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匯彩亭會

鎖定
三匯彩亭會,流傳於四川省達州市渠縣三匯鎮的一種傳統民間文化活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三匯彩亭藝術源於漢代“百戲”中的“尋橦”,形成於清初,盛於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年間,沿襲至今。 [14] 
彩亭分3—4層,高達8米以上,下端是四四方方的平台,上面豎有一根經悉心加工的鐵桿,相互首尾銜接,由塗脂抹粉並着戲裝的兒童固定在支架上,大衣大褲掩飾支架,構成折折戲文片段。 [14] 
三匯彩亭會以亭子造型和表演為主要特點,每年農曆三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在街道或廣場進行表演,清代初年,彩亭會開始在三匯形成,清代中後期至民國年間逐步趨於興盛。新中國成立後,三匯彩亭會成為當地民間文化活動的主要形式,在羣眾文化生活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1] 
2008年6月7日,三匯彩亭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Ⅹ-104。 [2] 
中文名
三匯彩亭會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民俗
遺產編號
Ⅹ-104
申報地區
四川省達州市渠縣
保護單位
渠縣文化館

三匯彩亭會歷史淵源

追本溯源,彩亭藝術最初源於漢代“百戲”中的“尋橦”。“百戲”是古代樂舞雜技表演的總稱,秦代稱“百戲”,漢代稱“角角氐戲”,南北朝稱“散樂”,唐代稱“戴竿”。“百戲”包括扛鼎、尋橦、吞刀、吐火等。其中,“尋橦”屬高竿雜技,表演者在竿上進行造型表演,應當説是彩亭藝術的萌芽。 [3] 
在秦漢時期,“百戲”中的“尋橦”屬一種高竿雜技,表演者在竿上進行造型表演。
三匯彩亭會
三匯彩亭會(6張)
宋代以來,“高台社火”的節目多取材於一些歷史故事,比如《鴻門宴》《船舟借傘》等。表演者站在木箱上,由力夫抬着木箱行進,伴着高蹺、旱船、竹馬、秧歌、舞龍、舞獅、大頭寶寶等,表演場地由固定位置變成移動空間。觀眾隨着木箱移動而移動,場面異常熱烈。通常情況下,一個高台一個造型,多取材於一些歷史故事。“輕薄行歌走,真狂社舞呈”(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以滑稽取笑贏得觀眾。 [3] 
元代,樂舞與雜技分流,“百戲”的概念已經過時。由“抬箱”變着“抬閣”,一是層數有所增加,二是由成人造型變為兒童造型,三是各層中有一鐵桿貫穿。到了明代,“抬閣”盛行於行香走會之中。祟楨五年七月,為了祈雨,組成“抬閣”遊行,這時的“抬閣”與現代的抬亭子大同小異。 [3] 
至清代,“抬閣”已進入鼎盛時期,“抬閣”的扎法和表演方式也有所變化。同一時期,還出現了“重閣”,表演的方式則是另一番情景。張漢載在《天津楊柳青小志》中如此描述:“會中三有重閣者,人之上飾一人至二人,故曰重也。其法以鐵捆長三尺餘者,縛於肩背上,螬縛坐小兒八、九歲瘦而慧者,飾為美女形,隱其鐵捆,化妝着一假手託茶盤蓋碗,美女翹足鳳鞋而其上,婆婆團扇以舞也。或立於鳥籠鈎上,或立於琶弘於軸上,其衣飾裝輾之美秀奢麗,為各方所不及。”“抬閣”的節目內容有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如觀音、十八羅漢、姜太公等,也有雜劇片斷,如《楚霸王》《單刀會》《八仙慶壽》等。
三匯彩亭會形成於清初,盛於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年間。
從清朝光緒年間至新中國成立時,三匯街上舉辦“亭子會”大多由各界羣眾自發組織,大家出錢自備扎亭子的穿戴、道具,會內的部分藝人則負責扎亭子的程序及工藝。
新中國成立後,三匯彩亭會既繼承了傳統的《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八仙過海》《嫦娥奔月》等節目,也創造了反映現代戲劇人物的《劉胡蘭》《白毛女》和再現現實生活的《體壇羣英》《文明新風》等節目。 [3] 
1982年,三匯古鎮恢復彩亭會,當地居民、鄰近縣市數萬羣眾彙集,一時間大街小巷,亭台樓閣,人滿為患。 [4] 

