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丁家鎮
- 行政區類別
- 鎮
- 所屬地區
- 陝西省咸陽市長武縣
- 地理位置
- 長武縣境西部
- 面 積
- 35.56 km²
- 下轄地區
- 9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丁家村
- 電話區號
- 029
- 郵政區碼
- 713601
- 氣候條件
- 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
- 陝D
- 人 口
- 11253人(2018年)
丁家鎮歷史沿革
編輯原名焦家村,清代丁姓大户家遷入更為今名。
秦漢屬鶉觚縣。
唐之後屬宜祿縣。
明代之後屬長武縣至今。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後,分屬長武縣昭仁鎮和宜祿鄉管轄。
1950年,分屬長武縣一區(城關)、三區(宜祿)管轄。
1956年,設丁家鄉。
1958年,屬昭仁公社管轄,12月丁家鄉歸長武公社管轄。
1961年,成立丁家鄉公社。
1984年,改丁家公社為丁家鄉。
丁家鎮行政區劃
編輯截至2011年末,丁家鎮轄丁家、五里鋪、直古、南硐、十里鋪、衚衕、張代河、張河、柳家河、陳劉河10個行政村;下設56個村民小組。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610428103200 | 121 | 丁家村 |
610428103201 | 121 | 南磵村 |
610428103202 | 121 | 五里鋪村 |
610428103203 | 122 | 十里鋪村 |
610428103204 | 122 | 直古村 |
610428103206 | 220 | 衚衕村 |
610428103207 | 220 | 陳劉河村 |
610428103209 | 220 | 柳家河村 |
610428103210 | 220 | 張代河村 |
丁家鎮地理環境
編輯丁家鎮位置境域
丁家鎮政府
丁家鎮地形地貌
丁家鎮氣候特徵
丁家鎮氣候屬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乾濕冷暖明顯。多年平均氣温9.1℃,1月平均氣温-5℃,極端最低氣温-20℃;7月平均氣温33℃,極端最高氣温36.9℃。無霜期年平均17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226.5小時,年總輻射115.6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270天。年平均降水量58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其中以8月最多。
[1]
丁家鎮水系水文
丁家鎮人口
編輯截至2011年末,丁家鎮轄區總人口1110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00入,城鎮化率18.9%。另有流動人口1500人。總人口中,男性5968人,佔53.7%;女性5140人,佔46.3%;14歲以下1760人,佔15.8%;15—64歲7003人,佔63.1%;65歲以上2345人,佔21.1%。總人口以漢族為主。2011年,丁家鎮人口出生率13.9‰,人口死亡率4.1‰,人口自然增長率9.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37.6人。
[1]
丁家鎮經濟
編輯丁家鎮綜述
丁家鎮第一產業
2011年,丁家鎮農業總產值達到0.7億元,比上年增長13.3%,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4.2%。耕地面積1.7萬畝,人均1.5畝,其中水澆地0.3萬畝,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丁家鎮糧食生產0.35萬噸,其中小麥0.28萬噸,玉米0.7萬噸,人均產糧347千克。經濟作物以蘋果、核桃、蔬菜為主。2011年,丁家鎮種植面積1.1萬畝,年產值0.5億元。2011年,丁家鎮種植瓜菜0.3萬畝,主要品種有甜瓜、西瓜、黃瓜、蘿蔔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丁家鎮生豬飼養量2690頭,年末存欄1710頭;羊飼養量1890只,年末存欄900只;家禽飼養量1600多羽。2011年,丁家鎮生產肉類274.5噸;畜牧業總產值3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4.3%。
[1]
丁家鎮第二產業
丁家鎮第三產業
丁家鎮交通運輸
編輯丁家鎮社會事業
編輯丁家鎮文化事業
丁家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丁家鎮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194人,專任教師12人;小學5所,初中1所,在校生314人,專任教師11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丁家鎮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丁家鎮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1個,門診部(所)10個,病牀46張。專業衞生人員43名,其中執業醫師14人,註冊護士9人。2011年,丁家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