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里海河蟹

鎖定
七里海河蟹,天津市寧河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1-2]  [7] 
七里海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又稱“七里海香蟹”,因生長在天津市寧河區七里海水域而得名。七里海是中國瀕海典型的古瀉湖濕地,水質潔淨,富含微量元素,使得七里海河蟹品質非常優良。七里海河蟹早在明清朝時就是宮廷貢品,因其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而深受天津百姓喜愛,2002年被評為天津市名牌農產品。
2006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七里海河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2] 
中文名
七里海河蟹
別    名
七里海香蟹
產地名稱
天津市寧河區
品質特點
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6年第196號
批准時間
2006年12月22日

七里海河蟹產品特點

七里海河蟹品質特性

七里海河蟹體形勻稱,近方形,蟹體厚重,甲殼堅硬,有光澤;背部青灰色,腹部乳白色;蟹黃醬紫色,脂膏乳白色,蟹肉潔白細嫩,味道鮮美。 [2] 
七里海河蟹 七里海河蟹

七里海河蟹形態特徵

七里海河蟹頭部和胸部成一體,體長約5.4釐米、寬6釐米左右,體背有圓方形的背甲,是比較堅硬的甲殼,呈墨綠色;腹部灰白色,較扁平,分七節,其形狀雌蟹呈圓形,雄蟹呈凸起的三角形,所以雌雄蟹又俗稱為“圓臍”和“杈臍”或“尖臍”;在額部的兩側,有一對有柄的複眼,其眼柄分兩節,一長一短,使眼柄有時直立起來,有時可橫卧在眼窩裏;口器在口框下的正中部分,由6對肢體組成,按層次疊起排成6道屏門,食物需經過此6道門才可進入食道;河蟹共有5對足,第一對為螯足,雄性的較雌性的強大,均在掌節上着生絨毛,雄性螯足上的絨毛較雌性的稠密,兩個指節露在絨毛之外,這對螯足好像鉗子,既可以取食,又可以抗敵。第二至第五對腹肢,側扁而長,用來行走,又稱步足,具有自切和復生的功能。雌性蟹的腹肢共有4對,附着在腹部第二至第五節上;雄性蟹只有兩對腹肢,着生在腹部第一二節上。將蟹腹部刨開可見生殖孔,雌性蟹的有一對開口在腹甲第三節上;雄性蟹的呈錐形囊狀突起,位於腹甲第五節上。 [3] 
七里海河蟹 七里海河蟹