三匯彩亭會活動流程

三匯彩亭會的表現形態以抬彩亭、祭拜“三聖娘娘”、看彩亭為主要內容,連續三天,規模宏大,熱鬧非凡,賽似過年。伴隨彩亭表演的還有龍燈獅子、高蹺等10多種民間文藝。從彩亭會籌劃、彩亭的設計、祭祀活動到正式拾彩亭,前後約需1個月時間,組織者、設計者、工匠藝人及其他社會人員為此忙碌,人們談論的,人們操作的與彩亭會有關,使該鎮籠罩在彩亭會的氛圍中。
彩亭是彩亭會最突的藝術表現形式。在約4平方米的平台中心,豎立一根曲折有致細而分節的鐵桿上,上支架橫伸斜展,環環相扣,曲折有致,將從戲或生活中提煉的人物、情節層疊4-5層,通高8-10米,“四人舁以行,遊曳大街,遊樂碼頭”。腳伕齊步慢行,亭上兒童扎縛在鐵桿架上或坐或站,舞袖擺手,翻轉流動,亭子閃閃悠悠,似墜非墜,觀牽魂撩魄,驚歎不已。在歡快的耍鑼聲中,彩燈彩旗開路,眾人拉的旱船,滑稽詼諧的抬總爺隨後,接着是幾抬彩亭“閃亮登場”,亭子周圍簇擁着數種川東北民間文藝表演,眾星拱月,龐大的表演伍以及追隨彩亭的人流使彩亭會隆重熱烈。 [5] 

三匯彩亭會技藝特徵

四川渠縣三匯彩亭藝術源於漢代“百戲”中的“尋橦”,形成於清初,盛於清朝中後期至民國年間,沿襲至今。彩亭分3—4層,高達8米以上,下端是四四方方的平台,上面豎有一根經悉心加工的鐵桿,相互首尾銜接,由塗脂抹粉並着戲裝的兒童固定在支架上,大衣大褲掩飾支架,構成折折戲文片段。 [15] 
1.“三匯彩亭會”有着“高、驚、險、奇、巧”的藝術特徵
三匯彩亭以人物造型為主,是戲劇、舞蹈、繪畫、雕塑、建築、工藝於三維空間的高度融合,有音樂的節奏與旋律,有詩歌的情思與神韻,有建築的造型與風格。它融數學、力學、鍛造、綁紮、運載於一體,是文藝與科技的產物,其藝術特點是“高、驚、險、奇、巧”。為了突出“高險”,又要安全,鐵桿、鐵環如何選材、如何煅打、如何見火、如何設計鐵桿上的支架、重力重心如何掌握,這些都是彩亭關鍵技術,工匠們都把握得十分嫺熟。材料、技術與藝術達到了完美和諧結合,是彩亭藝人智慧的結晶。
2.“三匯彩亭會”是民俗信仰的載體
彩亭上的男童需是6歲左右的孩子,太小的男童身高不夠,太大的男童身高過高,這都會造成彩亭力量的失衡,因此,對男童的選擇是一項非常嚴苛的工作。在彩亭會期間,人民羣眾廣泛參與,爭先恐後報名,希望自家小孩能成為亭子最上端着戲裝的男童角色。這一危險的表演角色在外地人看來不可思議,然而渠縣人民卻認為能夠登上彩亭的小孩,可以獲得“三生娘娘”的庇佑,消災避難,在現代社會更衍生出了“學業進步、步步高昇”的含義。
3.“三匯彩亭會”是融技藝與藝術為一體的綜合表演
三匯彩亭藝術從萌芽到發展的過程,既源於漢代尋橦,也廣泛吸收民間戲劇、鐵匠、木匠、印染、縫紉、繪畫、雕塑等多種技藝,具有民間綜合性藝術的特徵。
各層的戲文扮演者隨着亭子運動的節拍,舞袖擺手,進入角色。在歡快的耍鑼聲中,彩燈、彩旗開路,亭左亭右亭後簇擁着高蹺、旱船、金錢棍、秧歌隊、花花船、車燈、玩友、抬總爺等民俗民間風情藝術樣式,構成了川東北民俗民間藝術的“富礦”。同一般民間文藝演出不同的是,彩亭還在於 “扎”,民間形象地稱為“扎亭子。它從開始創作構思、設計、鍛造鋼筋、設置機巧、構造平台、挑選演員、腳力、演練步伐直到表演為止,是一個融技藝與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過程。它是由優秀工匠和民間藝術家嚴密配合、共同勞動的智慧結晶。 [6] 

