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世方

鎖定
丁世方(1913年10月—1965年6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安徽省金寨縣人。1931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前曾擔任皖西北蘇區銀行會計科員,麻埠經濟公社經理,皖西北特委少共宣傳部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後方醫院主任,紅四方面軍總醫院中醫部主任、中醫院院長,軍委第三後方醫院院長、第二後方醫院院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遼東(南滿)軍區衞生部部長,安東軍區衞生部部長兼中國醫科大學第三分校校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海軍後勤部衞生部副部長、部長,海軍後勤部第一副部長兼衞生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衞生部副部長等職。 [1]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 
1965年6月23日,丁世方同志在北京游泳時因心臟病溺水逝世,終年53歲。 [1] 
中文名
丁世方
別    名
丁詩煌 [2]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安徽省金寨縣槐樹灣鄉丁畈村
出生日期
1913年10月 [5] 
逝世日期
1965年6月23日
畢業院校
延安醫科大學
抗日軍政大學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軍    銜
少將(1955年)

丁世方人物生平

丁世方早年經歷

1913年10月 [5]  ,丁世方出生於安徽省金寨縣槐樹灣鄉丁畈村。 [3] 
1919年,丁世方7歲時進私塾,讀過5年書,後又入舊制高小讀書2年。 [3] 
1924年,丁世方母親因病不幸早逝,丁世方只好輟學回家。 [3] 
1926年,丁世方14歲時,父親東挪西借籌集了60元學費,讓他在麻埠協昌醫訓班學中醫3年。 [3] 

