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峽全通

鎖定
宜昌三峽全通塗鍍板有限公司位於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工程所在地、世界水電之都、中國旅遊名城——湖北省宜昌市的猇亭工業園區,是一家以生產塗鍍板為主要產品的大型股份制企業。
公司名稱
宜昌三峽全通塗鍍板有限公司
總部地點
湖北宜昌猇亭區
經營範圍
塗鍍板
公司類型
民營
董事長
梁士臣
資產總額
200億元

三峽全通公司規模

三峽全通 三峽全通
公司佔地近5000畝,項目計劃投資200億元,形成年產1000萬噸塗鍍板的生產能力,實現年產值70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5000人以上。
項目於2009年2月28日開工。一期工程已於2010年5月18日竣工投產;二期正在建設中,計劃2011年5月建成投產;三期已完成規劃,計劃2011年底建成投產。公司於2011年入選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如今是已是全國最大的極薄塗鍍板生產基地。

三峽全通發展現狀

三峽全通資金斷鏈

企業基本停產,欠下銀行逾70億元貸款。
“政府在保一個空殼,更多錢投入這個黑洞。”一位知情人士如此評價湖北宜昌三峽全通塗鍍板有限公司(下稱三峽全通)的現狀。
受宜昌市政府相邀,河北唐山商人梁士臣於2009年在宜昌猇亭工業園區註冊成立三峽全通。該企業註冊資金52.37億元,主要從事塗鍍板加工。計劃投資200億元,並於2013年實現年產值700億元。在企業成立最初的兩年多時間裏,三峽全通一直因其規模大、發展速度快被樹立為湖北招商引資的典範。但2011年下半年,三峽全通開始出現資金短缺問題,困擾至今。

三峽全通員工鋭減

記者2012年12月16日在位於宜昌猇亭區的三峽全通了解到,整個廠只有1條生產線在開工。
2012年5月,三峽全通董事長梁士臣曾在其廠慶致辭中承認,自2011年下半年來,全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主要是融資艱難造成的資金短缺。但他稱,通過半年拓寬融資渠道,盤活流動資金,企業已轉危為安,“順利完成規模建設向生產經營的跨越轉型。”
然而,在2012年上半年就對其下定論實屬太早。
2012年9月,全廠工人放假。記者瞭解到,11月時,一部分工人被通知來上班。由於沒有活幹,企業鼓勵更多員工在家休息。對在家休息的員工一個月補貼700元生活費。
全通一名辦公室人員對記者介紹稱,員工最多時超過9700人。如今,除去被裁、主動辭職、停業在家的,仍在上班的大概只有1000餘人。多數員工至今4個月沒有發工資。至於承諾對在家休息員工的補貼也基本未發放。
記者在全通查看,其佔地4800畝的廠區共有6個車間。以靠長江邊的門為界,東邊有成品庫一、成品庫二、車間六、車間五、車間四;西邊有車間一、車間二、車間三及塗鍍房、碾壓房。偌大廠區,空無一人。
7棟職工宿舍,人丁稀少。只在位於大門西邊的辦公樓下,看見為數不多的轎車,或許還有一些行政人員在辦公。
而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與全通隔着一條馬路的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廠外,工人的兩輪摩托車停得到處都是。
2012年11月重新開工的1條生產線是否顯示企業開始好轉?該生產線上的工人告訴記者,生產線只是表面上維持。“能撐到什麼時候,不清楚”。

三峽全通碼頭沉寂

就在上月初,梁士臣還對媒體稱,全通目前融資困難,但沒有瀕臨破產,運轉正常。記者從多方瞭解到,事實並非如此。其困境,從全通原料進貨及成品發貨情況可見一斑。
記者瞭解到,全通在猇亭區進原料及發貨使用長江上的3個碼頭。其中一個為全通專屬的全通碼頭,用於發貨。另外兩個分別為深水港碼頭和臨江溪碼頭,均為租用,用於進鋼鐵板原料。
記者實地看到,進貨的碼頭基本沒有全通原料堆積或新進,而發貨的碼頭髮貨數量也甚微。全通內部人士透露,廠房內也並沒有多少庫存。
全通位於長江的大門往西大約100米,是全通的專屬碼頭。記者2012年12月15日在此看到, 整個碼頭上只停有一輛中型貨車。車上裝着全通大約30噸左右的鋼板成品。沒見裝運,也沒有船過來。記者問在車裏睡覺的司機貨何時發走,發到哪裏,他稱不知情。
全通碼頭上的保安稱,最近幾個月來,該碼頭髮貨非常少。他以在此不能久留為由不讓記者繼續查看。
全通的進貨為鋼板,猇亭當地人稱這種捲起來的鋼板為“鐵坨坨”。全通的成品,就是在此上鍍一層鋅後,將這種鍍了鋅的“鐵坨坨”再賣出去。
距全通約10公里處的深水港碼頭,是其進原料的碼頭之一。記者當日在此並未看到任何“鐵坨坨”。據知情人士介紹,2012年6月,此碼頭上到處堆滿了全通的原料。現在,原來堆放原料的地方,放滿了其它企業的集裝箱。
距全通約50公里處的臨江溪碼頭,“鐵坨坨”同樣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煤礦石。該碼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久前這裏還堆放着很多全通的原料,後來都運走了。“都退回去了,發往上海了。”
記者聯繫到一位甘肅蘭州的商人,在全通2011年11月組織的訂貨會上,該商人訂了500萬元的產品,至今未得到貨物。來此催了幾次,“廠方的答覆是,還有訂單欠上千萬的客户沒發的,再等等。”
“不管是原料還是產成品,現在庫存都非常少。”全通生產線上的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
全通碼頭上設有5個每個承重力標記為25噸的起裝設備,意味着,這裏的貨物吞吐量原計劃每天同時發貨在200噸以上。而記者看到的那一車產品僅為30噸左右。按照中國鋼鐵現貨網報價,12月三峽全通塗鍍板的價格為4800元左右浮動,由此粗略計算,發出去的這批貨市價僅為15萬元。