七里海河蟹生活習性

七里海河蟹喜歡寄居在溝渠泥岸的洞穴裏,穴道呈管狀,與地平面成10°左右的傾角,深處有積水,洞穴長20—80釐米、直徑2—15釐米,用來寄宿隱藏。河蟹食性繁雜,喜食魚、蝦、螺、蚌和穀物等,尤其喜食幼小魚、蝦、螺等,當找到食物後,先用螯足夾住食物送到嘴邊,再用第二對步足的尖捧住食物,遞送到第三對足,再送到大顎,大顎把食物切斷或磨碎送進口中。河蟹用鰓呼吸,鰓在頭胸部下面的左右兩邊,吸入的水多數通過螯足的基部進入鰓腔,再從口器附近流出。河蟹離開水面後,空氣通過鰓腔和水分混在一起,經過呼吸噴出,形成許多泡沫。 [3] 
(一)繁殖習性
河蟹是淡水中生長,鹹水中繁殖蟹類。初春時節,抱卵的雌蟹在鹹水中產卵,蟹卵孵化成兩毫米長的蚤狀幼體,它們隨波逐流,大約四月末,經過五次蜕皮的溞狀幼體發育成體長五毫米左右的大眼幼體,形似蜘蛛,有一條小尾巴,具備一定的遊動和攀附能力,它們以浮游生物為食。
五、六月份,大眼幼體經最後一次蜕皮變成半透明的仔蟹。這時大眼幼體的尾巴消失了,再經過蜕殼就成了幼蟹。整個幼蟹階段會持續到九、十月份,隨着幼蟹的逐漸長大,俗稱也隨之變化,如豆蟹、扣蟹等,直至來年四、五月份,經過一年間十多次蜕殼幼蟹長成了幼齡的黃蟹,再到九、十月份,生殖蜕殼後的七里海河蟹接近性成熟。在生殖洄游前均為幼蟹,因其殼色偏黃,俗稱“黃蟹”,其性腺很小,基本上未發育,肝臟的重量遠遠大於生殖腺重量。當它在完成最後一次蜕皮後就發育為“綠蟹”,殼色墨綠,性腺發育豐滿,雄蟹螯足絨毛綢密,步足剛毛粗長,雌蟹腹部完全覆蓋頭胸甲腹面,腹部邊緣的剛毛長而密。
河蟹生活史中歷經溞狀幼體、大眼幼體,幼蟹和成蟹等幾個階段,一生中需要幼體5次蜕皮成為大眼幼體,再經13—15次蜕皮成為成蟹,隨着蟹不斷長大,蜕殼的時間間隔變長,蜕殼後體重會明顯增加,七里海河蟹一生大約需要蜕18—22次殼。它一生只有一個生殖週期,繁殖結束生命也就終止,一般來説,河蟹的壽命為2—3年。
(二)食性河蟹食性很雜,在自然條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質為主,嗜食動物屍體,也喜食螺、蚌子,偶爾也捕食小魚、蝦食物匱乏時也會同類相殘,甚至吞食自己所抱之卵,有時也會因一條死魚而招致同類爭食,一般情況下,河蟹取得植物性食物來得容易,常構成蟹胃食物的主要成份,蟹胃中還有一些泥沙,這是河蟹攝食底棲生物和腐殖質的一種標誌。