丁世方土地革命時期

1929年,商(城)南立夏節起義後,中共六安縣委先後組織領導了古碑衝農民暴動和南莊畈自衞團起義。在那火紅的年代,丁世方正是一位風華正茂的熱血青年。在共產黨員桂伯炎的引導下,他參加了古碑衝農民暴動和暴動後成立的赤衞隊。同年,丁世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3]  [4] 
1930年夏,丁世方因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又加之工作積極肯幹,六安六區蘇維埃政府將他推薦到六(安)霍(山)軍委會工作。 [4] 
1931年5月,丁世方調皖西北特區蘇維埃銀行任會計科科員。同年冬,丁世方到麻埠開辦經濟公社。他認真執行蘇維埃政府的方針政策,潛心理財,廣闢經營門路,不久擔任經濟公社經理。 [3] 
1931年3月,丁世方任皖西北特委少共宣傳部長。這時皖西北革命根據地已發展至10餘縣,根據地各項建設也開展得卓有成效。12月,中共皖西北特委在麻埠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丁世方被選為黨員代表出席了大會。 [3]  [4] 
1932年夏,上級瞭解到丁世方學過中醫,將他派到紅軍第三醫院工作,後參加了第四次反“圍剿”鬥爭。10月,丁世方隨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蘇區,西征川陝。他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1月,丁世方由共青團轉為中共黨員。西征途中,由於敵人的瘋狂追堵,紅軍一直處於行軍和作戰狀態,得不到休整,傷病員不斷增加。在艱險而又困苦的環境裏,丁世方和醫護人員一起努力克服缺醫少藥的困難,在完成行軍打仗任務的同時,常常是不分晝夜地戰鬥在搶救傷員第一線。經過兩個月的艱苦轉戰,紅四方面軍於12月進人川北,開闢了川陝蘇區 [3]  [4] 
1933年初,紅四方面軍於在通江縣的泥溪場建立了總醫院,蘇井觀任院長,張琴秋任政治部主任,丁世方任中醫部主任。為了能及時搶救傷病員,不久又在恩陽河畔建立了一個野戰醫院,就近收治前方轉送下來的傷病員。在反敵三路圍攻中,丁世方率醫護人員夜以繼日地搶救傷病員。尤其是空山壩戰鬥時,醫院工作特別緊張艱苦。當時中醫部只有8名醫生、20多名看護員,而傷病員則多達1500多人。經過醫護人員的竭力救治,大批傷病員很快返回戰鬥第一線,有力地支援了反圍攻作戰,受到方面軍總部的表彰。他為了克服缺醫少藥的困難,一面教育改造解放過來的國民黨醫生,一面團結地方老中醫,舉辦訓練班,同時組建了近百人的中醫隊伍,採集、自制中草藥,使大批傷病員恢復健康,重返戰場,受到方面軍總部的表揚。作為中醫部主任,丁世方不僅做好醫務組織和訓練工作,還親自看護、開處方,對傷病員倍加愛護,且熱心、細緻。一次,他查過病房後順便到太平間看看,見紅十師二十九團連指導員潘峯躺在裏面,他用手摸摸,發現這位“死人”的心臟還有微弱的跳動,便立即找人將他抬回病房搶救。原來,潘峯戰鬥負傷後,又染上了傷寒,高燒幾天幾夜,奄奄一息。一個護士以為他沒有氣了,便把他抬到太平間去。在丁世方的關心下,潘峯“死”而復生。建國後,潘峯和丁世方一樣成為了開國少將。反敵三路圍攻勝利後,川陝蘇區不斷擴大,紅四方面軍由原來的4個師發展到4個軍,丁世方和總醫院的領導又整日忙於協助部隊組建醫療機構。到8月,總醫院下設的分院已增加到7個,各軍、師、團都組建起比較正規的醫療機構,軍、師設醫院,團設醫務所,營、連配衞生員。同時,在醫務人員培訓班的基礎上辦起衞生學校,丁世方擔任中醫班主任。他除了自己講課外,還聘請當地經驗豐富的老中醫當教員。在工作中,他堅持把衞生工作同政治工作結合起來,把積極預防同提高救治技術水平結合起來,把中醫理療與西醫治療結合起來,始終把保障部隊的戰鬥力和最大限度地減少發病率、傷亡率,作為醫療衞生工作的基本原則。當時,由於敵人的封鎖,藥品和醫療器械非常缺乏,除了從繳獲敵人的戰利品中補充外,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土法上馬、自制自給。他十分注重團結併發揮地方老中醫的作用,挖掘和研製適應戰場救治的中藥配方,並帶領醫務人員就地取材,辦起製藥廠,以中草藥為主要原料,製成口服藥和外用藥,克服了藥品缺乏的困難。8月11日,紅四方面軍召開全軍醫務工作會議,丁世方參加了會議。會議着重討論了進一步加強部隊和根據地醫療衞生工作,做出了有關規劃和決定。不久,總醫院中醫部改建為中醫院,由丁世方擔任院長。由於戰事頻繁,中醫院的傷病員經常在千餘人左右,反敵六路圍攻中,曾驟增到2000多人。在醫護人員少、病房擁擠的情況下,丁世方按部隊編制,把傷病員分成12個連。一至三連是重傷員,四至六連是輕傷員,七至九連是已好轉即將痊癒的,十至十二連是不再用藥即將出院的,各連均配若干醫務員管理員。這種有序的管理,保證了戰時的治療工作有條不紊,使大批傷病員較快地恢復健康。醫院除了收治紅軍傷病員外,也收治當地羣眾和受傷的國民黨俘虜。羣眾只要有蘇維埃政府的介紹信就可免費入院治療。而國民黨俘虜在紅軍“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感召下。絕大多數經過教育改造後加入到紅軍隊伍中。當時,川陝邊區地方病非常嚴重,丁世方根據方面軍領導人的指示,一面抓好醫院的救治工作,一面組織醫務人員深人鄉村開展調查研究,宣傳衞生知識,傳授防病治病的基本常識,並協助地方蘇維埃政府組建醫院、醫療所。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兩年多時間裏,他潛心竭力為部隊和根據地醫療衞生事業的創建和發展,為配合支援紅軍部隊作戰,做了大量艱苦而細緻的工作。 [3]  [4] 
1935年3月,丁世方參加紅四方面軍發起的強渡嘉陵江戰役,北上長征。長征途中,丁世方任紅四方面軍中醫院院長。他率領醫護人員運送藥品、器具,組織運輸隊、擔架隊,運輸藥品器材和近千名重傷員越雪山,過草地,歷盡艱辛,於1936年10月到達陝甘寧根據地。 [3] 
1936年11月,丁世方參加西路軍西征,在河西走廊與國民黨馬步芳部隊浴血奮戰5個多月。 [3] 
丁世方當年藏身的窯洞,現在已坍塌 丁世方當年藏身的窯洞,現在已坍塌
1937年3月,西路軍兵敗,在彈盡糧絕後的突圍中,丁世方隨衞生部政治委員徐立清等人率衞生人員、傷病員和隨軍家屬1000餘人向西線山區行動,吸引敵人,掩護西路軍餘部突圍。這支隊伍後來被敵人包圍,一部分家屬分散打游擊。丁世方在與部隊失去聯繫後,獨自一人在森林裏隱蔽40多天,多次躲過敵人的追捕,每天都要同難以忍受的飢餓與寒冷抗爭。4月下旬,他化裝出山,以遊方郎中身份行醫,住在臨澤縣明麥渠一位名叫魏振卿(鐸臣)的老百姓家裏。在羣眾的掩護下,他一面宣傳紅軍的抗日宗旨,一面為當地的老百姓治病。行醫4個月後,他矢志要尋找部隊。 [3] 

