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振麟

鎖定
丁振麟(1911年2月3日—1979年6月23日),農業教育家和農學家,早年從事大豆遺傳、生態和大麥區劃研究並有許多論著;抗日戰爭勝利後,為恢復、發展浙江大學農學院(浙江農業大學)和創辦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建設師資、科技隊伍,提高教學、研究水平,開展學術活動,傾注了全部心血。1979年6月23日逝世於杭州浙江醫院 [1] 
中文名
丁振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中國浙江省餘杭縣
出生日期
1911年2月3日
逝世日期
1979年6月23日
畢業院校
浙江大學農藝系
職    業
農業教育家農學家
主要成就
創辦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出生地
浙江省餘杭縣
代表作品
丁振麟.甘薯(作物栽培學叢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性    別
政    黨
中國共產黨

丁振麟個人簡歷

丁振麟 丁振麟
1911年2月3日:出生於浙江省餘杭縣農村。
1934年:畢業於浙江大學農學院農藝系。
1934—1938年:任中央大學農學院大勝關農場技術員。
1938—1939年:任雲南省昆明昆華高級農校教員兼農場主任。
1939—1941年:協助籌建雲南大學農學院並任技士和助教。
1941—1945年:任雲南大學農學院農藝系講師、副教授
1945—1946年:考取公費赴美實習生,先後在依阿華州立農學院和康乃爾大學學習。
1946—1952年:任浙江大學農學院農藝系教授兼任農場場長。
1952—1960年:任浙江農學院副院長兼農學系教授。
1960—1965年:任浙江農業大學校長。
1965—1979年: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院長。
1979年:任浙江農業大學校長。
1979年6月23日:逝世於杭州浙江醫院。

丁振麟基本信息

丁振麟,1911年2月3日出生於浙江省餘杭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自幼父親早逝,留下兄弟姐妹五人,靠母親做裁縫養活一家。他在餘杭縣五堰廟初級小學讀書時,聰敏好學,成績優良,由老師介紹到普濟堂高級小學免費學習。高小畢業後,考入杭州筧橋浙江大學農學院附設高級農校就讀,每天往返要步行幾十裏,課餘還要在堂伯米店幫工,這樣半工半讀直到農校畢業。1930年,他考入浙江大學農學院農藝系,課餘仍幫工以維持生活。1934年以出色成績畢業於浙江大學農藝系,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譽。畢業後在中央大學農學院大勝關農場任技術員,一面繼續學習農業科學理論,一面在金善寶等專家、教授指導下從事農場工作和科學試驗。1939年,他在雲南大學農學院籌建農場,並擔任農場技士,兼農藝系助教。由於工作認真負責,成績顯著,1941年升任講師兼農場技術指導,1944年又晉升為農藝系副教授。1945年1月考取公費赴美留學實習,先後在美國依阿華州立農學院、康奈爾大學學習作物遺傳育種學、細胞學、切片技術、羣體遺傳學、玉米育種等課程。回國後受浙江大學竺可楨校長的聘請任農學院農藝系教授兼農場場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2年院系調整時,浙江大學農學院獨立成為浙江農學院,丁振麟被委任為副院長兼農學系教授。其後歷任浙江農業大學副校長、校長;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等職。 [1] 

