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星瓢蟲

(瓢蟲科瓢蟲屬昆蟲)

鎖定
七星瓢蟲,是瓢蟲科瓢蟲屬 [14]  捕食性昆蟲。七星瓢蟲身體卵圓形,背部拱起,背面光滑無毛;頭黑色,複眼黑色,觸角褐色,口器黑色;前胸背板黑色,小盾片黑色;鞘翅黃色,橙紅色至紅色。 [15]  七星瓢蟲因其兩個翅膀左右有三個黑點,在兩翅結合的前方有一個更大的黑點,故名。 [16] 
七星瓢蟲分佈於中國各地,日本、朝鮮、蒙古、歐洲、印度也有分佈, [17]  主要在葉鞘、雌穗、苞葉內棲息。 [18]  七星瓢蟲以成蟲越冬,越冬地點多選在較濕的土塊下、石縫、草叢、巖洞等處。 [19]  七星瓢蟲可取食農作物及果樹上的多種蚜蟲,如蘿蔔蚜、高粱蚜、麥長管蚜、棉蚜等。 [20]  七星瓢蟲成蟲多在幹雜草及有蚜蟲的作物上產卵,七星瓢蟲的卵期為3-8天,每雌平均產卵量為1342粒,最高可達2816粒,七星瓢蟲成蟲壽命長,平均77天。 [21] 
七星瓢蟲是農田和果園生態系統中各種蚜蟲的重要捕食性天敵,在蚜蟲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七星瓢蟲防治棉蚜不僅能夠很好地控制蚜蟲的數量,降低對棉花的危害,還可以為棉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過渡提供良好的條件。 [22] 
中文名
七星瓢蟲
拉丁學名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別    名
金龜
新媳婦
花大姐
七星瓢䖬
七星花雞等
外文名
Seven-spotted Lady Beetle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鞘翅目
瓢蟲科
瓢蟲屬
七星瓢蟲
亞    門
六足亞門
亞    目
多食亞目
亞    綱
有翅亞綱
亞    科
瓢蟲亞科
亞    種
2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中文學名
七星瓢蟲
同義學名
Coccinella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七星瓢蟲動物學史

七星瓢蟲因其兩個翅膀左右有三個黑點,在兩翅結合的前方有一個更大的黑點,故名。 [16] 

七星瓢蟲形態特徵

  • 成蟲
七星瓢蟲成蟲
七星瓢蟲成蟲(3張)
七星瓢蟲身體卵圓形,背部拱起,背面光滑無毛;頭黑色,複眼黑色,觸角褐色,口器黑色;前胸背板黑色,小盾片黑色;鞘翅黃色,橙紅色至紅色。 [15] 
七星瓢蟲和其它昆蟲一樣,體軀分為、胸、腹三部分。各部分均由若干個體節組成。頭部生有一對觸角,一對複眼口器,口器兩側有一對下顎須。頭部較小,經常後縮在發達的前胸背板之下,胸部生有兩對翅,三對足。腹部八節,但腹面只能看到6一7節。腹部末端有外生殖器和肛門。胸部和腹部側面生有氣孔,是呼吸時氣體進出的通道,七星瓢蟲和許多有硬翅鞘的昆蟲(分類學上稱鞘翅目)一樣,有一對角質堅硬的前翅。平時,這一對的翅併合,覆蓋在胸腹部的背上。後翅為半透明的膜質,平時摺疊,匿於前翅之下。七星瓢蟲的下顎須末節呈斧狀,足的咐節是四節,但第三節特別小,並匿於第二節的兩個分葉之間,粗看很像是三節。 [3] 
七星瓢蟲雌雄形態,斑紋相同,雌蟲常較雄蟲大些。兩者可靠的鑑別特徵是雄蟲腹部腹面末端,有一小的橫的凹陷,而雌蟲則平坦而光滑,無此凹陷。 [3] 
  • 幼蟲
七星瓢蟲幼蟲
七星瓢蟲幼蟲(3張)
七星瓢蟲幼蟲體表有一層較堅硬的表皮,它的伸展性有限,所以生長到一定階段,必須蜕去老皮,着生新皮,才能繼續成長。每蜕一次皮,就增加一個齡期,幼蟲共蜕三次皮,有四個齡期。初孵幼蟲(一齡)身體很小,只有2-3毫米,孵化後,就聚集在原卵塊的殘殼上,約經8-12小時,開始分散取食。約兩天後,蜕皮變為二齡,此時體長已增大一倍多,腹部第一節背面兩側,出現兩個黃色肉瘤,三齡幼蟲除體長加大外,腹部第一、四兩節的背面兩側,各有一對黃色肉瘤,但第四節的肉瘤不很明顯,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到四齡時,這兩對肉瘤都非常明顯。當幼蟲老熟時,體形變粗,最後以尾端固着在植株等附着物上,準備化蛹。 [3] 
七星瓢蟲蛹
七星瓢蟲蛹(3張)
體長7毫米,寬5毫米。體黃色。前胸背板前緣有4個黑點,中央2個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後緣中央有2個黑點,兩側角有2個黑斑。中胸背板有2個黑斑。腹部第2-6節背面左右有4個黑斑。腹末帶有末齡幼蟲的黑色蜕皮。 [4] 

