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丁腔

鎖定
“丁丁腔”, 始稱“太平歌”,是徐州特有的戲曲種類。17世紀後半葉興起於利國鎮一帶,後在蘇、魯、豫、皖接壤地區廣為流傳。
中文名
丁丁腔
原    名
太平歌
地    區
徐州
分    類
戲曲種類

丁丁腔簡介

丁丁腔於1680年前後興起于徐州北部微山湖畔的厲灣、季堡、西李一帶,以後在徐州廣泛流行。唱腔纏綿抒情,清新明快,頗具水鄉特色。太平歌原是村民自娛自樂的歌謠,後在發展中不斷完善,由獨唱而對唱、合唱,發展為戲劇形式。主要伴奏樂器為月琴,以其聲“丁丁冬冬”清脆悦耳,遂以“丁丁腔”名之。

丁丁腔藝術特點

丁丁腔 丁丁腔
“丁丁腔”的初級階段又叫“兩人戲”、“對子戲”,即一生一旦對唱,以唱為主,道白採用方言,唱詞多采用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變化靈活。在演出過程中,又受梆子、花鼓戲等劇種的影響,丁丁腔戲劇有“七忙八不忙,九人玩丁腔”之稱,音樂唱腔有發腔、掃腔、陰韻、花韻等。唱腔優美纏綿抒情,清新明快,頗具水鄉特色。
“丁丁腔”在交流演出過程中,受梆子、花鼓戲等劇種的影響,增加了嗩吶等民間樂器的伴奏,豐富了音樂內涵,並逐漸向戲劇發展。同時,脱離了以敍事為主體的曲藝特色,形成了唱腔優美的“丁丁腔”戲劇。

丁丁腔源頭

丁丁腔在初始階段“拉綾子”擺地攤,又叫兩人戲或對子戲,一生一旦,生為“外角”,旦為“裏角”,唯旦角也多由男子裝扮,腳踩墊子,頭戴額飾,腰繫裙子,兩鬢插花,手持彩扇或羅帕。生角手持扇子,衣着簡樸,二人邊舞邊唱。後因受京劇江蘇梆子、柳子、拉魂腔等戲曲藝術的影響,丁丁腔亦發展成為戲劇形式。20世紀40年代始,已有丁丁腔劇團,但民間仍多有藝人保留曲藝的地攤形式。傳統曲(劇)目有《站花牆》、《梁山伯下山》等。

丁丁腔瀕臨失傳

丁丁腔 丁丁腔
200多年前,江蘇北部徐州市銅山縣境內的利國鎮厲灣村、寄堡村一帶,就流行了“丁丁腔”這一古老劇種。後來流傳到蘇、魯、豫、皖接壤一帶,深受廣大羣眾的歡迎。但由於唱腔較難學,又無專業藝人,所以教帶徒弟較困難,當時只有以村莊分散組成小戲班,逢年過節演出,。清朝後期,由於統治者對內殘酷剝削,農村貧窮,民不聊生,藝人們大都走散在外,演戲的人逐漸減少。因此,在解放前的三十多年裏,幾乎沒有正式演出過,瀕於失傳狀態。

丁丁腔興起

解放後,此劇種在當地逐漸演唱起來,有的還成立了小戲班,重新登上舞台。一九五八年,銅山縣利國公社組團參加了省文藝匯演,獲得了獎勵。一九六○年春節期間,在徐州市舉行的文藝匯演中,利國公社寄堡大隊演出的地方小戲“挑福”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丁丁腔唱腔優美、高亢、委婉,猶如山間流水自然流暢,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間氣息。
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徐州師範學院藝術專科的師生們為了使這一深受羣眾喜愛的古老劇種不至失傳,經過多次深入農村、走訪藝人,記下了“丁丁腔”所有的曲調、弦牌子和曾經演唱的民間小調、傳統劇目。在蒐集整理中,得到了當地黨政領導及文化館、站同志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楊天印、孟紹祥、楊天雲、丁子健、厲建海、楊德清幾位“丁丁腔”老藝人大力協助,致使此項工作進行得很順利。一九六○年五月,用此劇種排練的現代小戲曲“花香萬家”及其傳統劇目“梁祝十八相送”,參加了江蘇省第一屆大學生文藝 文公團匯演。之後在省音協禮堂進行展演,受到了省戲劇界、音樂界專家、學者及廣大觀眾的一致讚揚。《文匯報》等報刊專門作了報道,省廣播電台錄了音,並作了專題播放,反響很大。

