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佛山

鎖定
高平市東 1.5公里處有一座佛教名山叫七佛山。市內乘車,沿長平街正東向,越世紀大道,過秦莊、東山,登盤山公路,行半個鐘頭,即可到達山巔。七佛山海拔1220米,古來傳言:“登上七佛山,踩上七塊磚,看見黃河九圪彎。”站在山巔,舉目四望,東邊燒石嶺,南面界牌嶺,西邊老馬嶺,北面丹朱嶺,高平全境盡收眼底。龍頂山、遊仙山、吾神山、相公山、發鳩山、羊頭山、韓王山、朗公山,山山爭立,竟相比肩。東倉河、丹河在七佛山南面相匯,攜七佛靈氣,挽許河、約蒲水,入峽谷,出太行,直通黃河,遠接東海。
中文名
七佛山
地理位置
山西省高平市 [1] 
景點級別
自然生態公園
門票價格
無門票
著名景點
七佛寺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5:00-22:45

七佛山七佛山概況

七佛山 七佛山
七佛山,原名東山,南北連綿5公里,東西1.5公里,面積約6平方公里。七佛山高聳入雲,景色秀麗,正如邑中名士李穀子先生描繪的那樣:“山巒起伏,氣勢雄偉,松柏蒼翠,四季清香,祥光紫氣,盈山溢嶺。幽雅寧靜,花香醉人。朝聞百鳥頌歌,暮見羣禽蹈舞,天然美景,令人迷戀”。“七佛山,景觀奇鮮,南有聖水池,北有金牛石,夜有轉山燈,晝有仙蝶舞,南池北泉,瓊漿玉液,實超凡之山,靈聖之地。其趣無窮,耐人欣慰。環山腳下幾十處清泉小溪,流水淙淙,四季不止。前後左右水庫、池塘,大大小小,如鏡如盆,似月似星。人登七佛,心處仙界,如醉如痴,流連忘返。”

七佛山建設發展

七佛山 七佛山
明媚秀麗的自然景色之中,更有名剎古寺坐卧其間。山巔雲月峯,峯頂雲月寺,寺內七佛殿,高凌碧空,攜雲伴月,猶入仙境。雲月寺位於七佛山最高處的雲月峯頂,獨凌絕頂,高聳入雲,攜雲伴月,故名雲月寺。寺內七佛大殿,塑有七佛,又稱七佛寺。該寺始建於唐代,明萬曆年殘碑可證。以後歷代屢有修葺。清初,本市鳳和村兵部右侍郎李棠馥先生年老乞歸故里,曾出資500金,帶頭捐款,維修該寺,有碑詳載其事。雲月寺為三進院,東西兩偏院,中間正院,寺內殿堂樓閣,古樸典雅,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四棵古柏,蒼然聳立,花香彩蝶,景色宜人。正殿為七佛殿,內塑釋迦牟尼佛和佛教傳説在他之前先出世的六位佛祖,即:毗婆尸佛、屍棄佛、毗舍婆佛、拘樓孫佛、拘那舍佛、迦葉佛。山門和大殿曾懸有“七佛寺”、“七佛殿”、“一六如來”大匾。古寺毀於四十多年前,原跡無存,尚有遺址和明清石碑見證。
2001年,高平市人民政府為加快全市旅遊業的發展,加強了七佛山基礎設施的建設,水電路三通,直達山巔。2002年,本市永錄鄉居士、中國佛教研究會副理事張永忠,籌巨資開始重修七佛寺,在舊址的基礎上,擴規模,增規制,重新修建,將原三進院改為一進大院,後面新增佛塔院,院內新增七層六面漢白玉佛塔一座。新寺高凌雲間,遠望近觀,更為宏偉,更為壯觀。特別是到每年的二、八月間,當一輪紅日從七佛寺升起,猶如佛光四射,紅日、白塔、青磚、綠頂,甚為壯觀,堪為高平市內一大景觀。
七佛寺為二進寺院,中軸線上為山門、七佛殿、七佛塔、萬佛殿(或藏經樓),兩邊為角樓、配殿、廂房、閣樓等,屬於“前殿後塔”佈局,主寺院為“狀元插花”形。
山門進深二間,面闊三間,前有檐廊,單檐歇山頂,明間為正門,漢白玉拱券形,額懸著名書法家啓功先生題的“古泫佛國”大匾。檐柱為石灰岩青石方柱。兩次間各開一個漢白玉雕塑砌圓形大窗,猶如兩隻龍眼直視前方。山門兩側各開一緣牆式偏門。
進山門入寺院,正面七佛大殿,進深五架椽,面闊七開間,建在一米高的石基上。大殿前有檐廊,單檐後懸山前歇山頂,斗拱五鋪作,補間鋪作一朵。八根檐柱,青石雕制,中三間開三道門,殿前建一三開間獻亭。大殿兩側,為方形三層閣樓,進深面闊小二開間,漢白玉拱門,單檐歇山頂。閣樓高出中間大殿十餘米,猶如狀元冠上插立的兩支花,兩閣樓又如龍頭上的兩隻角,直插雲端。
東西廂房各九間,單檐懸山頂,中三較深較大,兩側為小三間。東南、西南角各建一兩層角樓,仿故宮角樓頂,為歇山十字頂。寺院屋頂全部是筒板布瓦,三彩琉璃剪邊。兩閣樓後牆各開一拱形門,出門進入後面的佛塔院。

