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固

(楚漢時期項羽部將)

鎖定
丁固(?-公元前202年),也作“丁公”,薛縣(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南)人,是季布同母異父的弟弟。初為項羽麾下將領,率兵同劉邦戰於彭城西。劉邦戰事不利而被追擊,途中回頭對丁固説:“兩賢豈相厄哉!”聽罷,丁固引兵離去,使劉邦脱離。項羽死後,丁固前去拜謁劉邦。劉邦説:“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丁公遂被劉邦斬于軍中。劉邦還説:“使後世為人臣者無效丁公。” [24] 
(概述圖片來源 [1] 
全    名
丁固
別    名
丁公
所處時代
秦朝→西楚→西漢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地
薛縣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02年

丁固人物生平

丁固逐放劉邦

丁固,薛縣人,是季布同母異父的弟弟(一説是季布的舅舅)。 [13]  [14] 
漢王二年(前205年),劉邦彭城之戰中被項羽回師大敗,往西潰逃。 [2]  丁固是楚王項羽麾下將領,在彭城縣西面(一説與“賴齮”一起)追逐圍擊劉邦,雙方短兵相接,劉邦急了,披頭散髮回頭對丁固説:“丁公,為何相逼得如此過分?你我兩賢豈能互相迫害呢!”丁固於是回馬帶兵歸去。 [3-6]  [7] 

丁固請功受戮

項羽敗亡後,劉邦即位稱帝,丁固前去拜見劉邦,想邀功請賞,劉邦把丁公帶到軍中巡行示眾,説:“丁公作為項王的臣子卻不忠誠,為人臣而懷有異心,讓項王失去天下的人,就是丁公!”於是下令兵吏將丁固斬殺(一説笞殺)。並説:“從今往後,讓後世做臣子的人不要效仿丁公!” [8-12] 

丁固史書記載

楚漢春秋》:上敗彭城,薛人丁固追,上被髮而顧曰:“丁公,何相逼之甚?”乃回馬而去。上即位,欲陳功,上曰:“使項氏失天下者是子也。為人臣用兩心,非忠也。”使下吏笞殺之。(《太平御覽》卷三七三、卷六四九) [18] 
史記·季布欒佈列傳》:季布母弟丁公,為楚將。丁公為項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戹哉!”於是丁公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及項王滅,丁公謁見高祖。高祖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斬丁公,曰:“使後世為人臣者無效丁公!” [19] 
漢書·季布欒布田叔傳》:布母弟丁公,為項羽將,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漢王急,顧謂丁公曰:“兩賢豈相戹哉!”丁公引兵而還。及項王滅,丁公謁見高祖,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遂斬之,曰:“使後為人臣無效丁公也!” [20] 
前漢紀·高祖皇帝紀卷第三》:初,季布異父弟丁公為楚將,逐上。上迫急,顧謂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丁公引兵而還。天下既定,斬丁公以徇軍,曰:“自今以後,為人臣者莫效丁公也!” [21] 
資治通鑑·卷十一·漢紀三》:布母弟丁公,亦為項羽將,逐窘帝彭城西。短兵接,帝急,顧謂丁公曰:“兩賢豈相戹哉!”丁公引兵而還。及項王滅,丁公謁見。帝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遂斬之,曰:“使後為人臣無效丁公也!” [22] 

丁固相關辯證

丁固其人名字

史書有時候對一些名字不詳的人物會以“公”來代稱。 [16]  西晉學者晉灼引用《楚漢春秋》稱丁公是薛縣人,名叫丁固。 [13]  [14]  後漢書·桓譚馮衍列傳上》也記載趙永對馮衍説:“昔高祖賞季布之罪,誅丁固之功。” [25] 

丁固與季布關係

西漢《史記》、東漢《漢書》皆記載丁公是季布的“母弟”。唐朝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將“母弟”直譯為季布母親的弟弟,指丁公是季布的舅舅 [13]  唐朝顏師古註解《漢書》則稱“此母弟為同母異父之弟”,即丁公是季布同母異父的弟弟。 [14] 
荀悦的《前漢紀》記載丁公是季布的“異父弟”,該書著於東漢末年,年代上距離西漢更近,也與後來唐朝顏師古的解釋相合,即丁公是季布同母異父的弟弟。 [6] 

