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崇吉

鎖定
丁崇吉(1860年4月26日-1942年),男,字舟益,英文名字:Tign Sung Kih。 生於浙江定海。初學於上海出洋局。同治十二年。以官費留美,為中國第二批留美幼童之一。入麻省某高等學校。習文科。光緒六年。入哈佛大學。光緒七年回國。研究水雷戰術於大沽口。凡四年。光緒十一年。充上海各報英文訪員。任海關辦事員。光緒三十四年。署理海關監督。兼任統計科副文案。現任辦事科長。
中文名
丁崇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60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
1942年
性    別

丁崇吉人物簡介

丁崇吉,男,生於1860年4月26日,籍貫浙江定海。其父丁長綬生於1813年8月26日,1900年義和團起義那年去世,享年87歲。其母陳氏,1866年亡故。丁崇吉從小兄弟姐妹多至九人。全家靠做豆腐為生。孩子們長年以稀飯果腹,佐以鹽巴。牀鋪不夠,就睡在做豆腐用大缸的缸蓋上。丁氏家族儘管家境清寒,卻有重教育的傳統。父親9歲就上了私塾。至於官費留學,當時社會上許多人不知外國為何樣,沒有多少人願意去。即便有幸被選中,也要簽字畫押,“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丁長綬因孩子多,家庭生活拮据,加上大兒子和二兒子被其弟帶去上海學生意,搞外貿,對外面的世界多少有所知曉,因此便決定送其兒子出洋留學。

丁崇吉赴美留學

丁崇吉個子矮小,卻很聰明,他通過了面試、筆試,被錄取為留美幼童。出國幼童代表國家形象,所取之名也要顯得温文爾雅,老師給丁崇吉更名為“丁艗仙”,意為“有益於舟山的人”。經8個月培訓,1873年秋天13歲的他,作為第二批幼童,在上海吳淞口碼頭登上了去美國的輪船。經一個月航行,到達美國舊金山。 [1]  火車剛抵達美國麻省春田,他和鎮海籍幼童王良登即被安排去麻省霍利約克N.L.迪克曼夫人家。 [1] 

丁崇吉考入哈佛大學

在迪克曼夫人的細心指導下,1876年,丁艗仙進入霍利約克中學。他學習勤奮,4年裏沒缺一天課,畢業時,成績名列全班第三。1880年,他考入以文科和學術風氣自由著稱的哈佛大學 [1] 

丁崇吉被迫回國

10年後,幼童們長成了小夥子,他們穿洋裝、講洋話,思想西化。這可違背了朝廷的“初衷”,引起了國內保守派的強烈反對。1881年6月8日(光緒七年五月十二),皇帝准奏了總理衙門的奏請,將出洋學生一律調回,史無前例的偉大教育項目就此流產,留美幼童命運急驟逆轉。8月,在哈佛大學剛讀完一年書的丁艗仙含淚揮別迪克曼夫人和同窗好友。10月1日抵達上海,可是吳淞碼頭上沒有了9年前送別時的隆重熱烈場景,也沒有前來歡迎的人羣,幼童們心裏頓生悲涼之情。不久,部分留美幼童被政府派往天津大沽口炮台,丁崇吉被任命為把總,在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生滿誼士上校教授下研習魚雷戰術。 [1] 

丁崇吉工作經歷

1885年10月21日,丁崇吉以編外人員身份進入上海江海關統計科,並於1904年1月轉任辦事員。 [1] 
1908年1月,丁崇吉破例升任為代理副税務司,此前華人從未擔任過此等職務,後為上海江海關副税務司(民國定海縣誌中有記載)。丁崇吉因在1884年的中法戰爭服役被政府授予軍士長軍銜,又因對海防資金有貢獻而被授予次級地方行政長官的榮譽職位,他還曾是上海文學和辯論會的會員、皇家亞洲學會中國分會會員、世界中國學生聯合會委員及海關華人職員俱樂部委員會委員。在海關的幾十年工作中,他竭力維護華人職員的合法權益,受到職員們的愛戴。 [1] 

丁崇吉逝世

1942年,逝於上海,享年82歲。1946年,埋葬於定海北門外山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