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姬

(漢哀帝生母)

鎖定
丁姬(?-前5年),名字不詳,山陽郡瑕丘縣(今山東省兗州市)人。西漢歷史人物,漢哀帝劉欣的生母, [3]  易學大師丁寬玄孫女。 [1] 
早年嫁給山陽王劉康,成為小妾。河平四年(前25年),生有一子劉欣,過繼給漢成帝劉驁 [4]  漢哀帝劉欣繼位後, [5]  尊為恭皇后帝太后 [8] 
建平二年(前5年)六月,丁姬去世, [8-9]  陪葬於劉康園陵之中。元壽二年(前1年),漢哀帝去世後,外戚王莽執政,以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名義,免除了丁、傅兩家的官爵, [11]  追貶傅太后和丁姬的稱號。 [11]  元始五年(5年),王莽上奏説傅太后、丁姬不遵臣妾之道,墓葬等級不合禮制,將丁姬安葬到劉康其他姬妾的墓地上。 [12] 
封    號
恭皇后-帝太后
所處時代
西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山陽瑕丘
逝世日期
公元前 5年
陵    墓
劉康園陵
主要成就
漢哀帝生母
最高官職
帝太后
本    名
丁姬

丁姬人物生平

丁姬早期經歷

定陶恭王劉康初為山陽王時,納娶丁姬為妾。劉康的王后張氏的母親鄭禮,是劉康母親傅太后傅昭儀)同母異父的妹妹。傅太后憑藉親戚的緣故,想讓張王后生子,然而終究未能如願。河平四年(前25年),丁姬生下兒子劉欣 [2] 
陽朔二年(前23年)八月二十二日,劉康去世,兒子劉欣繼承王位。 [3]  綏和元年(前8年),劉欣的伯父漢成帝劉驁膝下無子,選擇劉欣過繼,冊立為皇太子。 [4] 

丁姬憑子顯貴

綏和二年(前7年)三月,漢成帝去世。同年四月初四日,劉欣繼位,是為漢哀帝 [5]  五月十九日,漢哀帝尊奉母親丁姬為恭皇后,後改號為帝太后。丁姬的兩個哥哥丁忠丁明,憑藉漢哀帝舅舅的關係,得到提拔,丁明獲封陽安侯;丁忠早死,追封平周侯,諡號為懷 [6]  ,以其子丁滿繼承爵位。丁姬的叔父丁望,擔任左將軍,丁憲擔任太僕;丁明擔任大司馬驃騎將軍,輔佐朝政。丁氏封侯的二人,大司馬一人,將軍、九卿、俸祿二千石的六人,侍中、諸曹十餘人。丁氏、傅氏家族暴興特盛,但漢哀帝不願多給權勢,不及漢成帝給予王氏家族的顯赫。 [7] 

丁姬去世貶號

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六月初五日,丁姬去世。漢哀帝説:“朕聞夫婦為一體。《詩經》上説:生則異室,死則同穴。昔日魯國大夫季武子的寢陵修成後,其妻杜氏之墓在西階之下,子孫請求合葬而得到同意。附葬之禮,自周朝就開始興起。孔子説:周朝的儀典文章大備!我遵循周禮。孝子對待死者與對待生者一樣,帝太后應起陵於恭皇(劉康)的園陵之中”。於是,漢哀帝派舅舅丁明將母親丁姬遺體運往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安葬,徵集陳留郡、濟陰郡的5萬人開挖墓穴並進行封土, [8]  其儀式之隆重,震動山東地區。 [9] 
元壽二年(前1年)六月初三日,漢哀帝去世 [10] 王莽執政,令人舉奏丁氏、傅氏的罪惡,r然後以太皇太后王政君名義下詔,免去兩家官爵,將丁氏遷回原籍,王莽上奏貶謫傅太后和丁姬的稱號。 [11] 
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上奏説傅太后、丁姬不遵臣妾之道,墓葬等級不合禮制,要求按禮改葬。 [12]  後來,王莽將棺中珠玉之衣除去,把丁姬葬到劉康其他姬妾的墓地上。 [13] 
漢書·卷十一·哀帝紀第十一》 [14]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 [15] 

丁姬軼事典故

據《漢書·外戚傳》載:王莽派人平掉丁姬的墳冢後,有數千只燕子從遠方銜來土塊碎石投到丁姬的墳冢處,積土成丘,以掩埋丁姬的屍骨。王充《論衡·死偽篇》記載,王莽命人打開丁姬棺槨時,從裏面冒出四五丈高的火焰來,將站在四周的數百吏士燒死。這兩處記載,雖不足信,但反映後人對丁姬的同情以及對王莽的憤恨與鞭撻。 [16] 

