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江並流

鎖定
三江並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境內自北向南並行奔流170多千米的區域,位於中國雲南省,跨越了雲南省麗江市、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個自然保護區和10個風景名勝區。 [1]  地理座標位於東經98°~100°30′,北緯25°30′~29°之間, [2]  涵蓋範圍達170萬公頃。 [1]  分為15個不同的保護區,已被分為八區域,每個都能提供全方位的橫斷山脈的生物和地質多樣性的具有代表性的樣本。
2010年修改邊界後,核心區佔地960084公頃,緩衝區816413公頃圍 [3]  。在此,三江並流形成世界上“江水並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也有學者提出,該區域實為四江並流: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以及獨龍江
三江並流區域有高等植物210餘科,1200餘屬,6000種以上;有44箇中國特有屬,2700箇中國特有種,其中有600種為三江並流區域特有種;有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禿杉桫欏紅豆杉等33種,省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7種。區域內棲息着的珍稀瀕危動物滇金絲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頸鶴等等77種國家級保護動物 [1] 
1988年,三江並流被國務院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3年7月,根據世界自然遺產評選標準,三江並流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 
中文名
三江並流
外文名
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
地理位置
雲南省麗江市、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保護級別
世界文化遺產
批准單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
遺產編號
1083

三江並流地理環境

三江並流位置境域

三江並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境內自北向南並行奔流170多千米的區域,位於中國雲南省,跨越了雲南省麗江市、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個自然保護區和10個風景名勝區。 [1]  地理座標位於東經98°~100°30′,北緯25°30′~29°之間。其間瀾滄江與金沙江最短直線距離為66千米,瀾滄江與怒江的最短直線距離不到19千米。 [2] 

三江並流地形地貌

流經區域片區示意圖 流經區域片區示意圖
地理位置上看,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屬青藏高原南延、向雲貴高原過渡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帶。在大地構造位置上,它恰好處於特提斯構造域的東西向喜馬拉雅急轉向南的橫斷山巨型陸內造山帶的關鍵地區,也是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縫合的地質遺蹟區。
大約於7千萬年前,印度板塊快速向北漂移,與北部的歐亞板塊逐漸接近、碰撞,使近於東西向的喜瑪拉雅山脈橫空出世。
同時,由於印度板塊的東緣側向衝撞擠壓,還伴隨有向東南方向轉動,推擠出了近南北向的橫斷山脈,並與喜瑪拉雅山連為體,仍在緩緩隆起。
因此,三江並流也是新特提斯洋消亡、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隆升的見證,是羣山會聚,山脈縱隔東西,三江深切,嶺谷相間的多種高山、峽谷地貌地質遺蹟區。 [4] 
4000萬年前,印度次大陸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大碰撞,引發了橫斷山脈的急劇擠壓、隆升、切割,高山與大江交替展布,形成世界上獨有的三江並行奔流170千米的自然奇觀。 [2] 
三江並流 三江並流
三江並流集雪山峽谷、高山湖泊、冰川草甸、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觀於一體,是世界上藴藏豐富的地質地貌博物館。
其內高山海拔變化呈垂直地帶性分佈,從760米的怒江干熱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峯,彙集了高山峽谷、雪峯冰川、高原濕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等不同類型的地貌景觀。三江並流地區有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
海拔達6740米的梅里雪山主峯卡瓦格博峯上覆蓋着萬年冰川,從峯頂一直延伸至海拔2700米的明永村森林地帶,是世界上最為壯觀且稀有的低緯度低海拔季風海洋性現代冰川;麗江老君山還分佈着中國面積最大、發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景觀;這裏比較著名的高山湖泊有數十個,其中有瀘水縣高黎貢山的聽命湖福貢縣碧羅雪山齊術山峯附近的乾地依比湖、恩熱依比湖、念波依比湖,中甸縣碧塔海、屬都湖等,同時還有多處高山湖泊羣,如千湖山湖泊羣、老君山湖泊羣、紅山湖泊羣、老窩山湖泊羣等。
面積在50平方千米以上,且各具特色的景區就有近百個,可以説是北半球除沙漠海洋景觀外各類自然景觀的縮影。 [1] 

三江並流氣候特點

三江並流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西部受印度洋西南季風氣候的影響,東部受太平洋東南季風氣候的影響,北部受青藏高原高寒氣候的影響,中部(德欽縣境內的瀾滄江河谷和金沙江河谷)受梵風氣候的影響,南部屬於滇中高原半濕潤氣候
年降水量獨龍江下游的4600毫米到德欽奔子欄的400毫米,相差達4200毫米。因海拔高差大,温度的垂直變化比較明顯,河谷地帶屬於亞熱帶甚至熱帶氣候
年平均氣温約20%,最熱月平均氣温達24%C。山頂則終年積雪或終年寒冷,屬於寒帶氣候或極地氣候。多樣的水分、温度變化以及兩者之間的組合變化,形成了從南亞熱帶到寒帶的各種氣候環境類型 [5] 

