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大戰役

(解放戰爭中的三場重要戰略決戰)

鎖定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場戰略性戰役 [4] 
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無論戰爭規模還是取得的戰果,在中國戰爭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戰爭史上也十分罕見。這三大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隊154萬餘人,使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4] 
名    稱
三大戰役
發生時間
1948年9月12日一1949年1月31日
地    點
中國東北、華北、華東
參戰方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民國國軍
結    果
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
傷亡情況
殲滅國民黨軍隊154萬餘人
主要指揮官
毛澤東蔣介石
東北地區
林彪、劉亞樓、羅榮桓
淮海地區
陳毅、粟裕、劉伯承、鄧小平
華北地區
聶榮臻、林彪、羅榮桓
戰役名稱
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意    義
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三大戰役指揮人員

指揮三大戰役的統帥部,中共方面是在河北西柏坡的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兼總司令朱德,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周恩來,國民黨方面是在南京的國防部(部長何應欽)和參謀本部(總長顧祝同),由於解放戰爭時期取消了抗戰時期的國民政府軍委會,蔣介石以總統名義親自指揮國防部和參謀本部,甚至多次乘機到東北、華北前線指揮,但沒有到淮海前線指揮。國民政府在前線指揮的將領是:東北剿總總司令衞立煌、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另外杜聿明作為前敵總指揮負責了東北國軍的撤退和徐州戰場的現地指揮(劉峙的指揮部撤退到蚌埠)。
東北野戰軍林彪羅榮桓負責遼瀋戰役,東北軍區提供支援;
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以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統一指揮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中原軍區提供支援;
東北野戰軍林彪、羅榮桓和華北野戰軍聶榮臻負責平津戰役,華北軍區和東北軍區提供支援。各軍區系統主要提供的是軍區地方武裝和後勤支援。

三大戰役遼瀋戰役

戰略決戰的序幕是在山東戰場上揭開的,這就是1948年9月16日至24日的濟南戰役。華東野戰軍集中強大兵力對濟南發動攻擊,經8晝夜激戰,殲敵11萬人,取得勝利。這是人民解放軍解放敵人重點設防的大城市的開始,也是蔣介石以大城市為重點的防禦體系總崩潰的開始。 [1] 

