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愛軍

(南京大學校長助理,南京赫爾辛基大氣與地球系統科學學院院長)

鎖定
丁愛軍,男,漢族,1977年9月出生於江蘇泰興,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博士,南京大學校長助理、南京大學南京赫爾辛基大氣與地球系統科學學院院長 [5]  [22] 
丁愛軍於1995年考入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先後獲得學士、博士學位;2001年至2009年在香港理工大學進行合作研究;2009年被聘為南京大學教授;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014年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7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8年至2024年擔任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院長 [14]  ;2023年6月任南京大學南京赫爾辛基大氣與地球系統科學學院院長 [21]  ;9月任南京大學校長助理 [20] 
丁愛軍主要從事空氣污染氣象學、氣溶膠與天氣氣候相互作用、大氣物理與大氣化學相互作用的觀測與數值模擬研究 [4] 
中文名
丁愛軍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泰興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性    別
學    位
博士
學    歷
研究生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丁愛軍人物經歷

丁愛軍
丁愛軍(2張)
1977年9月,丁愛軍出生於江蘇泰興 [10] 
1995年—1999年,就讀於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專業,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99年—2004年,就讀於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氣象學專業,期間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2001年—2009年,在香港理工大學進行合作研究。
2009年,被聘為南京大學教授。
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
2014年,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同年,獲得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16] 
2017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0] 
2018年,擔任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峯”高層次創新人才團隊負責人。
2018年—2024年,擔任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院長 [14] 
2023年6月,任南京大學南京赫爾辛基大氣與地球系統科學學院院長 [21]  ;9月,任南京大學校長助理 [20] 