丁固事蹟差異

唐朝顏師古在註解《漢書》引用曹魏孟康觀點時,提及除了丁固以外,參與追殺劉邦的還有一名出身彭城的將領“賴齮”。 [15]  胡三省註解《資治通鑑》亦有此段。 [22] 
流傳的《楚漢春秋》不同版本中,也出現過有關“賴齮”的記載。瀧川資言稱日本《史記桃源抄》引《楚漢春秋》雲:“薛人丁固與彭城人賴齮騎而追上,上被髮而顧丁公曰:‘吾非不知公,公何急之甚!於是引馬而去之。’”《御覽》三百七十三引《楚漢春秋》雲“上敗彭城,薛人丁固追上,上被髮而顧曰:‘丁公何相急之甚!’”二書所引不同。 [17] 

丁固歷代評議

關於丁公被殺之事,歷代多有評議,其中多是針對丁公或劉邦的行事進行評判,或是將丁公與季布、項伯、雍齒的事蹟對比評價。今試列舉如下:
趙永:“昔高祖賞季布之罪,誅丁固之功。”(後漢書·桓譚馮衍列傳上》 [25] 
傅玄:“夷叔迕武王以成名,丁公順高祖以受戮,二主之度遠也。”(三國志·魏書二十一·劉廙傳》裴松之 注引 [26] 
劉頌“法欲必奉,故令主者守文;理有窮塞,故使大臣釋滯;事有時宜,故人主權斷。主者守文,若釋之執犯蹕之平也;大臣釋滯,若公孫弘郭解之獄也;人主權斷,若漢祖戮丁公之為也。”(全晉文·卷四十一:上疏言斷獄宜守律令》 [37] 
程遐“天下粗定,當顯明逆順,此漢高祖所以斬丁公也。”(晉書·卷一百·列傳第七十》 [27] 
蕭寶夤“昔越棲會稽,賴宰嚭以獲立;漢困彭宋,實丁公而獲免。吳項已平,二臣即法。豈不錄其情哉?欲明責以示後。”(《魏書·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七》 [28] 
楊廣“罪不及嗣,既弘至孝之道,恩由義斷,以勸事君之節。故羊鮒從戮,彌見叔向之誠,季布立勳,無預丁公之禍,用能樹聲往代,貽範將來。”(隋書·卷二十五·志第二十》 [29] 
韋湊“昔項羽之臣丁公,常將危漢高祖,高祖謂之曰:‘二賢豈相厄哉!’丁公乃止。及高祖滅項氏,遂戮丁公以徇,曰:‘使項王失天下者,丁公也。’夫戮之,大義至公也,不私德之,所以誡其後之事君者。”(舊唐書·卷一百一·列傳第五十一》 [30] 
皮日休“嗚乎!劉項之作也,淮陰不以猜誤而去項乎?淮南不以疑懼而去項乎?曲逆不以辯説而去項乎?去彼而就此,果謂忠乎?果謂不忠乎?是利則存,不利則亡者也。則丁公臨敵,舍敵無殺,誠惻隱之仁者,豈有猜誤辯説疑懼者耶?有利則存、不利則亡者耶?與其不忠,則彼三侯者未可免鼎鑊之誅,刀鋸之刑也。是高祖斬之,果不為當。噫!漢之初立,未為無人。丁公就刑,未聞有一言而戾者,將固之命也。悲夫!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七:漢斬丁公論 [38] 
蘇洵“傳曰:‘人臣無外交。’故季布之忠於楚也,雖不如蕭韓之先覺,而比丁公之貳則為愈。”(嘉祐集·卷十五:彭州圓覺禪院記 [39] 
司馬光:“高祖起豐、沛以來,罔羅豪桀,招亡納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獨以不忠受戮,何哉?夫進取之與守成,其勢不同。當羣雄角逐之際,民無定主,來者受之,固其宜也。及貴為天子,四海之內,無不為臣;苟不明禮義以示之,使為臣者,人懷貳心以徼大利,則國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斷以大義,使天下曉然皆知為臣不忠者無所自容;而懷私結恩者,雖至於活己,猶以義不與也。戮一人而千萬人懼,其慮事豈不深且遠哉!子孫享有天祿四百餘年,宜矣!”(資治通鑑·漢紀三》 [22] 