三江並流水文特徵

三江中的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游,最終注入東海;瀾滄江是湄公河的上游,最終注入南海;怒江則是薩爾温江的上游,最終注入安達曼海
後兩條江為國際河流,尤其是瀾滄江,由於流經6個國家(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而被譽為“東方多瑙河”。 [1] 

三江並流區域範圍

三江並流綜述

三江並流
三江並流(3張)
三江並流由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內的山脈組成,涵蓋範圍達170萬公頃。 [1]  分為15個不同的保護區,已被分為八區域,每個都能提供全方位的橫斷山脈的生物和地質多樣性的具有代表性的樣本。
2010年修改邊界後,核心區佔地960084公頃,緩衝區816413公頃圍。 [3] 
在地質構造條件控制下,金沙江、瀾滄江、怒江自北向南縱貫全區,被緊束於60~100千米的狹窄地帶,才得以構成世界上“江水並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並造就了怒江大峽谷、瀾滄江梅里雪山大峽谷和金沙江虎跳峽大峽谷。“三江並流”區域內,南北向的大江與大山相間排列,由西往東依次為高黎貢山、怒江、怒山(碧羅雪山)、瀾滄江、雲嶺、金沙江、沙魯裏山。從空中望去,三條大江由北往南縱貫全區,平行流動近170千米,繼而形成了“四山並列、三江並流”的地理奇觀。 [1] 

三江並流高黎貢山區

高黎貢山區是三江並流區域內植物物種多樣性的集中展示區。其中東西綿延的常綠闊葉林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中,將其列為“具有世界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和“重要的模式標本產地”。
高黎貢山區是展現怒江流域典型地貌特徵的博物館,包括了“怒江第一灣”及周邊地區為代表的怒江深切河曲地質景觀,其中的石月亮景點是怒江流域高山喀斯特溶洞景觀的典型代表。
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是世界遺產提名地範圍內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6] 

三江並流梅里雪山區

三江並流 三江並流
梅里雪山區有瀾滄江流域的典型地貌特徵、豐富地質遺蹟,更是“三江並流”的旗艦物種——滇金絲猴的原始棲息地。
在橫穿保護區的滇藏公路延線及周邊地區,保存着大量的古深海大洋地質、生物遺蹟和冰川、造山運動遺蹟和廣泛的冰川及凍土地貌發育,是“三江並流”世界遺產提名地比較集中的地質遺蹟展示區域。
滇金絲猴作為“三江並流”區域最具有典型意義的旗艦物種,以白茫雪山自然保護區最為集中。
梅里雪山主峯卡瓦格博峯海拔6740米,為提名地範圍內的最高峯,由於獨特的地形和氣候因素,仍無人成功登頂。藏傳佛教宗教色彩濃郁。
發育於卡瓦格博峯的明永冰川,其冰舌一直延伸至2650米海拔,周邊青山翠針闊混交濕性常綠闊葉林原生狀態保存良好,代表了瀾滄江乾熱河谷典型的多樣性自然地理特徵。
是北半球海拔最低的冰川,同時也是緯度最低的冰川之一。 [7] 

三江並流哈巴雪山區

哈巴雪山區擁有中國緯度最南的現代海洋性冰川、金沙江流域典型完整的高山垂直帶自然景觀。在很小的空間範圍內,集中了從亞熱帶乾暖河谷到高山寒帶的各植被類型。
寒温性針葉林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山地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生態系統類型,這類森林以豐富複雜的中國——喜馬拉雅成分為特色,是“世界遺產提名地”最典型的高山針葉林保護區域。
哈巴雪山主峯海拔5396米,是雲南高山之一。山頂發育有現代冰川,它和玉龍雪山的冰川一樣,同是中國緯度最南的海洋性温冰川
高山冰磧湖(黑海、黃湖、灣海),體現了大理冰期時的古冰斗積水而形成的冰川遺蹟,是“三江並流”提名地內的“大理冰期”冰川遺蹟分佈區 [8] 

三江並流千湖山區

千湖山區位於迪慶州香格里拉縣小中甸鄉包括小中甸鄉和上江鄉局部地區,是金沙江流域原始植被高原湖泊的集中展示區之一。
千湖山片區遍佈高山冰蝕湖。據不完全統計,大小不一的高原湖泊有一百多個。其中,以碧古天池和三碧海為代表,具有獨特的高原森林湖泊景觀價值。千湖山景區具有完整而獨特的高山生態系統多樣性,以高山草甸杜鵑林及雲冷杉林為特色。黃杜鵑黑頸鶴等珍稀動植物棲息其間,是“三江並流”區域內高原生物多樣性集中體現的地區之一。 [9] 

