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毛流浪記

(2006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三毛流浪記》是漫畫大師張樂平的驚世之作。《三毛從軍記》問世以後,張樂平有感於當時上海到處可見的流浪兒,悲憤中始創《三毛流浪記》,從此三毛形象產生了質的變化。《三毛流浪記》曾影響過我國幾代讀者,曾改編成動畫片、木偶劇、電視連續劇,五次被搬上銀幕和熒屏……,據不完全統計,自三毛形象問世60多年以來,各種連環漫畫單行本便近有50種,累計印數達1000萬冊以上。
中文名
三毛流浪記
作    者
張樂平
譯    者
洪佩奇
韋楓
出版時間
2012年6月
出版地
譯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2809-6
定    價
28 元
開    本
24 開
裝    幀
平裝
圖書代碼
YL005145
發行代碼
I01110

目錄

三毛流浪記代序

夏衍
三毛是上海市民最熟悉的一個人物,不僅孩子們熟悉他,歡喜他,同情他,連孩子們的家長、教師,提起三毛也似乎已經不是一個藝術家筆下創造出來的假想人物,而真像一個實際存在的惹人同情和歡喜的苦孩子了。一個藝術家創造出來的人物而能夠得到這樣廣大人民的歡迎、同情、喜愛,和將他當作真有其事的實在人物一般的關心、傳説,甚至有人寫信給刊載三毛的報紙,表示願意出錢出力來幫助解決他的困難,這毫無疑問的是藝術家的成功和榮譽。三毛的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政治問題,所以在解放前的那一段最黑暗的時期之內,作家筆下的三毛的一言一行,也漸漸的從單純的對弱小者的憐憫和同情,一變而成了對不合理的、人吃人的社會的抗議和控訴了。這是作家從殘酷的生活中進一步地接觸到了這個不合理的社會的本質,而開始對這野蠻的制度發生了反感和敵視的原故;而同時我們相信,假如三毛的作者不這樣做,不去和殘酷的現實生活鬥爭,而架空地給佈置一個神話一般的可以搭救他的幻想的境遇,那麼即使是天真的孩子們,也就不會這樣的清早起來就要搶着報紙看三毛了。
值得慶幸的,是三毛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舊社會使人變成鬼,新社會使鬼變成人。三毛是善良的,勇敢的,經得起磨練的,那麼讓我們拭目以待新社會中的三毛的發展和進步吧。
一九五零年一月二十日 [1] 