七星瓢蟲近種區別


七星瓢蟲
幼蟲
七星瓢蟲幼蟲淡藍灰色 [3] 
異色瓢蟲幼蟲灰黑色 [3] 
腹部
七星瓢蟲幼蟲腹部背面和側面,每節生有六個短刺;第一、四兩節背面兩側,各有一對黃色短刺;其餘各節短刺皆為黑色 [3] 
異色瓢蟲幼蟲腹部背面兩側,每節生有六個分枝的枝刺,第四兩節的背面兩側,各有一對桔紅色枝刺,其中第一節的兩個枝刺基部相連,形成一個桔紅色大斑 [3] 
圖片
七星瓢蟲 七星瓢蟲
異色瓢蟲 異色瓢蟲

七星瓢蟲
柳葉甲
某些金花蟲類的卵,如柳葉甲的卵和七星瓢蟲的卵很相似,常被誤認為七星瓢蟲卵,但兩者是有明顯區別的:①兩者產卵習性不同,柳葉甲常在柳葉上產卵,而七星瓢蟲通常不在樹葉上產卵;②柳葉甲卵粒是長圓形,卵塊排列疏鬆而不整齊,七星瓢蟲的卵粒是梭形,排列緊密而整齊。 [3] 

七星瓢蟲棲息環境

七星瓢蟲主要在葉鞘、雌穗、苞葉內棲息。 [18] 

七星瓢蟲生活習性

七星瓢蟲食性特點

七星瓢蟲可取食農作物及果樹上的多種蚜蟲,如蘿蔔蚜、高粱蚜、麥長管蚜、棉蚜等。 [20] 
七星瓢蟲的下顎須是它的主要觸覺和嗅覺器官。七星瓢蟲經常在蚜蟲的寄主植物上爬動、搜索,當下顎須觸到蚜蟲時,能迅速地用上顎咬住,將蚜蟲吞食。如果下顎須沒有觸到,即使蚜蟲就在它的眼前,似乎也不能發現。七星瓢蟲成蟲和幼蟲雖都取食蚜蟲,但因蟲態不同,口器結構不同,取食方法也有差別。成蟲取食時,通常將蚜蟲咬住,經過口器的簡單咀嚼後,將蚜蟲軀體、附肢等完全吞下。大齡幼蟲取食基本上和成蟲一樣。但初齡幼蟲因口器小,吞食力差,取食時常在蚜蟲體上咬一個孔,吸食汁液,最後留下蚜體殘殼。一頭七星瓢蟲的成蟲,平均一天吃棉蚜100-120頭,吃菜蚜147頭,吃杏蚜59頭。幼蟲食蚜量則因齡期的大小而不同,齡期小吃的少,齡期大吃的多。 [5] 
七星瓢蟲有吃卵和互相捕食的習性。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七星瓢蟲成蟲很容易吃掉已產下的卵塊。即使有充足的蚜蟲,它們也喜歡吃卵;幼蟲則常互相捕食。同一卵塊早孵出的個體,常吃掉尚未孵化的卵粒。大齡幼蟲常吃掉小齡幼蟲。蛹也常被成蟲和大齡幼蟲吃掉。 [5] 
七星瓢蟲雖然主要是吃蚜蟲,但並不僅僅限於以蚜蟲為食。中國北京的金山腳下,在秋天蒿草和荊條上並沒有蚜蟲,七星瓢蟲成蟲卻羣集其上,數量很多。經過仔細觀察和消化道解削並在顯微鏡下檢查,發現七星瓢蟲在早春不僅吃蚜蟲,還取食小土粒、真菌孢子和一些小型昆蟲。秋天,七星瓢蟲則常常取食植物的花粉。 [5] 

