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伏

(科普知識)

鎖定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三伏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全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三伏中的“伏”,有兩層含義。第一,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第二,指天氣太熱,宜伏不宜動。入伏時間是由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三伏天的氣候特點是氣温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 [1-3]  [9]  [14] 
我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之始,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之始,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之始。因為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規定的時間是10天。中伏的天數則有長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這取決於每年夏至節氣後第3個庚日(初伏)出現日期的遲早。 [1]  [4] 
中文名
三伏
外文名
Dog Day
概    念
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
氣候特點
氣温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
三伏時間
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定義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三伏天是全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漢代學者劉熙在《釋名》中記載:“三伏者,庚金伏於夏火之下。金畏火,故曰伏。”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也説:“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 [12]  “伏”可稱“長夏”,“伏”是五行家對季節的另類安排,其中“伏”為“土”。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長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環。但是由夏到秋則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來。就要潛伏一段時間,“潛伏”就是“伏”的本義。 [6]  [9]  [14] 
每年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公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所謂“熱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入伏”時間依據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日期相配合來推算,要從“庚日”開始算起。二十四節氣的“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二十四節氣的“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總稱為“三伏”。三伏天其氣候特點是”高温、高濕、高熱”,造成三伏天濕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東南風,而東南方是太平洋印度洋,空氣潮濕,風的潮濕造成了三伏天濕度大,這種天氣出現在我國南方地區 [4-5]  [7]  [10]  [13] 

三伏推算方法

民諺曰:“夏至三庚頭伏”,意思是説,“從夏至日”開始往後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 [16]  古時我國一些地方古人採用“干支”計年、計月、計日、計時。所謂“干支”就是十個“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使用天干和地支的兩個字搭配,來表示年、月、日的序號。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但由於“夏至”與第一個庚日之間的天數幾乎每年都不一樣,所以與“三庚”的天數也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説,“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中伏”天數則不固定。 [9-10] 
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二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末伏到立秋後第二個庚日結束。庚日是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寅、庚辰……。因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即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規定也是10天。中伏時間則有長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這取決於每年夏至節氣後第3個庚日(初伏)出現日期的遲早。 [7]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如果立秋日及其後兩天出現庚日,則中伏為10天,否則中伏為20天,於是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且大部分年份都是40天,下一個三伏共計30天的年份是2031年。

三伏天氣特點

全年之中最熱是“三伏天”,為何三伏天會這麼熱?主要是因為入伏後,夏季風逐漸抵達最北端,地表濕度變大,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一天比一天熱,三伏天期間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峯,天氣就最熱;且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在其控制下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温,天氣就更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比熱容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還影響人體汗液排出,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 [7]  [9]  [15] 
入伏後,全國多地將會進入持續高温模式。 [21]  三伏天中的“伏”,可稱長夏。按陽曆計算,三伏天則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即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此時我國大部地區,是一年中最酷熱的時節。俗話説,小暑大暑緊相連,氣温升高熱炎炎。“伏”,乃藏陰氣於熾熱,其本身隱含對人們的提醒和警示。入伏以後,暴雨易形成洪水,稱為“伏汛”,故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之農諺數伏天氣,人們既要防暑,又要防汛。 [15]  [18] 

三伏其它相關

三伏作品

對於“三伏”的文字記載,最早可見於西漢作品《史記·秦本紀》:“秦德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以狗御蠱”。對於“初伏”,南朝劉宋裴駰在《史記集解》中解釋説:“六月伏日初也。周時無,至今乃有之。”唐朝文人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解釋得更為詳盡、清楚:“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 [12] 
所謂三伏天指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個庚日,其具體日期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法來推算,以我國 干支歷24節氣中的「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温最高,陽氣最盛的時段。古人對三伏的來源和定義,可以簡單地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干支法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 [1] 
俗話説“熱在三伏”,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2005年。一般説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温最高。當然,古人的這種推算方法多少有些出入,並不一定與當年的氣象實際緊密結合,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最高氣温也不一定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麼説,“三伏天”確實是盛夏酷暑的時候,要注意防暑降温

三伏養生

健康過“三伏” 健康過“三伏”
進入7月後,就到了所謂的“三伏天”。三伏中的“伏”,有兩層含義。第一,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第二,指天氣太熱,宜伏不宜動。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氣温節節攀高,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暑熱暑濕就成了我們防範的重點。 [7]  [9]  [14]  [17] 
俗話説“熱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也是人的陽氣和自然界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在這段時間裏,皮膚、毛孔都處於開放狀態,氣血流通也會更加順暢,有利於藥物的循經絡滲透、吸收和傳導,很多在冬天容易發作和加重的疾病都會隨之減輕。如果這時順勢而為,温養陽氣,驅散潛伏在體內的寒邪,就可以改善機體的抵抗力和抗病能力,疾病在冬天發作的次數和程度都可以大大減輕。 [19] 
易傳》雲:“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大哉乾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內經》雲:“無厭於日。”中醫講天人相應,曬太陽是流通氣血、令陰陽相和的良方,具有調動人體抗病能力、改善人體代謝等多重功效。而三伏天太陽光是扶陽排邪的最好時機。嶺南炎熱潮濕,濕為陰邪,易傷陽氣,則必然內陽中虛,通過三個伏天曬背及四肢,像艾灸一樣的持續温煦感,陽氣向外透散的過程可以順便把體內的伏邪排出體外。 [16] 

三伏飲食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朝代、各個地區風俗不盡相同。俗言道:“寒有三九,熱有三伏。”每逢三伏,古人一方面以清涼飲料避暑,另一方面又舉行相應的風俗活動,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三伏食俗文化。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三伏天”,是春夏養陽冬病夏治的關鍵時期。 [11] 
在南方部分地區,如上海,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説法。杭州“頭伏火腿二伏雞”。 [20]  北方民諺“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就簡明扼要地説明了北方“三伏天”的飲食習慣 [15] 

三伏歷年日期

2016年三伏
初伏:2016年7月17日 至 2016年7月26日 庚子日
中伏:2016年7月27日 至 2016年8月15日 庚戌日
末伏:2016年8月16日 至 2016年8月25日 庚午日
2017年三伏
初伏: 2017年7月12日 至 2017年7月21日 庚子日
中伏: 2017年7月22日 至 2017年8月10日 庚戌日
末伏: 2017年8月11日 至 2017年8月20日 庚午日
2018年三伏
初伏: 2018年7月17日 至 2018年7月26日 庚戌日
中伏: 2018年7月27日 至 2018年8月15日 庚申日
末伏: 2018年8月16日 至 2018年8月25日 庚辰日
2019年三伏
初伏: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 庚戌日
中伏: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 庚申日
末伏: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 庚辰日
2020年三伏
初伏: 2020年7月16日 庚申日 至 2020年7月25日 己巳日
中伏: 2020年7月26日 庚午日 至 2020年8月14日 己丑日
末伏: 2020年8月15日 庚寅日 至 2020年8月24日 己亥日
2021年三伏
初伏:2021年7月11日 至 2021年7月20日
中伏 : 2021年7月21日 至 2021年8月9日
末伏 : 2021年8月10日 至 2021年8月19日 [2] 
2022年三伏
初伏:2022年7月16日至7月25日
中伏:2022年7月26日至8月14日
末伏:2022年8月15日至8月24日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