三毛流浪記前言

《三毛流浪記》是我國漫畫大師張樂平的驚世之作,這部不朽的連環漫畫曾在我國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作品的主角三毛是我國幾代讀者所熟悉所喜愛的漫畫人物。
三毛始創於1935年,最初只是一個插科打諢的諧趣漫畫人物。抗戰爆發後,張樂平懷着滿腔的愛國激情投入了偉大的抗日鬥爭行列。抗戰勝利後,他以三毛為主角創作出揭露國民黨軍隊腐朽的連環漫畫《三毛從軍記》,此後三毛形象產生了質的變化。
1947年年初的一個夜晚,大雪紛飛,北風呼嘯,張樂平頂着刺骨的寒風從報館回家,走到弄堂口,看到雪光映照的昏暗牆角里有三個骨瘦如柴的流浪兒,他們緊緊地依偎在一起,上身披着破麻袋片,下身穿着破爛不堪的單褲,圍着一個小鐵罐點火取暖,為了不使這幾塊揀來的煤渣熄滅,三個孩子輪流向罐頭盒裏吹氣。第二天清晨當張樂平外出時,發現昨晚的那三個孩子中的兩個凍死了。遠處積雪的馬路上,一輛收屍車在緩緩地行進着,一隻只僵硬的小手小腳伸出車外,隨着車的顛簸淒涼地顫動着……
“這是什麼世道!”張樂平的心在悲泣呼號。經過痛苦的思索後,張樂平開始創作《三毛流浪記》,不朽的流浪兒形象三毛終於向人們走來了……
張樂平每天都能見到許多流浪兒,他們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遊走於上海的街頭巷尾,用洋鐵罐向路人討錢,追趕着為老爺太太們打扇,在垃圾堆裏尋找食物,擦皮鞋,推車子,還時常遭警察毒打。在城市,每年的“四·四”兒童節都是市民的興奮點,人們總是擁上街頭觀看盛大的童子軍遊行。當童子軍總司令何應欽在無線電廣播中呼籲“我們要愛護兒童……”時,張樂平卻從圍觀的人羣后面看到了一個被遺棄、被殘害、被驅逐的兒童世界。
為了畫好《三毛流浪記》,張樂平主動去和流浪兒交朋友。當時上海的陳家木橋是流浪兒的集中地,張樂平便去那兒,坐到他們中間,試着與他們搭話,誰知他們不但不理他,甚至還向他翻白眼,最後他只得掃興而歸。原來,流浪兒看張樂平穿着一身西裝,雖然是舊的,卻認為他是有錢人,他們受盡了有錢人的欺負,當然不會去理張樂平。為了改變這種狀態,第二天張樂平穿了一身舊衣服,買了幾付大餅油條,又來到那個地方坐在地上吃起來。這回幾個流浪兒終於圍了過來,眼睛直直地盯着他手中的大餅,張樂平很自然地將大餅分給他們,於是大家坐到了一起,逐漸地熟悉起來併成了朋友。這樣,張樂平了解了許多流浪兒的悲慘經歷。這些流浪兒的經歷許多都被張樂平畫入了《三毛流浪記》。 [1] 
張樂平是以眼淚和着筆墨來畫《三毛流浪記》的,他表達了對受苦孩子的深切同情,也融入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他曾經説過:“畫三毛就是畫我自己。”
1947年6月15日,連環漫畫《三毛流浪記》開始在上海《大公報》上連載。這是一箇中國式的《苦兒流浪記》,是對不平等社會的血淚控訴。作品對被剝削與被壓迫的勞苦大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無情地揭露了國民黨當局的腐敗,在廣大人民羣眾中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引起了輿論界的高度重視。
三毛迅速成了家喻户曉的人物,產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孩子們為三毛的經歷時而憂愁,時而傷心,三毛的命運竟成了當時上海兒童生活中的大事,許多人給“三毛”寄來了絨衣,鞋襪等生活用品。張樂平常常回憶這件事:一户人家有七個孩子,他們叫大毛、二毛、三毛……小弟弟叫做七毛。他們的生活比《三毛流浪記》裏的三毛要好一點,因為他們的爸爸總算還有個工作,但也苦得很。他們看了《人非草木》、《還有好人》那幾段後,非常難過,大毛、二毛呆了半天不肯去吃稀飯,三毛、四毛把自己身上的毛背心脱下來,要送給畫裏的三毛,五毛看見畫裏的三毛因為打碎了瓶子而捱打,馬上去找了一個瓶子來,要代他賠給店裏的老闆……
《三毛流浪記》受到了人民大眾的喜愛,但國民黨反動派卻十分害怕。1947年12月30日國民黨當局的喉舌《中央日報》發表了攻擊《三毛流浪記》的文章,指責張樂平“這表現太殘酷了,太冷落了”,並列舉了勸募寒衣,提倡社會教育等“德政”來掩飾《三毛流浪記》所揭露的社會的醜惡面目。這時張樂平不斷收到匿名恐嚇信:“你拿了共產黨多少津貼?”“當心點!”並揚言張樂平如果不停止《三毛流浪記》,則“將予以不利”。張樂平毫不畏俱,他認識到,三毛挨餓受凍,飢寒交迫的根源就是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不打倒反動派,千千萬萬個流浪兒三毛是不可能解放的。於是他把家搬到嘉興,每天作畫不止。由於當時生活的艱難,他患上了肺病。他一面咯血一面掙扎着畫三毛,每天叫家人輪流到火車站秘密投寄畫稿。
1948年,以陽翰笙為首的中共地下黨領導的崑崙電影公司將《三毛流浪記》改編成電影。這部電影調動了趙丹、孫道臨、黃宗英、上官雲珠、吳茵、林默予、刁光覃、朱琳、關宏達、中叔皇、沙莉、奇夢石、蔣天流、林榛、黃晨、石炎、汪漪、王蓓、丁然、王公序、張慶芬等上海大部分的著名影星,他們都甘心為一個無名的小演員當配角,這在中國電影史上還是第一次。這部電影還是慶祝新中國成立的第一部國產片,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1] 