丁丁腔高度重視

之後,丁丁腔受到了徐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徐州戲校開設了“丁丁腔”學習培訓班,學員50名。並將丁丁腔改名為 “徐劇”,班名為“徐劇班”。邀請利國鎮藝人教唱、排練。
此後,該劇種在當地每到逢年過節尚有少數藝人相聚一起進行演唱,對豐富廣大人民羣眾的文化生活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始終未能建立有效機制,形成規模,致使該劇種沒能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展。(圖為藝人楊德勝在微山湖漁船上演唱)。

丁丁腔挖掘始末

丁丁腔 丁丁腔
那麼丁丁腔是怎麼回事呢?
民國初年,杜子平在《春草茸茸》裏有對丁丁腔的描寫,同時,對其發祥地及形成的時間均作了記述。有詩為證:“悠揚婉轉數丁丁,十八九腔七二哼,泊孕明清漕運日,彭城利國亮童聲。”
《江蘇戲劇志》中有關於丁丁腔的詳細記載:明末清初地處大運河、微山湖一帶的銅山利國、季堡、厲灣等經常停泊由南方往京城漕運糧食的船隻,船上有很多會唱南方小調的人。
當地農民耳濡目染漸漸地學會哼唱,久而久之形成這一樣式。為了吸引觀眾,藝人在演唱時手持繫有銅鈴的花傘,搖晃着發出“丁丁冬冬”的聲響,於是人們管這種曲叫“丁丁腔”。
宋壽昌教授認為挖掘丁丁腔符合中央的“挖掘整理優秀劇目”的精神,他派人去利國考察。於是徐師院音樂系專修科學生戚忠曜與濮業真等來到利國,訪問了文化站長請來的老藝人孫廣珍,老藝人説,厲灣、季堡、廟莊、西里、饒山等均有丁丁腔班。不久以後,宋教授又親自掛帥一行七人帶上照相機錄音機去利國,請來老藝人厲仁允、楊德倫等把傳統劇目《下山》《鬧書館》等曲目配樂演唱後錄音。回學院後,根據錄音,由濮業真一句一句地記譜、校對,最後定形。徐師院師生第三次去利國,按譜奏、唱給老藝人聽,直至老藝人認可為止……
一時間,“丁丁腔”成了徐師院音樂專修科的重要課題。恰在此時,由徐師院於從文院長牽頭,學院成立了文工團。後有徐師院音樂專修班學生郭建英、程維桂、單厚仙、程世秀等排了丁丁腔的傳統劇目《下山》《送茶》等,又集體創作了丁丁腔劇目《花香萬家》《七仙女下凡》,排練後在市內公開演出,又到駐徐部隊慰問演出,受到地方人士及部隊官兵的好評。

丁丁腔成為徐劇

月琴 月琴
1960年文化處辛原處長將徐師院在省獲獎情況向李貫一副市長作了彙報。李副市長説:在江蘇省,無錫有錫劇、揚州有揚劇、淮陰有淮劇,為什麼徐州就不能有“徐劇”呢?……“丁丁腔”作為徐州的徐劇可不可以?此想法與辛原處長不謀而合。市領導經過多次慎重研究,李副市長指示:徐州戲校新開“丁丁腔”班,擬定掛牌為“徐劇班”,班主任由戚忠曜擔任,並負責音樂設計。為加強“徐劇”力量,又把徐師院音樂專修班畢業生程世秀分來,學員招自徐、連兩市及八縣。新學期開始時,“徐劇”班還沒有請到老師教唱曲目,校長、書記着急了,忙向辛處長請示彙報,最後想到請老藝人下山。於是辛處長去找李副市長,幾經周折,此事終因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國民經濟八字方針所制約,老藝人的農村户口不能轉入市內。辛處長無能為力,連李副市長也作難無轍了。最後戲校不得不忍痛把“徐劇”班撤掉……更遺憾的是,經過徐師院一班人研究設計好的丁丁腔改革方案:把一生一旦的丁丁腔變成生末淨旦醜行當齊全的劇種——“徐劇”,就這樣泡了湯。從此丁丁腔再少人問津。
斗轉星移,46個春秋過去了。本人雖已古稀,而發展“徐劇”的願望尚未泯滅。清光緒年間丁丁腔的鼎盛時期,以後還會有嗎?希望文化主管門部能拯救瀕於滅絕的劇種,讓丁丁腔再迎得第二個春天的到來。

