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丁包

鎖定
三丁包,江蘇省漢族名點,屬於淮揚菜。三丁包子的餡心以雞丁、肉丁、筍丁製成,故名“三丁”,以麪粉發酵和餡心精細取勝。發酵所用麪粉“潔白如雪”,所發麪本地軟而帶韌,食不粘牙。其皮子吸食了餡心的滷汁,鬆軟鮮美。餡心軟硬相應,鹹中帶甜,甜中有脆,油而不膩,包子造型美觀,是淮揚點心的代表。所謂“三丁”,即以雞丁、肉丁、筍丁製成,雞丁選用隔年母雞,既肥且嫩;肉丁選用五花肋條,膘頭適中;筍丁根據季節選用鮮筍。三丁又稱三鮮,三鮮一體,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飢,以這三丁作餡,鮮、香、脆、嫩俱備,肥而不膩。
中文名
三丁包
主要原料
麪粉,肉丁雞丁筍丁
是否含防腐劑
適宜人羣
老少咸宜
口    味
香而不膩
主    料
麪粉、豬肉、雞肉、筍丁
輔    料
水、酵母、豆瓣醬、玉米澱粉

三丁包菜品來歷

三丁包是揚州的名點,以麪粉發酵和餡心精細取勝。清人袁枚在《隨園食單》中雲:“揚州發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鬆仍隆然而高”。發酵所用麪粉“潔白如雪”,所發麪酵軟而帶韌,食不粘牙。富春茶社一直保持這種發酵的傳統特色。揚州三丁包子的餡心,以雞丁、肉丁、筍丁製成,故名“三丁”。雞丁選用隔年母雞,既肥且嫩;肉丁選用五花肋條,膘頭適中,雞丁、肉丁、筍丁按1:2:1的比例搭配。雞丁大、肉丁中、筍丁小,顆粒分明,三丁又稱三鮮,三鮮一體,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飢。

三丁包麪糰材料

普通麪粉
400克
5克
一小匙
250毫升

三丁包肉餡材料

300g
150g
鮮筍
150g





適量
葱末
適量

三丁包菜品做法

三丁包發酵麪糰

  1. 酵母用温水化開,靜置5分鐘
  2. 然後和麪團材料混合均勻,揉成光滑的麪糰。蓋上一塊濕布,放温暖處發酵二倍大
  3. 繼續揉搓麪糰,把裏面的空氣擠出,蓋上濕布,醒30分鐘

三丁包餡料做法

  1. 五花肉洗淨焯水,切成0.8cm左右的肉丁,雞腿肉去皮去骨洗淨,同樣切0.8cm左右的方丁,竹筍洗淨,焯水,切同肉丁大小的丁
  2. 起油鍋,少量油,將葱薑末煸香,倒入五花肉丁,煸一分鐘左右,再倒入雞丁和筍丁,加入醬油、少量白糖炒勻,加少量高湯燒開後,加鹽、雞精調味後,用水澱粉勾芡,盛起晾涼備用

三丁包包子做法

將麪糰搓條,摘成大小均勻的面劑,擀成中間厚,周邊薄的圓皮,包上涼透的餡心,左手掌托住皮子,掌心略凹,左手將包子皮平託於胸前,右手拇指與食指自右向左依次捏出皺褶;用右手的中指與拇指捏住起皺褶的皮子邊緣,每次捏褶子時,拇指和中指捏攏,不要分開;拇指與食指略微向外拉一拉,使包子最後形成“頸項”,放入籠內醒一會兒,置於籠鍋,涼水上鍋蒸約12分鐘即可,蒸好後靜置5分鐘再打開鍋蓋即可 [1] 

三丁包相關菜品

三丁包 三丁包
揚州"五丁包子"是在"三丁包子"基礎上的一種創新。它是選用參丁、雞丁、肉丁、筍丁、蝦丁作餡製成。相傳乾隆有一次巡遊揚州時,説到御膳早點的備辦,要做到這麼五句話:即"滋養而不過補,美味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鬆脆而不硬,細嫩而不過軟"。揚州油香,少而不過膩;冬筍鬆脆,少而不過硬;蝦仁細嫩,少而不軟。
這五味合摻,則補、鮮、香、脆、嫩皆俱。如各味用料少一點,那就達到"五不過"的要旨。於是眾廚師按照丁師傅的設計,將參丁、雞丁肉丁、筍丁、蝦丁加工成餡,製成包子。乾隆嘗後,問及包子的名稱,隨員答道,這叫五句包子。後來當地的百姓想到這種包子的餡心用的是五丁,首創廚師又姓丁,便叫它五丁包子。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準備了五丁包子即“海蔘丁、雞丁、肉丁、冬筍丁,蝦仁為餡”,品嚐後十分高興地説:“揚州包子,名不虛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