七佛山建築介紹

七佛寺整個建築,從選材用料到雕砌做工,都非常考究仔細。所用石材,壓窗和砌階的砂岩石,多是從民間收集來的古石條。用作石柱和雕製品的石灰岩石,全是從河南林縣購運來。砌牆青磚,全是從民間收集來的古舊磚,經重新切割磨製成。平滑光潔的青磚,勾制纖細的石灰縫,令人信古不疑。所用木材,全是優質的松楊等,多數購至東北。木質、大小、粗細,選用一絲不苟。從七佛殿內六根大梁,六根金柱,到各處檁椽,大小粗細,其考究程度令人讚歎。寺頂琉璃瓦脊,來自陽城縣,做工精細,色彩美麗。青灰的筒板布瓦,也來自陽城,專窯燒製。就連大殿內外墁地的大青方磚,也是從北京運來,和北京故宮用的一個樣,每塊磚加上運費,價值高達83元。
寺內石雕、磚雕、木雕等工藝,由於選材考究,加之現代工藝,使得一幅幅雕製品更為精美。石雕的方形柱礎、象形柱礎,漢白玉雕制的券拱門上的二龍戲珠、圓形窗上的草龍、門前的抱鼓石和上面的獅頭、磚雕的瓷頭,山門和大殿兩柱通間木雕的大形的二龍戲珠、丹鳳朝陽等,沒有一樣不讓人留連忘返。
藏經院位於雲月寺七佛殿的後面,七佛塔位於該院,又稱佛塔院,一進小院。正為北面藏經樓。該院主要收藏佛法經典各種圖書。
七佛塔位於藏經院內,佛塔七層六面,高22米。通身漢白玉結構,塔門開在第一層正北面。南面每層雕一佛龕,從下至上依次內雕毗婆尸佛、屍棄佛、毗舍婆佛、拘樓孫佛、拘那舍佛、迦葉佛、釋迦弁尼佛七位佛祖,與七佛山、七佛殿相應。各層其它五面皆雕拱券隔扇假窗,最上層除北面假窗,其它四面開有窗口,以供遊人登塔觀景。每層雕有瓦口滴水石檐,呈樓閣式。六角攢尖頂,頂飾寶珠形。塔內每層有鋼筋水泥樓板,木梯。遊人從底層進入,扶梯而上,可直達九級高層。
七佛塔所用漢白玉,來自河北保定。由保定漢白玉廠承建,用料約5000塊,150立方米,總共造價近300萬元,其中單運費一項就高達20餘萬元。佛塔仿照五台山新建漢白玉塔建成,用料考究,雕刻精細,拼砌嚴實,建築精美,每層樓板用鋼筋水泥與砌制的漢白玉澆鑄在一起,便塔身更加堅固,真可謂獨具匠心。這種通身漢白玉佛塔,可謂獨鰲太行,山西第二,國內少見。站在塔前,內看外視,潔白無瑕,給人以超凡脱俗,心似菩提明鏡,一塵不染的感覺。登上塔頂,仰觀俯察,極目遠望,一覽高平勝景,盡享太行風光,給人以心曠神怡,悠然自樂之感。
