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欲

[qī qíng liù yù]
人的各种情感和欲望
展开9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七情六欲:指人的各种情感欲望
根据商务印书馆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七情:人的七种感情,一般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佛教指眼(见欲,贪美色奇物)、耳(听欲,贪美音赞言)、鼻(香欲,贪香味)、舌(味欲,贪美食口快)、身(触欲,贪舒适享受)、意(意欲,贪声色、名利、恩爱)六种欲望,泛指人的各种欲望
中文名
七情六欲
出    处
《礼记·礼运》《吕氏春秋》等
反义词
四大皆空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1]

成语典故

播报
编辑
七情
各方观点
七情
喜、怒、哀、惧、爱、恶、欲
喜、怒、哀、惧、爱、恶、欲
佛教
喜、怒、忧、惧、爱、憎、欲
医家
喜、怒、忧、思、悲、恐、惊
《礼记·礼运》:“何糊墓套谓人情?喜、怒、哀踏请提、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殃您寻能。”
《三字经》:“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中医理论中,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察整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六欲
各方观点
六欲
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佛教
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相欲
其他说法
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后人将六欲概括为: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埋举)、意欲 [1]
大智度论》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翻樱愉相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市验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腿战犁格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词语辨析

播报
编辑
捐去三纲五常,绝去七情六欲,费其半菽,如失金珠,拔其一毛,有关痛痒。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五福》

释义

播报
编辑
泛指人的喜、怒、哀、乐和嗜欲等。 [1]
反义词:四大皆空,“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增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