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握髮

鎖定
三握髮,漢語詞語,拼音是sān wò fà,意思是喻禮賢下士,悉心招攬人才。
中文名
三握髮
拼    音
sān wò fà
解    釋
比喻禮賢下士,悉心招攬人才
出    處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

目錄

三握髮典源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
其後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強葆之中。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管叔及其羣弟流言於國曰:“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闢而攝行政者,恐天下畔周,無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憂勞天下久矣,於今而後成。武王蚤終,成王少,將以成周,我所以為之若此。”於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於魯。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1] 

三握髮出處

宋 陸游《老病謝客或者非之戲作》:“客至難令三握髮,佛來僅可小低頭。”
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夫 周公 大聖,以貴下賤,吐哺握髮,懼於失人。”
無名氏 《氣英布》第三折:“雖然做不得吐哺握髮下名流,也是喒的風雲湊。”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五幕:“巍巍宰輔呵吐哺握髮,金璧贖我呵重睹芳華。”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