七星瓢蟲發育過程

七星瓢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發育階段。七星瓢蟲各蟲態的發育歷期,主要受食物和温度的影響。在適宜的食物條件下,温度不同,發育的速率也不相同。幼蟲期在15℃條件下,長達44.1天,而在24-26℃時只有8-9.4天。高於30℃發育速率又逐漸降低,33℃時幼蟲期又延長到16.2天。温度不適宜時發育緩慢的原因,除直接受温度影響外,取食速率低也有關係。一頭四齡幼蟲在25℃左右時,每天取食一百多頭蚜蟲,而在15℃時,僅取食十幾頭。 [5] 

七星瓢蟲越冬行為

七星瓢蟲以成蟲越冬,多選擇較乾燥、温暖的枯枝落葉下、雜草基部近地面的土塊下、土縫中、石縫、草叢、巖洞、 [19]  樹皮裂縫處潛伏,蟄伏越冬後,若遇温度回暖,又爬出越冬場所活動。出蟄後的七星瓢蟲迅速在林木、雜草和作物之間活動,特別是帶蚜蟲的作物與開花果木上。七星瓢蟲是遷飛性昆蟲,成蟲和幼蟲的覓食行為屬於廣域搜索與區域集中搜索行為的轉換。 [1] 

七星瓢蟲避敵本領

七星瓢蟲有着驚人的避敵本領。只要有天敵來擾或受到外界突然的刺激,它就會發生一種叫做“神經休克”現象,有點像失去知覺似的一動不動。 “休克”過後,受到刺激的神經系統恢復正常,它又清醒過來,開始爬行。這種“死去活來”的舉止,人們稱它“假死”。如果用手去捏它,它就會使出第二招避敵本領,在它6條足上的各關節中間,滲出一種黃色汁液來,這些汁液散發出來的辣臭味,可使人聞之感到膩煩,就連鳥類聞到這種怪味,也“退避三舍”。 [6] 

七星瓢蟲分佈範圍

七星瓢蟲廣泛分佈於北美洲、歐洲、亞洲。在中國分佈於東北、華北、華中、西北、華東和西南地區。 [6-7] 
七星瓢蟲分佈圖 七星瓢蟲分佈圖 [8]

七星瓢蟲繁殖方式

七星瓢蟲成蟲多在幹雜草及有蚜蟲的作物上產卵,七星瓢蟲的卵期為3-8天,每雌平均產卵量為1342粒,最高可達2816粒,七星瓢蟲成蟲壽命長,平均77天。 [21] 

