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小斌

(四川省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市外國專家局)局長)

鎖定
丁小斌,男,漢族,1968年01月生,四川峨眉山人,1989年0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07月參加工作,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畢業,研究生文化,理學博士,研究員。
現任四川省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局長、黨組書記,兼任成都市外國專家局局長。 [1-2] 
中文名
丁小斌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8年01月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
出生地
四川峨眉山
學位/學歷
博士 [11]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性    別

丁小斌人物履歷

1985.09—1989.07,四川師範大學化學系化學專業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9.09—1992.07,中國科技大學近代化學系化學物理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2.07—1995.09,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室研究實習員;
1995.09—1998.10,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室助理研究員(其間:1995.09—1998.07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在職攻讀博士研究生,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8.10—2000.11,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室副研究員、課題組組長;
2000.11—2002.09,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副研究員、課題組組長(其間:2001.03—2002.09在比利時Antwerpen universty、IMEC做博士後);
2002.09—2003.01,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課題組組長;
2003.01—2004.03,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課題組組長;
2004.03—2005.01,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課題組組長;
2005.01—2007.02, 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掛職)(其間:2005.08—2005.09參加市委黨校第34期市管幹部進修班學習;2006.09—2006.10在省委黨校參加四川省第三期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培訓班學習);
2007.02— 2016.09,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3] 
2016.09—2019.01,成都市投資促進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 [4-5] 
2019.01—四川省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局長,兼任成都市外國專家局局長。 [1-2] 
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委員 [8]  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 [9] 
2023.4- 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局長 [10] 

丁小斌任免信息

2019年1月11日,成都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成都市市長羅強向成都市人大常委會提出的任免案。決定任命:丁小斌為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局長 [6]  。丁小斌兼任成都市外國專家局局長。 [1] 
2023年4月6日成都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決定任命:丁小斌為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局長。 [10] 

丁小斌學術成就

丁小斌研究員通過承擔“西部之光”項目,取得了“納米聚合物水分散體及塑料用水性塗料”成果,該成果打破了國外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申報中國發明專利5項,已獲授權2項),還獲得國家863計劃優秀項目。利用該成果研製的水性塑料塗料,不僅可消除有機溶劑對環境的危害,節約大量的石油資源,而且使用安全、無毒。依託該成果建成了年產600噸納米樹脂和水性塗料的生產基地,累計生產40餘噸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外先進水平,在四川長虹等近50家企業推廣應用。丁小斌及其領導的研究團隊還在功能高分子微球、智能高分子材料等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受到國外同行的廣泛關注。
丁小斌研究員負責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等國家、省部級和地方企業的科研項目14項,獲得總計474.5萬元的經費支持。作為主要研發人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與中國石化集團維尼綸廠合作項目等6項國家、省部級和地方企業的科研項目,總經費合計142萬元。
共申報中國發明專利12項,其中獲授權4項,鑑定成果3項,發表研究論文60篇,其中SCI收錄47篇,合作撰寫專著2部。相關成果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Macromolecules等高水平國際刊物發表。

丁小斌所獲榮譽

2000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入選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004年獲得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十佳優秀青年”,2005年獲得四川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稱號,2006年入選四川省傑出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
丁小斌研究小組由入選前的7人,發展為23人(其中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3人)。培養指導(含協助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20餘人。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