河蟹一般白天隱蔽在洞中,夜晚出洞覓食。在陸地上,河蟹並不太攝食,往往將岸上食物拖至水下或洞穴邊,再行攝食。週年中河蟹除低温蟄居暫不進食外,即使冬季洄游也照常攝食。在水質良好,水温適宜,餌料豐盛時,河蟹食量很大,一晝夜可連續捕食數只螺類,剛蜕皮的軟殼蟹,肢殘個體,也常遭受侵害,但河蟹耐飢能力也很強,斷食10天乃至半月不食,河蟹也不致餓死。在人工養殖條件下,根據河蟹生長髮育所需,在投餵餌料的掌握“精—粗—精”的結構,有利於河蟹生長。
(三)河蟹的蜕皮與生長
河蟹的生長過程是伴隨着幼體蜕皮、仔幼蟹或成蟹蜕皮進行的,幼體每蜕一次皮就變態一次,也就分為一期。從大眼幼體蜕皮變為第一期仔蟹始,以後每蜕皮一次殼它的體長,體重均作一次飛躍式的增加,從每隻大眼體6—7毫克的體重逐漸增至250克的大蟹,至少需要蜕殼數十次,而每蜕一次殼都是在渡過一次生存大關。
河蟹蜕殼時需吸收大量水分,因而在蜕殼過程中質量明顯增加,在以後的生長中,水分的失去卻是緩慢的,並逐漸為組織生長所代替,河蟹生長的速度受環境條件,特別是水温和餌料的制約。通常,早期幼蟹蜕殼次數較為頻繁,剛入湖泊的大眼幼體,以後每隔5—7天,7—10天相繼蜕殼而成第二、第三期仔蟹,隨着不斷生長,蜕殼間隔時間逐次延長,如果環境條件不良,蜕殼生長停止,這也是同齡個體、在不同條件下體形相差懸殊的原因所在。第一、二、三次河蟹脱殼後,應進行殺蟲、消毒,間隔時間大體上是一個月左右一次,對池塘進行一次殺纖毛蟲病、鰓病、爛肢腐殼病等病害,根據以往脱殼時間,一般第三次脱殼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
河蟹生長與水體、餌料中的鈣、磷關係密切。有關試驗表明,剛蜕殼的軟殼蟹,體重比未蜕殼前增加30—40%,這段時間多則1小時,少者數分鐘,依靠鰓吸收大量的水以及水中的無機鹽類。在自然界的池塘或湖泊中,軟殼蟹1—2天殼就變硬。如果放入蒸餾水中飼養軟殼蟹,河蟹在水體中吸收鈣離子的能力要比吸收配合飼料中鈣和磷的能力強。河蟹蜕皮前夕要求殼中鈣總量與體內鈣的總量相等,同時河蟹體中的磷總量是殼中含磷的52.2倍。
為了配合河蟹較好地生長、蜕殼,在精養蟹池中每畝(平均水深1米)每週施氯化鈣5千克,磷酸氫鈉2.5千克(或者生石灰或過磷酸鈣)河蟹的配合飼料中必須考慮鈣和磷的比例,氯化鈣和磷的氫二鈉比例為2:1,才能保證河蟹生長、蜕皮的物質需要。 [7] 