三大戰役中共中央

1948年秋,東北戰場上敵我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東北解放區已擁有該地區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並控制95%的鐵路線。東北野戰軍經過休整補充,到1948年8月止,擁有約70萬人,另有地方部隊33萬人,並有一支頗具威力的炮兵部隊。國民黨軍隊雖仍有55萬人,但被分割在長春、瀋陽、錦州等孤立的地區內。由於北寧鐵路若干地段和營口為解放軍所控制,長春、瀋陽的國民黨軍隊通向關內的交通已被切斷,補給全靠空運,物資供應不能滿足需要,處於十分困難的境地。在全國各戰場中,東北戰場的形勢對人民解放軍最為有利,已經具備進行戰略決戰的基本條件。
1948年春,即東北野戰軍的冬季攻勢臨近結束時,蔣介石曾設想放棄瀋陽,打通北寧線,將主力撤往錦州,伺機轉用於華北、華中,但又顧慮這樣將在政治上、軍事上造成嚴重後果,因而遲疑未決。最後蔣介石仍決定固守東北,以利於鞏固華北,並決定採用“集中兵力,重點守備,確保瀋陽、錦州、長春,相繼打通北寧路”的方針。其具體部署是:以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官鄭洞國率2個軍6個師共10萬人防守長春,牽制東北野戰軍部分主力;以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範漢傑率4個軍14個師共15萬人,防守義縣至山海關一線,重點為錦州、錦西地區,以確保同關內的陸、海聯繫;以東北“剿總”總司令衞立煌率8個軍24個師共30萬人,防守瀋陽及其附近地區,作為防禦中樞,以確保瀋陽,支援長春、錦州。
中共中央軍委根據東北國民黨軍隊有可能撤退的情況,曾於1948年2月7日致電東北野戰軍,提出下一步作戰應考慮以主力轉至北寧線,截斷敵軍由陸上撤退的通路,封閉敵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的戰略設想。9月7日,中央軍委進而確定東北野戰軍南下後的攻擊重點應指向北寧路上的重鎮錦州,“而置長春、瀋陽兩敵於不顧,並準備在打錦州時殲滅可能由長、沈援錦之敵”,確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2]。中央軍委一再指出,攻佔錦州是東北“整個戰局的關鍵”。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在此前後長達半年多的時間內,強調南下北寧路作戰困難,徘徊猶豫於攻錦、攻長之間,甚至在遼瀋戰役發起後20天,部隊已兵臨錦州城下的關鍵時刻,仍然提出或繼續打錦州、或回師打長春的建議。直到10月3日,林彪才致電中央軍委,放棄打長春的想法,最終定下“仍攻錦州”的決心,併為此調整部署,把主要兵力配置於錦州方面。10月4日,中央軍委覆電林彪等東北野戰軍領導人,指出:“你們決心攻錦州,甚好甚慰。”“在此以前我們和你們之間的一切不同意見,都沒有了。希望你們按照你們三日九時電的部署,大膽放手和堅持地實施。”由此,遼瀋戰役才真正形成具有戰略決戰性質的大殲滅戰。
遼瀋戰役是9月12日在北寧路打響的。蔣介石深感形勢嚴重,於9月30日飛抵北平,10月2日又飛到瀋陽,同傅作義、衞立煌商討對策,決定從華北及山東緊急海運7個師到葫蘆島,會同錦西、葫蘆島原有的4個師共11個師組成“東進兵團”,自錦西增援錦州;從瀋陽抽出5個軍11個師組成“西進兵團”,自瀋陽西進援錦。東北野戰軍在定下攻錦的決心後,其5個縱隊及炮兵縱隊主力共約25萬人,在司令員林彪、政治委員羅榮桓的指揮下,於10月9日發起錦州外圍作戰。10月10日,國民黨軍“東進兵團”開始出援,並猛攻自錦西通往錦州的要隘塔山。東北野戰軍預先設置在塔山地區的兩個縱隊進行頑強阻擊,鏖戰六晝夜,打垮國民黨軍隊的數十次衝擊,成功地阻止了它的東進。其“西進兵團”也同時出動,在遭到解放軍三個縱隊的阻擊後,逗留於彰武、新立屯一帶,未敢繼續南進。這樣,就為解放軍攻錦部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東北野戰軍於10月13日肅清錦州外圍守軍後,14日開始攻城。經過31小時的激戰,於15日攻克該城,全殲守軍10萬餘人,俘東北“剿總”副總司令範漢傑。
就在攻克錦州的當天,蔣介石又飛抵瀋陽,嚴令長春國民黨守軍向瀋陽突圍。但經長期爭取的國民黨守軍第六十軍軍長曾澤生於10月17日率部起義。接着,新七軍於19日投誠。10月21日,東北“剿總”副總司令鄭洞國率殘部放下武器。長春宣告和平解放。
10月18日,蔣介石攜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第三次飛赴瀋陽,企圖挽救東北全軍即將覆沒的命運。他命令錦西的“東進兵團”繼續北進;命令徘徊於彰武、新立屯地區的“西進兵團”立即南進,企圖南北夾擊,“規復錦州”,然後掩護瀋陽的國民黨軍隊經北寧路撤入關內;另以一個軍南下搶佔營口,以控制從海上撤退的通路。他任命杜聿明為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冀熱遼邊區司令官,指揮這一總撤退行動。中共中央軍委得到這一情報後,立即批准林彪、羅榮桓、劉亞樓提出的建議,決定放棄攻打錦西、葫蘆島的計劃,而將廖耀湘的“西進兵團”誘至新立屯、黑山地區予以圍殲。據此,東北野戰軍一面在黑山、大虎山一帶堅決阻擊和遲滯南進的廖兵團,一面令攻錦主力部隊立即回師,隱蔽地向新立屯、黑山地區急進,從兩側包圍敵人。黑山、大虎山阻擊部隊經過五天浴血奮戰,勝利地阻止了廖兵團的前進。而東北野戰軍主力自錦州地區星夜回師,於10月26日完成對廖兵團的合圍和分割。經過兩天的猛烈攻擊,至28日全殲該兵團10萬人,其中包括號稱國民黨軍隊“五大主力”中的兩支即新一軍主力和新六軍全部,俘兵團司令官廖耀湘。
廖耀湘兵團被殲後,衞立煌奉命從瀋陽乘飛機逃走。東北野戰軍乘勝迅速分多路向瀋陽、營口猛追疾進,於11月2日佔領瀋陽、營口。遼瀋戰役至此勝利結束。11月9日,錦西、葫蘆島的國民黨軍隊隨杜聿明從海上逃跑。東北全境解放。
在遼瀋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精鋭部隊47.2萬餘人。加上這期間在其他各個戰場的勝利,1948年7月至11月,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隊100萬人,使其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人民解放軍則增加到310萬人。至此,人民解放軍不但在質量上佔有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取得優勢。這樣,就使中國的軍事形勢達到一個新的轉折點,改變了長期以來敵強我弱、敵優我劣的基本格局。由於遼瀋戰役的勝利,近百萬人的東北野戰軍成了全國戰局中一支強大的戰略預備隊。隨着它投入關內其他戰場,必將加速革命戰爭的勝利。11月14日,毛澤東在《中國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一文中指出:“看來,只需從現時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

