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死

鎖定
出自《左傳·哀公十五年》:“三死無與。” 杜預 注:“三死,死罪三。”
中文名
三死
拼    音
sān sǐ
解    釋
三種死罪
出    自
《左傳·哀公十五年》

三死三種死罪

《左傳·哀公十五年》:“三死無與。” 杜預 注:“三死,死罪三。”

三死三種原因

漢 劉向 《説苑·雜言》:“人有三死,而非命也,人自取之。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佚勞過度者,疾共殺之。居下位而上忤其君,嗜慾無厭而求不止者,刑共殺之。少以犯眾,弱以侮強,忿怒不類,動不量力者,兵共殺之。”

三死三人死亡

安全事故造成三死七傷。

三死三死之候

汗出復熱而不能食、脈燥疾、狂言三症。
出自《黃帝內經》之《素問·評熱病論》。
楊上善《太素·熱病決》注:“汗出而熱不衰,死有三候:一不能食,而猶脈燥,三者失志。有此三死之候,未見一生之狀,雖差必死,”

三死同名小説

簡介:俄羅斯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於1858年的同名短篇小説。
最初發表於1859年第1期《讀者文庫》雜誌。
小説敍述一個貴婦人、一個農民和一株白樺的死。作者揭露了統治階級人物的虛偽和道德上的醜惡,表現老百姓不但在他們辛勞的生活方面,就是在對待死亡的態度方面也高於統治階級,作品中充分發揮了作者的嚮往自然和歸真返璞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