七里海河蟹產地環境

(一)地理位置
天津七里海濕地位於天津市東部,地理座標為東經117°14′35″—117°46′34″和北緯38°33′40″—39°32′02″之間,總面積為359.13平方千米,七里海濕地核心區有6.73萬畝葦田水面。地處京津唐大城市羣中間地帶,面向廣闊的華北、東北平原,距天津市區80千米,距北京210千米,距唐山45千米,七里海濕地素有京津綠肺之稱,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蓄洪防旱、防止水土流失、固碳釋氧、調節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等重要作用,孕育了豐富的濕地資源和多樣的生態環境,在維持天津市的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具有無可替代的生態價值。
(二)產地特點
七里海地域遼闊,地勢低窪,水源充足,海拔1.7—2.4米,為常年性蓄水窪澱。中間及東西兩側有潮白、薊運、永定三條大河流過,另有二級河道三條縱橫海內。全年降雨量600—900毫米,蒸發量1000餘毫米。全年的平均氣温11.1—12.3℃,年日照2600—2800小時,無霜期平均年180—194天,魚蟹生長期180天左右。
(三)氣候特徵
寧河七里海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暖温帶半乾旱半濕潤風帶,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氣温較高雨水集中,秋季天高氣爽,冬季較為乾燥寒冷。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夏季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冬季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年平均風速為3.4米/秒。全年平均氣温11.2℃,平均濕度66%,最低氣温平均—5.8℃,出現在一月份,最高氣温平均25.7℃,出現在7月份,最大凍土深度0.57米。年平均降水量642毫米,降水量70%集中在6、7、8三個月。全年無霜期240天。
(四)自然資源
七里海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植物資源有葦、蒲、蓼、藻等挺水、沉水性植物,素有“鐵桿莊稼”之稱。水產資源有草、鯉、鱧、鯽、鱔、鰍等20餘種淡水和降海性、溯河性魚類;有中華絨螯蟹等蝦、蟹、貝類,歷來享有“銀魚紫蟹”之譽。鳥類資源有雁、鴨、鵝、鸛、鷺、鶯等水禽、涉禽。獸類資源有狐、貉、獾、兔等哺乳動物。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七里海水產品自然捕撈量每年達500餘萬斤。產蘆葦、蒲草每年達5000餘萬斤。
七里海濕地生物資源豐富,其中鳥類184種,隸屬於16目39科88屬,包括國家I級保護鳥類3種,國家II級保護鳥類25種;獸類共有5目9科16屬19種;兩棲類動物1目3科5種;昆蟲11目75科261種;魚類6目7科46種;浮游動物11科16種;底棲動物12科29種。植物計有高等植物44科114屬165種,以禾本科、菊科、豆科等為代表的草本植物佔主要地位。
七里海,屬蘆葦沼澤,全海的植物以蘆葦羣落為主。在海中低窪區還生長大片的香蒲羣落、水葱羣落、荊三稜羣落和水蓼羣落等挺水植物。超過40釐米水深的地帶,生長着藻類和荇菜等沉水植物羣落。但在植物羣落演替過程中,蘆葦逐漸替代着其他植物。
蘆葦、香蒲、荊三稜等挺水植物,都屬於密叢型根莖草本植物,它們都具有特殊的無性繁殖能力和很強的分櫱能力。由於它們生長在多水或土壤過濕的環境中,靠種子來傳宗接代是比較困難的,主要用根莖來繁殖。因此,它們的根莖比較粗大肥厚,增殖能力很強。如蘆葦根莖一般為1—2釐米,最粗可達4釐米。
蘆葦是廣生種植物,適應環境能力強。七里海的蘆葦在充足的熱量和水分條件組合下,長勢良好,植株高大,莖杆粗壯,生長茂密,形成綠色的蘆林葦海。它覆蓋了70—80%的面積。當站在高處,放眼眺望,只見羣落整齊,鬱鬱葱葱,微風吹來,綠浪滾滾,像大海泛起的碧波。
七里海多水和過濕的自然環境,雖然使植物具有獨特的生態特徵和生理結構,生長髮育了濕生—沼生植被,然而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哺乳動物種羣卻比較貧乏,唯魚蟹類和鳥類繁多,因為水草叢生的沼澤環境,為它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營巢、避敵、棲息的良好條件。從而形成種類繁多的水、涉禽鳥類羣落。
七里海典型的蘆葦沼澤濕地,孕育了典型的多樣性的生物物種。這些物種的生物羣落與它們賴依存在的自然基礎條件一起,構成了七里海典型的沼澤濕地生態,這也就正是七里海的寶貴之處。所以,我們稱七里海為華北大地渤海之濱的一顆璀璨明珠。
(五)理化數據
七里海濕地內水域浮游植物共46種。浮游植物區系組成中大多數種類均為我國北方適應環境能力強、耐有機污染的廣佈種。主要的優勢和代表種(如銅綠微囊藻等藍藻)均為典型的富營養化指示性種類。少數種類(中華哲水蚤)屬於河口分佈的半鹹水種類。
七里海濕地水域共記錄魚類6目7科46種,總種類數佔全國淡水魚總種數(約800種)的5.8%。其中鯉科魚類佔絕對優勢,共有34種,佔總種數的73.9%。
七里海濕地浮游動物共16種,主要的優勢和代表種如萼花臂尾輪蟲、前節晶囊輪蟲、直額裸腹蚤和近鄰劍水蚤。
七里海濕地生物量主要位於1281—1708克/平方米一級,淨初級生產力全部集中於24—∞級別,均屬於高級水平。七里海濕地水土保護量較高,七里海濕地總防風固沙量最高值為4.31噸/平方千米年,處於較高水平。
終上所述,豐茂的水生動植物資源,大大提高了水體的自淨功能,不僅使水體清澄透澈,光照透射強、溶解氧含量高,亦為七里海河蟹提供了大量適口、鮮嫩的餌料生物和創造了優越的棲息、生長育肥環境。其獨特之處是七里海河蟹長期在水質清澈、蘆葦茂盛的環境中覓食攀爬,以小魚小蝦、浮游生物和草根嫩葉為食,久而久之形成了“青殼、白底”的特徵。 [7]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河蟹歷史淵源