三匯彩亭會傳承保護

三匯彩亭會傳承價值

實用價值
三匯彩亭會在當地和鄰近縣市深入人心,在該區域民間文化藝術活動中佔重要地位,它是世代三匯人智慧的結晶,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 [7] 
文化價值
三匯彩亭會在全國屬獨一無二的民間藝術,它融鐵工、木工、刺繡、縫紉、建築於一體,匯文學、繪畫、雕刻、力學於一爐,結構精緻奇巧,色彩瑰麗,工藝精湛,被譽為川東北地區民間文化藝術瑰寶。 [8] 
三匯彩亭會具有展現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的傑出價值。三匯彩亭會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作為為彩亭定期舉辦表演會,並形成固定的民俗文化活動的三匯彩亭會在全國罕見,抬彩亭是彩亭會的中心內容。首先,從彩亭藝術的發展脈絡看,始終貫穿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創造力。從一開始就展示了舞樂、雜技的高超水平,後發展將傳統戲文情節或生活片斷用兒童綁紮在高亭上進行展現,在觀眾感受“高、驚、險、奇、巧”的同時,又欣賞到戲劇情節,增加了彩亭的觀賞性。其次,三匯彩亭會的誕生既是三匯政治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是三匯彩亭藝術完善成熟的結果,扎亭子的關鍵技術是秘不可宣的,是一代代藝人對傳承人進行“口傳心授”,保證了彩亭藝術的承傳與發展。再次,巧妙選擇彩亭會期,凸顯濃郁傳統習俗。 [9] 
教化功能
三匯彩亭會是集繪畫、音樂、文學等多種藝術為一體的民間技藝活動,彩亭會的表演節目豐富,多取材於民間或歷史故事,如 《鴻門宴》《船舟借傘》《洞賓渡牡丹》《唐知縣審誥命》等。在元明清時期,彩亭會的節目內容又增加了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如觀音、十八羅漢、姜太公等;也有雜劇片斷,如《楚霸王》《單刀會》《八仙慶壽》等。辛亥革命風暴席捲川東北一帶,在上海讀書的一批青年學生回到三匯,傳播反封建、廢帝制的思想,由此以來,三匯彩亭出現了急公好義、精忠報國的節目。這些表演節目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着教育美化的作用。 [6] 