三大戰役紀念塔

遼瀋戰役烈士紀念塔 遼瀋戰役烈士紀念塔
這座高16米、由花崗岩砌成的紀念塔位於錦州市淩河區烈士陵園內.塔身正面鑲嵌着朱德題寫的 “遼瀋戰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十二個鎏金大字,兩側刻有錦州攻堅戰和遼西圍殲戰的浮雕。
碑頂是一座6米高、極富動感的銅質英雄塑像。解放戰爭時期著名三大戰役之一的遼瀋戰役(1948年9 -11月)歷時52天,殲敵47萬,解放了東北全境,加快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進程。為紀念在遼瀋戰役中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人民政府於1957 年11月2日建成了這座塔。該塔1963年9月被列為遼寧文物保護單位。

三大戰役淮海戰役

爭過程戰役時間: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2] 
淮海戰役是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的。參加這一戰役的有華東、中原兩支野戰軍和華東、中原兩軍區,以及晉冀魯豫軍區的部分部隊共約60萬人。濟南戰役後,國民黨軍隊在徐州周圍地區大量集結兵力,企圖利用在徐州交會的津浦、隴海兩條鐵路線便於機動增援的條件,用重兵堵防的辦法阻止解放軍南下,以鞏固江淮,屏障南京。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副總司令杜聿明(杜從東北逃回後,11月初被任命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前進指揮部主任)指揮的黃百韜、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四個兵團,和馮治安、李延年、劉汝明、周碞的四個綏靖區部隊,連同從華中趕來增援的黃維兵團,以及戰役期間自東北戰場撤到蚌埠的兩個軍、自長江中游增援到浦口的兩個軍,總兵力近80萬人。其中,大多是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和精鋭部隊。
由於這一地區在敵我兵力的對比方面,國民黨軍隊仍佔相對的優勢,因此,如何實現奪取徐州、就地殲敵的計劃,成為中央軍委和前線指揮員所共同關注的問題。當濟南戰役臨近結束時,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粟裕即向中央軍委提出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主張進攻並殲滅淮陰、淮安和海州、連雲港地區的國民黨軍隊,為奪取徐州創造條件。中央軍委接受這一建議,於10月11日發出《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的指示,指出戰役第一階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殲滅國民黨軍劉峙集團右翼勁旅黃百韜兵團。針對敵軍重兵密集、便於機動的特點,要求以一半以上兵力擔任牽制阻擊,從東面和北面威逼徐州,使邱清泉、李彌兩兵團不敢全力東援。10月22日,中央軍委指示中原野戰軍在攻取鄭州後即全軍東進,與華東野戰軍緊密配合,孤立徐州。11月上旬,中央軍委根據遼瀋戰役勝利和中原戰場變化的情況,採納華東、中原野戰軍指揮員的建議,決定擴大原定淮海戰役的規模,以華東野戰軍主力繼續攻擊黃百韜兵團,爾後以主力轉擊津浦路;以中原野戰軍主力迅速攻佔徐州以南的戰略要地宿縣(今宿州),控制徐州至蚌埠間鐵路線,兩軍協力,力爭殲滅劉峙集團主力於淮河以北,爾後再殲滅其餘部於長江以北。中央軍委於11月16日指出:淮海戰役為南線空前大戰,“此戰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國局面亦可基本上解決”。為了統籌這一戰役的作戰和地方支前事宜,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敵委員會,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為常委,臨機處置一切。鄧小平為總前委書記。
淮海戰役於11月6日發起,至22日為戰役的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華東野戰軍在碾莊圩地區殲滅黃百韜兵團約10萬人,擊斃兵團司令官黃百韜。11月8日,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何基灃、張克俠(均為中共地下黨員)按照華東野戰軍的計劃,率三個半師約2.3萬人起義,為戰役的順利進行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中原野戰軍於11月15日攻克宿縣,會同華東野戰軍一部,切斷徐蚌線,完成了對徐州的包圍。
11月23日至12月15日,是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中原野戰軍及華東野戰軍一部,在宿縣西南的雙堆集地區包圍並殲滅自確山東援的黃維兵團約12萬人,生俘兵團司令官黃維。其中一個師在中共地下黨員廖運周率領下起義。在杜聿明指揮的徐州國民黨軍隊三個兵團30萬人向西突圍時,華東野戰軍主力將這股敵人合圍於永城東北的陳官莊地區,殲滅其中的孫元良兵團兩個軍大部約4萬人。
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是淮海戰役的第三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淮海前線解放軍遵照中央軍委指示,為了穩住平、津的國民黨軍隊,使其不迅速決策南撤,暫停對杜聿明集團的攻擊。其中,華東野戰軍轉入戰地休整,同時對國民黨軍隊展開強大的政治攻勢,敦促杜聿明率部投降;中原野戰軍集結在宿縣、蒙城、渦陽地區休整待命。這時,戰區適逢連降大雪,空運鋭減,杜部糧草斷絕,飢寒交加,軍心動搖,其官兵整排、整連甚至整營地向人民解放軍投誠。但杜聿明等高級將領仍拒絕投降。1949年1月6日,華東野戰軍發起對杜聿明部的總攻,經四天激戰,於10日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約20萬人,俘杜聿明,擊斃邱清泉,僅李彌等少數人逃脱。至此,淮海戰役以大獲全勝而結束。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三大戰役中起承前啓後作用的第二個大戰役,也是三大戰役中在戰場兵力對比上敵佔相對優勢的情況下進行的一次戰役。在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經過66天緊張艱苦的戰鬥,殲滅國民黨軍隊55.5萬人,其中包括國民黨軍隊“五大主力”中的第五軍和第十八軍。這一勝利,使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基本上獲得解放,使國民黨反動統治的中心地帶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軍的鐵拳面前,為解放軍渡江作戰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三大戰役平津戰役