丁姬家庭成員

西漢末年外戚勢力 西漢末年外戚勢力
曾祖:丁寬易學大師,七國之亂時,為梁孝王率軍抗拒叛軍。
父親:丁某,廬江郡太守,追封褒德侯。
哥哥:丁忠,追封平周縣侯,諡號為懷。丁明,大司馬驃騎將軍、陽安侯。
丈夫:劉康,漢元帝劉奭次子,定陶王,諡號為恭(共)。
兒子:劉欣漢哀帝,過繼給漢成帝,西漢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

丁姬墓葬情況

2012年,經初步確定,山東菏澤市定陶區聖靈湖漢墓為丁姬之墓,併入選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丁姬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 1.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定陶丁姬,哀帝母也,《易》祖師丁將軍之玄孫。家在山陽瑕丘,父至廬江太守。
  • 2.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始,定陶恭王先為山陽王,而丁氏內其女為姬。王后姓張氏,其母鄭禮,即傅太后同母弟也。太后以親戚故,欲其有子,然終無有。唯丁姬河平四年生哀帝。
  • 3.    《漢書·卷十一·哀帝紀第十一》:孝哀皇帝,元帝庶孫,定陶恭王子也。母曰丁姬。年三歲嗣立為王,長好文辭法律。
  • 4.    《漢書·卷十一·哀帝紀第十一》:明年,使執金吾任宏守大鴻臚,持節徵定陶王,立為皇太子。
  • 5.    《漢書·卷十一·哀帝紀第十一》:綏和二年三月,成帝崩。四月丙午,太子即皇帝位,謁高廟。
  • 6.    《漢書·卷十一·哀帝紀第十一》:五月丙戌,立皇后傅氏。詔曰:“《春秋》‘母以子貴’,奠定陶太后曰恭皇太后,丁姬曰恭皇后,各置左右詹事,食邑如長信宮、中宮。”追尊傅父為崇祖侯、丁父為褒德侯。封舅丁明為陽安侯,舅丁滿為平周侯。追諡滿父忠為平周懷侯,皇后父晏為孔鄉侯,皇太后弟侍中光祿大夫趙欽為新成侯。
  • 7.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丁姬為帝太后,兩兄忠、明。明以帝舅封陽安侯。忠蚤死,封忠子滿為平周侯。太后叔父憲、望,望為左將軍,憲為太僕。明為大司馬票騎將軍,輔政。丁氏侯者凡二人,大司馬一人,將軍、九卿、二千石六人,侍中、諸曹亦十餘人。丁、傅以一二年間暴興尤盛。然哀帝不甚假以權勢,權勢不如王氏在成帝世也。
  • 8.    《漢書·卷十一·哀帝紀第十一》:六月庚申,帝太后丁氏崩。上曰:“朕聞夫婦一體。《詩》雲:‘谷則異室,死則同穴。’昔季武子成寢,杜氏之殯在西階下,請合葬而許之。附葬之禮,自周興焉。‘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孝子事亡如事存。帝太后宜起陵恭皇之園。”遂葬定陶。發陳留、濟陰近郡國五萬人穿復土。
  • 9.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建平二年,丁太后崩。上曰:“《詩》雲‘谷則異室,死則同穴’。昔季武子成寢,杜氏之墓在西階下,請合葬而許之。附葬之禮,自周興焉。孝子事亡如事存,帝太后宜起陵恭皇之園。”遣大司馬票騎將軍明,東送葬於定陶,貴震山東。
  • 10.    《漢書·卷十一·哀帝紀第十一》:六月戊午,帝崩於未央宮。
  • 11.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哀帝崩,王莽秉政,使有司舉奏丁、傅罪惡。莽以太皇太后詔皆免官爵,丁氏徙歸故郡。莽奏貶傅太后號為定陶共王母,丁太后號曰丁姬。
  • 12.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元始五年,莽復言:“共王母、丁姬前不臣妾,至葬渭陵,冢高與元帝山齊,懷帝太后、皇太太后璽綬以葬,不應禮。禮有改葬,請發共王母及丁姬冢,取其璽綬消滅,徙共王母及丁姬歸定陶,葬共王冢次,而葬丁姬復其故。”太后以為既已之事,不須復發。莽固爭之,太后詔曰:“因故棺為致槨作冢,祠以太牢。”謁者護既發傅太后冢,崩壓殺數百人;開丁姬槨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滅乃得入,燒燔槨中器物。
  • 13.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莽復奏言:“前共王母生,僣居桂宮,皇天震怒,災其正殿;丁姬死,葬逾制度,今火焚其槨,此天見變以告,當改如媵妾也。臣前奏請葬丁姬復故,非是。共王母及丁姬棺皆名梓宮,珠玉之衣非藩妾服,請更以木棺代,去珠玉衣,葬丁姬媵妾之次。”奏可。
  • 14.    《漢書·卷十一·哀帝紀第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4-24]
  • 15.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8-15]
  • 16.    定陶古墓:漢代帝王葬制唯一可證實例  .中國文化報[引用日期2014-10-2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