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聲樹

鎖定
丁聲樹(1909年3月9日—1989年3月1日 [1]  [8]  ,號梧梓,河南鄧州人,中共黨員,語言學家,詞典編纂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生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級研究員。 [2-3] 
丁聲樹於1928年—1932年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後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任助理員、編輯員、副研究員、專任研究員;1944年—1948年赴美國進行學術考察,任美國哈佛大學遠東語言部研究員,耶魯大學語言部研究員;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一級研究員,語法小組組長 [2]  ;1954年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方言研究組組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 [4]  ;1961年3月—1979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主任 [1]  ;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4月獲選為為“從愛國主義走向共產主義的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 [3]  ;1989年3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 [10] 
丁聲樹畢生致力於語言學研究。 [2] 
中文名
丁聲樹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9年3月9日
逝世日期
1989年3月1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昌黎方言志》
《漢語音韻學講義》
主要成就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
籍    貫
河南鄧州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丁聲樹人物生平

1909年3月9日,丁聲樹出生。 [8] 
1926年,畢業於河南省立第五中學,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1928年—1932年,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後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任助理員、編輯員、副研究員、專任研究員。
1944年—1948年,赴美國進行學術考察,任美國哈佛大學遠東語言部研究員,耶魯大學語言部研究員。
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一級研究員,語法小組組長。 [2] 
1954年,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方言研究組組長。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4] 
1961年3月—1979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主任。 [1] 
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3年4月,獲選為為“從愛國主義走向共產主義的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 [3] 
1989年3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 [10] 

丁聲樹主要成就

丁聲樹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丁聲樹主要從事語言文字領域的研究,包括漢語語法、漢語音韻、漢語方言、古代漢語及詞典編纂等。 [5] 
20世紀30、40年代,丁聲樹開始研究古漢語中的典型字詞,通過個別字詞用法研究,對古漢語語音、詞彙、語法進行了概括闡述,開創了訓詁學研究的一代新風 [1]  ;在1935—1940年的數年間,丁聲樹累計調查了湖南、湖北、雲南、四川4省142個方言點;1959年起,丁聲樹的業務工作轉向詞典,審讀《現代漢語詞典》試印本的部分條目;20世紀60年代,主持《新華字典》的修訂工作。 [1] 
  • 學術論著
學術論文
刊發時間
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1935年
釋否定詞“弗”“不”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文集》
1936年
詩經“式”字説
1940年
詩卷耳芣苢“采采”説
《國立北京大學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1947年
“何當”解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47年
“碚”字音讀答問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48年
論詩經中的“何”“曷”“胡”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49年
“早晚”與“何當”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50年
説文引秘書為賈逵説辨正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1950年
魏鶴山與孫愐唐韻
《周叔弢先生六十生日紀念論文集》
1952年
談談語音構造和語音演變的規律
1952年
談談漢字標準化
《一九五○年語文問題論文輯要》
1956年
漢語方言調查
1958年
改進文風問題管見
《中國語文》
1961年
關於進一步開展漢語方言調查研究的一些意見
《中國語文》
1962年
説“匼”字音
《中國語文》
1981年
方言調查詞彙表
方言
1989年
河南省遂平方言記略
《方言》
學術專著
出版時間
專著名稱
出版社
1948年
《湖北方言調查報告》
1956年
《漢語方言調查簡表》
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1956年
《方言調查詞彙手冊》
1957年
《漢語方言調查手冊》
科學出版社
1958
《古今字音對照手冊》
科學出版社
1960年
《昌黎方言志》
科學出版社
1961年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
商務印書館
1978年
《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1980年
《現代漢語小詞典》
商務印書館
1984年
《漢語音韻學講義》
1981年
《古今字音對照手冊
2020年
商務印書館
參考資料 [3] 

