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元鄉

(四川省鹽亭縣轄原三元鄉)

鎖定
三元鄉(已撤銷),原隸屬四川鹽綿陽市鹽亭縣,地處鹽亭縣南部,東鄰八角鎮、林農鎮,南接五龍鄉,西靠黃甸鎮,北連黃甸鎮、永泰鄉。鄉人民政府駐地距鹽亭15千米。 [3]  總面積31.90平方千米。 [4] 
清興保安場,屬八角。1984年9月,公社改鄉。 [3]  截至2019年末,三元鄉户籍人口10642人。 [4]  截至2019年10月,三元鄉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 [5]  鄉人民政府駐建設街2號。 [3]  2019年12月25日,撤銷三元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黃甸鎮管轄,黃甸鎮人民政府駐聖東路56號 [2] 
2011年,三元鄉農民人均純收入6162元。 [3]  截至2019年末,三元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4] 
中文名
三元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
地理位置
鹽亭縣南部
面    積
31.90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建設街2號
電話區號
0816
郵政編碼
621606
著名景點
籠子寨
會仙觀
車牌代碼
川B
人    口
10642人(2019年户籍人口)

三元鄉歷史沿革

清興保安場,屬八角。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建場鎮,轄三元、保安、金龍、石狗4場。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三元鄉。
1949年,屬黃甸區。
1953年,劃歸八角區。
1958年7月,鄉改公社,屬黃甸區。
1984年9月,公社改鄉。 [3] 
2019年12月25日,撤銷三元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黃甸鎮管轄,黃甸鎮人民政府駐聖東路56號 [2] 

三元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雙泉、柏林、白馬、棗園、金河、保安、會仙、金鴨、宏濟9個村;下設90個村民小組。 [3] 
截至2019年10月,三元鄉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 [5]  鄉人民政府駐建設街2號。 [3] 
原三元鄉區劃詳情
蒲家嘴社區
雙泉村
柏林村
白馬村
棗園村
金河村
宏濟村
金鴨村
會仙村
保安村

三元鄉地理環境

三元鄉位置境域

三元鄉地處鹽亭縣南部,東鄰八角鎮、林農鎮,南接五龍鄉,西靠黃甸鎮,北連黃甸鎮、永泰鄉。鄉人民政府駐地距鹽亭15千米。 [3]  總面積31.90平方千米。 [4] 

三元鄉地形地貌

三元鄉地處淺丘,地勢北高南低,海拔一般在440~460米之間。境內最高點位於籠子寨,海拔500米;最低點位於江家彎,海拔384.7米。 [3] 

三元鄉水文

三元鄉境內湍江河流經保安村,流域5平方千米,總長0.2千米,年徑流量0.1億立方米。 [3] 

三元鄉自然資源

三元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等,其中地質儲量110億噸,年產凝析油0.5萬噸、天然氣0.7億立方米。 [3] 
2011年,三元鄉有耕地面積1.2萬畝,其中旱地0.8萬畝,水田0.4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0.2萬畝,林地面積3.2萬畝。 [3] 

三元鄉人口

2011年末,三元鄉轄區總人口1141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83人。總人口中,男性5962人,佔52.2%;女性5456人,佔47.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1396人,佔99.8%;有彝、回、壯3個少數民族,共22人,佔0.2%。2011年,三元鄉人口出生率4.6‰,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長率-2.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88人。 [3] 
2017年,三元鄉常住人口7352人。 [1] 
截至2019年末,三元鄉户籍人口10642人。 [4] 

三元鄉經濟

三元鄉綜述

2011年,三元鄉農民人均純收入6162元。 [3] 
截至2019年末,三元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4] 

三元鄉農業

2011年,三元鄉農業總產值1.1億元,比上年增長9%。 [3] 
三元鄉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薯類為主。2011年,糧食產量631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海椒、棉花、密本南瓜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4萬畝,產量542噸;蔬菜種植面積0.1萬畝,產量2469噸。 [3] 
三元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4萬頭,年末存欄1.1萬頭;羊飼養量1.3萬隻,年末存欄0.4萬隻;牛飼養量2900頭,年末存欄1830頭;家禽飼養量16.5萬羽,上市家禽12.1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468噸,禽蛋450噸;畜牧業總產值0.3億元。 [3] 
2011年,三元鄉水果種植面積1萬畝,產量3800噸,主要品種有梨、核桃、桃、柑橘、枇杷等。 [3] 
2011年,三元鄉養魚18公頃,水產品產量96噸,漁業總產值100萬元。 [3] 
2011年,三元鄉有大型農業機械3台。 [3] 

