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

鎖定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Sanyuanli Pingyingtuan Site),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北郊三元里村北面的三元古廟。此遺址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誓師的地方。三元古廟建於清康熙年間,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被英法侵略軍焚燬。現址是清咸豐十年(1860年)三元里村民眾集資重建的,後人稱為平英團舊址。 [4-5]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5月,英軍佔領廣州城北各炮台,並以四方炮台為司令部,四出騷擾。29日上午,一股英軍闖到三元里搶劫並調戲婦女,村民羣起反抗,英軍狼狽竄逃。事後,三元里民眾在三元古廟前誓師,並以廟內的三星神旗為指揮旗。古廟面闊三間,寬11.38米,前後兩進,深20.88米,中隔一天井,磚木結構,硬山頂,青磚石腳,正脊飾琉璃鰲魚寶珠,四壁上繪有“伏生傳經”等壁畫和圖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為中國近代史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4] 
1961年3月4日,三元里平英團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
外文名
Sanyuanli Pingyingtuan Site
地理位置
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廣園中路34號 [3] 
所處時代
1841年
佔地面積
237 m²
保護級別
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1-001-001-001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歷史沿革

三元古廟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原為村民供奉北帝的道教神廟。平英團舊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被英法侵略軍焚燬。現址為咸豐十年(1860)三元里村民集資重建,後人稱為“三元里平英團遺址”。 [4] 
三元古廟 三元古廟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建築特點

三元古廟為二進四合院佈局。古廟坐西朝東,正殿面闊三間,寬11.38米,前後兩進,深20.88米,中隔一天井,磚木結構,硬山頂,青磚石腳,正脊飾琉璃鰲魚寶珠,四壁上繪有“伏生傳經”等壁畫和圖案。殿內正中供奉披髮跣足,手執寶劍的真武大帝像,神龕兩側陳設鐘鼓。古廟前廊及內部四壁都繪有壁畫及圖案花紋,具有濃厚的廣州清代祠廟建築特色。 [5]  [4] 
三元古廟 三元古廟
三元古廟附屬建築由山門、香亭、正殿、西廊和偏殿組成。山門為硬山頂,面闊三間,石門額上陰刻楷書:“三元古廟”,條石鋪地,牆下部砌石,上築青磚,屋脊飾以琉璃鰲魚寶珠。香亭單檐歇山頂,屋檐與山門正殿相勾連,形成一個整體。 [5]  [4] 
古廟門楣 古廟門楣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文物遺存

三元里人民抗英文物遺存
三元里人民抗英文物遺存(3張)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存有三星旗、繳獲的英軍軍服、大刀長矛、伍紫垣印章等文物與資料;存有重修三元古廟碑誌一塊,這塊碑誌刻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是三元古廟較早的文字記載,這塊碑誌緊貼在側牆的青磚面上,與三元古廟側牆原來的四塊碑誌並排。 [5]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文物價值

三元里抗英烈士紀念碑 三元里抗英烈士紀念碑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是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紀念和教育意義。三元里平英團遺址承載着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史,體現着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的革命精神,對促進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的革命文物價值。 [4]  [3]  [6-7]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文物保護

文保碑 文保碑
1961年3月4日,三元里平英團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21年7月5日,三元里平英團遺址被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列入廣東省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 [8]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歷史文化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5月,英軍佔領廣州城北各炮台,並以四方炮台為司令部,四出騷擾。29日上午,一股英軍闖到三元里搶劫並調戲婦女,村民羣起反抗,英軍狼狽竄逃。事後,三元里民眾在三元古廟前誓師,並以廟內的三星神旗為指揮旗。三元里附近一百零三鄉民眾及部分絲織工人、打石工人、水勇等七八千人在牛欄崗設伏,誘出英軍至伏擊點,旋即鳴鑼出擊。時逢大雨,英軍的火槍失去作用,四散而逃。這次鬥爭斃傷敵人二百餘人,少校畢霞亦被擊斃。5月31日,四鄉民眾又團團包圍四方炮台。6月1日,英軍在廣州知府餘保蓴庇護下倉皇撤離廣州。 [4]  [7]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旅遊信息

  • 地址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廣園中路34號 [1] 
  • 交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