相傳七佛山雲月寺竣工以後,七位佛祖共議,邀請佛道儒三教諸仙前來宴慶。宴罷,七位佛祖又帶着諸仙來到山門外,欣賞七佛勝境。諸仙邊走邊看,或而指指點點,或而議論紛紛,或而暢懷大笑,或拈鬚凝思。興致正濃,只見佛祖中資格最老的毗婆尸佛(相傳他是過去七佛中的第一佛,佛書上説他是九十一劫之前成佛的,一大劫大約有128億年,算下來是11648億年前出世的),伸手向南,對着一條山脊輕輕一摸,霎時山脊變平川,佛説以供寺裏僧徒衣食之田,這就是至今人們還在耕種的七佛山南端的二十畝地。孔夫子見狀,微微一笑,手拈長鬚,對着藍天,一張口,吐出滿天金花,這金花紛紛飄揚,頃刻變成閃閃的文字、符號散落滿山,夫子説以啓迪佛山文明。這時,諸仙的目光都移向了道教的祖師老君。老君裝作無事,微閉雙目,只見右手執拂塵,向半空一掃,口吐仙氣,頓時太空三清,祥雲繚繞,諸仙正興,又見老君一拍身邊的青牛,拔下一根牛毛,用口一吹,剎時變成一頭大金牛,老君説讓他夜護佛山。後來這隻金牛被邪教盜竊時,化作北山山嶺上的一塊巨石,這就是至今還留有蹄印的那塊巨大的卧牛石。
諸仙從南遊到東,又從西遊到北,當站在北山頭向東觀賞東麓一個號稱小西天(又稱小七佛山)山頭的風景時,只見一條崎嶇的小道上,有兩個小和尚抬着一桶水,正汗流滿面,氣喘吁吁艱難地向上走。七位佛祖見狀,齊把目光移到旁邊的觀音菩薩身上,觀音菩薩自明佛祖之意,忙向佛祖一拜,然後在她寶瓶內那枝柳上,摘下兩片柳葉,向七佛山南北各扔一葉,從此,七佛山出現多處泉水,長年流淌不絕,兩片柳葉落地處,形成了後來的南泉和北池。道教的莊子見觀音菩薩顯靈,也不示弱,他悄悄來在一塊大石旁,向南一拂袖子,然後躺在大石上作起夢來,諸仙正奇,只見千萬只彩蝶從莊子身邊化出,漫天飛舞,多姿多彩。眾仙興致勃勃,與蝶共舞。從此每年夏天,七佛山蝴蝶成羣,竟成一景。形成了後來的蝴蝶節。
七佛山 七佛山
山盈仙境,寺納傳説,坐窺井邑,俯拍雲煙。山耶,寺耶,佛耶,仙耶,山因寺而著,寺因山而名,邑因寺而廣,寺因邑而盛。染七佛之靈氣,古泫必將生機熠熠。