丁世方全面抗戰時期

1937年,丁世方在延安抗大學習 1937年,丁世方在延安抗大學習
1937年8月,丁世方在羣眾的護送下穿過敵人的封鎖線,輾轉到達蘭州,找到八路軍辦事處,通過謝覺哉聯繫返回延安,之後進入抗大學習。 [3] 
1938年5月,丁世方抗大畢業,任軍委第三後方醫院院長。在延安,中西醫人才薈萃,丁世方身為醫院院長,沒有系統地學過醫學理論,對西醫也知之不多。面對抗戰的新形勢,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使他深感自己在理論和技術上的不足。 [4] 
1940年底,在丁世方的一再要求下,他帶職在延安醫科大學學習4年。幾年中,他既當院長,又當學員,在延安醫科大學勤學苦鑽,取得了優異成績。一次,老戰友肖邦寧到延安野戰醫院看望他,見他正在手術枱給病人做外科手術,而且技術精巧、嫺熟,深感驚訝、敬佩:一個在皖西山區僅學過3年中醫的軍人,現在已是具有中西醫結合兩套本領的優秀專家了。 [3] 
延安整風運動中,他認真地學習了馬列主義和毛澤東著作,多次聆聽了毛澤東和中央其他領導人的報告和講話,對全國抗戰的形勢和黨獨立自主領導抗戰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進一步認清了教條主義、宗派主義、主觀主義的危害性,在改進領導方法、提高領導藝術上獲益匪淺,政治理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之後,丁世方又調任第二後方醫院院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主任。 [3]  [4] 

丁世方解放戰爭時期

1946年8月,遼東軍區衞生幹部會議留影,左一為丁世方 1946年8月,遼東軍區衞生幹部會議留影,左一為丁世方
抗日戰爭勝利後,丁世方奉命奔赴東北,擔任遼東(南滿)軍區衞生部部長。他迅速穩妥地接管了遼東地區十幾所偽滿醫院,先後改造了本溪以下中小城鎮醫院40多家,團結、教育、改造了一大批偽滿醫務人員。同時,在南滿軍區七八萬人的部隊中很快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醫療衞生機構,在通化寬甸丹東等地創建了根據地醫院,以適應解放戰爭的需要。他還組織幹部走城鎮、鑽深山,很快收集到日偽潰退時隱藏和丟棄的大批藥品、器具等,改善了遼東(南滿)軍區的醫療條件。 [3] 
1946年4月上旬,遼東軍區部隊在保衞本溪作戰中兩度擊退敵人的進攻,殲敵4000 餘人。下旬,又血戰6天,英勇抗擊了敵人5個師兵力的瘋狂進攻,予敵以大量殺傷後,主動撤出本溪。在三次保衞戰中,丁世方領導下組建不久的軍區各級醫療機構,在戰場搶救和後方治療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共救治傷員800多人。 [4] 
1947年,在四保臨江和夏、秋、冬季攻勢作戰中,丁世方指揮醫務人員克服流動性大的困難,團結奮戰,出色地完成了傷員救治任務。 [4] 
1948年,在歷時52天的遼瀋戰役中,丁世方親率醫務人員組成前方野戰醫院,不畏艱險,全力救治傷員,使大批傷病員較快地重返戰場,為戰役的全勝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東北解放後,丁世方任安東軍區衞生部部長兼中國醫科大學第三分校校長。 [3]  [4] 

丁世方建國之後

1950年,丁世方調到北京,先後擔任海軍衞生部副部長、部長。丁世方是海軍衞生工作的奠基人、開拓者。當時海軍是新組建的兵種,各級衞生組織還是空白。在海軍黨委的領導下,他滿腔熱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定規劃,籌經費,辦醫院,調配人員,購置設備。 他提出醫療預防、教學、科學研究三結合的建設規劃,經過幾年不懈的努力,建立健全了海軍各級衞生組織,先後組織創建了海軍總醫院、海軍療養院、海軍醫學院、海軍醫學研究所、海軍第二醫科大學等醫療機構和院校,建立健全了海軍醫療衞生工作制度。 [3] 
丁世方(左二)迎接外賓 丁世方(左二)迎接外賓
1954年,丁世方任海軍後勤部第一副部長兼衞生部部長。 [3] 
丁世方少將1955年授銜照 丁世方少將1955年授銜照
1955年,丁世方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3] 
1959年,丁世方(前排右二)參加海軍將軍業餘合唱團 1959年,丁世方(前排右二)參加海軍將軍業餘合唱團
1960年,丁世方(右一)在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 1960年,丁世方(右一)在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
1961年,丁世方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衞生部副部長。 [3] 
1965年6月23日,丁世方在北京游泳時因心臟病溺水不幸逝世,終年53歲。丁世方逝世後被批准為烈士。 [3]  [6] 
丁世方同志訃告