胡寅“起義兵誅暴亂,而自為無道者,項羽也。既伏其辜矣,枝屬何責焉?惡惡止其身,忠厚之至也。高帝以丁公二心而殺之,乃侯項伯,何也?項伯所以免帝於危者,為羽講解,此公道也。丁公刃已及沛公而縱之去,此私情也,豈可比而同之乎?若夫以己之姓易人之姓,則前賢已論其失矣。”(讀史管見·卷一》 [40] 
李仁孝“以至仁伐不仁,因多助攻寡助。請同李廣,勿令一騎生還;毋效丁公,遽聽片言返旆。”(西夏書事·卷三十六》 [41] 
朱熹:“高祖斬丁公,赦季布,非誠心欲伸大義,特私意耳。季布所以生,蓋欲示天下功臣。是時功臣多,故不敢殺季布。既是明大義,陳平、信、布皆項羽之臣,信、布何待反而誅之?”(朱子語類·歷代二》 [31] 
吳若:“凡為天下者不顧私恩。丁公,成漢祖者也,漢祖斬之,知其奸也;魏徵,背唐太宗者也,太宗親之,知其忠也。”(三朝北盟會編·卷四十一》 [42] 
朱元璋“人若操賞罰之柄以御天下,必在至公。無善而賞,是謂私愛;無過而罰,是用私惡。此不足以為勸懲。朕觀漢高帝斬丁公、封雍齒,唐太宗黜權萬紀、李仁發而賞魏徵之直,皆至當可以服人,所謂賞一君子而人皆喜,罰一小人而人皆懼。”(明太祖寶訓·卷五》 [51] 
張之象“季布之忠,雖有怨而必用;丁公之不忠,雖有德而必斬,書附於此,見高帝善用賞罰也。”(史記評林》引 [48] 
王世貞“帝取天下,孰非用間納叛以有之,而獨於丁公稱其區區二心耶?蓋帝方滅楚以威天下,而丁公首著其厄,故醜之,既戮而為此言以掩之也。”(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十·史論二十篇》 [50] 
王夫之“以大義服天下者,以誠而已矣,未聞其以術也;奉義為術而義始賊。義者,心之制也,非天下之名也。心所勿安而忍為之,以標其名,天下乃以義為拂人之心而不和順於理。夫高帝當窘迫之時,豈果以丁公為可殺而必殺之哉?當誅丁公之日,又豈果能忘丁公之免己而不以為德哉?欲懲人臣之叛其主,而先叛其生我之恩,且囂然曰是天下之公義也。則借義以為利,而吾心之惻隱亡矣。夫義,有天下之大義焉,有吾心之精義焉。精者,純用其天良之喜怒恩怨以為德威刑賞,而不雜以利者也。使天下知為臣不忠者之必誅而畏即於刑,乃使吾心違其恩怨之本懷,矯焉自誣以收其利。然則義為賊仁之斧而利之囮也乎?故赦季布而用之,善矣,足以勸臣子之忠矣。若丁公者,廢而勿用可也;斬之,則導天下以忘恩矣。恩可忘也,苟非刑戮以隨其後,則君父罔極之恩,孰不可忘也?嗚呼!此三代以下,以義為名為利而悖其天良之大慝也。”(讀通鑑論·卷二·漢高帝》 [32] 
程登吉“咬牙封雍齒,計安眾將之心;含淚斬丁公,法正叛臣之罪。”(幼學瓊林·卷二》 [44] 
唐順之“丁公之可殺者三:放楚之賊為不忠,可殺;不識漢高之為人,信兩賢之言為不智,則可殺;漢王為帝而遂來謁,是賣陣以求榮,為不義,則可殺。漢高之不可殺丁公亦有三:彼不殺我而我殺之,是悖恩也,一不可;既知其賢而復殺之,是忌才也,二不可;欲掩受厄之醜而假大義以殺之,是欺天下也,三不可。然則必如之何?為丁公者,當遠去以潔身。為漢高者,當賜之金以酬其恩,放之田野以示懲,則兩得之矣!”(《兩漢解疑》 [46] 
