些人“內有噓雲掩月之方,外有投鼠忌器之慮。威之所行,權輒附焉;權之所附,威更熾焉”。一旦權力落入彼等之手,就不免狐假虎威,殘民以逞,“通賄賂,變是非”,“弊難枚舉”。(汪祖輝《學治臆説》)如果對親屬任意放縱,最終就不免落得個“廢職亡家”的結局。
來自民間的這一官場諺語,實際是總結了一條十分重要的歷史經驗,那就是大臣們要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不僅要潔身自好,嚴於律己,而且要嚴格要求和管理好自己的至愛親朋,不可讓他們任意逞威弄權,尤其不可一味任用至親,“一用子弟至親,百弊叢生” [1] 

三爺內容解讀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幹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為此,他要求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
“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風”,一直是總書記密切關注的問題,貫穿於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2015年2月27日,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議指出,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
説到好家風,福建東山縣原縣委書記谷文昌堪稱表率。2015年1月12日,總書記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強調:“我經常提到五六十年代福建東山縣縣委書記谷文昌,他一心一意為老百姓辦事,當地老百姓逢年過節是‘先祭谷公,後拜祖宗’。”
谷文昌一生廉潔奉公,清白家風有口皆碑。他告誡家人:“不許沾公家的一點油!”他的愛人和5個子女在工作、生活上從未得到其任何“特殊照顧”,甚至政策允許的事,他也不為他們“爭取”。谷文昌沒有給家人留下什麼物質財富,卻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我們黨員幹部隊伍中,確有一些忽視家風、敗壞黨風的腐敗分子。諸如:“丈夫弄權,妻子撈錢”“子承父業,前腐後繼”“兄弟聯手,演繹腐敗”“妻子兒女,悉數上陣”“從全家腐,到全家覆”,等等。
“家族腐敗”花樣翻新,危害極大,其結果必然是“家破人亡”,教訓極為深刻。家風建設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書記告誡各級黨員幹部:“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決不允許他們擅權干政、謀取私利,不得縱容他們影響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預正常工作運行,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能不能過好親情關特別是家屬子女關,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很現實的考驗。全體黨員幹部都必須牢記這一點,身體力行,涵養好家風,傳承好家風,以好家風帶動黨風民風向善向上。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