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曉燕

(中國阮演奏家)

鎖定
丁曉燕,青年阮演奏家,中國國家二級演奏員,現任西安音樂協會阮咸藝術委員會副會長、人民日報西安古文化藝術研究開發中心副研究員、中國音樂家協會陝西省分會會員、陝西省民族管絃協會會員、陝西省歌舞劇院歌舞團中阮、琵琶獨奏演員、中阮聲部首席。另有同名副市長。 [1] 
中文名
丁曉燕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西安音樂學院
職    業
青年阮演奏家
主要成就
舉行了“阮之夜”獨奏音樂會
職    務
西安音樂協會阮咸藝術委員會副會長

丁曉燕個人履歷

丁曉燕自幼喜愛音樂,九歲接受舞蹈訓練、十一歲習琵琶。曾得到中國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王範地、中國京劇院名家張益志等前輩的啓蒙指導。1981年高中畢業,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安音樂學院本科,師從張棣華副教授習琵琶;再師從長安派阮樂名師寧勇副教授主修中阮。1983年以中阮獨奏獲得音樂學院青年比賽演奏三等獎,1985年以中阮獨奏獲得音樂學院青年比賽演奏三等獎,1985年舉辦琵琶、中阮獨奏會,並以優異成績獲授文學藝術學位。同年應聘於陝西省歌舞劇院舞團,並在中外聞名的唐樂宮,擔任中阮獨奏、領奏、合奏演員至今。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也許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字。其實,我國早在漢代時就已有了這種樂器。古代稱為秦琵琶、阮咸,屬宮廷樂器。阮曾一度失傳,直至近代才重新被人們認識。阮是一種易學難精的樂器,因此至今它的普及率仍不是很高。上世紀80年代初,丁曉燕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我國著名的阮演奏家、阮專業開創人之一的林吉良教授,從此開始了數十年對阮孜孜不倦的追求。1985年她從西安音樂學院畢業之後,曾多次在陝西、北京、香港等地舉行音樂會並擔任琵琶及中阮獨奏。2008年5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阮樂團成立,作為全國首支非專業大學生阮族樂團的藝術總監與指揮,5年來,樂團碩果累累、享譽國內,同時見證了丁曉燕的成功。

丁曉燕人物生平

1993年,丁曉燕應新加坡“星海藝術研究會”的邀請,舉行了“阮之夜”獨奏音樂會。那裏的人學習華樂器的熱忱以及政府、學校的高度支持,使她對新加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5年丁曉燕再次來到新加坡,這一次,她完全被這些真誠、熱情和勤奮的華樂人感動,於是捨棄了陝西獨奏舞台上的掌聲與榮耀,毅然決定留下來和新加坡樂友們一道創業。然而,要把大家都不熟悉的阮推廣開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最初的日子裏,丁曉燕揹着阮在街上行走時,經常會有人問她這是什麼樂器,每一次,她都會不厭其煩地詳細講解。她還常把新加坡人喜愛的樂曲用阮演奏出來,讓人們對阮有一個更具體的認識。要成就一番事業,不僅需要無條件的付出,還需要先行者的遠見和魄力。1995年7月,丁曉燕憑着對阮的一腔熱情和對新加坡阮樂事業發展前景的看好,創立了“淡濱尼阮族樂團”,這不僅是新加坡,甚至也是全世界的第一支阮族樂團。

丁曉燕成就及榮譽

以單一的阮樂器組成樂團,這種形式在當時的華樂壇前所未有,登高望極的丁曉燕卻認為阮既有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之分,那麼將其組合起來便會有廣闊的音域和豐富的表現力,組建樂團應該不成問題。樂團成立之初,人丁單薄,只有7個團員。丁曉燕沒有氣餒,她到處辦講座,把阮樂器推廣到校園、社區,從零起步耐心輔導學員……丁曉燕桃李成林,淡濱尼阮族樂團也日益壯大,有固定團員30多人,已成功舉辦過上百場演出,得到國際華樂界的普遍關注與認同。除了培養學員,丁曉燕還有意識地邀約國內外作曲家為阮族樂團譜曲,至今已積累曲目近百首,為阮樂留下了寶貴的音樂文獻。2005年是淡濱尼阮族樂團的豐收10年,一場規模空前的“阮韻情緣”音樂會在新加坡大會堂成功舉辦。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馬寶山來到演出現場,對丁曉燕為新加坡阮樂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表示了熱情的肯定和由衷的感謝。

丁曉燕個人其他信息

十年來,丁曉燕直接參與了阮樂器在新加坡的發展,看着阮樂從伴奏樂器發展到獨奏樂器;從弱勢樂器發展到強勢樂器,每年數以千計的學生學阮,她感到由衷的欣慰。但畢竟在異國漂泊已久,如今的丁曉燕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希望她所摯愛的阮樂能在中國、在陝西得到長足發展,讓阮在祖國擁有更多的知音。但願她的這一願望能夠儘快實現,但願阮樂響徹中華大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