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

鎖定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福建省三明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系全國煙草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的推廣烤煙良種,屬於全國兩大特色烤煙品種之一。烤後煙葉顏色多呈桔黃色,色澤飽滿、組織細緻、結構疏鬆、厚度適中、油分足、彈性強。煙葉具有比較典型的清香型風格特徵,清雅飄逸,香氣量足、豐滿細膩綿長,煙味厚實飽滿,吃味醇和、餘味乾淨、生雜氣較少,出絲率高、配伍性好、醇化時間段短。 [1] 
2012年08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三明翠碧一號烤煙”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中文名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
產地名稱
福建省三明市
品質特點
油分足、彈性強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公告第1813號
批准時間
2012年08月03日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產品特點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系全國煙草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的推廣烤煙良種,屬於全國兩大特色烤煙品種之一。烤後煙葉顏色多呈桔黃色,色澤飽滿、組織細緻、結構疏鬆、厚度適中、油分足、彈性強。煙葉具有比較典型的清香型風格特徵,清雅飄逸,香氣量足、豐滿細膩綿長,煙味厚實飽滿,吃味醇和、餘味乾淨、生雜氣較少,出絲率高、配伍性好、醇化時間段短。 [1]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產地環境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土壤

三明市土壤類型有紅壤、黃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等7類,其中水稻土面積162000.03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7.07%,佔耕地總面積的95.63%,是主要的耕作土壤。水稻土耕作層深厚,質地疏鬆,透氣性好,土質弱酸,pH在4.6-7.5之間;有機質含量比較豐富,平均3.06%;全氮貯量豐富,平均1.5克/千克,速效氮適中,鹼解氮151.95毫克/千克;速效磷含量比較豐富,磷的供給比較充足,平均22.46毫克/千克;速效鉀平均40.55毫克/千克。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地貌

三明市屬多山丘陵地帶,以低山為主、多山地多丘陵多盆谷的層狀結構明顯,可分為山地、丘陵、河谷平原與崗盆地及水域4類,其中山地、丘陵與盆地面積佔99%以上,河谷平原與崗盆地及水面不到1%。 [1]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水文情況

三明市境域溪河甚多,河網密度大於0.13公里/平方公里。多數屬閩江水系,少數屬汀江、九龍江和江西省琴江水系。河流乾流大致順構造線發育,構成不對稱的樹枝狀或格子狀水系。沙溪是境內第一大溪,為閩江上游三大支流(沙溪、建溪、富屯溪)之一,發源於建寧縣均口鎮嚴峯山南麓,向南經寧化縣、清流縣、永安市、三明市區、沙縣至南平市沙溪口與富屯溪匯合,注入閩江,全長322公里,流域面積11770平方公里,佔全境總面積的51.3%,年徑流量96億立方米。金溪是三明市第二大河流,也是閩江上游富屯溪重要的支流之一。源頭有二:一為寧溪,發源於寧化縣安遠鄉武夷山麓;二為瀾溪,發源於建寧縣客坊鄉中畲,二溪自合水口匯合後始稱金溪。金溪自合水口向東北經泰寧縣、將樂縣至順昌縣注入富屯溪,全長253公里,流域面積7201平方公里。尤溪是閩江中游的一級支流,長171公里,流域面積5436平方公里。沙溪多年平均水位3-5.7米,金溪為1.77-3.18米,尤溪上游均溪大田站為3.65米。水位的季節和年際變化都較大,具暴漲暴落特徵。通常每年5、6月份水位最高,11月至翌年2月水位最低,相差1-2米,甚至11-12米(如尤溪)。三明市地表徑流豐富,多年平均水量約215.83億立方米。各水系在枯水期主要以地下水補給,其水化學特徵基本上與流域內地下水類似,基本上為淡綠、黃綠色、透明、無臭的中性、弱酸性軟水。水質類型為HCO3-Ca.Na(或Na.Ca)型。 [1]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氣候情況

