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不主義

鎖定
“三不主義”是鄧小平在1978年提出的關於理論工作和文藝工作應貫徹的重要方針之一,這一方針被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所確定。鄧小平指出:“無論如何,思想理論問題的研究和討論,一定要堅決執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一定要堅決執行不抓辮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義’的方針,一定要堅決執行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方針。這些都是三中全會決定了的,重申一遍,不允許有絲毫動搖。”(《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第169頁)“三不主義”方針的提出,為理論宣傳和文藝工作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證,顯示出理論研究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權利,受到黨和國家應有的重視。後來,鄧小平又把它引申為黨內民主政治生活的一個原則。鄧小平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創造民主的條件,要重申‘三不主義’”。“在黨內和人民內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採取民主手段,不能採取壓制、打擊的手段。”“三不主義”方針的提出和實行,對恢復和發展黨的民主傳統,起了指導性的作用。從鄧小平提出這一方針以來,各級黨組織堅決貫徹執行,廣大羣眾思想活躍,暢所欲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1] 
中文名
三不主義
拼    音
sān bù zhǔ yì
注    音
ㄙㄢ ㄅㄨˋ ㄓㄨˇ ㄧˋ
出    處
《鄧小平文選》
詞語解釋
指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辮子。《人民日報》1984.9.6:“黨中央多次強調今後再不搞運動,三令五申實行‘三不主義’。對堅持不同意見的同志採取無限上綱,羅織罪狀的辦法,在政治上、組織上給予打擊甚至迫害,對黨的事業危害極大,應堅決反對。實行“三不主義”,正是為了保障黨員充分行使權利。黨組織對黨員提出的看法、意見或批評,如果認為內容不當甚至有嚴重錯誤,應當實事求是地指出,幫助黨員提高認識。只要不反對黨的政治綱領,不搞陰謀詭計和派別活動,不在羣眾中散佈違反黨的方針政策的言論,不泄漏黨和國家的機密,而只是由於認識上的原因,就不能認為違反黨的紀律,更不應給予處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