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公堂

鎖定
唐朝時,温大雅(温彥宏)為禮部尚書,封黎國公。其二弟大臨(温彥博)為中書令,封虞國公。三弟大有(温彥將)為中書侍郎,封清河郡公。時稱一門三公。在其父的教誨下,大雅並其兩個弟弟大臨(即温彥博)、大有,自小飽讀經史,及至長大成人,都以學識淵博、品行高尚、能文善寫而稱著。 温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太原堂”、“雅儒堂”、“梅香堂”、“預順堂”等。
中文名
三公堂
出    處
《萬姓統譜》
職    務
禮部尚書
成    就
黎國公

三公堂温姓源出

出自姬姓,以封地名為氏。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他的兒子叔虞於唐,號唐叔虞。唐叔虞的後代被封於河內温(今河南省温縣),其後代子孫遂以封地名命姓,稱温姓。
出自郄姓,亦以邑名為氏。
據《廣韻》、《萬姓統譜》等所載,周初,蘇忿生在周朝任司寇,被封在温。公元前650年,温國被北狄人攻滅,國君温子逃往衞國,稱為温氏。後來晉國攻滅狄人,温就成為晉國大夫郄至的封邑。當時郄至在鄢陵之戰中指揮晉軍打敗楚軍,成為晉國執政大臣,郄氏一家三族權傾朝野,引起其他晉卿的嫉妒。晉厲公對郄氏專權不滿,早就想找藉口除掉國中的這些強宗大族。有一次,晉歷公帶着羣臣打獵,郄至打着一頭野豬,派人給歷公送去,卻被歷公寵幸的寺人孟張奪去,郄至一怒之下射死孟張。晉歷公對此大為惱火,説:“這傢伙欺負到我頭上來了!”決定除掉郄氏。這個消息被郄氏知道了,郄錡便主張先攻殺歷公,郄至卻認為寧可被殺也不能犯上作亂。結果歷公糾合了一批與郄氏有怨仇的臣子滅掉了郄氏。郄至的子孫中有逃到國外的,以封邑命姓,稱温姓。
出自高陽氏,亦以邑名為氏。
據《唐温侯碑》所載,顓頊高陽氏的後裔封於温邑,其後以封邑名為氏。
回族中有温姓。
源自明代融於回民族的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島)的蘇祿東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温喀刺及後裔。永樂十五年(1417年)蘇祿東王巴都喀?叭哈剌率領包括家人在內計三百餘人的龐大使團來燕京訪問,因病逝世于山東省德州的北營村,留下次子温塔刺和三子安都魯及王妃守墓並定居中國。因温安兄弟倆皆信仰伊斯蘭教,風俗習慣又近同於回族,後便融入了回民族當中。其温塔刺取名子首音為姓(安都魯亦同),遂產生了温姓。關於温(安)姓的來龍去脈,在温氏十六世孫温壽文於1934年編修的《温安家乘要錄》中作了詳細記載,頗具研究參考價值。此外,據薛文波《回回姓氏考》載,河北保定地區安、温兩家回族‘有安温兩家不分之説”,並‘自言其先世為蒙古人,來自蒙古安塔拉之温都魯地區。其先世弟兄二人,採用漢姓,系按兩地名之首育分安、温二姓。”依據這段‘自言”來看,如將其“蒙古地名”——“安塔拉”和“温都督”的首字一對換,這便是山東德州蘇祿東王之子“安都魯”。“温哈刺(塔拉)”。這顯然不是巧合。再有,山東德州和河北保定均有“温安(安温)兩家不分”、“其先世兄弟二人‘採用漢姓”’之共説,顯然是同出一脈。“人名”與“地名”之別,只恐是另有原委。由此可斷言,山東德州與河北保定的温安(安温)兩姓應是同祖同宗。温姓回族主要分佈在山東和河北地區。
出自他族改姓:
① 據《唐書》所載,唐代康居國(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境至俄羅斯一部),國王姓温,後入中國,自成温姓。
② 據《通志》所載,北魏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單姓温。
③ 金時女真人温迪罕氏漢姓為温;據《唐書》所載,唐時彭城長史劉易從之子劉升流放嶺表,免歸,改姓温。
④ 清滿洲八旗姓温特赫氏、錫伯族温都爾氏漢姓為温。
⑤ 今台灣土著、布依、土家、黎、壯、瑤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温季。名郄至。其家族顯赫,世代任高職於晉國。郄至在與楚進行的鄢陵之戰中,出謀獻策,身先士卒,為大敗楚軍立下汗馬功勞,因此被封於温地,人稱温季。不意功高震主,遭人猜忌,又恰逢晉厲公廚師孟張仗勢搶奪温季之鹿被温季射殺,厲公以此為口實,派人去抓温季,有人透露消息給他,並勸他先行動手,殺厲公另立新君,温季不為所動,乃被厲公誅殺並殃及子孫,有子孫避逃國外,因他以死來表忠心,是古來少有之忠臣,其後子孫尊他為温姓得姓始祖。

三公堂宗族特徵

1、温姓源起繁雜,但無論出自何支,都為中華大家庭中一員,見面都可稱五百年前是一家。
2、温姓歷代被載入史冊的人不勝枚舉,尤其令人注目的是唐代。此期温姓可謂名家輩出,羣星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