三明市氣候類型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在16.8℃-19.4℃,最熱月7月份平均氣温27℃-29℃,最冷月1月份平均氣温在5℃-9℃,無霜期258-306天,年平均降水量1550毫米-1830毫米,相對濕度79-84%,年日照數1600-1790小時,年活動積温≥10℃在4000-6000℃之間。 [1]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歷史淵源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2張)
三明市種煙歷史悠久,始於明朝萬曆年間(1572-1620年),已有近四百年曆史。
近代以前,種植煙葉類型多為曬煙,以沙縣夏茂曬煙最為有名,曾有“煙魁”的美譽。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三明市始種植烤煙。
1988年,烤煙種植在三明市範圍內全面推廣。
1991年後,三明市烤煙種植規模迅速擴大,躍居福建省之首。
1977年,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由“特字401”煙田變異株中選育而成“翠碧一號”。
1982年,“特字401”煙田變異株被正式定名為“翠碧一號”。
1989年6月,翠碧一號通過福建省審評。
1991年,翠碧一號被全國煙草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推廣良種”。
二十一世紀初,三明煙區培育特色煙區,加強“良種、良法、良烤”綜合配套技術研究及推廣,克服了推廣初期單產低、病害重、烘烤難等生產瓶頸。 [3]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生產情況

2012年,三明翠碧一號烤煙總生產面積2萬公頃,總產量4萬噸左右。 [1]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產品榮譽