丁愛軍主要成就

丁愛軍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丁愛軍作為主要負責人建設和發展南京大學地球系統區域過程綜合觀測試驗基地SORPES(2020年入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4] 
  • 學術論著
根據2024年2月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網站數據,丁愛軍先後在包括Science、Nature Geoscience、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在內的國際主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30餘篇 ,相關論文Google-Scholar總引用19000餘次, WoS總引用14000餘次,高影響指數H-Index為62 [4]  ,代表論文如下:
X. Huang#*, K. Ding#, J. Liu, Z. Wang, R. Tang, L. Xue, H. Wang, Q. Zhang, Z.-M. Tan, C. Fu, S. J. Davis, M.O. Andreae, A. Ding*, Smoke-weather interaction affects extreme wildfires in diverse coastal regions, Science, 379, 457-461, 2023.
W. Nie#, C. Yan#, D.D. Huang#, Z. Wang#, Y. Liu, X. Qiao, Y. Guo, L. Tian, P. Zheng, Z. Xu, Y. Li, Z. Xu, X. Qi, P. Sun, J. Wang, F. Zheng, X. Li, R. Yin, K.R. Dallenbach, F. Bianchi, T. Petaja, Y. Zhang, M. Wang, M. Schervish, S. Wang, L. Qiao, Q. Wang, M. Zhou, H. Wang, C. Yu, D. Yao, H. Guo, P. Ye, S. Lee, Y. J. Li, Y. Liu, X. Chi, V.-M. Kerminen, M. Ehn, N. M. Donahue, T. Wang, C. Huang, M. Kulmala, D. Worsnop, J. Jiang*, A. Ding*,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ed by condensing anthropogenic vapours over China's megacities, Nature Geoscience, 15, 255-261, 2022.
K. Ding,# X. Huang#, A. Ding*, M. Wang, H. Su, V.-M. Kerminen, T. Petaja, Z. Tan, Z. Wang, D. Zhou, J. Sun, H. Liao, H. Wang, K. Carslaw, R. Wood, P. Zuidema, D. Rosenfeld, M. Kulmala, C. Fu, U. Poschl, Y. Cheng*, M. O. Andreae, Aerosol-boundary-layer-monsoon interactions amplify semi-direct effect of biomass smoke on low cloud formation in Southeast Asia,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6416, 2021.
X. Huang#, A. Ding*,#, J. Gao#, B. Zheng# … Q. Zhang*, K. He, Enhanced secondary pollution offset reduction of primary emissions during COVID-19 lockdown in China,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8, 2, nwaa137, 2021.(基金委年度報告資助成果巡禮,2021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2] 
L. Xue, A. Ding* et al., ENSO and Southeast Asian biomass burning modulate subtropical trans-Pacific ozone transport,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8(6), nwaa132, 2021.
X. Huang, A. Ding* et al., Amplified transboundary transport of haze by aerosol-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in China, Nature Geoscience, 13, 428-434, 2020.(2020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A. Ding*, X. Huang, W. Nie et al.,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PM2.5 in eastern China due to regional-scale emission control: evidence from SORPES in 2011-2018, Atmos. Chem. Phys., 19, 18, 11791-11801, 2019.
X. Huang, Z. Wang, A. Ding*, Impact of aerosol-PBL interaction on haze pollution: Multiyear observational evidences in North China , Geophys. Res. Lett., 45, 16, 8596-8603, 2018.
A. Ding*, X. Huang, C. Fu, Air pollution and Weather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s-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7.
A. Ding*, X. Huang*, W. Nie, J. Sun, V.-M. Kerminen, T. Petaja, H. Su, Y. Cheng, X. Yang, M. Wang, X. Chi, J. Wang, A. Virkkula, W. Guo, J. Yuan, S. Wang, R. Zhang, Y. Wu, Y. Song, T. Zhu, S. Zilitinkevich, M. Kulmala*, C. Fu*, Enhanced haze pollution by black carbon in megacities in China, Geophys. Res. Lett., 2016.(GRL雜誌2016年以來發文引用第一)
A. Ding*, W. Nie, X. Huang, X. Chi, J. Sun, V.-M. Kerminen, Z. Xu, W. Guo, T. Petaja, X. Yang, M. Kulmala, C. Fu, Long-term observation of air pollution-weather/climate interactions at the SORPES station: a review and outlook, Front. Environ. Sci. Eng.,10 (5): 15, 2016. (專刊邀稿、封面文章)
A. Ding, C. Fu, X. Yang, J. Sun, T. Peteja, V. Kerminen, T. Wang, Y. Xie., E. Herrmann, L. Zheng, W. Nie, Q. Liu, X. Wei and M. Kulmala: Intense atmospheric pollution modifies weather: a case of mixed biomass burning wither fossil fuel combustion pollution in the eastern China, Atmos. Chem. Phys.,13,10545-10554, 2013.
A. Ding, T. Wang, C. Fu: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s of carbon monoxide and ozone in Hong Kong, South China, J. Geophys. Res., 118, 2013.
A. Ding, C. Fu, et al., Ozone and fine particle in the western Yangtze River Delta: an overview of 1 yr data at the SORPES station, Atmos. Chem. Phys., 13,11, 5813-5830,2013.
A. Ding, T. Wang, L. Xue, J. Gao, A. Stohl, H. Lei, D. Jin, Y. Ren, X. Wang, X. Wei, Y. Qi, J. Liu, and X. Zhang: Transport of north China air pollution by mid-latitude cyclones: Case study of aircraft measurements in summer 2007, J. Geophys. Res. , 114, D08304, 2009.
A. Ding, T. Wang, V. Thouret, J.-P. Cammas, and P. Nedelec: Tropospheric ozone climatology over Beijing: Analysis of aircraft data from the MOZAIC program, Atmos. Chem. Phys., 8, 1-13, 2008.
A. Ding and T. Wang: Influence of Stratosphere-to-troposphere exchange on the seasonal cycle of surface ozone at Mt Waliguan in western China, Geophys. Res. Lett., 33(3), L03803, 2006.
A. Ding, T. Wang, M. Zhao, T. Wang and Z. Li: Simulation of sea-land breezes and a discussion of their implications on the transport of air pollution during a multi-day ozone episod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of China. Atmos. Environ., 38, 39, 6737-6750, 2004. [4] 
  • 科研項目
根據2024年2月南京大學網站數據,丁愛軍先後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金重大計劃集成研究等國家級重大項目 [3] 
項目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職務
2005年—2009年
中國酸雨沉降機制、輸送態勢及調控原理
科技部973計劃項目
參加
2010年—2013年
SOGG-EA(Source of Greenhouse Gases in East Asia)
挪威自然科學基金NORKLIMA 中挪氣候變化專項
參加
2010年—2013年
1994-2009華南對流層臭氧年際和長期變化及其成因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主持
2010年—2014年
全球不同區域陸地生態系統碳源匯驅動機制與優化計算研究
科技部全球變化重大科學計劃項目
參加
2010年—2014年
我國東部沿海城市帶的氣候效應及其對策研究
科技部973計劃項目
參加
2013年—2016年
煙花導致臭氧生成光化學機理觀測與模擬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主持
2014年—2016年
長三角區域細顆粒及臭氧污染特徵和灰霾形成機制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
主持
2015年—2017年
空氣污染氣象學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
主持
2016年—2019年
長三角典型城市空氣污染與大氣邊界層相互作用機制的觀測與模擬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
主持
2016年—2020年
我國東部沿海大氣複合污染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技術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
主持
2018年—2022年
大氣複合污染中的物理與化學過程相互作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
主持
2019年—2022年
PM2.5和臭氧污染主控因子識別及相互作用研究
江蘇省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重大專項課題
主持
2019年—2022年
大氣污染源高分辨率實時精準溯源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範
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社會發展)重點項目
主持
2019年—2023年
“西風—季風協同作用及影響”子專題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
主持
2021年—2023年
我國東部超大城市羣大氣複合污染成因外場綜合協同觀測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
主持
2023年—2027年
臭氧污染過程、機理及預報方法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
主持
參考資料來源: [4]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10年
環渤海區域大氣顆粒物污染特徵和灰霾天氣的形成機制
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第6完成人) [6]  [8] 
2010年
我國對流層臭氧污染及過程研究
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第2完成人) [6]  [8] 
2015年
——
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6完成人)
2020年度
基於多模式集成的大氣複合污染預報準確率提升關鍵技術及其在江蘇的應用研究
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2完成人) [9] 