三江並流紅山區

紅山區包含了金沙江流域典型的高原夷平面,高山喀斯特等地貌特徵完整的古冰川遺蹟和豐富的植物生態系統、高原湖泊等多種景觀類型,是“三江並流”世界遺產提名地景觀資源價值的典型展示區。其中,以尼汝南寶草場、小雪山丫口高原地質景觀具有典型意義。
尼汝——南寶草場集中了高原冰蝕湖——屬都湖,高山草甸——地基淌、南寶,硬葉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古冰川遺蹟(南寶),河谷人居環境(尼汝河)高原泉華瀑布(七彩瀑布)等類型多、範圍大、分佈集中的景觀資源,是具有較高保護價值和開發潛力的原始景觀資源研究展示區域。同時,南寶河的古冰川地貌遺蹟是三江並流區域內發育最完整,展示最集中的第三期冰川地質遺蹟。 [10] 

三江並流雲嶺片區

雲嶺片區位於怒江蘭坪縣境內瀾滄江與其支流通甸河之間。主要保護以滇金絲猴為代表的野生動物及其棲息環境。
雲嶺片區內的滇金絲猴共有4羣,約佔滇金絲猴現存總數1500-2000只的10%。這可能是中國特產的滇金絲猴分佈區最南端的種羣,有比較重要的保護價值。該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高達76%,大多保持原始狀態,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區內野生動物分佈廣泛,共記錄到哺乳動物28種,隸屬7目13科。 [11] 

三江並流老君山區

三江並流區域是“三江並流”範圍內金沙江流域下游,主要包含了金沙江流域的“高原冰蝕湖羣”,“黎明黎光丹霞地貌片區”作為“三江並流”提名地內典型的高山丹霞地貌集中發育區和金沙江流域景區展示和規範化保護管理示範區,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老君山區主要包含了金沙江流域的“高原冰蝕湖羣”,高山杜鵑林、冰川溶洞地貌、高山草甸牧場和高山丹霞地貌等典型的景觀類型。其中,“黎明黎光丹霞地貌片區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12] 

三江並流老窩山區

老窩山區位於瀾滄江流域下游,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瀾滄江西岸中挑和維登鄉境內,是瀾滄江流域的景觀資源類型補充片區,以高山湖泊、高原草甸和野生花卉資源為保護重點,主要景點包括新化湖、老窩山高山冰積湖羣,瀾滄江二級支流拉洛河、紅巖洞溶洞、慄地坪野生花卉等,仍處在原始未開發階段 [13] 

三江並流保護目標

三江並流綜述

三江並流地區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庫”,佔中國國土面積不到0.4%,卻擁有全國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國25%的動物種數。 [2] 
由於三江並流地區未受第四紀冰期大陸冰川的覆蓋,加之區域內山脈為南北走向,因此這裏成為歐亞大陸生物物種南來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難所,是歐亞大陸生物羣落最富集的地區。區域內雲集了北半球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温帶、温帶、寒温帶和寒帶等各種氣候環境類型。共擁有20餘種生態系統,佔北半球生態系統類型的80%,是歐亞大陸上生物生態環境的縮影,是全世界單位面積內生態系統類型最豐富的地區,是自新生代以來生物物種和生物羣落分化最劇烈的地區。三江並流動植物區系組成複雜多樣,有10種動物分佈型,21種分佈亞型;有10種植被型,23種植被亞型,90餘個羣系 [1] 

三江並流植物

三江並流區域有高等植物210餘科,1200餘屬,6000種以上;有44箇中國特有屬,2700箇中國特有種,其中有600種為三江並流區域特有種;有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禿杉桫欏紅豆杉等33種,省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7種。 [1] 

三江並流動物

三江並流區區域內棲息着的珍稀瀕危動物滇金絲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頸鶴等等77種國家級保護動物 [1] 