七星瓢蟲自然繁殖

  • 產卵
七星瓢蟲卵通常成塊地產在莖葉或土塊上。卵粒梭形,豎立,整齊地排列成塊。每個卵塊一般30粒左右。最多可達百餘粒,少的則僅有幾粒。剛產下的卵淡黃色,後逐漸變為杏黃色。將孵化時,呈黑褐色。 [9] 
新羽化的七星瓢蟲成蟲,待體軀和翅鞘硬化後,便開始活動取食,3-4天后交尾。七星瓢蟲有多次交尾習性,但經一次交尾,雌蟲所產的卵就都能孵化。秋季越冬代成蟲交尾後,雖活動取食,但卵巢並不發育,翌春活動取食後才開始產卵。非越冬代成蟲交尾3-5天后,便開始產卵。產卵開始以後,幾天內就達到了高峯,產卵盛期持續一個月左右。在盛期的33天裏,產下了全部卵粒的95%以上。產卵盛期,一頭雌蟲一天可產好幾個卵塊。七星瓢蟲因取食的蚜蟲種類不同,產卵量大小也不同。取食它喜歡吃的蚜蟲時,產卵量就大,取食不喜歡吃的蚜蟲時,產卵量就小。 [5] 
  • 卵期及壽命
七星瓢蟲卵期長短和温度有關係,當16-17℃時,卵期8天,24-26℃時,卵期僅2-3天。七星瓢蟲成蟲壽命因世代不同而有較大差異。越冬代成蟲壽命一般都較長,可達8-10個月,非越冬代成蟲一般可活2-3個月。 [5] 
  • 生殖滯育
七星瓢蟲的生殖滯育突出地表現於2個方面:①種羣中產卵雌蟲所佔的比例,簡稱為產卵率,無滯育時達100%;如越冬後蚜蟲充足時便是如此。而其第二代則因有生殖滯育,產卵率下降。②成蟲羽化後產卵前期延長的程度,這主要由卵巢發育緩慢或暫時停頓所造成。顯示出這種差異的是雌蟲。而雄蟲在滯育期間其行為、趨性和生殖附腺的分泌活動雖與生殖期有所不同,但仍可交尾,睾丸中有成熟精子。雌蟲滯育時卵巢管停止於原卵區階段,濾泡不進行發育。這時咽側體及其細胞體積均小,無合成保幼激素的活性。體內積累較多的營養物質,脂肪體雖很發達,但不合成卵黃原蛋白。 [10] 

七星瓢蟲人工繁殖

  • 卵的收集
早春田間採集的越冬代七星瓢蟲,因其發育階段不同,一般採回飼養1-7天后即開始產卵。瓢蟲產卵沒有固定的時間,產卵的地點也沒有嚴格的選擇性,在盒壁及植物上都可產卵,為了集卵的方便,可以裁一長22釐米、寬5釐米的薄紙,捲成紙筒,襯在紙盒內或玻璃器內,使其儘量緊貼在紙盒內壁,這樣卵多產在襯紙上。採卵時,可將襯紙取出,將有卵粒部位的紙剪下,放另外的空紙盒中,然後再用紙片補好襯紙,仍放盒內再用。取卵時應仔細檢查盒內植物上有無卵粒,特別在氣候乾燥時,植物常常幹縮,卵粒常隱藏其中,如發現卵粒,應將帶有卵粒的部位剪下。如果用瓶養,瓢蟲卵產在瓶壁上,取卵時可用毛筆沾少許清水,將卵濕潤,經數秒鐘後,再用毛筆尖輕輕將卵撥下,放在塗有少許稀漿糊的紙上,只要卵粒保持完整,仍然正常孵化。但這樣取卵,很難保證全部卵粒完整無損,且操作費時,因此在大規模飼養瓢蟲寸,仍以紙盒為宜。 [11] 
瓢蟲成蟲有取食卵粒的習性,產卵後,應及時將卵粒取走。每日取卵的時間,可結合兩次餵食同時進行,邊換飼料、邊取卵。產卵高峯期,最好能每日取卵三次。 [11] 
  • 卵的保存
七星瓢蟲的卵是一粒粒豎立成排,形成整齊的卵塊,由飼養盒中取出以後堆放在一起,很容易彼此摩擦,影響孵化率。七星瓢蟲的卵在20℃時,只需5-6天即可孵化。25℃時只需3天即可孵化。如果長時間堆放在一起,不僅降低孵化率,而且幼蟲孵化以後,也不便於收集飼養。因此,每次取出卵粒以後,應及時進行處理。可通過製取卵卡解決以上問題。 [11] 
七星瓢蟲的產卵期可長達20-30天,產卵的高峯期亦有7-10天,因此,收集的卵塊必須立即進行低温保存,以防止逐日孵化不便集中使用。加之自然氣候的變化或人工飼養瓢蟲的條件改變,都會造成瓢蟲的產卵高峯期、卵的孵化期與田間蚜蟲發生的時間不相配合,也常需要對卵做低温保存。保存的時間長短,温度高低都有一定的限度。在0℃時保存3天,其孵化率仍能達到70%以上。超過3天,孵化率大為降低。如在4℃時,可保存7天,孵化率在70%以上。在11-13℃之間,卵可保存20天,其孵化率仍然達到80%左右。實驗表明,七星瓢蟲發育起點温度為10℃左右,低於這個温度,瓢蟲卵雖可短時間保存,但其成活率不高。如保存在發育起點温度之上,保存天數較長,孵化率亦高。因此,卵的保存温度以10-12℃為宜。 [11] 
  • 卵的孵化
卵的孵化要求有一定的温濕度條件。在發育起點温度以上,卵雖然可以孵化,但其最適宜的温度是20-25℃,相對濕度70-80%。因此在卵需要孵化時,應由貯存處取回,放於室温中進行。一般在棉蚜開始遷飛棉田時,日平均温度皆在15℃左右,均能滿足卵的孵化温度條件,孵化的關鍵條件就在於濕度。如濕度在80%以上,小幼蟲很容易由卵殼內孵出,但在乾燥低濕的條件下,小幼蟲常在卵口處掙扎,不易脱出。嚴重時,甚至不孵化。因此大量的卵需要孵化時,應創造高濕條件。孵化時可在孵化室內地面潑水,掛濕布等,增加室內濕度;亦可同時在盛放卵卡的容器內放濕棉球,容器頂部再蓋以濕布,增加卵卡周圍水分的蒸發條件,經過這樣處理以後,卵的孵化時間較快,孵出後小幼蟲生命力較強。 [11] 
卵孵化時,應加強檢查與管理,每日至少檢查4次,發現幼蟲孵出後,應及時取出。在卵的孵化高峯時,應3-4小時檢查一次,並且要求日夜有人看管。 [11] 