遼瀋戰役後,國民黨軍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50餘萬人,分佈在東起北寧路山海關、西迄平綏路張家口的長達500餘公里的狹長地帶上,面臨着被東北、華北解放軍聯合打擊的形勢。1948年10月23日,傅作義按照蔣介石的命令,乘解放軍冀中兵力空虛之際,組織三個步兵師、兩個騎兵師偷襲石家莊和西柏坡中共中央機關,企圖以此挽救危局。由於中共地下組織出色的情報工作,這個偷襲計劃很快傳送到中共中央。周恩來立即指揮和部署反偷襲行動。毛澤東連續為新華社撰寫報道,揭露蔣、傅的圖謀。至11月2日,蔣、傅部署的偷襲部隊終因懼怕被殲而半途撤回。 [3] 
11月4日,蔣介石召傅作義到南京商議對策。蔣介石為加強長江防線,主張放棄平、津,要傅率部南撤。但傅對蔣介石吞併、排斥異己深懷戒心,不願將自己的嫡系部隊南撤而寧願在必要時西撤綏遠。在各有打算的情況下,蔣、傅都估計東北野戰軍在遼瀋戰役後需有三個月到半年的休整時間,才能入關作戰。在此以前,華北的國民黨軍隊尚能自保。因此,他們決定暫時固守平、津、張地區,同時確保塘沽海口,以觀戰局的變化。蔣介石以為這樣就可以暫時牽制東北、華北的解放軍,取得部署長江防線和組訓新兵所需的時間。據此,傅作義收縮兵力,調整部署,從11月中旬開始,先後放棄承德、保定、山海關、秦皇島等地,以加強張家口、北平、天津、塘沽的防衞,保證西撤或南逃的通路。
針對平、津國民黨軍隊的上述動向,要就地殲滅傅作義集團,必須一方面穩住該集團,不使其逃跑;另一方面,東北野戰軍必須提前入關,出其不意地將其分割包圍,斷其逃路。為此,中共中央軍委除於10月底指示東北野戰軍組成先遣兵團先行入關外,又於11月18日電令東北野戰軍立即結束休整,提前在21日或22日取捷徑以最快速度隱蔽入關,突然包圍唐山、塘沽、天津的國民黨軍隊。同時,為迷惑和穩住傅作義集團,又命令華北解放軍撤圍歸綏,緩攻太原。12月中旬,又令淮海戰場的華東野戰軍暫緩對被包圍的杜聿明部作最後殲滅的部署。
參加平津戰役的部隊有東北野戰軍約80萬人,華北軍區第二、第三兵團約13萬人,連同東北、華北軍區地方部隊,共約100萬人。在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入關前,華北部隊和東北先遣兵團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林、羅、劉入關後,由林、羅、劉統一指揮。12月13日,中共中央任命聶榮臻為平津衞戍司令,薄一波為政治委員;彭真為北平市委書記,葉劍英為市委副書記、北平軍管會主任兼市長;黃克誠為天津市委書記兼軍管會主任,黃敬為天津市市長。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又決定以林彪、羅榮桓、聶榮臻三人組成總前敵委員會,林彪為書記,統一領導平、津、張、唐地區的作戰和接管等一切工作。
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東北、華北人民解放軍於1948年11月29日發起平津戰役。華北軍區第二、第三兵團和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相繼向平綏路平張段及張家口外圍的國民黨守軍發起進攻。到12月上旬,殲滅平綏路東段傅作義部五個師,將其主力包圍在張家口、新保安地區,切斷了傅作義集團西撤綏遠的通道。從12月12日起,東北野戰軍陸續到達平津前線,到21日完成對平、津、塘國民黨軍隊的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截斷其經塘沽由海上南逃的道路,為各個殲滅敵人創造了有利條件。
從12月21日起,人民解放軍按照中央軍委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原則,首先攻克西線的新保安、張家口,殲滅傅作義部一部分主力。東線原計劃首取塘沽,但因該地地形不利於部隊運動和展開,後改為集中兵力先攻天津。經過周密的準備和部署,在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拒絕投降後,人民解放軍以步兵、炮兵、工兵、裝甲兵聯合作戰的方式,於1949年1月14日對天津發起總攻,15日全殲國民黨守軍13萬餘人,俘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解放華北第二大城市天津。1月17日,塘沽國民黨守軍乘船南逃。
天津解放後,孤守北平的傅作義部25萬人已完全陷入絕境。為了保護這座馳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免遭戰爭破壞,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力爭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華北局城工部指示天津、北平的黨組織,通過多條渠道做傅作義的工作。傅作義從1948年11月起,曾幾次派人同解放軍接觸,表示願意和平解決,但實際上仍動搖於“和戰”之間。天津解放後,90萬人民解放軍兵臨北平城下。經過解放軍和中共北平地下組織的耐心工作以及北平開明人士的敦促,傅作義終於接受解放軍提出的和平條件。1949年1月21日,雙方簽訂《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1月31日,在北平原國民黨守軍撤離市區後,人民解放軍進駐北平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至此,平津戰役勝利結束。
平津戰役歷時64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使華北地區除歸綏、太原、大同、安陽、新鄉等少數據點外,全部獲得解放,並使華北、東北兩大解放區完全連成一片。
平津戰役紀念館 平津戰役紀念館
平津戰役具體領導人:林彪羅榮桓聶榮臻