三江並流價值地位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根據遺產遴選標準(7)(8)(9)(10)批准三江並流為世界自然遺產。
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江水並流而不交匯,峽谷深邃,是遺產傑出的自然特徵,三江大界面位於遺產邊界之外,川峽是該地區的主要風景元素。閩詠卡冰川:海拔高度從卡瓦吉布山(6740米)下降到2700米,號稱是北半球中在這種低緯度(北緯28°)下海拔下降最低的冰川。其它風景地貌有:冰川岩溶(特別是怒江峽谷上方月亮山風景區內的月亮石)和阿爾卑斯式丹霞風化層"龜甲"。
三江並流區域在展現最後5千萬年和印度洋板塊、歐亞板塊碰撞相關聯的地質歷史、展現古地中海的閉合以及喜馬拉雅山西藏高原的隆起方面具有比較突出的價值。對於亞洲大陸地表的演變以及正在發生的變化而言,這些是主要的地質事件。這一區域內岩石類型的多樣性記錄了這一歷史,而且,高山帶喀斯特地形、花崗岩巨型獨石以及丹霞砂岩地貌覆蓋了若干世界上最好的山脈類型。
三江並流區域中的生態過程是地質、氣候和地形影響的共同結果。首先,該區域的位置處於地殼運動的活躍區之內,結果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岩石基層,從火成岩到各種沉積岩(包括石灰石砂岩和礫岩)等不一而同。地貌範圍從峽谷到喀斯特地貌再到冰峯,這種大範圍的地貌和該區域正好處於地殼構造板塊的碰撞點有關。其次是該區域是更新世時期的殘遺種保護區並位於生物地理的會聚區(即:具有温和的氣候和熱帶要素),為高度生物多樣性的演變提供了良好的物理基礎。除了地形多樣性之外(具有6000米幾乎垂直的陡坡降),季風氣候影響着該區域絕大部份,從而提供了另一個有利的生態促進因素,允許各類古北區的温帶生物羣落良好發展。
三江並流地區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北半球生物景觀的縮影。三江並流地區名列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十七個“關鍵地區”的第一位。三江並流地區是世界級物種基因庫,是中國三大生態物種中心之一。這裏集中了北半球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温帶、温帶、寒温帶、温帶、寒帶的多種氣候和生物羣落,是地球最直觀的體温表和中國珍稀瀕危動植物避難所,使得遺產具有重要的價值。 [3] 

三江並流管理措施

三江並流 三江並流
2018年7月17日,雲南省人民政府發佈《雲南省加強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管理若干規定》,將加快推進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所在州、市、縣、區人民政府要嚴格控制三江並流遺產地內開發強度,防止過度開發建設。在三江並流遺產地內,除必須的保護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嚴禁增建其他工程設施。 [14-15] 

三江並流開發建設

三江並流發現歷程

清宣統三年(1911年)至1950年,英國植物學家地理學家金敦·沃德(F.KingdonWard)曾八次考察藏東南、滇西北、川西南這些地區。其中,民國二年(1913年)4月到翌年3月,金敦·沃德在川、滇、藏接壤的橫斷山區,穿梭於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的三江流域,對河流歸屬、水系發育和地質、地貌進行了考察。 [16] 
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名官員從衞星掃描圖片中發現了三江並流地理奇觀。 [2] 

三江並流申遺過程

1993年,“三江並流”正式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的預備清單。
1998年,雲南省政府為實施中共雲南省委提出的“建設綠色經濟強省民族文化大省、中國連接東南亞國際大通道”的戰略,並出於通過創世界遺產品牌推動雲南旅遊業發展,決定加快“三江並流”申報世界遺產的工作進度。
經省委、省政府同意,雲南省建設廳正式向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和國家建設部提出了申報申請。
申報申請得到了支持,並同意雲南省正式開展申報工作。
2002年1月17日,經國務院原副總理李嵐清、温家寶、錢其琛等領導分別簽字批准,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外交部、建設部聯合發文同意,“三江並流”成為中國唯一的世界遺產申報項目,並正式報送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
2002年10月8日~20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專家對雲南“三江並流”地區進行了實地考察
2003年6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向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推薦,建議將“三江並流”按滿足世界自然遺產全部四條標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7] 
2003年7月,根據世界自然遺產評選標準,三江並流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 

三江並流品牌建設

三江並流-長江第一彎
三江並流-長江第一彎(5張)
1988年,三江並流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 

三江並流保護價值

三江並流景色
三江並流景色(3張)
“三江並流”多樣的岩石類型、多樣的地質構造、多樣的地貌景觀,為詮釋特提斯海洋消亡、印度板塊歐亞板塊碰撞機制和模型、陸內巨型複合造山帶的形成、青藏高原演化隆升等重要的地球演化歷史階段和重要地質事件提供了典型遺蹟,並展示着正在進行着的宏偉的各種動力地質作用冰川地質作用地形地貌塑造過程,是多種高山地貌景觀類型和演化過程的傑出發展地區。這些珍貴、罕見的地質地貌景觀和遺蹟,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共同財富,具有比較重要的世界意義和保護價值。

三江並流交通線路

自駕
麗江三義機場向正北方向出發,途徑麗大路、S308,2小時左右到達。
麗江火車站駕車向正東方向出發,途徑S308、維麗線,1小時30分鐘左右到達。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