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月七日

鎖定
七月七日,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七日晚上舉行,故名“七夕”。七月七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七夕節既是拜七姐節日也是愛情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説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1] 
“牽牛婺女”最初的含義是古人用以作天文星區對應地理分野的“分星”,中國民間相傳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説,因被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2] 
中文名
七月七日
別    名
七姐節
七姐誕
重七
乞巧節
節日時間
農曆七月初七
節日類型
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中國與漢字文化圈諸國
節日起源
牛郎織女雙星相會之日
節日活動
曬經書及衣裳,向雙星乞願和穿針乞巧
節日意義
未婚女子相親或未婚男女相會的節日

七月七日簡介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是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七日晚上舉行,故名“七夕”。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女孩們在這晚上對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嫺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在上古時代,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以及祭祀祈福的節俗就有了,它是農業社會男耕女織形態的反映。到漢代,這傳説強調織女是玉皇的第七個女兒,她愛上了牽牛繩的農夫。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俱、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1]  [3]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温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織女星。七夕節是一個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説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角的節日。按照民間傳説,牛郎和織女都是“已婚人士”,而且還有了孩子,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忠貞不渝”的一種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不是表達婚前情人或戀人的情感,這是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兩種感情。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人們傳説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嫺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説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着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月七日由來

人們對牛郎織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來已久,可追溯到遠古時代。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説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説,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説,稱作“分野”。簡單來説,古人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古代分星與分野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占星理論進行天象佔測。《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牽牛婺女”最初的含義是粵(越)地用以作天文星區對應地理分野的“分星”。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以及祭祀祈福的節俗就有了。在民間,七月七是七姐誕,七月七主要有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習俗。民間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婦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傳統“七姐誕”慶祝儀式由農曆七月初六晚開始,為期一至二晚。不同地方慶祝“七姐誕”的儀式各有不同特色。 [2]  [4] 
關於“宿”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相會卡通圖
七夕相會卡通圖(15張)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代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七月七日發展

從歷史文獻以及結合古俗遺蹟來看,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以及祭祀祈福的節俗就有了。經歷史發展演變,牽牛婺女天文字星象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牛郎織女美麗傳説(《歲華紀麗》卷三引漢應劭《風俗通》佚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在文字上關於七夕的風俗記載最早見於東晉時期葛洪的《西京雜記》:“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便是七姐誕的乞巧風俗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説“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説:“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裏,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説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的確是很熱鬧的。元代七夕活動主要有乞節會、穿針乞巧、鬥巧宴、摩訶羅(泥娃娃)、五生盆(盆栽)。明代七夕只有浮針乞巧。清代七夕活動主要有浮針乞巧、祭祀乞巧、五生盆。 [5-6] 

七月七日習俗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説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餑餑、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麪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説七夕也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説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現今甘肅省南部的西和縣、禮縣民間依然保存着較為完整的乞巧遺風,每年七月初一至七月初七,少女們翩翩起舞,少男們跟隨喝彩,按照傳統流程,慶祝這個非凡的節日,在歷史上,可能是由於七月農活不多,天氣温暖,正是男女求愛的好時節,由此慢慢地發展為規模壯大的乞巧節---一個屬於年輕人的節日,所以愛情才應是推動傳統乞巧節長久發展的根本原因,不過當今政府介入,有往商業化推廣的跡象,西和縣也取得了“中國七巧文化之鄉”的稱號,但民間活動也由於大環境的影響,此一風俗正在慢慢弱化。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温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麪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七月七日相關詩句

集七夕的詩句
“今日人間七月七,天上牛郎會織女。”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俗稱“七夕”,相傳是天上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 會的時刻,又叫“乞巧節”。
在這樣的晚上,遙望那條天河,讓人想到了關於七夕的無數詩詞。這一天,比泊來的情人節,更多了一種傳統的、古典的韻味與詩意。
這一天,我們古人總會望着銀河兩岸的牽牛星與織女星,想象着他們一年僅一夕的相會,該是如何的讓人斷腸。對着茫茫的星空,那些詩詞,就噴湧而出了。
關於七夕的詩,最為經久傳唱的,應該是秦觀的那首《鵲橋仙》:
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樣兩句,給了相愛卻無緣的人多少安慰與期待。
風雨七夕夜
--嘯之
七夕,古今詩人慣詠星月與悲情。吾生雖晚,世態炎涼卻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揮手袖底風”罷。是夜,窗外風雨如晦,吾獨坐陋室,聽一曲《塵緣》,合成詩韻一首,覺放諸古今,亦獨有風韻也。乃書於紙上。畢而卧。悽然入夢。乙酉年七月初七。嘯之記。
日暮晴空起墨雲,無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幾度一良夜?淚若傾盆又一年。
風雨七夕計已久,炎涼人事亦非鮮。
年來慣作孤燈讀,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
--嘯之
一紙書成寄不成,遠遊長嘯且徐行。
登峯日落天遼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慾功名似易水,家國兒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
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
悵望不如河鼓星。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
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
自掐檀痕教小伶。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夜女歌
(晉)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
一別週年期。
桑蠶不作繭,
盡夜長懸絲。
韓莊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
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黃。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已多。
古意
(唐 )孟郊
河邊織女星,
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
相對遙相望。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
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
月下穿針拜九霄。
他鄉七夕
(唐) 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針易,
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
明月試看看。
七夕
煙霄微月澹長空,
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
年年並在此宵中。
鷓鴣天 七夕
(宋) 晏幾道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
成漢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
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鳴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田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歸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七夕
(唐) 宋之問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雲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七夕
(唐)祖詠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
玉庭粉席,羅袖捧金盤。
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
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七夕詞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鵲橋仙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羣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低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行香子·七夕
(宋) 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醍兒雨,醍兒風。
二郎神 七夕
柳永
炎光初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鈎遙掛。應是星娥嗟久阻,敍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閒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鬢相亞。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