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里河遺址

鎖定
七里河遺址,位於湖北省十堰市房縣七里河畔的“嶺崗子”上,總面積6萬多平方米,是一座新石器時代至周、漢時期的聚落遺址。 [4]  [6] 
七里河遺址發現於1976年,經過三次挖掘。遺存有古房屋遺蹟19處,墓葬26處。以及一大批陶器、石器和骨器。遺址既有江漢平原的新石器文化因素,也與中原地區的新石器文化有着密切的聯繫,屬於漢水中上游的丹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系統。七里河遺址發掘揭開了武當山南麓至神農架這一大片區域內新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對進一步充實青龍泉類型的文化內容有着重要作用。 [4]  [6] 
2013年5月,七里河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七里河遺址
地理位置
湖北省十堰市房縣七里河畔的“嶺崗子”上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周、漢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343-1-343

七里河遺址歷史沿革

1976年~1978年,湖北省博物館和武漢大學七六級考古專業師生、房縣文化館以及鄖陽地區所屬縣的文武幹部先後三次對七里河遺址進行了發掘。共清理古房屋遺蹟23處、墓葬30座、出土一大批陶器石器和骨器。學者們發現了七里河遺址中獨特的葬俗。 [2]  [4]  [6] 

七里河遺址遺址特點

地理環境
七里河遺址南面緊靠巫山山脈北麓的鳳凰山二郎崗,其餘三面皆是寬闊平緩的河谷階地。根據地表暴露的遺物、遺蹟調查瞭解,遺址的總面積約為6萬多平方米。 [4]  [5]  [6] 
文化內涵
文化內涵相當於龍山文化時期的“石家河文化”青龍泉類型(青龍泉三期)的文化遺存,一、遺址上青龍泉型的“石家河文化”分早、中、晚連續發展的三期;二、在“石家河文化”早期遺存中發現了數座多人合葬墓,並在其晚期遺存中發現帶腰坑的單人墓葬;三、從墓葬、灰坑等遺蹟中發現有拔牙和獵頭等習俗。 [4] 
生活居住區遺蹟
七里河遺址下層考古揭示的房屋建築遺蹟主要分佈在東北面至中部偏北的崗丘較低部位瞭解,這一片是石家河文化氏族遷來此崗地初期的生活區。下層文化遺存中的10座房屋,半數是地穴式或半地穴式窩棚建築。穴室口徑最小的僅1米多,平面均呈橢圓形。最大的一座半地穴式窩棚建築,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穴室口徑近9米,室內空間面積達30餘平方米。穴室周壁用淡黃色泥漿塗抹成光滑面,穴室內的東北壁築有上下出入的5級土台階。從穴室底部遺存的有機物腐蝕土與紅燒土木炭等遺蹟觀察,穴室為三個分區,東北面是存放物質區,東南面是灶塘,中間至西面的大片是起居活動區。遺存的地面房屋建築基址,有一間式或兩間式,多是平地起建,還發現個別台基式建築。早期後段至晚期的生活區已向崗地南部漸高處轉移,遺址中、上層文化遺存中揭示的房屋基址,集中發現在崗地中部至中部偏南部位,已不見穴式窩棚建築,均屬地面起建與台基式建築兩類,建築水平亦有提高,晚期有的房屋建築基址上的柱穴內遺存有柱礎石。保存得較好的房屋基址內都見有火塘。建造在房屋附近或居室內的窖穴,有圓口袋狀、橢圓形、鍋形或穴口呈葫蘆形和長方形等多種形狀,有的窖穴壁上挖掘出便於上下的對稱交錯排列的多個腳窩,有的窖穴口築有一層台階。
聚落建立初期,部分先民居住簡陋的穴式窩棚。隨着時間的推移,石家河文化氏族的生產力逐漸發展,中、晚期的氏族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氏族人口也在不斷增加,居住址漸向高地轉移,地穴式建築消失,地面式、台基式房屋建築面積漸有擴大、數量不斷增多。紅燒土枱面的台基上建有兩間式或三間式房屋,建築結構也漸趨多樣化、複雜化,逐漸向高級階段發展,中晚期文化堆積中揭露出的一座台式四開間大型房屋,代表了當時房屋建築的最高水平。此房屋建築依崗地南高北低的地勢而建,坐南朝北,呈長方形,基址東端略有破壞,殘存總面積約245平方米。這是一座台基式四開間房屋,紅燒土鋪築的枱面,屋後倚南面房屋後牆築有一道防山洪的紅燒土護牆。房屋牆體是以木棍作支撐、兩面用以草作筋的草拌泥築成的木骨泥牆,四室的北面均各開一門,門前有抵禦北面風雨襲擊的前廊,和廊前等距離的三個有蓬頂的門道。房屋台基東、西、北三面鋪築有斜坡式紅燒土散水(排屋檐滴水),北面屋外門前鋪築有一片平坦的紅燒土活動場地。 [4]  [5] 
埋葬習俗
多人合葬 多人合葬
七里河遺址石家河文化的氏族墓地,主要發現在崗地西面的中心偏北部位,即在氏族居住區的西面偏北部位。1.石家河文化氏族流行二次葬葬俗。在已發掘揭露出的24座墓葬中,就有15座屬二次葬的遷葬墓,有單人二次葬,也有多人合葬。總計遷葬人數達25人,6座多人合葬墓中人數最多的達到10人,最少的一座是3人。七里河遺址石家河文化氏族的多人合葬墓,在同一墓穴的多人合葬中,則是不同輩分、不同性別的男女老少合葬在一起,經醫學專家鑑定,年齡有60歲高齡者與30~40歲中年男男女女偕4~5歲的幼輩子女合葬。2.石家河文化墓葬無論是一次葬或是二次葬的死者,能看出葬式的全為直肢葬,絕大部分死者的頭向是頭朝西面向東,僅分別在3座二次合葬墓中有3個遷葬者是頭朝東面向西,有2座單人遷葬墓中的死者是頭朝南面向北。3.石家河文化氏族墓中,比較流行殉葬豬下頜骨。除墓壙局部被破壞的殘墓和沒殉葬任何物品的幾座墓外,多殉葬有豬下頜骨。合葬墓和單人葬墓中,普遍只殉葬一副豬下頜骨,即使是在10人的合葬墓中,殉葬的豬下頜骨也沒超過三副的現象。 [4]  [5] 
拔牙風俗
七里河遺址石家河文化氏族墓中的人骨架,大多保存得較好。經醫學專家鑑定發現,有4座墓(其中2座合葬墓)死者中的12個體,生前曾經拔過牙。他(她)們所拔之牙多為左右上頜外側門齒或左右上頜外側門齒和犬齒。七里河的資料,是在長江中游的新石器時代聚落址中的首次發現。拔牙男女拔牙時的年齡多在青春期前後,約在19~21歲之間。 [4]  [5] 
獵頭風俗
七里河遺址聚落址上發現多例人顱骨遺骸的奇特現象,如(1)一座4米多平方面積的淺穴式房屋裏,穴室出口處僅一級台階,台階下有一片燒紅過的土上,放置一個成年人的顱骨。此現象不像是房子奠基所為,似在此房屋廢棄後放置的;(2)東北面一房屋內廢棄後的鍋形窖穴裏的灰燼土中,不規則放着一個已破碎的成年人顱骨;(3)在一座陶窯的火膛上近橢圓形火口內,放置着一個成年人的顱骨;(4)一座16歲男性單人一次葬墓中,隨葬乳豬下頜骨一副,還殉葬有一個人顱骨。個人顱骨,有可能是此墓主生前獵頭所獲的戰利品;(5)另有一座男性單人一次葬墓中缺失頭骨,分析此男子的頭生前已被異族人獵走。據此推測,這裏的石家河文化氏族,是一個有着獵頭習俗的氏族。 [4]  [5] 