俞長城“帝之殺丁公之心,即封項伯之心也,然而或封或殺者,各因其時也,方楚之未亡也,帝以免死為幸耳,出其身於兵刃,而救其父母妻子於鼎俎。伯之功偉矣,烏得而不封?徐而思賣君不可訓,而又恐天下之相率為不忠也。然而項伯既封,則不可得而誅矣,於是借丁公以誅之。然則項伯者,奪丁公之封者也,丁公者,代項伯之死者也,帝之封項伯也,帝之情也,而殺丁公也,帝之術也。”(《可儀堂文集》 [49] 
姚苧田“高祖名為大度,而恩仇之際實不能忘。如季布、雍齒初實欲誅之,以屈於公議而止;又如戛羹小怨,而終不忘情於丘嫂,他可知矣。丁公短兵急接之時,窘迫可知,雖以漫辭倖免,而怒之者實深,故因其來謁而斬之,其本心未必果責其不忠於項王也,不然何以不併誅項伯乎?”(史記菁華錄 [33] 
梁玉繩“餘舊有詩云,‘項王不肖臣,丁公與項伯。如何漢高帝,一殺一封國。’譏射陽之侯也,而《唐文粹皮日休漢斬丁公論》,謂高帝不當斬丁公,未為無見,俟識者定之。《讀史管見》論漢高待項氏忠厚,故侯項伯,不可以殺丁公比。似不盡然,鄭當時之先以不名籍被逐,則又何説?”(史記志疑 [34] 
劉沅“忘怨而官季布,是也!至丁公不臣,屏斥勿用已足為戒,必殺之,過矣!此特春秋以降任術之事,非聖王至公無我之心也。”(槐軒全書·史存·卷七》 [47] 
周樹槐“丁公死晚矣,然譎哉高帝乎?高帝曰‘使項王失天下者丁公也,為項王臣不忠’,然則為項王忠者,宜莫如季布,丁公已戮而季布方購,高帝非能以公滅私者也,然則高帝曷為斬丁公?曰:高帝之怨丁公,猶其怨季布爾矣,然而丁公斬,季布終赦者,季布數窘高帝,卒無害於高帝,自以為罪而逃之,則非高帝之所甚惡也。丁公能窘高帝,能釋高帝,自以為德而謁之,是則高帝之所深恥也。不然,鴻門之役,使項王失天下者項伯也,而封之,其有詞於後世也哉!”(湖南文徵》引 [43] 
郭嵩燾“案高祖斬丁公事,先儒樂道之,以為急正君臣之義也,綜其實不然。高祖與丁公非有雅故也,驟然相厄一日之中,以一語之交而引兵以去,丁公亦非必以此示德漢王也。及項王滅而丁公謁見高祖,是將以彭城一日之引兵以去而望收報今日也。高祖於此時錄其功乎?抑將以其一日之相舍而引以為雅故乎?其謁見也,其心有不可問者也。使丁公不來見,高祖方且求而用之,為其一日之雅故而相厄也,旋而相舍,固當俟其人之追而思之,而未宜居之以為德也。被丁公以不臣之名而徇之軍中,乃高祖之譎也;雖然,高祖舍是而無以處丁公矣。其譎也,乃所以成其為高祖之英雄也歟?”(史記札記 [35] 
錢鍾書“蓋知其因我揹人,將無亦因人揹我也,居彼而許我,則亦未必為我而詈人也。古希臘大將(Antigonus)、羅馬大帝(Julius Caesar)論敵之不忠其主而私與己通者,皆曰‘其事可喜,其人可憎’(he loved treachery but hated a traitor);正漢高於丁公之謂矣。”(管錐編 [45] 
韓兆琦:“按,劉邦之斬丁公。與《伍子胥列傳》所寫之句踐滅吳後同時殺了吳之內奸伯嚭,且責其‘賣主’‘與己比周’事同,而殺伯嚭,當時實無其事。凡此等,皆可見司馬遷的一種態度,而不是為了表現句踐、劉邦的‘善用賞罰’。”(史記箋證 [36] 