七星瓢蟲養殖技術

  • 野外活動及捕捉
七星瓢蟲外形圖
七星瓢蟲外形圖(7張)
七星瓢蟲在不同季節的活動場所不一樣。冬天,七星瓢蟲在小麥和油菜的根莖間越冬,也有的在向陽的土塊、土縫中過冬。春天,一旦氣温升到10℃以上,越冬的七星瓢蟲就甦醒過來,開始活動,在麥類和油菜植物株上能找到它。夏天,隨着氣温升高和食物增多,七星瓢蟲大量繁殖,凡是有蚜蟲和蚧蟲寄生的植物,如棉花、柳樹、槐樹、榆樹、豆類等植株上,都能找到七星瓢蟲,有時甚至出現大批七星瓢蟲聚集的景象。秋天,田間七星瓢蟲的數量減少,它常在玉米、蘿蔔和白菜等處產卵,這時候,早晚的氣温較低,七星瓢蟲往往隱蔽起來,不易發現,需在上午7點鐘以後至太陽下山之前採集。 [12] 
  • 捕捉方法
越冬的七星瓢蟲不食不動,只要找到,捕捉很方便,用手就能捉住。其他季節的七星瓢蟲善爬能飛,可以利用它假死習性,用塑料袋迅速套住棲息着七星瓢蟲的枝條,抖動一下,七星瓢蟲立即掉落在袋裏,接着,把枝條抽出,紮緊口袋,就可以帶回實驗室。 [12] 

七星瓢蟲飼料培育

人工飼養七星瓢蟲,首先要解決飼料問題。可以到野外採集天然飼料蚜蟲,但這種方法費工多,有時還不易採到。所以用人工培養大量蚜蟲,滿足七星瓢蟲食用。可用蠶豆苗人工培養蚜蟲。當分栽的蠶豆苗長出3-4釐米高時,把野外採集的少量蚜蟲放在豆苗上,在室温20-30℃、相對濕度60-70%的條件下培養10-15天,蚜蟲就能大量繁殖,這時就可用蚜蟲作七星瓢蟲的飼料。 [9] 