丁世方軼事

1950年魏鐸臣長子魏天玉寫給丁世方的信件 1950年魏鐸臣長子魏天玉寫給丁世方的信件
魏鐸臣救過丁世方一命,丁世方卻救過魏鐸臣兩次命。1937年,紅西路軍西征失敗後,部分或傷或病,與大部隊失散的紅軍指戰員,在張掖人民的掩護救助下,輾轉回到延安。紅西路軍總醫院院長丁世方就是在張掖明麥渠百姓魏鐸臣的救助下轉赴延安的。魏鐸臣雖為明麥渠一農民,但因其祖上累年勤耕,家道十分殷實。魏鐸臣讀過私塾,不僅能斷文識字,還在當地傳為奇人。奇在他將《奇門遁甲》看得爛透,善於玩弄玄虛。看熟了玄學,魏鐸臣信奉了“一貫道”,很快就做了“點傳師”。加之他又是掌管明麥渠系的龍官,在當地有一定勢力,也有救助紅軍的條件。為了救助丁世方,魏鐸臣費盡心思,堂屋的夾牆裏、院中的榆樹上、房後的窯洞裏都藏過丁世方。還讓大兒子魏天玉與丁世方結拜為異性兄弟。也因為救助丁世方,年近半百的魏鐸臣被抓被打被賠錢,受盡了酷刑。在張掖地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編的《紅西路軍史料》第四輯中有這樣的記載:“西路軍總部醫院院長丁世芳(應為方)同志失散後,被張掖縣地主魏鐸臣營救送往高金城的福音堂醫院,在地下黨支部和高金城先生的掩護下,安全回到蘭州八路軍辦事處,後轉赴延安。”1951年土地改革,魏鐸臣被劃為地主,土地、房屋分給了窮人,魏鐸臣家道開始敗落。魏天玉也常在信中向丁世方訴説家境困難,家父和自己都有病無法醫治,要丁世方幫助,丁世方時常寄錢、寄藥,還延請駐張掖的解放軍三軍後勤衞生處楊清秀關照。1951年取締“一貫道”,已經是“點傳師”的魏鐸臣被抓了起來,在臨澤縣政府受訓(明麥渠時屬臨澤縣),他託人給丁世方寫信,丁世方給臨澤縣政府發公函,給駐張掖的第三軍寫信,證明魏鐸臣救紅軍有功。經核實,魏鐸臣除救了丁世方還救過另外兩個紅軍,將功抵過,魏鐸臣被放回家勞動改造。1960年,國家出現暫時困難,反動會道門又乘機開始復辟活動。這期間,因魏天玉死於飢餓,魏鐸臣就公開談道務、播謠言,説“天下要大亂”。或在家燒香磕頭,或畫符唸咒給人“治病”。他造謠惑眾再次被抓,丁世方再次發來公函,魏鐸臣又被釋放。1970年,全國開展“一打三反”運動,清查多年來隱瞞反革命身份的一貫道頭子,75歲的魏鐸臣被槍斃。這一次,丁世方卻救不了他了,因為5年前,丁世方早已離世。 [3] 

丁世方所獲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 

丁世方人物評價

丁世方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不負黨的信任和委託,為中國人民軍隊衞生工作作出了很大貢獻。他立場堅定,原則性強,善於團結幹部和聯繫羣眾,富有自我批評精神,思想作風正派,生活艱苦樸素,對黨的事業忠心耿耿。紅軍時期,丁世方是最早實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帶頭人;新中國成立之初,他是海軍衞生工作的奠基人、開拓者。 [3] 
參考資料
  • 1.    湯少雲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部編,開國將帥,.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04,第242頁
  • 2.    中共金寨縣委黨史辦公室編. 中國人民解放軍 金寨縣將軍傳 1[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9.04. 第57頁.
  • 3.    [1]本刊編輯部.開國將軍中的安徽人(系列七)[J].黨史縱覽,2009(09):28-31.
  • 4.    孫廣和等.《六安將軍傳》.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07:第105-110頁
  • 5.    【將星閃耀】第十期 金寨縣將軍傳——丁世方  .思政網育人號[引用日期2023-12-09]
  • 6.    丁世方  .中華英烈網[引用日期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