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上八下

(漢語成語)

鎖定
七上八下(拼音:qī shàng bā xià)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1] 
七上八下形容心裏慌亂不安,心神不定。聯合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1]  [4] 
中文名
七上八下
拼    音
qī shàng bā xià
近義詞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反義詞
心安理得,若無其事
出    處
水滸傳
注音字母
ㄑㄧ ㄕㄤˋ ㄅㄚ ㄒㄧㄚˋ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狀語

七上八下成語出處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頭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尋思道:‘即是好意請我們吃酒,如何卻這般相待,不許人動身?’” [1]  [4]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七上八下”。 [1]  [4] 

七上八下成語故事

王婆的攛掇下,西門慶與武松的嫂嫂潘金蓮最後勾搭成奸。為了能夠長相廝混,二人用毒藥毒死了武松的哥哥賣炊餅的武大郎。 [2] 
武松英俊魁梧,因打死過老虎,而受到百姓敬仰,在縣裏任都頭,哥哥死時他正在外地出官差。回家之後他發現哥哥死因不明,便四處詢問,終於從何九叔和鄆哥那裏得知了真相。他又悲又氣,便將潘金蓮和西門慶告到了知縣那裏。知縣與西門慶私交甚篤,他不但不受理武松的訴狀,反而責怪武松不懂法度,沒有人證、物證就誣告他人。武松無奈之下,忿忿離去。 [2] 
第二天,他擺了一桌酒席,名義上是答謝街坊鄰居們幫忙料理哥哥的後事,實際上卻是想為哥哥報仇雪恨。他先去了鄰居王婆家,硬把王婆請來,接着又請來了開酒店的胡正卿。這個胡正卿原來也是個縣吏,自然是見多識廣,今見武松這樣相請,已有些察覺,因此不肯赴宴,結果被武松硬拖了來。當他們酒過三杯之後,胡正卿便想告辭。
武松攔道:“去不得!既來到此,便忙也要坐一坐。”胡正卿非常緊張,心頭像吊了十五個打水桶一樣,七上八下的,便戰戰兢兢地説道:“你怎麼能如此對待客人呢?竟然還不許客人動身!”話雖這樣説,但在武松的威逼下,他也只好硬着頭皮留了下來。 [2] 
酒席結束後,武松握刀當眾審問王婆、潘金蓮。這兩人見武松殺氣騰騰的樣子,嚇得面如土色,很快就將謀害武大郎的經過一一招供。胡正卿在武松的授意下,如實地記錄了她們的口供。於是武松便殺了潘金蓮,並提刀割下了潘金蓮的頭,帶着她去獅子樓找到西門慶。 [2] 
在獅子樓,兩個人展開了一番搏鬥。西門慶當然不是武松的對手,他很快就被武松殺死並割下了頭顱。報了仇之後,武松帶着兩顆人頭和狀紙,在街坊鄰里的陪伴下去了縣衙。不久,武松因殺人罪被判充軍。 [2] 

七上八下成語寓意

人生的旅途,所謂的一帆風順註定只是無法實現的美好童話,人們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和打擊。面對危險的時候,七上八下的忐忑心情對危險的境遇毫無幫助,只有臨危不懼,保持淡定、冷靜,不慌亂、恐懼的心態,才能夠運用智慧把握機會,最大程度的避過風險。 [3] 

七上八下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七上八下”形容心裏慌亂不安,心神不定。聯合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1]  [4] 
運用示例
清·曹雪芹紅樓夢》九一回:“薛蝌此時被寶蟾鬼混了一陣,心中七上八下,竟不知如何是可。” [1] 
清·吳趼人《恨海》三回:“棣華心中七上八下,想着伯和到底不知怎樣了。” [1] 

七上八下拓展閲讀

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隋唐時期有一種水車,將吊桶用繩子系成一串,通過一個車輪形的機械,使吊桶由上向下、由下向上不停運轉,“灌水自覆,更人更出”。因其形似車輪,所以名為水車。這種水車適合深井汲水,運動方式是直上直下,可稱立井式水車,和在河、渠旁,陂塘中汲水的斜放着的水車不同。 [5]  [2] 
水車用的是否是十五隻吊桶,不得而知。“十五隻”可能不是一個確切的數字,水桶的多少應該和井水的深淺有關。之所以説成十五隻吊桶打水,是為了符合後邊的“七上八下”。人們常用的語言中,用到“七……八……”這種格式的詞語很多,嵌入名詞或動詞,表示什麼很多或很雜亂,如七手八腳、七嘴八舌等等。而“七上八下”則逐漸被人們形容心裏慌亂不安,心神不定。 [5]  [2] 
參考資料
  • 1.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新一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796
  • 2.    艾齊主編. 瞭解點中華成語[M]. 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6.05:184-185
  • 3.    彭清清編著. 不念已往 不憂未來 在迷茫時做個明白人[M]. 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 2016.10:170-172
  • 4.    七上八下的解釋|七上八下的意思|漢典“七上八下”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3-05-14]
  • 5.    趙春媛,楊曉光主編. 俗語故事選編[M].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0.01: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