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圳鎮

鎖定
三圳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位於蕉嶺縣城南面10公里處,東與梅州市蕉華管理區相連,南與新鋪鎮為鄰,西與平遠縣東石鎮相接,北與長潭鎮毗鄰。 [1]  總面積96平方千米。 [2]  三圳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温和,雨量充沛。 [3]  截至2018年末,三圳鎮有户籍人口17237人。 [2]  截至2019年10月,三圳鎮轄1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 [4] 
相傳有三條圳水流經該地而得名。明末建縣時,稱招福鄉,轄區包括現在的梅州市蕉嶺華僑農場。清代沿用明制。民國十年(1921年),招福鄉和徐溪鄉同劃為蕉嶺縣第二區。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仍屬第二區。1983年11月,撤社建三圳區。1987年1月,撤區建鎮。 [3] 
2019年,三圳鎮農村社會總產值約2.7億元,同比增長約4.5%;農民人均純收入17492元,同比增長5%。 [5] 
中文名
三圳鎮
行政區劃代碼
441427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
地理位置
蕉嶺縣中南部
面    積
96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1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75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粵M
人    口
17237人(2018年)

三圳鎮歷史沿革

相傳有三條圳水流經該地而得名。
明末建縣時,稱招福鄉,轄區包括現在的梅州市蕉嶺華僑農場。
清代沿用明制。
民國十年(1921年),招福鄉和徐溪鄉同劃為蕉嶺縣第二區。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仍屬第二區。
1950年,仍稱招福鄉,屬蕉嶺縣第二區。
1956年,分台塘和三圳鄉,列入蕉城區。
1958年,成立蕉嶺人民公社。
1961年9月,由三圳人民公社分出華僑農場。
1983年11月,撤社建三圳區。
1987年1月,撤區建鎮。 [3] 

三圳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三圳鎮轄1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 [4] 
三圳鎮行政區劃
三圳鎮社區
芳心村
招福村
九嶺村
福北村
河西村
順嶺村
台塘村
鐵西村
東嶺村

三圳鎮地理環境

三圳鎮位置境域

三圳鎮位於蕉嶺縣城南面10公里處,東與梅州市蕉華管理區相連,南與新鋪鎮為鄰,西與平遠縣東石鎮相接,北與長潭鎮毗鄰。 [1]  總面積96平方千米。 [2] 

三圳鎮地形地貌

三圳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南北狹長,河東多平原,河西屬丘陵和山區。 [1] 
三圳鎮面積96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5417畝,山林75303畝,森林覆蓋率約69.9%。 [7] 

三圳鎮氣候

三圳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温和,雨量充沛。 [3] 

三圳鎮水文

石窟河流經三圳鎮。 [1] 

三圳鎮人口

截至2018年末,三圳鎮有户籍人口17237人。 [2] 

三圳鎮經濟

三圳鎮是蕉嶺縣傳統農業大鎮,素有“魚米之鄉”美稱,因土地富硒含量遠高於國家專業標準,是典型富硒種植區,有利於發展新型農業。三圳因地制宜,着力於打造美麗田園綜合體,形成了農旅結合的現代農業產業帶。引導現有農業基地延長產業鏈,由觀光采摘向深加工產品一體化發展,整合長壽鄉品牌資源,統一打造該鎮的長壽品牌,形成現代農業產業帶。轄區內有袁隆平超級水稻種植示範基地、荷花基地、三圳淮山基地、客家農夫現代農業產業園、芳心村超順蔬菜基地、芳心生態葡萄園、百香果採摘體驗園和無花果基地等。 [7] 
2018年,三圳鎮農村社會總產值約2.611億元,比增5%;農民人均純收入16462元,比增7%。 [6] 
2019年,三圳鎮農村社會總產值約2.7億元,同比增長約4.5%;農民人均純收入17492元,同比增長5%。 [5] 

三圳鎮社會事業

三圳鎮環境整治

三圳鎮
三圳鎮(3張)
2019年,三圳鎮共拆除危舊棄房、殘垣斷壁、露天廁所茅房61處58076平方米,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築等13處2171平方米,拆除違規商業廣告招牌等123處,清理各類垃圾約2611噸,完成11條主幹圳道的清淤修繕工作;實施順嶺村、台塘村、芳心村拆舊復墾項目,拆除廢舊房屋約7.2萬平方米。鐵西村墩下拆除老舊房屋6500多平方米,就地規劃建設12棟24户客家風貌房屋,提升村民居住環境。 [5] 

三圳鎮社會保障

2019年,三圳鎮城鄉醫保、生育保險費用報銷資料齊全通過率達到100%,參加城鄉醫保繳費和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均達到100%,全面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目標任務;全年共發放低保90.14萬元,五保金77.12萬元,為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户購買了基本醫療保險,低保、醫保做到應保盡保;為66名建檔立卡貧困户殘疾人發放了重度護理津補貼和生活津貼,為33名建檔立卡貧困學子發放了教育生活補助 [5] 

三圳鎮文物古蹟

  • 新石器時代遺址
1983年9月,三圳鎮東嶺管理區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有石斧、石鏃、石鑄、各種紋飾的陶片等。 [3] 

三圳鎮所獲榮譽

2013年,被農業部確定為創建中國“美麗鄉村”試點鎮。 [7] 
2016年,榮獲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稱號。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