三匯彩亭會傳承狀況

“三匯彩亭會”作為一項獨特的傳統民俗盛會,有着濃厚的民俗氣息。然而,高科技的聲光電讓傳統的彩亭表演逐漸邊緣化,在現代社會正面臨巨大的挑戰,其傳承與發展出現了以下困境:
(1)搶救和保護措施不利,主要原因是經費不足。舉辦一次彩亭會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彩亭會沒有專門組織機構,也沒有專業研究人才,更沒有專門經費,扎彩亭、抬彩亭是臨時工作,匆匆上、匆匆結束,失去了原來彩亭會的過程樂趣和節日氣氛。
(2)人才青黃不接,培養困難。由於彩亭藝術精深,要求從事彩亭藝術的人員具有文史與藝術的知識,沒有穩定傳承機制,面臨後繼乏人的危機。彩亭藝人多在60週歲以上,中青年較少,由於現代文化和商品經濟的影響,他們對傳統藝術不感興趣,若沒有強有力的保護措施和獎勵機制,傳承人將會越來越少,以至十幾年後無人傳承。
(3)彩亭器材、道具、服裝、曲目以及加工工具等方面的保存沒有專門的陳列室和人員加以保管和維護,歷代彩亭會後,用過的器材、道具、服裝保管凌亂或不斷丟失,不利於對彩亭藝術的研究與繼承。
(4)相關區域政府對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宣傳不力,推介不力,只限於彩亭會或在某個地方抬彩亭時才宣傳報道一下,沒有完善的、系統的、專業的彩亭日常宣傳推介機制,滿足於一時的自我陶醉。
(5)政府制定的保護措施實施不力。 [6] 

三匯彩亭會傳承人物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王安大,男,漢族,1934年8月出生,私塾,住在三匯鎮興民社區,青年時間從事船工工作,轉造船廠當採購員,後因企業關閉,待業,於1982年恢復三匯彩亭會時向第六代彩亭傳承人楊佔榮學習彩亭製作,曾隨師參加過1992年四川省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2005年參加雅安“省第三屆旅發大會”、2006年參加四川省第十屆運動會。 [6]  [10]  [11] 
第四批省級傳承人陳清安,男,漢族,1952年1月生,初中文化,住三匯鎮向陽社區。1970年下鄉,1971年調三匯搬運站工作,2005年企業改制下崗,從1982年恢復彩亭會開始向第七代彩亭傳承人王安大學習彩亭製作,隨師參加過1992年四川省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2005年參加雅安“省第三屆旅發大會”、2006年參加四川省第十屆運動會,已全面掌握彩亭的設計、彩扎、指揮工作。 [6] 

三匯彩亭會保護措施

政府支持的保護方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條款規定,三匯鎮人民政府加強了對三匯彩亭會相關器物的管理與保護。鎮政府成立了“三匯彩亭研究會”,作為三匯彩亭會保護與開發利用的專門組織,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如四川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建偉的《渠縣彩亭藝術源流》在省級學術刊物發表;鄧天柱、雷評等論文《從宗教祭祀活動的變異到民間藝術盛會的形成》獲1994年達州地區社科論文一等獎;李同宗的文章《三匯民間彩亭藝術》收入2003年《中國精典文庫》一書。
1985年2月,三匯鎮人民政府決定恢復每年農曆3月18日彩亭會,並印發文件到鎮屬各單位、農村,明確提出要積極保護三匯亭子會,使之成為該鎮特色文化品牌,拉動經濟發展。
渠縣縣財政根據實際需要,對三匯彩亭會的舉辦及保護工作給予適當的扶持。2005年2月,縣財政撥專款3萬元,用於包括三匯彩亭會在內的全縣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普查、申報工作。2005年4月,縣財政撥專款5萬元,用於三匯彩亭到達州市參加第二屆巴山藝術節廣場文藝表演。2005年6月,縣財政撥專款2萬元,用於三匯彩亭會保護和申報工作。2005年8月,市、縣財政撥款10萬元參加雅安市 “第三屆四川旅遊發展大會”民間文藝展演。2006年縣財政撥款15萬元,參加四川省第十屆運動會廣場表演。
為保護三匯彩亭會,渠縣特制定了五年保護計劃,此計劃由三匯鎮黨委、政府負責組織實施,渠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和文化體育局負責管理、督導。 [6] 
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渠縣文化館獲得“三匯彩亭會”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2]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三匯彩亭會》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渠縣文化館(渠縣美術館、渠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渠縣業餘體育學校)。 [16] 
民間參與的保護方式
首先,面對表演彩亭會道具及表演服裝的儲存問題,藝人們都是發動自己的力量多次搬遷儲存地點。儘管“三匯彩亭會”已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名錄,但由於資金遲遲不到位,沒有修建專門的展館儲存表演道具和表演服裝,彩亭會的道具十分笨重,佔地面積約20平方米,儲存空間有限,道具幾經遷移,藝人們最終在鎮政府找到一塊空地進行保存,而渠縣是一個極易發生洪水的地方,為了避免洪水的侵蝕,表演服裝也是來回搬遷,最終被安置在鎮政府某一辦公地點的陽台上,空間十分狹小。
其次,面對道具和表演服裝的陳舊,藝人們自發組成改革小組對其進行改革。“三匯彩亭會”的道具多為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製作,且為木質結構,十分笨重,而從事這一表演藝術的都是60歲以上的藝人,他們的身體早已不能承受如此重量。因此,藝人們自發成立改革小組,開始對彩亭會的道具進行改革,在資金嚴重缺乏的情況下,藝人們毫無怨言,憑着對彩亭會滿腔的熱愛,利用閒暇時間研究改革方案,終於在今年7月份形成了一套初步方案。而表演服裝的陳舊幾乎成了藝人們的一塊心病,專門負責化妝及戲服穿戴的傳承人雷明珍表示,在三匯鎮,很少有人知道戲服的穿戴規矩,如有的人將張飛的衣服給岳飛的角色,嚴重影響了表演效果。此外,一套戲服往往價格不菲,沒有資金的支持,他們用的很多戲服都是上個世紀60年代的。針對這樣的問題,他們發揮自己在各領域的優勢關係,籌備戲服,如對舊戲服進行反覆縫補、從劇團借戲服,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戲服荒”的問題。
最後,面對傳承人越來越少的問題。藝人們除了以身作則,表演好每一次彩亭會外,還在平時的生活中向年輕人灌輸彩亭會的知識,讓他們共同參與到“三匯彩亭會”的傳承和保護中來。 [6] 