丁振麟發展浙農大

土壤學 土壤學
丁振麟在浙江農學院和浙江農業大學任職期間,本着教育必須理論聯繫實際,為生產服務,培養出能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農業專門人才的思想,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擴大、發展農業教學和科研基地
1946年,丁振麟任浙江大學農學院農藝系教授兼農場場長。那時,浙江大學農學院剛從貴州遷回杭州華家池,除新造的三座二層樓房外,四周一片荒蕪。為給學校的教學、科研提供基本條件,他憑着過去辦場的經驗悉心籌劃,統一佈置,平整田塊,疏通渠道,建立排灌系統,並按各系需要分區管理,使各系均有實驗基地。同時,恢復了抗戰前建立的浙江大學植物園和充實各種植物的標本區,使農場面貌煥然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丁振麟任浙江農學院副院長。由於學校發展較快,基建用地逐漸擴大,農場土地相對減少。經他籌劃,在1955—1956年又在華家池周圍擴增了460餘畝,並在餘杭縣新建山地農場(主要為紅黃壤)1119畝,以種茶為主;1958年還與浙江省農業廳、糧食廳和商業廳合辦浙江省大觀山畜牧飼養試驗場。至1959年,全校農場面積達3400畝,其中華家池校本部農業試驗場就有1175畝田地和200餘畝池塘養殖水面,形成了規模較大、專業全面的綜合實習農場。該場下設作物、果蔬、蠶桑、畜牧、茶葉和觀賞植物等生產隊。與此同時還建造了有1畝多地面積的温室和暗室,為浙江農業大學現在校園的規模打下了基礎。
二:恢復並新建一些系科
1952年院系調整時,浙江農學院僅保留了農學植保桑蠶三個系四個專業和一個茶葉專修科。丁振麟根據浙江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經浙江省委批准,於1955—1956年恢復了園藝系、土壤農化系和畜牧獸醫系,並將茶葉專修科改為葉系本科,新建一個農業機械系。1957年又為農業部承辦了全國種子講習班,培訓種子專業人員,並在此基礎上,於1958年設置了種子學專業。同年,還建立了全國農業院校第一個放射性原子能實驗室(現原子能農業科學研究所的前身)。由於系科增加,農學院基建面積又有擴大,除新建一些教室、學生食堂、宿舍,職工宿舍外,還建立了東西兩座教學大樓。當時,在校教師由數十人增加到數百人,學生由百餘人增加到數千人。為浙江農業大學教學、科研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三:提高教學質量 培養合格人才
要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人才,丁振麟認為首先要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他在任副院長期間,根據各系師資情況,除增聘名教授外,主要是派遣、鼓勵教師在職進修、脱產進修,以適應院系調整後教學改革的需要。50年代上半期,在學習蘇聯浪潮的推動下,組織教師舉辦米丘林遺傳學、威廉士土壤學等學術講座;開設教師俄語學習班,親自帶頭參加學習,並與農學系教師一起邊學習、邊翻譯,出版了H.A.馬索裏揚著的《作物栽培實驗室作業》一書(高教出版社出版),也為後來集體翻譯《種子學》、《種子貯藏原理》等書打了俄語基礎。1953—1955年間,農業部和有關院校舉辦的各種蘇聯專家專題講習班,如米丘林遺傳學、達爾文學説、作物栽培學、威廉士土壤學以及耕作學等講習班,丁振麟都敦促各系選派教師參加。農學系先後派出教師10人蔘加和討論後,增加了對蘇聯農業科學和生產情況的瞭解。在學習蘇聯的同時,為了聯繫本國農業實際,丁振麟還經常組織教師參加有關的農業生產會議,帶領學生深入農村,進行生產實習,參加生產勞動,總結農業生產經驗和了解存在的問題。他除在校親自帶頭種豐產試驗田(種甘薯)外,還要求專業教師根據農業生產存在的問題開展科學研究。例如,農學系教師瞭解到金華地區由於推行三熟制,秋玉米播種遲而影響到產量時,就研究採用移栽方法提早播種,經在校內試驗,證明適期播種和移栽,可以增加玉米產量二三成。又如水稻的兩段育秧,解決了連作稻區秧齡的栽培問題,在雙季稻區增產顯著。在育種上,農學系育成的水稻良種“先鋒1號”、棉花“錢江9號”、大麥“浙農12”等都在生產上佔有較大的種植面積,獲得全國或浙江省優秀科技成果獎。這些科研成果既解決了生產問題,也充實了教學內容。此外,還成立了學生科研小組,由有關教師幫助學生選好課題,由學生自己設計、動手進行科學研究,然後由校領導定期評比出得獎名次。這樣既樹立了學生親自勞作的觀念,又培養了其獨立思考的能力。為了檢查科研成果,總結經驗,1955年和1957年,全校召開了兩次科學討論會,交流科研成果,活躍學術氣氛,受到農業界的好評。1956年,學校成立了科學研究部和學報編輯委員會,出版了《浙江農學院學報》,為提高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創造了條件。在教材建設方面,丁振麟認為編好教材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另一個重要條件。他提出教材必須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和先進性,理論要密切聯繫實際,符合我國農業生產的需要,並要求各系組織骨幹教師編寫高質量的教材。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浙江農業大學共編寫出版了27門課的教材,其中有19門課如《土壤學》《農業化學》《養蠶學》《蠶體解剖生理學》《桑樹栽培學》《果樹栽培學》《蔬菜栽培學》《種子學》《耕作學》、《作物遺傳選種及良種繁育》、《茶樹栽培學》,均被農業部選為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試用教材。丁振麟還親自主持組織農學系教師編寫《作物栽培學》一書。該書的作物種類齊全,包括糧食作物、工業原料作物和主要綠肥作物;在基礎理論方面作了詳細介紹,其中耕作制度、種子學原理和作物產量形成等章節的內容,都比較新穎翔實,可作為各類作物栽培技術的理論依據。該書1962年出版後,受到國內同行的好評和廣泛採用。由於學校貫徹執行教學、科研和生產勞動三結合的措施得力,領導處處以身作則,因而學術空氣濃厚,全校師生學農、愛農蔚然成風。大家都願為發展祖國農業教育和提高農業生產貢獻力量。在丁振麟主持校務工作的十多年裏,培養的學生遍及全國,而且大多數已成為農業教育、科研和生產領域中的骨幹,有的已是科技專家、教授和領導幹部,對於發展浙江省農業科教、生產事業來説,其作用之大更是不言而喻的。