2012年08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三明翠碧一號烤煙”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地理標誌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地域保護範圍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三明市行政區域內三元、梅列、寧化、清流明溪、永安、大田、尤溪、沙縣、蔣樂、泰寧、建寧等12個縣(市、區)71個鄉鎮。地理座標為東經116°22′00″-118°36′00″,北緯25°29′00″-27°07′00″。 [4]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要求
土壤要求:選擇的土壤類型為水稻土、紅壤、黃壤、紫色土。土壤質地為砂壤、壤土、中壤。結構疏鬆,通透性好,孔隙度40-50%,容重小於1.6,
耕作層大於15釐米,坡度小於15°。有機質:2-4%;鹼解氮130-170毫克/千克;速效磷15-25毫克/千克;速效鉀平均40.55毫克/千克;pH值5.0-7.0;0-60釐米土層氯離子小於30毫克/千克。
氣候要求:年平均氣温17-19.4℃,全生長期≥10℃積温在4000℃以上,平均温度19-22℃,20-28℃的天數在80天以上,日照時數750-850小時。採收期日平均氣温20-28℃的天數≥60天,平均日照時數≥5小時/天,累計降水量380-580毫米。11月上旬播種,1月底前育出適齡壯苗,2月上旬移栽,4月下旬進入煙葉成熟採收期,煙葉採收時間達45-60天。
水質要求:總砷≤0.05毫克/升,總汞≤0.001毫克/升,總鎘≤0.005毫克/升,總鉛≤0.1毫克/升,氯≤160毫克/升,有機磷類≤0.05毫克/升,有機氯類≤0.05毫克/升,菊酯類≤0.03毫克/升。
前茬作物要求:建立以煙為主的耕作制度,實行“煙稻輪作”,提倡隔年輪作,以水稻、玉米、豆類等為前茬,禁止與煙草同源病蟲害的茄科、葫蘆科作物連作、對茬。
(2)品種要求
品種為“翠碧一號”,採取單行高壟種植,中等肥力田塊,株行距為0.5米×1.2米,每667平方米種植1100株,以發揮羣體優勢,保證煙株個體發育與羣體生長的協調。
(3)生產控制
育苗技術要求育苗方式為濕潤育苗,育苗盤用全新黑色PVC片材製成,100穴/盤,長×寬×高=58.5釐米×32釐米×4.4釐米,成型孔上口徑×下底徑×孔深=4.3釐米×1.3釐米×4.4釐米,重量≥90克/盤。育苗場地應選擇避風向陽、地勢平坦、地下水位低、有潔淨水源(井水、自來水)、交通方便、遠離影響苗棚光照的建築物等物體的地方,禁止在菜地、茄科作物地及當年煙地建棚,以防傳染病蟲害。推廣竹木結構的中棚育苗,中棚規格為長20.5米、寬3.4米、高1.7米,可提供20畝大田用苗,中間是寬40釐米的走道,邊道寬20釐米。採用新鮮乾淨過篩的黃泥土與烤煙濕潤育苗基質,按3:7(體積比)的比例混合,充分攪拌均勻後裝盤,基質的濕度把握要求以用手能握成團、鬆手自然散開為宜。每穴播2粒包衣種子,播完後在盤上方均勻反覆用噴霧器噴灑清水,使種子包衣充分裂解,然後將塑料托盤兩個並排擺放在育苗畦的塑料膜上。育苗營養液N:P205:k20=2:1:2,肥料中還含有鈣、鎂、銅、鋅、硫、鐵、錳、硼、鉬等中微量元素。在育苗前期,要注意補充營養液,保持小池中的營養液液麪在1釐米左右,當第二次剪葉結束還苗後,斷去苗牀肥水,改用灑水壺噴灑營養液。苗齡70-90天,並結合剪葉、煉苗,達到根系發達,側根數多,個體生長強壯,羣體整齊一致,無病蟲害;真葉7片-9片,葉色濃淡適中,莖杆柔韌繞手指不斷,莖粗0.5釐米-0.7釐米,莖杆高度5釐米-10釐米。
移栽技術要求:推行地膜覆蓋栽培,移栽前15-25天,先進行粗整畦,然後在壟中間開深15釐米-20釐米,寬15釐米-20釐米的條溝,施用條溝肥後將條溝填平、壟體整高,整細、整平壟體表面土塊,使壟體飽滿,再蓋膜待栽。
每667平方米施用煙草專用復混肥43公斤、硫酸鉀10公斤、硝酸鉀10公斤、氧化鎂10公斤、充分腐熟的農家肥500公斤,煙草專用復混肥全作為基肥,硝酸鉀全作為追肥,硫酸鉀一半為基肥,基肥:追肥=8:2。根據土壤肥力、質地等確定密度,土壤肥力較好、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田塊行距115釐米-120釐米,株距50釐米-55釐米,每667平方米種植1050-1100株。土壤肥力較差,土層較淺的田塊,行距110釐米-115釐米,株距45釐米-50釐米,每667平方米種植1100-1200株。採用移栽器定距開穴種植“膜上煙”,採用營養土作穴肥(用專用肥、鈣鎂磷、火燒土、山表淨土等提前10-15天進行堆漚,施氮量約佔總施肥量的5%)進行移栽,提高煙苗成活率。移栽後澆足定根水,促進煙苗儘早返苗。
大田管理技術要求:煙苗移栽後要能夠早生快發,正常生長髮育,煙葉田間長相為中棵煙,個體健壯,羣體均衡,營養協調,分層落黃。移栽後3-5天為還苗期;移栽後35-45天達到團棵期;栽後45-55天進入旺長期;栽後70天左右開始現蕾,80天左右煙株基本定形,進入成熟期。查苗補缺:移栽後7天內進行查苗補缺,先消除造成缺苗的因素如蟲害或肥害等,再選取老壯苗補苗,並對新補煙苗進行重點管理,偏施肥水,促進快速生長,保證煙田植株整齊一致;掀膜培土、揭膜:當煙株處於大開盤至團棵期時進行掀膜培土,改善根系土壤環境,促進煙株後期的正常生長,並於4月10日前進行揭膜,以降低壟體土壤温度,防止根莖性病害流行。打頂與留葉:肥力中等,煙株營養正常,發育良好的煙田,在10%中心花初開時結合小於15釐米的無效葉進行一次性打頂,確保頂葉能夠正常開面,有效葉達18-22片。
病蟲害防治技術要求: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突出農業防治措施,以栽培避病為基礎,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建立容自然控制、生態調控、物理防治及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配套使用為一體的煙草有害生物綜合防治體系,長期穩定地把病蟲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保障優質煙葉的生產。
(4)產品處理
成熟採收技術要求:基本原則為下部葉適時早採,中部葉成熟採收,上部葉充分成熟採收”。下部葉適時早採,第一次採收在打頂後5-7天時進行,採收標準為葉面綠色稍有消退,葉色仍以綠為主;中部葉成熟穩採,在下二棚採收後停7-10天左右,採收標準為葉片主脈發白,葉面基本全黃,僅有少許青色;上部葉充分成熟採收,採收標準為主支脈全白,葉面黃色鮮明,葉色以黃為主。多雲、陰天整天均可採收,以午後採收為佳。雨天不宜採收,晴熱乾旱天氣宜早晨傍晚採收。
綁煙與裝烤技術要求:鮮煙初分:煙葉採收後,先進行鮮煙分類,分為正常成熟、成熟度略高、成熟度略低、病蟲為害等特殊煙葉四類。限葉綁竿:密集式烤房,煙葉3片一束,1.45米長的煙竿,每竿50束、約150片;應使用蔴繩、棉線等植物纖維作為綁煙材料;杜絕採用橡膠、塑料等化學物質材料用於綁煙。掛竿、裝烤:裝烤前要分類統計出總竿數,確定每層所裝竿數,要求同層均勻,上下疏密一致,成熟度好的煙葉裝中層,成熟度差的煙葉裝上層,過熟葉裝下層,觀察窗周圍要裝有代表性的煙葉。上部、含水量少的煙葉,氣候乾旱的情況下,應適當裝密,烘烤時有利於保濕變黃;中、下部葉,含水分多的葉,下雨天採收的煙葉,應適當裝稀,有利於排濕。
調製技術要求:調製設施為密集式烤房。煙葉烘烤原則,根據田間煙葉的生長髮育狀況,以及所採鮮煙葉的質量特點及其在烘烤中的變化,靈活進行各項控制操作。按照三段式烘烤技術要求,變黃期把握充分變黃凋萎,促進澱粉的轉化;定色期要求適時排濕定色;幹筋期要避免高温烤紅等問題。變黃凋萎期:促進內含物質的充分轉化特別是澱粉、蛋白質及色素的降解和香氣前體物質的形成。其技術要領是“穩住温度,調整濕度,控制燒火,延長時間,確保煙葉變黃變軟”。幹葉定色期:促進煙筋充分變黃和最佳顏色固定,促進香氣聚合物質的形成和積累。其技術要領是“加大燒火,穩住濕球,升高幹球”。幹筋期:減少香氣物質揮發,徹底乾燥煙筋。其技術要領為“穩住火力,控制幹球,限制濕球,減少通風,適時停火”。
等級判定技術要求:嚴格按照國家烤煙42級標準(GB 2635-1992)。
(5)生產記錄要求
對煙葉種植地點,前茬作物,土壤質地,種植品種,播種時間,移栽時間,所施用肥料名稱、施肥方式、施肥時間、施肥量,施用農藥名稱、施藥方式、施藥時間,煙葉採收、調製、收購等項目的日期、方式、數量等進行詳細的記錄。
  • 產品品質特色和質量安全規定
符合《烤煙》(GB 2635-1992)。