丁固軼事典故

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九·南直十一》【蕭縣】一條中記載有:“丁公山,今縣南十五里。相傳楚將丁公追漢王於此,其地亦名丁裏村。” [23] 
參考資料
  • 1.    林林 編,楊錦文 繪.連環畫《西漢演義》之十一:奪彭城.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1年6月:開篇繡像
  • 2.    《史記·項羽本紀》: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谷、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圍漢王三匝。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髮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
  • 3.    《楚漢春秋》:上敗彭城,薛人丁固追,上被髮而顧曰:“丁公,何相逼之甚?”乃回馬而去。
  • 4.    《史記·季布欒佈列傳》:季布母弟丁公,為楚將。丁公為項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戹哉!”於是丁公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
  • 5.    《漢書·季布欒布田叔傳》:布母弟丁公,為項羽將,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漢王急,顧謂丁公曰:“兩賢豈相戹哉!”丁公引兵而還。
  • 6.    《前漢紀·高祖皇帝紀卷第三》:初,季布異父弟丁公為楚將,逐上。上迫急,顧謂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丁公引兵而還。
  • 7.    《資治通鑑·卷第十一·漢紀三》:布母弟丁公,亦為項羽將,逐窘帝彭城西。短兵接,帝急,顧謂丁公曰:“兩賢豈相厄哉!”丁公引兵而還。
  • 8.    《楚漢春秋》:上即位,欲陳功,上曰:“使項氏失天下者是子也。為人臣用兩心,非忠也。”使下吏笞殺之。
  • 9.    《史記·季布欒佈列傳》:及項王滅,丁公謁見高祖。高祖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斬丁公,曰:“使後世為人臣者無效丁公!”
  • 10.    《漢書·季布欒布田叔傳》:及項王滅,丁公謁見高祖,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遂斬之,曰:“使後為人臣無傚丁公也!”
  • 11.    《前漢紀·高祖皇帝紀卷第三》:天下既定,斬丁公以徇軍,曰:“自今以後,為人臣者莫效丁公也!”
  • 12.    《資治通鑑·卷第十一·漢紀三》:及項王滅,丁公謁見。帝以丁公徇軍中,曰:“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也。”遂斬之,曰:“使後為人臣無效丁公也!”
  • 13.    《三家注史記·季布欒佈列傳》:季布母弟丁公,〔【集解】:晉灼曰:“楚漢春秋雲:薛人,名固。”【索隱】:案:謂布之舅也。〕
  • 14.    《漢書·季布欒布田叔傳》:布母弟丁公,〔晉灼曰:“《楚漢春秋》雲:薛人,名固。”師古曰:“此母弟為同母異父之弟。”〕
  • 15.    《漢書·季布欒布田叔傳》:短兵接,漢王急,顧謂丁公曰:“兩賢豈相戹哉!”〔孟康曰:“丁公及彭城賴齮追上,故曰兩賢也。”師古曰:“孟説非也。兩賢,高祖自謂並謂固耳,言吾與固俱是賢,豈相厄困也。故固感此言而止也。雖與賴齮俱追,而高祖獨與固言耳。”〕
  • 16.    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有失其名而公之者,《史記·秦始皇紀》侯公,《項羽紀》樅公、侯公,《高祖紀》單父人呂公、新城三老董公,《孝文紀》太倉令淳于公,《天官書》甘公,《封禪書》申公、齊人丁公,《曹相國世家》膠西蓋公,《留侯世家》東園公,夏黃公,《穰侯傳》其客宋公,《信陵君傳》毛公、薛公,《賈生傳》河南守吳公,《張敖傳》中大夫泄公,《黥布傳》故楚令尹薛公,《季布傳》母弟丁公,《晁錯傳》謁者僕射鄧公,《鄭當時傳》下刲翟公,《酷吏傳》河東守勝屠公,《貨殖傳》朱公、任公,《漢書·高帝紀》終公,《藝文志》蔡公、毛公、樂人竇公、黃公、毛公、皇公,《張耳陳餘傳》范陽令徐公、甘公,《劉欲傳》魯國桓公、趙國貫公,《周昌傳》趙人方與公,《武五子傳》瑕丘江公,《王褒傳》九江被公,《於定國傳》其父於公,《翟方進傳》方進父翟公,《儒林傳》免中徐公、博士江公、食子公,淄川任公、皓星公,《遊俠傳》故人呂公、茂陵守令尹公,皆失其名而公之,若鄭君、盧生之比。本朝《實錄》於孝慈高皇後之父亦不知其名,謂之馬公,是史之闕文,非正書也。
  • 17.    司馬遷撰,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第7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4月第1版:第3550頁
  • 18.    《楚漢春秋》佚文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1]
  • 19.    三家注史記●卷一百●季布欒佈列傳第四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1]
  • 20.    漢書●卷三十七●季布欒布田叔傳第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1]