丁振麟探討大豆

丁振麟非常重視科學研究,早年在大豆和雜糧作物的遺傳育種方面做過一些有成效的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撰寫過《玉米田間技術之研究》、《近代玉米育種法》、《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遺傳研究》等文章。其中《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遺傳研究》一文是他留美前在雲南大學農學院進行7年研究的總結,1944年曾發表在中華農學會第25屆年會論文集上;後經進一步整理,重新刊登於1946年《美國農藝學會雜誌》上,引起國內外農業科技人士的重視。該論文榮獲中央研究院1947—1948年度科學論文二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很重視生態研究。50—60年代,他廣泛收集全國各區的大豆品種,分別在有代表性的地點試驗,研究我國大豆不同基因型的氣候適應性規律,1959年發表了《氣候條件對大豆生長髮育的影響》論文。嗣後又在不同緯度地區選點試驗,研究大豆蛋白質、油分和碘價的變化規律,於1965年發表了《氣候條件對大豆化學品質的影響》的論文。這兩篇論文對指導大豆科研和生產者正確進行大豆引種和提高大豆的品質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丁振麟還指導他的研究生收集全國各省不同大麥基因型的品種3000餘個進行大麥生態研究,並據此初步劃分出我國大麥的生態區域,發表了《我國大麥區域的初步劃分》的論文。這篇論文不僅成了我國大麥引種栽培的指南,而且為深入研究大麥生態區劃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文獻。1965年後的十餘年,丁振麟擔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雖身處逆境,但仍然憑藉其通曉英、日、德、俄等多國文字的深厚功底,孜孜不倦地從事編譯工作。經他組織科技人員編譯的《作物產量形成與高產理論論文集》,1965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由他負責主編、定稿的《浙江農業科學論文集》,1980年由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這兩本文集都體現了當時的科技水平,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較大的實用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民雖有很高的生產積極性,但缺乏農業科學知識。丁振麟一方面鼓勵教師編寫通俗的農業科技讀物,一方面自己也在百忙中編寫了《大豆的種法》、《玉米的種法》和《甘薯的種法》等小冊子,並主編了《農業生產技術問答》一書。他還經常為《浙江日報》的“科學生活”副刊撰寫文章,普及農業科學知識,指導農業生產。