七里海河蟹背殼上都有個明顯的馬蹄印,因此,人們又稱之為“馬蹄蟹”。傳説這馬蹄印是那年河蟹救駕時,被唐太宗的龍駒給踏踩的。唐太宗李世民親率大軍徵高麗,途徑七里海時(乾隆本《寧河縣誌》有唐太宗東征高麗時,路過寧河的記載,並留下“馬跑泉”等傳説),連人帶馬陷入泥潭,越是奮力掙扎,陷得越深,繼而潮水呼嘯着奔湧而來,眼看太宗就要被海浪捲走,正在危難時,成千上萬只鐵殼螃蟹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壘成一道又寬又厚的堤壩,一直伸向遠方。李世民策馬,“嗖”地掙脱泥潭,躍上“鐵甲將軍”壘成的堤壩,才化險為夷。從此,每隻河蟹殼上都下深深的馬蹄印。
相傳有位皇親來七里海,陪同的地方官員用紫蟹招待,皇親品嚐後讚不絕口,臨行前特意帶一簍河蟹獻給皇上。皇上品此美味,龍顏大悦,於是下令每年要七里海河蟹進貢。從此,七里海河蟹名震一時。細看《畿輔通志》找到了佐證。書中記載:雍正四年(1726年),朝廷派怡賢親王檢查水利來到七里海,見水道又淺又狹,於次年派專員負責開挖寧車沽河,由淮漁澱(今七里海畔的淮澱村)起至北塘口,長四十里。由此看來,羣眾所説的那位皇親,大概就是奉旨前來檢查水利的怡賢親王。這位親王回京帶些河蟹獻給皇上也就順理成章了。
據《寧河縣誌》記載:明代寧河“澱泊互穿引”“魚蝦地享無窮利”。寧河臨渤海,又是水鄉澤國,漁業較為繁盛,自古有寧河三宗寶:“銀魚、紫蟹、蘆葦草”,而紫蟹最為著名。據《寧河縣誌》記載戰國時期就有“水鮮為寧邑獨產,而銀魚紫蟹更勝它邑”。
七里海河蟹是明、清時曾是宮廷貢品,據《寧河縣誌》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記載:“薊運河所產之銀魚、紫蟹,清時為貢品”。清代文人吃了七里海河蟹,有詩讚曰:“丹蟹小如錢,霜螯曲如拳,捕從津澱水,載付衞河船。……冗盍謀一醉,此物最肥美。”可見,七里海河蟹味道鮮美之極,讓文人墨客也為之流連忘返。
史料記載:“冰鮮,為寧邑獨產,而銀魚紫蟹更勝它邑。”600多年前的明代就已被選為朝奉的貢品,每年派大批官吏來此收採納貢,一直延續到清代。末代皇帝溥儀只要途經天津,必吃七里海河蟹解饞。 [4-5]  [7] 
解放後,為了防止海水倒灌,天津在薊運河接近入海口處修建了防潮閘。防潮閘的建立阻斷了水中動物的洄游繁衍,河蟹數量也呈減少趨勢。
20世紀80年代初,寧河區從長江口購進野生蟹苗投放七里海水域進行首次人工增殖放流,通過實驗放流效果明顯,説明七里海水域生態環境仍然適宜河蟹生存,中斷數十年的七里海河蟹得到恢復。與此同時,寧河區開始河蟹人工繁殖試驗,並於1987年獲得初步成功。七里海河蟹逐漸發展成水產養殖的主導產品和天津市農業名牌產品。
1991年,開始人工孵化蟹苗,培育蟹種,主要分佈在環七里海周邊鄉鎮。
20世紀後,寧河先後採取了註冊七里海河蟹商標、成立七里海河蟹養殖協會、推廣應用新型養殖技術、建立河蟹加工企業等形式,使七里海河蟹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2010年,出台關於七里海河蟹三項地方標準,分別是《DB12T430—2010地理標誌產品七里海河蟹》、《DB12T431—2010地理標誌產品七里海河蟹土池生態育苗技術規範》、《DB12T432—2010地理標誌產品七里海河蟹養殖技術規範》。 [7] 
2022年4月,根據寧河區委區政府的安排部署,由區國資委監管成立天津寧河七里海河蟹產業有限公司,為現代農業產業園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子公司,具有較好的河蟹育種擴繁、苗種生產和稻蟹綜合種養條件。
2022年8月,新一屆寧河區七里海河蟹協會的換屆成功,由國有企業擔任理事長單位,在引導產業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帶動個體養殖場户科學化、規模化養殖,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寧河區委區政府出台《關於實施七里海河蟹品牌振興行動的實施意見》,實施品牌提升工程和生態富農工程。
2022年10月1日,天津市寧河區召開七里海香蟹線上發佈會,將七里海河蟹以品牌概念培育為“七里海香蟹”,就品牌管理與宣傳做出優化,由此“七里海香蟹”品牌誕生。 [7] 