丁聲樹人才培養

  • 編著講義
《漢語音韻講義》是丁聲樹在“普通話語音研究班”上講授課程時印發的講義,後成為高等學校音韻教學參考書。 [1]  [6] 
  • 社會培訓
1956年—1957年,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聯合教育部開辦了3期普通話語音研究班,丁聲樹帶領方言組全體人員,培養了300餘名方言初步普查干部 [1] 

丁聲樹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55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 [4] 
1983年4月
從愛國主義走向共產主義的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 [3] 

丁聲樹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59年
1960年
《中國語文》主 [1] 
1961年
《現代漢語詞典》主編 [1] 
1964年
1978年
1984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3] 

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委員 [3] 

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 [3] 

中央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委員 [5] 

中國科學院普通話審音委員會委員 [5] 

丁聲樹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丁聲樹出生於封建地主家庭。幼年正是北洋軍閥混戰時期,整個中國,四分五裂,烽火遍地,民不聊生。丁聲樹初中畢業後考上了北京大學預科和本科,由於家境沒落,費用主要依靠親友接濟。 [1] 
  • 婚姻家庭
丁聲樹的妻子關淑莊曾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9] 
  • 淡泊名利
丁聲樹生活簡樸,對自己要求嚴格。其住房是他讓單位按其夫人的副研究員職務分給的,一家三代住得很緊。單位曾經兩次要給其調換寬綽一些的住房,都被謝絕了。經濟困難時期,政府特地發給他副食供應證,他卻堅決不要;上級發給學部委員每月的津貼費,也不要;人大代表的車馬費,也不領;文章和詞典的稿費,也不要。但對支援國家、幫助別人卻極為慷慨。抗美援朝,國家號召捐獻,丁聲樹把一家積蓄全部捐給國家。邢台地震,他把家裏能捐的衣物都拿出來,三輪車拉了三車,捐獻還不讓留姓名。 [3] 

丁聲樹人物評價

“丁聲樹是中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在語言學領域努力探索,深入鑽研,以見識過人、學問淵博、治學謹嚴著稱,在訓詁、音韻、方言、語法、詞典編纂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這幾乎是涵蓋了語言學領域各門學科,並且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學術大師;他博學多識,勤奮嚴謹,富於創新精神,對中國現代辭書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是一位傑出的學者,也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不為名,不為利,德高而不顯,望重而不驕,無論在學問還是道德上,都無愧是老一輩中國知識分子的最優秀的代表人物。”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評) [3] 
“丁聲樹確實是一位才、學、識兼備的研究工作者。”(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語言學家呂叔湘評) [3] 
“丁聲樹是從愛國主義走向共產主義的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是在中國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語言學家。他學識深廣,治學嚴謹,工作勤奮;德高而不顯,望重而不驕;不為名不為利,嚴於律己,始終把自己看作一名普通黨員,一名人民的公僕。”(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梅益評) [1] 
“丁聲樹對黨忠誠,源自堅定信仰;不負人民,發自為民初心。丁聲樹的治學精神、崇高人格和堅強黨性給我們樹立了永遠的光輝榜樣。”(《中國社會科學報》評) [1] 
“丁聲樹在語言文字領域奮鬥近半個世紀,研究範圍很廣,在漢語語法、漢語音韻、漢語方言、古代漢語及詞典編纂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對音韻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方言調查工作、方言研究以及方言研究人才的培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南陽市卧龍區人民政府評) [5] 
“丁聲樹是中國漢語研究領域的傑出學者,他以博古通今而著稱,在現代中國音韻學界,他是公認的權威,在音韻研究中建樹頗多。”(《光明日報》評) [6] 
“丁聲樹學識淵博、涉獵廣泛,在訓詁學、語法學、詞典學、音韻學、方言學等領域均有超凡建樹。”(《中華讀書報》評) [7] 
“他(丁聲樹)聰明過人,理解能力很強,刻苦鑽研現代漢語、語言學等學科的全部知識,他在西方語言學和中國語文學方面是訓練最好的人。”(語言學家李方桂評)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