七星瓢蟲飼養方法

將蛹或成蟲放入成蟲飼養籠內,每籠放雌蟲500-750頭,並搭配1/4的雄蟲。成蟲喂人工飼料或蚜蟲,每天喂飼料和加水。新羽化的成蟲,經過幾天的取食,逐步達到性成熟,便交尾產卵。產卵時間多在晚上7-9點鐘。卵產在籠頂和內側的紙上,收卵時,將籠內的紙取出,換上新鮮的紙就成了。收卵每天1-2次,同時換飼料和水。收卵時先準備一批空飼養籠,籠底打開,頂面向光,然後將有蟲的籠底面紗布拆開,籠底對準籠底,成蟲馬上向有光的方向集中,進入新的籠內。 [13] 
成蟲飼養時,如食料不足,就不產卵。成蟲在黑暗條件下活躍,晚上可適當加光照,減少成蟲活動,避免相互碰傷。 [13] 

七星瓢蟲亞種分化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七星瓢蟲日本亞種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brucki
Mulsant,1866
七星瓢蟲指名亞種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1758
參考資料: [2] 

七星瓢蟲主要價值

七星瓢蟲是農田和果園生態系統中各種蚜蟲的重要捕食性天敵,在蚜蟲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七星瓢蟲防治棉蚜不僅能夠很好地控制蚜蟲的數量,降低對棉花的危害,還可以為棉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過渡提供良好的條件。 [22] 
七星瓢蟲大量繁殖後,可以放到田間,幫助人類消滅蚜蟲和蚧蟲。如棉田出現大量蚜蟲危害,這時可以把七星瓢蟲散放到棉田裏,它就能將蚜蟲吃掉。散發時,在棉田邊走邊放七星瓢蟲,走幾步放幾隻,以求散放均勻:掌握好散放時間,以傍晚時散放為宜。因為傍晚氣温較低,光線較暗,七星瓢蟲活動性較弱,不易遷飛;採用成蟲和幼蟲混放。因為幼蟲沒有遷飛能力,不會逃逸,而它也有吃蚜蟲的本領;散發前一天停止餵食,再進行散放,可以降低七星瓢蟲遷飛活動能力;散放後兩天內,不進行中耕和其他田間管理,以免使七星瓢蟲受驚遷逃。 [12] 
參考資料
  • 1.    張青文,劉小俠主編.梨園害蟲綜合防控技術: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5.07:112
  • 2.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 1758  .BioLib[引用日期2020-02-09]
  • 3.    河南省安陽縣農業局,北京大學生物系昆蟲專業編.七星瓢蟲的利用:農業出版社,1979.05:3-8
  • 4.    楊舉,李東哲主編.昆蟲圖鑑: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2:167
  • 5.    河南省安陽縣農業局,北京大學生物系昆蟲專業編.七星瓢蟲的利用:農業出版社,1979.05:15-23
  • 6.    邵麗鷗編.無限精彩昆蟲記:吉林美術出版社,2014.01:54-56
  • 7.    趙然主編.動植物知識大博覽 第2冊:組裝書局,2016.03:563
  • 8.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 1758  .DISCOVER LIFE[引用日期2020-02-09]
  • 9.    農業大詞典編輯委員會.農業大詞典.: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 10.    《欽俊德文選》編輯組編.欽俊德文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269
  • 11.    河南省安陽縣農業局,北京大學生物系昆蟲專業編.七星瓢蟲的利用:農業出版社,1979.05:47-55
  • 12.    牛立紅編著.鳥類蟲魚:企業管理出版社,2014.04:128-130
  • 13.    汪世澤主編.昆蟲研究法:農業出版社,1993.05:192-193
  • 14.    張青文,劉小俠主編,梨園害蟲綜合防控技術,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5.07,第112頁
  • 15.    七星瓢蟲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27]
  • 16.    燕子編,昆蟲樂園,新疆文化出版社,2017.01,第25頁
  • 17.    李文柱著繪,中國觀賞甲蟲圖鑑,中國青年出版社,2017.05,第226頁
  • 18.    孫源正,任寶珍主編,山東農業害蟲天敵,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10,第31頁
  • 19.    七星瓢蟲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27]
  • 20.    張青文,劉小俠主編,梨園害蟲綜合防控技術,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5.07,第112頁
  • 21.    七星瓢蟲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27]
  • 22.    七星瓢蟲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2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