1949年春,因戰爭和天災無家可歸的難童大批地湧進了不夜的上海,當時報載:“現實中的三毛散佈在上海各個角落,多不勝數,他們衣不遮體,食不飽腹,在死亡邊緣上掙扎……”宋慶齡先生看在眼裏,痛在心頭,她向難童們伸出了慈愛之手,策劃舉辦“三毛原作展覽會”,創設“三毛生活樂園”,以動員全社會救護“三毛”。中國福利基金會遵照宋慶齡的囑託與張樂平聯繫,張樂平欣然應命,夜以繼日地揮動畫筆,一個月內趕出了三十餘幅三毛水彩畫。此後,宋慶齡通過報刊公佈了創設“三毛樂園會”的宗旨及章程。為使各界人士瞭解三毛的苦難,伸出援助之手,當年3月宋慶齡借匯豐銀行大樓,舉辦了三毛原作預展,邀請各界名流參觀,她還親臨現場,並會見了張樂平,以地道的上海話與之交談,並讚許道:“張先生為流浪兒童做了一件大好事,真該謝謝您,全國的三毛不會忘記您!”
同年4月4日兒童節,“三毛生活展覽會”在上海大新公司四樓隆重開幕,展出了張樂平的三毛原作及水彩畫新作330餘幅,平均每日觀眾多達2萬餘人,大廳裏迴響着著名話劇演員尹青極富感染力的聲音:“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救救三毛!”許多女士看了畫上三毛的悽苦遭遇後落下了同情的眼淚。當日下午舉行三毛畫義賣,主持者被裏三層外三層地團團圍住,頃刻之間,30餘幅水彩畫被搶購一空,最高有出至800美元的,三毛樂園會的會徽及張樂平簽名的《三毛流浪記》畫冊也都成了供不應求的搶手貨。在宋慶齡的號召下,許多人以當三毛樂園會會員為榮,紛紛捐錢捐物。當時一箇中年男子一下認捐了四個三毛,他自豪地對記者説:“我有四個孩子,一個孩子幫助一個三毛……我寧可吃穿得艱苦也要這樣做。”還有許多孩子伸出他們的小手,送上了一把把父母給的零用錢及許多學習用品……
4月9日“三毛生活展覽會”結束,所得款救助了數以千計的苦難兒童。這次畫展給中國漫畫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當時上海民眾對此義舉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三毛樂園運動使無數窮苦孩子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同情與援助。
隨後《三毛流浪記》電影還跟隨宋慶齡參加慶祝解放的義影義演、募捐慈善活動。這部影片在上海和南京等地上演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與電影一起推出的還有張樂平的三毛漫畫冊與漫畫卡。當時宋慶齡主持的義演與募捐場面十分熱烈,影片與漫畫的收入後來全部捐獻給了上海與南京的孤兒院。
三毛漫畫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據不完全統計,自三毛形象問世60多年以來各種連環漫畫單行本近50種,累計印數達1千萬冊以上,1996年《三毛流浪記》全集在香港發行,銷售量每月佔三聯書店十大暢銷書之首,1997年滬版圖書訂貨會上該書又以10萬訂數名列第一,同年全國圖書銷售排行榜再次雄踞榜首。而《三毛流浪記》多媒體光盤問世後,首批6000張,一上市即爭購一空……
1995年江澤民同志在聽取廣電部工作彙報時,點名提到《三毛流浪記》等作品,指出:“這些優秀的作品為什麼經久不衰?是因為它有益於人們的心靈。”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也曾指出:“我們小時候受三毛這個形象的影響很大,《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教育了一代人,現在就缺少這樣的形象。”
《三毛流浪記》曾五次被搬上銀幕和熒屏,輿論界認為此片堪與卓別林的《尋子遇仙記》媲美,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1981年該片在巴黎上映時引起轟動,後被評為葡萄牙國際電影節特別獎。《三毛流浪記》的動畫片、故事片、木偶劇、電視連續劇等相繼完成,其中木偶劇在海外演出反響強烈。《三毛流浪記》還被改編成大型舞劇、長篇系列故事廣播等其它藝術形式……
張樂平是浙江海鹽人,1910年11月出身於一個貧窮的教師家庭,小學畢業後便離家當學徒,由於自身的勤奮,30年代初便成為專業漫畫家。在他近60年的創作生涯中,創作了大量的漫畫作品。他筆下的三毛形象贏得了一切善良人們的共鳴,真正成為中國家喻户曉的藝術典型,他被人們譽為“三毛之父”、“三毛爺爺”。他的作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的近代史,表達了人民大眾的思想感情,他的成功贏得了“人民畫家”的稱號。1992年9月27日張樂平因患帕金森氏症久治無效與世長辭,身後留下了不朽的三毛。
《三毛流浪記》與《三毛從軍記》是張樂平的兩部代表作,曾影響過我國幾代讀者,現編入《世界系列連環漫畫名著叢書》,供讀者永久珍藏。
洪佩奇撰文) [1] 

三毛流浪記漫畫

(待續)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