三匯彩亭會所獲榮譽

2022年2月,三匯彩亭會被列入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13] 

三匯彩亭會社會影響

三匯彩亭會的主要藝術表現形式的彩亭曾多次赴縣、市、省演出,如1989年,參加達川地區川陝鄂八地市文化物資交流會;1990年,應北京亞運會組委會邀請參加亞運會開幕式演出(因經費不足未能成行);1992年,參加達州市“巴山藝術節”廣場文藝演出和四川省春節團拜會;2005年8月,應邀參加四川省“旅發”大會表演;2006年,參加四川省第十屆運動會開幕式表演,三匯彩亭所到之處,吸引數萬觀眾沿街駐足觀看。 [4] 

三匯彩亭會文化軼事

三匯彩亭會 三匯彩亭會
三匯解放前有廟會10餘個,最有名的數“三月十八”的“土祖廟會”(土祖廟現位於三匯農樂林場辦公地),“三月十八”是“地母娘娘”的生日。據傳,“地母娘娘”原是歷朝歷代封建統治者的祭祀對象,而三匯土祖廟裏原敬奉的是“送子娘娘”、“痘母娘娘”、“麻母娘娘”(民間俗稱“三聖娘娘”),也就是“地母娘娘”的化身。
清初,三匯地區麻疹發病率佔小兒總數的84%,死亡率佔發病人數的70%。按封建觀念,“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平民百姓的心中,最關心自己的後代繁衍和兒孫能否順利通過麻、痘兩關,因此人們特別敬奉“三聖娘娘”。
為此,人們或敬香蠟、酒肉,或敬紅綢、衣袍,祈求“送子娘娘”賜予男孩,“痘母娘娘”、“麻母娘娘”消災免難,並爭相送小孩着戲裝上亭台,而且要連續三年,為的是逗“三聖娘娘”喜歡,圖“細娃兒”好帶。
因此,每年“三月十八日”,“三聖娘娘”廟會期間三匯都要扎亭子,敬獻“三聖娘娘”。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