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家街道

鎖定
丁家街道,隸屬於重慶市璧山區,地處璧山區南部,東與健龍鎮相鄰,東南與廣普鎮接壤,南與三合鎮為鄰,西南與永川區大安鎮相鄰,西與永川區大安鎮、金龍鎮接壤,西北與永川區金龍鎮為鄰,北與正興鎮接壤,東北與來鳳街道相鄰,總面積85.3平方千米。 [1] 
清朝時期,丁家街道境域屬四川東道重慶府璧山區登裏五甲;2010年11月,由丁家鎮改為丁家街道。 [1]  2011年末,丁家街道總人口6.66萬人。 [1]  截至2020年6月,丁家街道下轄3個社區、16個行政村, [2]  街道辦事處駐銅鑼社區振興西路26號。 [1] 
2011年,丁家街道財政總收入1.1億元,比2010年增長27%;農業總產值達到3.1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為32.5億元;有工業企業119家。 [1] 
中文名
丁家街道
外文名
DingJia Town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重慶市璧山區
地理位置
璧山區南部
面    積
85.3 km²
下轄地區
3個社區、1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銅鑼社區振興西路26號
電話區號
023
郵政編碼
40276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車牌代碼
渝C
人    口
6.66萬人(2011年總人口)

丁家街道建置沿革

清朝時期,屬四川東道重慶府璧山區登裏五甲。
民國元年(1912年),為國民政府第二區行政公署。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為丁家聯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為丁家鎮。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為丁家鄉。
1949年12月1日後,設為第四區。
1951年4月,定林鄉併入丁家鄉。
1951年7月27日,丁家鄉分為丁家鄉和鳳凰鄉。
1952年12月,丁家鄉分為丁家鎮和涼風鄉。
1956年,丁家鎮、涼風鄉、鳳凰鄉合併為丁家鄉。
1958年9月,丁家鄉改為丁家公社。
1961年2月25日,丁家公社析置鳳凰公社。
1978年2月10日,鳳凰、定林公社併入丁家公社。
1978年4月5日,由丁家公社改為丁家鄉。
1980年9月,丁家鄉改為丁家鄉公社。
1985年5月11日,丁家鄉公社改為丁家鎮。
2010年11月,由丁家鎮改為丁家街道。 [1] 

丁家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丁家街道下轄銅鑼、沙堆、閤中3個社區,石埡、天燈、黌學、涼風、蓮花壩、走馬、龍安、銅瓦、三五、楊寺、大嵐坳、長五、八壽、高古、新民、竹林灣16個行政村;下設18個居民小組、118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丁家街道下轄3個社區、16個行政村:銅鑼社區、沙堆社區、閤中社區、石埡村、黌學村、三五村、涼風村、長五村、高古村、新民村、八壽村、竹林灣村、大嵐坳村、銅瓦村、楊寺村、天燈村、走馬村、龍安村、蓮花壩村, [2]  街道辦事處駐銅鑼社區振興西路26號。 [1] 

丁家街道地理環境

丁家街道位置境域

丁家街道地處璧山區南部,東與健龍鎮相鄰,東南與廣普鎮接壤,南與三合鎮為鄰,西南與永川區大安鎮相鄰,西與永川區大安鎮、金龍鎮接壤,西北與永川區金龍鎮為鄰,北與正興鎮接壤,東北與來鳳街道相鄰,距璧山區城26千米,東西最大距離13.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6千米,總面積85.3平方千米。 [1] 

丁家街道地形地貌

丁家街道地形均為丘陵地,地勢為東西高、中間低。 [1] 

丁家街道水文

丁家街道境內主要河道有梅江河、定林溪2條河流,梅江河為一級河道,河流總長度18千米,年徑流總量0.2億立方米,流經新民、八壽、竹林灣、大嵐坳4個村;定林溪為一級河道支流,從沙堆至涼風,流經境內天燈、銅瓦、楊寺,長14千米。 [1] 

丁家街道自然資源

2011年,丁家街道有耕地面積4.8萬畝,人均0.9畝。 [1] 

丁家街道人口

2011年末,丁家街道總人口6.66萬人,城鎮化率23.8%;另有流動人口48017人。總人口中,男性34230人,佔51.4%;女性32369人,佔48.6%;14歲以下7625人,佔11.4%;15—64歲49743人,佔74.7%;65歲以上9231人,佔13.9%;以漢族為主,達6.62萬人,佔99.4%;有回、彝、布依、苗等18個少數民族,共399人,佔0.6%。2011年,丁家街道人口出生率8.9,人口死亡率7.9‰,人口自然增長率1.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80.7人。 [1] 

丁家街道經濟

丁家街道綜述

2009年,丁家街道實現財政收入6557萬元,其中工商税收5652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35元。
2010年,丁家街道實現財政總收入8596萬元,其中工商税7146萬元,工業總產值為43.8億元,農業總產值1.36億元,商貿企業1900餘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4億元(其中限上商貿企業50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5億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8.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621元。
2011年,丁家街道財政總收入1.1億元,比2010年增長27%。2011年,丁家街道農民年人均純收入9427元。 [1] 

丁家街道農業

2009年,丁家街道農業總產值1.34億元。
2011年,丁家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3.1億元。丁家街道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丁家街道經濟作物以蔬菜、苗木為主,蔬菜播種面積達3.9萬畝,產量近10萬噸,總產值達1.8億元。 [1] 

丁家街道工業

2009年,丁家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家。2009年,丁家街道鄉鎮企業總產值完成36億元;工業總產值為完成19.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15億元;利潤完成1.4億元。
2011年,丁家街道實現工業總產值為32.5億元;有工業企業119家,其中有規模以上企業1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22.2億元。 [1] 

丁家街道商貿

2011年末,丁家街道有商業網點1560餘個,職工4500人。2011年,丁家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7億元。 [1] 

丁家街道金融

2011年末,丁家街道有3家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支機構或辦事處共8個;各類存款餘額為10.8億元,比2010年增長26%;各項貸款餘額3.0億元,比2010年增長16%;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9.4億元,比2010年增長9.2%。 [1] 

丁家街道社會事業

丁家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丁家街道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2015人,專任教師81人;小學5所,在校生4303人,專任教師20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156人,專任教師16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 [1]  丁家街道主要學校有丁家中學,創建於1965年,佔地面積18.1畝。

丁家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丁家街道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村(居)公共圖書室19個,藏書5.7萬冊。2011年末,丁家街道學校體育場地7處;66.7%的城市社區和7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70%。2011年末,丁家街道有廣播喇叭228只,廣播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户數為2萬户,電視綜合覆蓋率80%。 [1] 

丁家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丁家街道有各級各類衞生醫療機構18個,其中衞生院2個,村級衞生室16個;病牀295張;專業衞生人員207人。 [1] 

丁家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丁家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352户,人數617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87户,人數1881人;農村五保供養590人;農村醫療救助10260人次;農村臨時救濟154人次;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人。2011年,丁家街道新增就業人員982人,有11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2011年末,丁家街道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3.7萬人。 [1] 

丁家街道交通

丁家街道有渝昆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11千米,雙向2車道,有1個進出口;319國道過境,境內長14千米。2011年末,丁家街道境內公路主幹道全部硬化,村級公路總長109千米; [1]  渝隆路、丁廣路、丁正路、丁健路在境內交匯。

丁家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丁家街道因一丁姓人家在原成渝古道必經之處居住,並設置小店鋪方便過往商賈行人,故得名。 [1] 

丁家街道榮譽稱號

2020年10月,重慶市璧山區丁家街道長五村黨總支被授予“重慶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