三元鄉金融

2011年,三元鄉各類存款餘額7500萬元;其中農村信用社各類存款餘額3200萬元,郵政儲蓄各類存款餘額4300萬元;人均儲蓄0.7萬元。 [3] 

三元鄉交通運輸

2011年,三元鄉境內有義鹽公路(二級水泥路)9千米,村道水泥路23.2千米、柏油路6千米。另有永三路(三元至永泰)、三五路(三元至五龍)。 [3] 

三元鄉社會事業

三元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三元鄉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195人,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在校生556人,專任教師42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3] 
2011年,三元鄉教育經費654萬元。 [3] 

三元鄉文化事業

1972年6月,三元鄉開通有線廣播站,有廣播喇叭38只,入户率100%,通響率80%。1988年建電視差轉站,1996年開通調頻廣播電視。1999年開通光纖電視。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207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85%,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1600小時。 [3] 
2011年末,三元鄉有綜合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9個,公共閲報欄2個。 [3] 

三元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三元鄉有衞生院1個;病牀18張,固定資產總值19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2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3萬人次,出院病人0.1萬人次。 [3] 

三元鄉社會保障

2011年,三元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户,人數5人,支出7800元,比上年增長23%,月人均130元,比上年增長2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60户,人數774人,支出65萬元,比上年增長35%,月人均7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6人,支出5.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9人,支出8.8萬元;農村醫療救助7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0人次,共支出6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10人次,支出5.4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589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57畝,直接經濟損失20.6萬元,救災支出0.8萬元,比上年增長2.1%。 [3] 
三元鄉老街

三元鄉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三元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2千米,鄉村通郵率100%。 [3] 
2011年末,三元鄉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470户;移動電話用户340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87%。 [3] 
會仙觀 會仙觀
  • 能源
2011年,三元鄉有天然氣管線100千米,供氣站1個,天然氣用户1480户,燃氣普及率為42.2%,月天然氣平均用氣2.1萬立方米。招氣用户120户。 [3] 

三元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民間根據三座元包山地形,同時寄寓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的美好願望,代代都出解、會、狀三元之奇才,故民國初取名為“三元” [3] 

三元鄉風景名勝

  • 籠子寨
川北名山“籠子寨”位於場鎮東南,是明代鄉紳百姓為防禦兵匪所建,寨頂長約200米,寬100米,寨周圍鑿成懸崖峭壁,峭壁高20多米,只有寨東石門一道,曲徑可上,寨頂邊緣築有炮台掩體,挖有一人多深的戰壕,寨下兩端挖有10多米寬的深溝。雖然部分殘破不堪,但當年的風貌依舊。遠觀此寨竟然是一頂清代官帽,又名官帽山,文人雅士遊覽於此。
籠子寨在清朝民國時期有楊太虛先生等名道巨儒隱居於此,他通醫道,長經史,善詩詞,創草書龍蛇體,當年奔走募捐辦學,著書立説,有《黃老三篇》、《韜晦錄》,醫書《一壺天》、《丹淵集》、宗教書籍《三教統宗》,川中子弟雲集此山。後來其女兒楊淑輝滿腹經綸,博學多才,守護常住此寨中,2003年逝世,其孫女繼續守護常住至今,寨中有楊太虛懸棺墓,清代瓦房木屋兩座,參天古柏幾十株。
鹽亭三元鄉籠子寨
  • 會仙觀
會仙觀位於鄉場鎮東南,與籠子寨相對,同屬安柏山脈,是通往籠子寨的必經之地。會仙觀始建於隋朝,古有七座正殿組成六個廟院,相連成片,其中字畫藏書等有價值的文物豐富。相傳一千多年前,此地有個叫安柏的窮書生,博學多才,精通醫術,在山上治病採藥,後來在此見到八仙聚餐喝酒,八仙邀請他喝酒,他以為是偷來的,不肯享用美味佳餚,後八仙讚揚他窮不忘本,正直無邪,點化他,又請他吃菜飲酒,之後白髮變青,皺紋消失。後鄉民得知,為感八仙和安柏恩德,集資於會仙處建立廟宇,取名會仙觀。解放初有名道譚一元,現有在青城山修道二十多年鶴髮童顏的江昌潤道士練功傳教,道士數名,四進院落,四個正殿,茶室、廂房、食堂數間,靈氣不衰;每年農曆三月三日,十里八鄉的人們都要來趕廟會,逢年過節香火繁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