三明翠碧一號烤煙標誌使用規定

在三明地域範圍內生產出的翠碧一號烤煙,如需使用“三明翠碧一號烤煙”地理標誌的,應當向三明市煙草學會提出申請,經審核批准後才能使用,同時,要規範包裝標誌的使用和產品運輸。
包裝標誌:在包裝方式上按等級使用麻製品包裝,每包淨重為25千克,體積為80釐米×60釐米×(30±5)釐米;原煙打包應做到方整,應用兩片麻片和兩條麻繩“#”字打包;原煙打包時煙葉把頭應整齊有序,葉尖朝內,葉柄朝外,煙葉不外露。農產品地理標誌明顯,外卡為電子標籤、內卡為紙質標籤,標清產品產地、品種、等級、重量(淨重),用正確的中文和等級英文+阿拉伯數字符號書寫(如C2F為中部桔黃色二級),標籤註明內容與包內煙葉相符。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三明翠碧一號烤煙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
產品運輸:煙葉運輸應單裝專運、裝好後煙包要用篷布遮蓋防日曬、雨淋,即裝即走;運煙的車廂應乾燥、無污染、無異味、乾淨;運輸煙葉的車輛必須具備“三證”,相關手續全齊;裝卸必須小心輕放,不得摔包、勾包;嚴禁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裝,貯存在通風、乾燥的室內,以防發黴、串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