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槐

(清末民初將軍)

鎖定
丁槐(1849~1935),字衡三,鶴慶雲鶴鎮人。出生在武職之家,清鹹同年間,其父丁耀南、嗣父丁奉章均先後鎮壓杜文秀回民起義軍而亡,清政府賜卹丁槐為雲騎射世職,後又以副將銜補開化鎮中營遊擊。隨後他參加了鎮壓杜文秀回民起義軍,先後打下關、蒙化、騰越等地。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又參加了鎮壓騰越蘇開先反清起義。屢建戰功,授把總加五品銜、加遊擊銜賞戴花翎、開化鎮中軍遊擊、記名騰越鎮總兵等職。光緒八年至十一年,調台北抗擊法國侵略軍,英勇善戰,被譽為“飛將軍”。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參加中日甲午戰爭,奉守山東泰安,被時人贊為“九邊傑出之才”。光緒三十年(公元1905年),升授廣西提督。宣統末年,贊助共和,支持維新。辛亥革命後,追隨北洋軍閥。民國3年(公元1914年),任黎元洪總統府國策顧問。隨後任荊州鎮守使、陸軍上將、奮威將軍等職,在北京供職。曹銀任大總統後,被解職。丁槐對詩、書、畫均有造諧,人稱有儒將之風。 [1] 
衡三
所處時代
清末民初
出生地
雲南鶴慶縣
出生日期
1849年
逝世日期
1935年
主要成就
“雲鶴樓”
本    名
丁槐

目錄

丁槐人物生平

丁槐(公元1849-1935年),字衡三,漢族,雲鶴鎮人,祖籍四川巴縣。其先祖丁連榮,清康熙間任鶴麗鎮中軍遊擊,後入籍鶴慶,歷六世而傳至丁耀南。丁槐為耀南第三子,後因叔父丁奉章無子,過繼承嗣。其生父丁耀南,道光年間曾到永昌(今保山)、順寧(今鳳慶)一帶鎮壓各族人民的反清鬥爭,有“軍功”,被授六品頂戴。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又與回民起義軍將領馬金寶等爭戰於鶴慶化龍村一帶,被“彈洞穿胸死”。清王朝“如例賜卹”,賜其長子丁泰歷保副將銜,補用遊擊;次子丁彥亦賜銜,後官至三品銜浙江候補道;五子丁凱歷保參將銜,補用都司;丁槐也得撫卹。
這時,丁槐嗣父丁奉章為鶴麗鎮左營都司。同冶三年(公元1864年),丁奉章在駐守永北時,因反清農民起義軍攻克縣城而死亡。為此,清政府賜卹丁槐為雲騎尉世職,後又以副將銜補開化鎮中營遊擊。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三月,丁槐在永昌任職,統軍到順寧、永昌交界地與反清的各族人民對抗。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率所部將士經雲龍、永平、漾濞至鄧川投效楊玉科行營。楊玉科見其虎頭燕額,體質健壯,立即委任他統帶鶴慶鄉勇,駐紮浪彎(今洱源)、鄧川一帶,窺視上關,以接應楊玉科部下的四路兵馬,先後在賓川、雲州(今雲縣)、浪彎等地轉戰一年多。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二月,丁參與圍攻趙州(今鳳儀),與起義軍戰於獅子口、華藏寺等地。攻下趙州城後,又率兵圍攻下關。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五月,丁與段瑞梅等取道點蒼山之背,搶攻上關,兩面夾擊大理。同年十二月,又參與圍攻蒙化(今巍山)。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正月,用火炮攻下大圍埂。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正月,與起義軍將領李國綸鏖戰於烏索、黑門山一帶。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率兵到騰越和順鄉一帶圍攻舉兵反清的蘇開先。他在殘酷鎮壓各族人民反清起義中,為清朝統治者立了“軍功”,先後被授予把總加五品銜、加遊擊銜賞戴花翎、開化鎮中軍遊擊、記名騰越鎮總兵等職。
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丁槐奉調駐守台北。十一月,率部至台北府興縣紮營,參加抗法保台的反侵略戰爭。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法國違約,侵犯安南,威脅廣西、雲南諸地。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丁與提督劉永福合攻宣光,法國調集大批軍隊增援,丁與劉軍奮起力戰,大破侵略軍。同年十二月十一、十五等日,再次與法軍大戰於宣光城下。丁激勵將士,同仇敵愾,奮勇衝擊,給法軍以重創。據《丁衡三將軍武功記》載,這次戰役,擊斃法軍2000餘人,傷者尤多。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三月,丁又奉令圍攻宣光,以火炮火藥,轟倒宣光城牆數十丈。他在戰術上多用飛馳穿插、急進急退,使敵猝不及防。經搏鬥36個晝夜,法軍被迫投降。丁因此被人們譽為“飛將軍”。
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甲午之役,丁槐奉令統軍駐守山東泰安。他堅守崗位,巋然不動,為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做出了貢獻。丁胸有謀略,屢立戰功,時人又贊之為”九邊傑出之才”。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升授廣西提督。
宣統末年,丁贊助共和,支持維新。辛亥革命後,追隨北洋軍閥。民國三年(1914年),黎元洪聘任他為總統府國策顧問。接着袁世凱又任命他為荊帥鎮守使,後授予陸軍上將、奮威將軍等銜,在北京供職。民國四年(1915年),蔡鍔在北京秘密策劃倒袁時,丁與蔡鍔也有交往。民國六年(1917年),張勳復辟,黎元洪被迫二次退位,丁奉令攜帶大總統印璽逃避上海,被判盜官印罪。曹琨繼任大總統後,丁被解除職務,閒居北京。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丁病逝。
丁閒居期間,興趣轉移到詩詞、書法、繪畫方面,經多年刻苦鑽研,在詩、書、繪畫上均有造詣,人稱有儒將之風。丁繪畫以梅見長,崇尚梅畫名家,常師法黔南杜輝。其梅花畫,枝杆道勁,挺拔有力,別開生面。丁槐在膺升晉級之際,兼併了農民的大量土地,在鶴慶、大理、漾濞、保山、昆明、武漢、湖北孝感等處有田地上萬畝,成為收鉅額地租的官僚大地主。他經營丁氏“慶昌和”商號,在鶴慶、保山、昆明、漢El、北京等設分號,因此成為鉅富。
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前後,丁操辦的“慶昌和”商號四川請來織布技工,引進手工木機織土布技術,又從外地調進紗,在鶴慶丁氏宗祠內創辦手工機房,教城鎮婦女織布。以後,鶴慶織布業逐漸興盛,從縣城很快發展到農村。鶴慶土布結實、耐穿、價錢便宜,成了當時滇西北人民的主要衣着布料。
丁曾捐資編修光緒《鶴慶州志》,印刷成木刻本流傳於世。曾捐資修復雲鶴樓,進行了一些地方公益建設。 [2] 
參考資料
  • 1.    薛琳主編:《新編大理風物誌》,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8-299頁。
  • 2.    李森編:《鶴慶風物誌》,雲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62-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