丁振麟任職期間

《浙江農業科學》 《浙江農業科學》
丁振麟有相當一段時間是教學、科研領導雙肩挑。從1946年擔任浙江大學農學院農藝系教授時起,他主要講授“食用作物學”和“作物育種專題”兩門課程。他在教材的科學性、實踐性和系統性上着實下了一番功夫。他一方面把從國外帶回的和國內廣泛收集的各種作物不同的科、屬、種和類型充實到作物標本區以豐富直觀教材;另一方面廣泛查閲國內外有關書刊、資料,吸取其中有用的精華部分亦即提取各類作物在形態、分類、生理、生態和栽培技術上的共性,納入作物總論的範疇;各論則只講本國本地實地栽培作物的生物學特性、對生態環境條件的要求和相應的栽培技術要點,必要時補充一些農業勞模的先進經驗。對相近的作物採取以突出的一個重點為主的講法,觸類旁通,避免重複;對最主要的糧食作物要求學生在實習課中實地栽培一次,增強感性認識。通過作物標本區(當時以該院的種類最全)的實地觀察,學生對各類作物在不同科、屬、種和類型間的共性和異點,有比較系統和深刻的印象;通過各類的講述和實習課又可以瞭解到重點作物的個性和栽培技術,理論聯繫實際地學到有用的知識。在講授這門課的基礎上他編寫了《食用作物栽培學》(浙江農學院1953年印)。後來,由浙江農業大學主編,1961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作物栽培學》就是以他的教材為基礎編成的。丁振麟主講的另一門課是“作物育種專題”,主要是介紹國內外作物育種在理論和技術上的新進展。他除講授自己掌握的有關知識外,特別注意通過各種渠道學習、掌握國內外有關這個專業最新的概念、信息、技術和成就。有一次,美國著名大豆專家伍德華斯寄來些大豆基因連鎖羣的資料和圖片,他就津津有味地向同學們做了介紹,藉以培養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跟蹤本專業或重點課題研究最新進展的興趣和學風。
為使教學與科研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1960年,在農學院與農科院合併期間身兼雙重領導的丁振麟,強調教師與科研人員經常開展學術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例如,農學系與作物所每週合作舉行一次學術討論會,由教師和科研人員輪流作專題報告,多數同學前來聽講,參加討論;有時以能者為師上台講課,涉及生產經驗時,則大多請科研人員主講。此外,在農村開展科學試驗和農村調查時也聯合進行,總結新三熟制的經驗即其一例。這樣做可使教學、科研密切聯繫生產實際,並能收到集思廣益的效果。在此期間還聯合創辦了《浙江農業科學》期刊,及時登載一些重要科研成果和先進技術經驗,對指導農業生產促進科學發展起到很大作用。儘管這個期刊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被迫停刊,但在丁振麟的一再努力下,又於1972年復刊。
丁振麟在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期間,非常關心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他鑑於國外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提出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應以水稻為材料開展生物技術研究,並親自物色人才,增添設備,着手研究。經他籌措組織的這個班子的主要人員,如今已成為中國水稻研究所從事生物技術研究的帶頭人。他對農業微生物、作物生理、生態和原子能在農業上的作用等新興領域也很重視,都已在院內組織力量開展研究並給予有力的支持。丁振麟認為作好科技情報和圖書服務工作是提高科研水平必不可少的手段。他經常到圖書館和情報室閲覽新到書刊,並向有關人員瞭解工作情況和問題。他還親自審定原版外文書刊的訂購,凡新到書刊中涉及他所喜愛的專業,總要翻閲一番,即使在生病或文化大革命受審查期間,也經常讓身邊工作人員幫他借閲一些他感興趣的新書。多年以來,由他組織科研人員合作翻譯的譯文、綜述達數十萬字,由他定稿的譯叢如《國外信息》、《科技動態》等小冊子很受讀者歡迎。
文化大革命後,丁振麟更是意氣風發、幹勁十足地為探求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道路而奔忙。他決定在生產基層設立研究、示範、推廣基點,以便因地制宜地解決生產問題。他親自帶隊到浙江桐鄉縣蹲點進行水稻高產栽培研究,指導科研人員提出“三高一穩”的水稻高產技術,受到省裏獎勵。後來又在諸暨縣設立稻田培養水浮蓮和綠萍的基點,取得成功。在他任職期間;作物育種工作也取得較大成就。水稻良種“原豐早”、“二九青”,小麥良種“浙麥1號”、“浙麥2號”,大麥良種“早熟3號”、“浙皮1號”等,在生產上都有很大的面積,對增產糧食起到重大作用,並多次獲得國家級或省級獎勵。