七佛山節日起源

七佛山蝴蝶節的由來
高平七佛山南邊的貫甲頂上,原有一道觀,叫游龍觀。觀裏住着一位老道,相傳是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的老舅。
趙匡胤發跡以前,有一年奉母命前往貫甲頂看望修道多年的舅父。這天他來到米山村,一問,得知游龍觀就在北面山上的貫甲頂。看看天色已晚,就藉着朦朧的月色急匆匆地沿松間小道往山上趕。當行至離游龍觀不遠的地方,忽從遠處的松林裏傳來女人的哭泣聲。尋聲過去,只見松樹上反綁着一個妙齡少女,旁邊坐着兩個彪形大漢,正在興致滿懷地吃東西。女子見來了人,急忙高聲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兩個大漢見狀忙從地上起來,一人用手巾去塞女子的嘴,一人來到趙匡胤面前,叉腰瞪目,大聲道:“識時務者,趕快走開!”。趙匡胤一聽,已明就裏,於是大喝一聲:“你們是什麼人,竟敢做這等傷天害理之事!你們若放了這女子則罷,不放看爺爺我今天如何收拾你們!”兩大漢也不示弱,一齊喝道:“你爺爺石二樓、張二傻是也,方圓十里,誰人不曉,誰人不怕。今天,你若敢管這等閒事,定叫你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如此説來,今天這事我還非管不行”。“好,有種的,報上名來”。“爺爺趙匡胤,游龍觀老道,乃我舅父”。趙匡胤説着掄起拳頭,照着石二樓就是一拳。兩大漢見來者非等閒之輩,不敢小視,取出腰間的短刀匕首,疾刺過來。兩人豈是趙匡胤的對手,三拳兩腳,趙匡胤就把名叫石二樓的大漢打倒在地,不出氣了,叫張二傻的大漢也被打得趴下。張二傻名傻人不傻,見石二樓已死,瞅個空兒,從地上爬起,一溜煙跑了。
趙匡胤給姑娘鬆綁後,一問,才知道姑娘名丹娘,一十六歲,河南人氏,因黃河發大水,家鄉被淹,父母雙亡,隨人避難來到高平。不想剛入米山地界,就碰上賊人,將她搶劫到此,多虧趙匡胤相救。人救下了,趙匡胤卻犯了難,讓她走吧?一個十六歲的姑娘,深更半夜,到那裏去呢?既不忍心,也不放心,何況姑娘又無家可歸。帶她到游龍觀去吧,一看地上的死人,又怕連累老舅。人命關天,此處也不便多停。趙匡胤沉思再三,徵得丹娘同意,背起丹娘,連夜朝河南方向奔去。
一路上,趙匡胤對丹娘關懷備至,丹娘甚為感激,漸漸產生了愛慕之情。幾天後,趙匡胤和丹娘回到河南老家,將丹娘交給母親照顧。然後辭別母親,説再上太行,去看舅父。
趙匡胤重新返回貫甲頂,看到游龍觀已被大火燒成一片廢墟,便跪在地上大哭一場,下山去了。原來那天夜裏,張二傻跑出沒多遠,見沒人來追,便躲藏起來。等到半夜,聽聽周圍沒有動靜,便返回原處,將石二樓的屍體拖到溝裏,草草掩埋。然後又來到貫甲頂的游龍觀。他想,趙匡胤一定帶着那個女子住在他舅舅這裏。隔門看看裏面漆黑一片,又聽聽裏面沒動靜,便燃起一把大火,將游龍觀燒了個淨光。
趙匡胤一走數月,不見迴音。丹娘在家,日夜思念。又見趙母思子思弟,心急如焚。於是不顧趙母阻攔,女扮男妝,又上了太行山尋找趙匡胤。來到七佛山貫甲頂,哪裏有什麼游龍觀。一打聽,才知道游龍觀已被大火燒燬,觀里老道生死不知。一時,悲從心生,大哭起來,竟然昏厥在地。不知過了多久,方甦醒過來。睜眼一看,見身旁坐着一位老者,六十多歲,眼睛半瞎,衣着破爛,右手拿着一根棍,左邊放着一個籃,籃裏放着一碗一筷。不用問,是個討飯的。丹娘剛想站起,忽然一陣頭暈,又跌倒在地。老人忙過去,扶着丹娘坐在一塊石頭上,然後從懷裏掏出一塊幹餅給丹娘吃,又到旁邊的石縫裏取了點水,讓丹娘喝。丹娘喝過水,吃過餅後,有了精神。這時老者便問起丹娘那裏人?因何到這裏?又為什麼在這裏大哭?丹娘將前後情況一一告訴老者,誰知老者聽着聽着,竟哭了起來。