三大戰役三大戰役的意義

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無論戰爭規模還是取得的戰果,在中國戰爭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戰爭史上也十分罕見。這三大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隊154萬餘人,使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3] 
三大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在三大戰役中,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針對東北、華東、華北三個戰場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作戰方針,全面地運用 “十大軍事原則”,把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和奪取城市及地方緊密地結合起來,把集中優勢兵力和全部消滅敵軍的強大兵團緊密地結合起來,把大規模的運動戰、陣地戰和城市攻堅戰緊密地結合起來,把軍事打擊與政治爭取結合起來。這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在實踐中的重要發展。
三大戰役的勝利,也是人民戰爭的偉大勝利。各解放區人民以無比巨大的熱情,以源源不絕的人力物力給予前線以空前規模的支援。供應前方龐大部隊的軍需物資,全靠肩挑揹負,小車推送。據統計,僅為支援淮海戰役,動員起來的民工累計即達543萬人,向前線運送 1460多萬斤彈藥、9.6億斤糧食等軍需物資。陳毅曾深情並形象地説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羣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參考資料
  • 1.    《中國共產黨簡史》人民出版社 中共黨史出版社
  • 2.    《中國共產黨簡史》人民出版社 中共黨史出版社
  • 3.    《中國共產黨簡史》人民出版社 中共黨史出版社
  • 4.    《中國共產黨簡史》人民出版社 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 中共黨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