  • 21.    前漢紀●高祖皇帝紀卷第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1]
  • 22.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十一●漢紀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1]
  • 23.    (清)顧祖禹 撰,賀次君,施和金 點校.《讀史方輿紀要》:中華書局,2005年3月:第1399頁
  • 24.    段國超、丁德科 主編.《史記人物大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11月第1版:第145頁
  • 25.    李賢注後漢書●卷二十八上●桓譚馮衍列傳第十八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2]
  • 26.    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二十一●王衞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2]
  • 27.    晉書●卷一百●列傳第七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2]
  • 28.    魏書●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2]
  • 29.    隋書●卷二十五●志第二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2]
  • 30.    舊唐書●卷一百一●列傳第五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2]
  • 31.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五●歷代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2]
  • 32.    讀通鑑論●卷二●漢高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2]
  • 33.    (清)姚苧田.《史記菁華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月:第155-156頁
  • 34.    (清)梁玉繩 撰.《史記志疑》:中華書局,1981年4月:第1357頁
  • 35.    (清)郭嵩燾 著.《史記札記》卷五上:商務印書館,1957年9月:第340頁
  • 36.    韓兆琦 編著.《史記箋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5117頁
  • 37.    全晉文●卷四十一  .漢典[引用日期2023-09-13]
  • 38.    (清)董誥等編,孫映逵等點校.《全唐文》第六冊: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4922-4923頁
  • 39.    (宋)蘇洵 著, 曾棗莊,金城禮 箋註.《嘉祐集箋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3月:第399頁
  • 40.    (宋)胡寅 著,(明)張溥 注《讀史管見》卷之一.康熙三十五年鐫.古並居藏板: 第35-36頁
  • 41.    (清)吳廣成撰;龔世俊等校證.《西夏書事校證》.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年5月:第426頁
  • 42.    (宋)徐夢莘 著.清朝欽定四庫全書本《三朝北盟會編》卷四十一: 第16頁
  • 43.    (清)羅汝懷《湖南文徵》卷二十八:論五.同治十一年(1872年)原刊本: 第12頁
  • 44.    (明)程登吉 著,(清)鄒聖脈 增補;馮國超 譯註.《幼學瓊林》.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3月:第254頁
  • 45.    錢鍾書.《管錐編》:三聯書店,2001年1月:第546-547頁
  • 46.    (明)唐順之撰.清朝學海類編本《兩漢解疑》捲上:丁公
  • 47.    (清)劉沅 著《槐軒全書·史存·卷七》
  • 48.    張大可、丁德科.《史記通解》第七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6月:第3379頁
  • 49.    (清)俞長城 纂, 王雲五 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可儀堂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十二月:第32-33頁
  • 50.    (明)王世貞 撰.明萬曆世經堂刻本《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之百十:第5-6頁
  • 5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明實錄·附錄:明太祖寶訓》卷五.1967年3月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