丹娘感到奇怪,忙問,得知老者正是游龍觀老道——趙匡胤的舅父。原來,那天游龍觀失火,老道憑着熟悉的地形,從游龍觀跑了出來。第二天,有人傳開,説游龍觀老道的外甥趙匡胤在山上殺人放火,老道連急帶氣,眼睛成了半瞎,為避免麻煩,遂隱姓埋名,在七佛山西山腳下果則溝村邊的一個破窯洞裏住下,以乞討為生。每逢初一、十五和過年過節,老人總要來到游龍觀的廢墟處燒幾柱香,磕幾個頭,坐上一會。這天老人上山,見丹娘哭昏在地,遂切中丹孃的人中,待丹娘緩上氣來,才放心地坐在旁邊等。
一切都明白了,丹娘便跟着老人來到山下的窯洞裏住下。丹娘原想陪着老人返回河南,誰知正逢後周與北漢交戰,加之老人眼睛半瞎,也不願離開這裏。為了老人,更為了那個暗藏的心願,丹娘便住下和老人一起生活。丹娘憑着自己一雙勤勞的手,一顆善良的心,幫人洗衣服做針線幹些農活,掙點錢、掙些糧,再到山上挖些野菜,維持生活。第二年春天,又在老人的指點下,上山開了二畝荒地,種了點糧。生活雖然艱難,但總比乞討要好。一晃三年過去了,丹娘像親生女兒一樣侍候老人。老人感動了,鄰居們感動了,更讓一位小青年感動了。小青年名叫樹生,住在離丹孃家不遠的一個窯洞裏,因家裏貧窮,二十歲還不曾婚配。自從丹娘住在這裏,樹生就暗暗喜歡上了丹娘,經常幫丹娘砍柴做活。對樹生的幫助,丹娘只能從心裏感激,但不能接受,她心裏裝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救過她,背過她的趙匡胤。當樹生知道丹孃的情況和心願後,他心裏雖然難過,但更加敬佩和喜歡丹娘。這年夏天,初伏的前一天,老人突然去世。丹娘趴在老人身上一直哭到天明。第二天,在樹生和鄉親們的幫助下,用一口破箱將老人裝殮,按其生前交待,把老人抬到游龍觀旁邊的山坡上進行安葬。安葬完畢,丹娘又趴在老人的墳頭哭了起來,伏天驕陽似火,丹娘幾次昏厥過去。樹生站在旁邊,看在眼裏,痛在心裏,正想過去勸扶丹娘,忽然晴空響了一個炸雷,將樹生等人驚倒在地。當樹生甦醒過來,丹娘不見了,只見老人的墳頭和樹林裏飛舞着成千上萬只蝴蝶。
丹娘哪去了,樹生又難過又迷惑。這天夜裏,他躺在炕上,怎麼也睡不着,兩眼淌着淚水,滿腦子都是丹孃的影子。朦朧中,見丹娘走上前來,用一塊花手帕給他擦了擦淚,然後説:“樹生,別難過,我知道你對我好,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現在我已被南華仙人幻化成蝶仙,住在山上。以後想見我,就在每年初伏第一天,把酒灑在貫甲頂的花草叢中,到時會有一羣蝴蝶飛來。記住,那個最大的金黃色的蝴蝶就是我。”説罷,只見丹娘化作一隻金黃色的蝴蝶向遠方飛去。樹生跑上去追,一腳踩空,猛然驚醒。
第二年初伏的第一天中午,樹生帶着酒,來到貫甲頂,剛把酒灑在地上,只見一羣彩蝶飛來,其中果見一隻碩大美麗的金黃色蝴蝶在樹生面前翩翩起舞。後來樹生得丹娘暗中相助,娶親生子,過上了幸福生活。自此,每到初伏第一天,樹生都要攜妻帶子,到山上灑酒觀蝶。從此,丹娘化蝶與貫甲頂灑酒引蝶的故事在周圍廣為流傳。當地百姓,尤其是青年男女,年年伏天都要攜帶美酒,爭相上山,一為觀賞那碩大無比而又美麗的金蝶丹娘,也為祈求丹娘賜福,尋找一位美麗如意的妻子或郎君。
後來,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宋朝的開國皇帝。聽説了丹娘孝事舅父、堅貞不移化蝶成仙的故事後,遂下令高平縣府在七佛山貫甲頂為丹娘建廟——蝴蝶廟,同時,命地方官員每年初伏第一天,代為祭祀。從此便出現了暑伏天登山灑酒賞蝶的蝴蝶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