七里河遺址文物遺存

生產工具
七里河遺址出土石家河文化先民的生產工具,主要是磨製石器,石料多取自北面馬欄河內的河卵石,石器多中、小型,其中以石斧最多,農業生產工具有石制的錛、鋤、鏟、刀、有孔刀和鐮刀等;還有石箭鏃、骨箭鏃、石球、石網墜等狩獵和漁獵工具,狩獵工具數量較漁獵工具多。較多的小型石制工具,是按柄的複合生產工具,這類工具多適用於採集。生活用陶器中較多的擂缽和澄濾器等器形,應是加工採集所獲塊莖類植物食品的器具。聚落址上石家河文化氏族的農業生產並不很發達,先民們的經濟生活來源還需要輔助以採集經濟,一定數量的石、骨類漁獵工具表明,漁獵所獲在其經濟生活來源中,佔有一定分量。 [4]  [5] 
生活用器
七里河遺址出土
七里河遺址出土(5張)
生活用器都是陶器,除炊煮器、飲食器皿、盛貯器外,擂缽和澄濾器類的食物加工器具比較多。晚期陶器中罐、甕類大型儲存器和加工器具明顯增加。 [4]  [5] 
手工業用品
手工業方面,除揭露了一座較原始的燒陶器的陶窯外,還發現了較多的陶質紡輪,紡織的原料有可能是野生麻類植物的纖維。 [4]  [5] 

七里河遺址研究價值

七里河遺址出土 七里河遺址出土
七里河遺址石家河文化時期的墓葬葬俗看,既有來自西邊關中地區的文化因素,又有來自東部沿海的文化因素,而遺址的器物形制也體現出類似的特點。七里河遺址正處在東、西、南、北文化交匯之處,文化碰撞導致的社會衝突是其必然結果,這也是七里河遺址中發現大量獵頭現象的原因之所在,七里河遺址所處的地理位置也足以證明這一點。因此,七里河遺址為探研新石器時代文化之間的碰撞、交融機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3] 

七里河遺址保護措施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七里河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七里河遺址地理位置

七里河遺址位於湖北省十堰市房縣七里河畔的“嶺崗子”上。

七里河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北省十堰市房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七里河遺址,路程約4.4千米,用時約11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