丁愛軍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根據2024年2月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網站數據,丁愛軍先後承擔《大氣化學》《空氣污染氣象學》《大氣擴散理論與模式》《地球大氣綜合探測》《大氣科學進展》《空氣污染-從局地到全球》《氣候與全球變化科學基礎》《大氣科學導論》《地球系統科學基礎》《大氣科學科研入門》等本科、研究生專業和通識課程的教學 [4] 
  • 指導學生
根據2024年2月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網站數據,丁愛軍先後指導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40餘名 [4] 

丁愛軍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稱號
授予單位
2014年
十佳全國優秀青年氣象科技工作者
2016年
2015年度ICTP獎 [13] 
2020年
全球高被引科學家(跨學科領域)
科睿唯安 [18] 
2021年
全球高被引科學家(跨學科領域)
科睿唯安 [18] 
2022年
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地球科學) [1] 
科睿唯安 [18] 
2022年
第四屆科學探索獎 [7]  [12] 
騰訊基金會
2023年
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地球科學)
科睿唯安
參考資料來源: [4] 

丁愛軍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0年
陸地生態系統與大氣過程集成研究iLEAPS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13年
《Atmos. Ocean. Sci. Lett.》責任編輯
2013年
iLEAPS中國委員會聯合主席
2015年
Tropospheric Ozone Assessment Reports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16年
江蘇省環保類四大重點實驗室聯合學術委員會委員
2016年
大氣科學學報》編委
2016年
大氣科學》編委
2016年
《Atmos. Chem. Phys.》 責任編輯
2016年
陸地生態系統與大氣過程集成研究iLEAPS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17年
世界氣象組織(WMO)全球大氣觀測計劃(GAW)反應性氣體工作組科學顧問組(SAG)成員
2018年
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協作專家委員會成員
2020年
2020年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Air Quality (MAP-AQ)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20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2021年
《Environmental Science: Atmospheres》Advisory Board Member
2023年
美國化學會期刊《ACS ES&T Air》副主編
2023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第九屆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2024年
江蘇省氣象學會副理事長
參考資料來源: [4]  [11]  [19] 

丁愛軍人物評價

丁愛軍是一位藍天先行者 [15] (荔枝網評)
丁愛軍在對流層污染物的物理化學過程分析與模擬方面作出了貢獻 [17] (國際理論物理中心評)
丁愛軍在大氣化學與大氣物理相互作用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 [18] (科學探索獎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