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君子

(中國近代歷史人物)

鎖定
1936年11月23日,國民黨製造了“七君子”事件。南京國民黨政府於當日以“危害民國”的罪名在上海將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領導人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李公樸沙千里史良王造時逮捕入獄。中共中央為此發表宣言,要求國民黨政府放棄錯誤政策,釋放政治犯。各地也紛紛展開營救活動。1937年“七七事變”後,國民黨政府被迫釋放了沈鈞儒等7人。 [1] 
別    名
七君子
所處時代
中國近代
民族族羣
漢族
主要成就
1936年5月,在上海發起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
本    名
鄒韜奮、沈鈞儒、李公樸、王造時、章乃器、沙千里、史良

七君子事件背景

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號召的影響和推動下,北平、上海、天津、武漢等地相繼成立了羣眾性的各界救國會組織。中共北方局負責人劉少奇提出應在上海設立全國各界救國會,以推動全國各地的救亡運動。1936年5月31日,來自全國20餘省市60多個救亡團體的代表,共70餘人在上海開會,成立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大會討論通過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大會宣言》、《抗日救國初步政治綱領》等重要文件,選舉沈鈞儒、章乃器、李公樸、史良、沙千里、王造時等14人為常務委員,決定創辦《救亡情報》作為該組織的機關報。救國會的主要政治主張是:第一,停止一切內戰,建立全國統一的抗敵政權,團結一致共同抗敵;第二,要求國民黨放棄一黨專政,實行民主政治,開放民眾運動,召開各黨派聯合會議,建立統一的救國政權;第三,廢除苛捐雜税,提高海關進口税,抵制日貨,保護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在農村實行“耕者有其田”;第四,改變妥協外交,聯合世界反日和反戰力量,共同對付日本帝國主義。救國會的成立及其主張得到中國共產黨的高度評價。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給章乃器、陶行知、鄒韜奮、沈鈞儒寫信,表示“同意你們的宣言綱領和要求,誠懇的願意和你們合作。”
全國救國會成立以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為抗戰爆發前夕國民黨統治區抗日運動的一面旗幟,但也因此而引起國民黨政府的恐慌。 [2] 

七君子事件過程

1936年11月22日深夜,南京國民政府以“危害民國’’罪在上海逮捕了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李公樸、沙千里、史良、王造時等救國會領袖(史稱“七君子事件”)。此事引起全國各界人士的震驚和憤慨,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營救活動。救國會發表宣言和告國人書,宣佈不會因領袖的被捕而放棄抗敵救亡的主張,而是要繼續奮鬥下去。宋慶齡發表了《為沈鈞儒等人被捕聲明》,對國民黨當局提出強烈抗議。國民黨中央委員于右任馮玉祥李烈鈞等20餘人,聯名致電蔣介石,要求“鄭重處理”此事。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也致電南京政府,請求無條件釋放“七君子”。張學良面見蔣介石,氣憤地質問他:“對待人民愛國運動這樣殘酷,和袁世凱張宗昌有什麼區別?”此事不僅在國內引起一場政治軒然大波,在國際上也引起很大反響。當時美國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杜威、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等16名國際知名人士,也聯名致電蔣介石,表示“甚為不安”。中國共產黨於1937年4月12日發表《對沈、章諸氏被起訴宣言》,讚揚沈鈞儒等“以坦白之襟懷,熱烈之情感,光明磊落之態度,提倡全國團結、共赴國難、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此實為我中華男女之應盡責任與光榮模範,而為中國及全世界人民所敬仰。”譴責國民黨製造“愛國有罪之冤獄”,要求釋放“七君子”等一切政治犯,並多方開展營救工作。6月,宋慶齡、何香凝、胡愈之等16人發起“救國入獄”運動,提出與“七君子”同服“愛國罪”,得到全國各界人士響應,紛紛簽名參加。7月5日,宋慶齡抱病與其他發起人自帶行裝,到蘇州高等法院自請入獄。在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聲援下,國民黨當局不得不承認“救國會以救國為目的,當然無罪”。抗戰爆發後,“七君子”終於被釋放出獄。 [2] 

七君子事件意義

中國共產黨和救國會營救“七君子”的運動,推動了全國抗日高潮的興起,壯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力量,對逼促國民黨蔣介石政府轉向抗日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