七里海河蟹生產情況

20世紀90年代,七里海河蟹開始大面積發展,養殖面積1333.33公頃以上,主要有稻田養蟹、池塘精養河蟹、大水面粗養等模式。
2009年,寧河區河蟹養殖面積達22000多畝,總產量首次超過500噸。 [6] 
2010年,河蟹養殖面積2000公頃,產量721噸,總產值4300萬元。
2011年,七里海河蟹後備親蟹8萬隻,年繁育優質蟹苗4.8億隻,年培育優質蟹種300噸。
2014年,養殖面積2000公頃,年產量800噸。七里海河蟹養殖成為龍頭產業,帶動苗種繁育、運輸貯養、休閒垂釣等產業發展,整個產業年總產值6400餘萬元。
2021年,寧河區水稻種植面積達到36萬畝,河蟹養殖面積達到22萬畝,總產量1423噸,其中多是稻蟹綜合種養形式。 [7] 

七里海河蟹產品榮譽

2002年,七里海河蟹被評為天津市名牌農產品。 [4] 
2006年12月2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七里海河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2] 
2017年,七里海河蟹被評為天津市知名農產品品牌。
七里海河蟹 七里海河蟹
2021年,七里海河蟹被天津市農業農村委評為“津農精品”。 [7] 

七里海河蟹地理標誌

七里海河蟹保護範圍

七里海河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天津市寧河縣人民政府《關於劃定寧河縣“七里海河蟹”地理標誌產品產地範圍的函》(寧河政函[2006]28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天津市寧河縣蘆台鎮、大北鎮、七里海鎮、北淮澱鄉、傣口鄉、造甲城鎮、潘莊鎮、寧河鎮、廉莊鄉、苗莊鎮、豐台鎮、嶽龍鎮、板橋鎮、東棘坨鎮等14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養殖所產河蟹。保護範圍圖見附錄A。。 [1-2]  [7] 

七里海河蟹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遼河水系的中華絨螯蟹(Eriocheirsinensis)。
七里海河蟹 七里海河蟹
(二)養殖條件
養殖環境符合DB120221/T003—2002的要求。土壤中有機質含量1.3%至2.6%,全氮含量0.07%至0.15%,全磷含量0.02%至0.09%,鉀含量0.01%至0.045%,pH值8.2至8.4,含鹽量1‰至3‰。
(三)親本
繁殖用親蟹應體質健壯,活力強,附肢齊全,無損傷;雌蟹體重100克/只以上、雄蟹體重120克/只以上,雌雄比例2.5:1。
(四)苗種
規格整齊、體質健壯、反應靈敏、體表光滑、附肢齊全、無寄生蟲。用於扣蟹培育的大眼幼體,規格15至20萬隻/千克;用於成蟹養殖的扣蟹,規格120至300只/千克。
(五)成蟹養殖
1.清塘消毒:3月上旬清除池塘中過多淤泥,對塘底藥物消毒。
2.扣蟹投放:3月中、下旬放養扣蟹。每0.067公頃放養扣蟹不超過500只,同時可搭配魚類,以濾食性和雜食性魚類為主。
3.飼餵:以水生天然餌料為主,搭配豆粕、玉米等植物飼料。
4.水質調節:定期用生石灰調節水質、殺滅病菌並保持水質指標穩定。水深1.0米至2.0米,透明度等於小於30釐米,溶解氧等於大於3毫克/升,pH值8.0至8.8,氨氮和亞硝酸鹽均低於0.1毫克/升。
七里海河蟹面 七里海河蟹面
5.生長期:不低於5個月。
6.產品規格:雄蟹≥100克/只、雌蟹≥75克/只。
(六)質量特色
1.感官指標:體形勻稱,近方形,蟹體厚重,甲殼堅硬,有光澤;背部青灰色,腹部乳白色;蟹黃醬紫色,脂膏乳白色,蟹肉潔白細嫩,味道鮮美。
2.理化指標:
雄蟹:粗蛋白≥15.5%、粗脂肪≥9%、肥滿度≥0.54克/立方厘米、性腺佔體重百分比≥2.2%;
雌蟹:粗蛋白≥16%、粗脂肪≥11%、肥滿度≥0.48克/立方厘米、性腺佔體重百分比≥6.0%。 [1-2] 

七里海河蟹專用標誌使用

七里海河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天津市寧河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