丁振麟人物品德

丁振麟長期擔任領導職務和許多社會工作。他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還是中國農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浙江省學會理事長,浙江省作物學會理事長。他身居高位,事務繁重。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始終以人民中的普通一員要求自己,從不搞特殊化。他主持的科研課題都是本着勤儉辦科學的精神辦事。他一再囑咐跟他一起工作的青年教師和科研人員要注意養成儉樸節約的習慣,就連裝種子用的紙袋往往也要用到不能再用為止。有一次,他的科研助手不慎打碎了一隻脂肪抽出器的冷凝管,他執意要自己掏錢賠償。學校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建造了一些比較高級的宿舍,他主張把高規格的住房優先分給老教授、老幹部和有貢獻的人員,自己則住在一間不到15平方米的舊房子裏。他事事都把自己放在羣眾之中,如與羣眾一起排隊理髮、洗澡等,有人主動讓他,都被婉言謝絕。為了與羣眾打成一片,凡外出參加會議或下鄉調查、蹲點,都與羣眾同吃、同住,這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大家交談,瞭解情況。他遇事與羣眾商量,傾聽羣眾的意見,發現教學、科研出現問題,總要深入到系、科盡力幫助解決,以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他敬重、愛護老教授、老工人,經常在生活上給予照顧;也十分關心中青年教師和科技人員的成長,儘可能為他們提供進修的機會,發揮他們的優勢;同時也十分重視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使他們逐漸成長為合格的接班人。因此,在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的上上下下,學生、教師、科研人員及職工都和他親密無間團結共事,經常找他反映、請教、商量或解決一些工作和生活問題。1979年,組織上重新任命丁振麟為浙江農業大學校長。他一到校就去探望重病在家的老工人馮錦祥和農場的工人們以及各位老教授;到校不久便親自到各系科檢查工作,傾聽羣眾意見,及時幫助解決一些問題和困難,鼓勵師生員工積極搞好本職工作,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學校各項建設的順利進展。
不幸的是,他由於身患胰腺癌,醫治無效,於1979年6月23日逝世於抗州浙江醫院,終年69歲。臨終前他仍念念不忘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的建設問題,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己。根據他生前遺願,他的骨灰已撒在他長期工作的浙江農業大學校園內和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土地上。深受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廣大師生員工尊敬愛戴的丁振麟教授雖然過早地與世長辭了,但他的治學精神和道德風貌將永遠活在後人的心間。

丁振麟主要論著

1 丁振麟.中央大學農學院大勝關農事試驗場最近玉米、大豆試驗成績簡報.國立中央大學農學叢刊,1935,3(1):1—20.
2 丁振麟.玉米田間技術之研究.中華農學會報,1945.
3 丁振麟.野生大豆與栽培大豆之遺傳研究.中華農學會報,1945(182):4778.
4 丁振麟.近代玉米育種法.中華農學會報,1947,79—92.
5 丁振麟.甘薯和月光花嫁接試驗的預報.科學通報,1951,2(1):65—66.
6 丁振麟等.應用移植方法產生的分枝大麥.科學通報,1951,2(9):1958.
7 丁振麟等.甘薯和月光花嫁接培養試驗.農業學,1952,3(1):17—24.
8 丁振麟.大豆栽培問題.浙江科聯農學通訊,1956,11:27—30.
9 丁振麟.近代世界農業科學的新成就.浙江科聯,1957,9(6):6—9.
10 丁振麟等.我國大麥區域的初步劃分.浙江農學院學報,1959,4(1):76.
11 丁振麟.我國大豆生物氣候適應性的研究I.氣候條件對於大豆生長髮育的影響.浙江農學院學報,1959,4(1):39—54.
12 丁振麟.談談金華地區秋玉米.浙江農業科學,1960,2(18).
13 丁振麟.Ⅱ.氣候條件對於大豆化學品質的影響.作物學報,1965,4(4):313—320.
14 丁振麟.食用作物栽培學.浙江農學院教材,1953.
15 丁振麟.農業生產技術問答(主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55—1957.
16 丁振麟等.作物栽培學,豆類作物(15—20章)薯類作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17 丁振麟.甘薯(作物栽培學叢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18 丁振麟.作物栽培學(主編).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1.
29 丁振麟.作物產量形成與高產理論(主編).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5.
20 丁振麟等.浙江農業科學論文集(主編).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8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