三峽全通虛高規模

記者採訪的多位知情人士對全通有相同的評價:“做生意就不是這個搞法。”從目前看,該廠上游沒有進原料,下游欠客户的訂單,另據媒體報道,梁士臣曾表示,該廠還欠有銀行70億元的貸款。
按照全通2009年2月動工時的規劃,其佔地4800多畝,計劃投資200億元,共建設90餘條生產線,將於2013年產能達1000萬噸,實現年產值700億元,税收超過30億元,新增就業16000人。
這一連串數字折射出全通在宜昌這三年間的最大特點,即規模大,建設速度快。全通亦一度成為當地政府引進企業的學習範本。
不過,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在全通廠房建設的一單工程中,全通欠下一名河北商人9000餘萬元工程款,由於全通資金緊缺,將工程款“砍下”4000萬元,只歸還其5000萬元。即使如此,該商人仍然對外稱,只還5000萬元這項工程他仍然是賺錢的。
透過廠房透明玻璃窗,至今仍能依稀看見裏面有一些設備。
梁士臣在宜昌除了三峽全通外,還有宜昌聯邦電纜有限公司湖北江重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下稱江重機械)。湖北省工商局註冊信息顯示,江重機械成立於2008年12月,早於三峽全通一個月成立。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安宗泰,註冊資金為4.47億元。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三峽全通的機器設備主要從江重機械購入,而江重機械的設備也基本上以賣給三峽全通為主。
記者2012年12月15日在位於宜昌市夷陵區的江重機械廠房內,看到堆滿了一種下面為鐵架,上面是圓筒滾輪樣的設備。車間裏的工人告訴記者,這些設備是全通訂的貨,一直沒有拖走。
每堆設備上分別用粉筆標註有不同的字樣,代表全通不同車間定的設備。比如,其中標註“YCLT 03-04”的設備是全通“一次連退”四車間的。
車間工人稱,這些設備很早之前就做好了,全通沒有運走。到目前為止,全通的一、二車間設備都拉過去了,三車間設備運走一半,四、五、六車間的設備都堆在江重廠內。
而江重為全通生產的設備並非全部由前者自己生產。“也是從別的地方買來,加工一下,賣給全通。”知情人士透露。
江重的工人稱,設備上的圓輪是江重買入的,一台設備上的圓輪價值10萬元,下面的鐵架是江重生產的,然後產成品按噸位賣給全通。
該工人告訴記者,由於全通資金出問題,江重機械也已經連續2個月未發工資。而這些設備由於型號、噸位為全通定製,也不能賣給別的企業。“江重基本上沒有別的客户,這些設備別的廠拉過去不能用。”他稱。
另一知情人士還表示,全通在銀行貸款的抵押物正是其從政府手中廉價獲得的土地,以及建成的廠房和設備。

三峽全通以貸還貸

全通出現資金問題以來,當地政府為其想了不少辦法。知情人士透露,全通現任總經理趙大河就是政府出面讓其進入全通,背後的邏輯是想利用趙大河的融資能力,盤活全通。
根據全通官網的公告,該公司從2012年11月起聘趙大河為總經理,聘期一年。趙大河曾擔任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更早前,趙曾在宜昌經營一家投資公司從事民間借貸業務。
趙大河上任這一個月以來,到處找渠道試圖為全通注入資金。記者從民生銀行宜昌分行一人士瞭解到,就在2012年12月中旬,趙大河還曾到該分行談融資。
據梁士臣此前對媒體透露,民生銀行在全通項目上投入的資金規模不大。然而,梁士臣此前所在的河北唐山恆通,以及恆通2009年由梁士臣轉讓後,民生銀行都為其提供了貸款。同時,民生對全通的貸款並非宜昌分行貸出,“是梁士臣以前的關係,民生銀行廣州分行那邊放的貸款。”上述民生銀行人士稱。
全通員工告訴記者,全通想盡一切辦法在找資金。已先後兩次向員工集資。一次是2011年,主要面向梁士臣從河北唐山帶來的老員工。一次是面向後招來的員工。較多參與集資的員工拿出了十幾萬。而集資的利息許諾先是月息2分,後來漲到月息3分。
記者從宜昌一個擔保公司人士處瞭解到,全通曾經找該公司要用土地做擔保融資,但他們考慮到全通的土地是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從政府手中獲得,也許存在問題,就沒有做這筆擔保。
可查資料顯示,全通貸款涉及建設銀行、漢口銀行、中信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多家銀行。梁士臣曾對媒體稱,欠多家銀行貸款總額共計70億元。
如今資金缺口太大,拆東牆修補不了西牆。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由於全通所欠貸款兩年多未付息,民生銀行曾於2012年9月派駐20多人進入全通,將其產成品封押。全通人士向記者證實,確實看見廠房內產品和設備上貼了“民生銀行”字樣的封條。
而中信信託2011年12月發行的期限為18個月、總計4期,募集資金規模達13.4億的“三峽全通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也面臨兑付風險。
其中放貸規模頗大的建設銀行為11億元,記者找到建設銀行猇亭支行負責貸款業務的陳姓副行長了解情況,該人士稱這涉及和全通的業務機密,不能對外披露。而建行三峽分行相關人士直言,不向媒體透露任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