丁丁腔代表劇目

丁丁腔 丁丁腔
傳統曲(劇)目有《站花牆》《梁山伯下山》等。
光緒年間為“丁丁腔”發展的鼎盛時期,較有名氣的劇目有《降香》《送茶》《站花牆》《下山》《勸嫁》等。建國後,“丁丁腔”復甦,利國鄉成立了業餘丁丁腔劇團。當地藝人又編演了《土地還家》、《一家光榮送參軍》、《新結婚》《挑福》等宣傳土地改革、婚姻法和抗美援朝的新劇目。
1960年,徐州師範學院藝術專修科師生深入利國、廟莊、厲灣、寄堡、饒山一帶挖掘整理“丁丁腔”劇種,將這一古老劇種的藝術演變情況、流行區域、班社、藝人情況、音樂唱腔、演出腳本等整理成文字資料。重新排演了《下山》《送茶》《站花牆》等劇目,並在服裝、佈景道具、燈光效果方面進行了改進。

丁丁腔代表藝人

丁丁腔 丁丁腔
程福仁(1871—1967) 原籍河北。寄籍徐州銅山。丁丁腔名藝人。清光緒十二年(1886)從河北來銅山利國西里村。因對丁丁腔感興趣,故留村定居.並拜藝人孫廣珍祖父為師。一年後,不但學會了丁丁腔的全部曲調,還能演唱《鬧書館》《站花牆》等曲目。除演唱外,還能彈月琴伴奏。清末,曾帶班人徐州城內黃河灘一帶演出,是已知丁丁腔白形成以來的首次人城演出。程除演女角外亦演男角,有較深厚的基本功。他嗓音洪亮,吐詞清晰,表演粗獷樸實,具有濃厚的泥土氣息。演唱前,他常持花傘、摺扇,翻跟頭、劈叉、撲蝶,做跑四門等高難動作,很受觀眾歡迎。程福仁曾吸收評劇、京劇、評彈中的一些優美曲調,重新設計充實了《鬧書館》《降香》《站花牆》等曲目的曲調。他授徒不但教丁丁腔曲調,還教吹、打、彈、拉各種伴奏樂器。主要演唱曲目有《鬧書館》《站花牆》《下山》《小姑賢》《勸媒》等。

丁丁腔藝術保護

丁丁腔 丁丁腔
上世紀60年代,由於各種原因它由盛變衰。現在這種傳統的地方唱腔已少有人唱,會唱的老一輩人也越來越少,目前已經無法組織完整的班底。利國鎮的百姓中僅為數不多的幾個老年人能唱其中的一段。
藝術的傳承,主要取決於其在民間的普及程度。“丁丁腔”具有非常顯著的特色,唱腔“綿軟”、節奏較慢,對現在的年輕人不具吸引力,因此學唱的人越來越少。 “丁丁腔”至今仍以業餘演出的形式活動,已瀕臨滅絕。逢年過節或乘涼晚會上,少數人會哼唱幾句,但已無人能表演完整的“丁丁腔”劇目。在利國鎮一帶,只有厲灣、寄堡、廟莊3個地方的個別老年人還在傳唱。這一古老的劇種正面臨“失傳”。
日前,“丁丁腔”已被列入全市重點保護的藝術資源。有關戲曲專家認為,,保護“丁丁腔”首先要從重新整理劇目着手,在原有劇目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創造出與時代相結合的新劇目。同時,組織當地羣眾傳唱,使之成為獨具特色的戲曲品牌,再現地方戲曲的輝煌!

丁丁腔相關事件

丁丁腔 丁丁腔
1960年3月,徐師院接到“江蘇省首屆大學生文藝會演”的通知,於院長找來中文系(音樂專修科屬中文系)馬書記和宋壽昌教授研究赴省參加會演事宜。於院長部署:文工團所需的樂器、服裝,佈景道具、燈光效果等,該制的制,該買的買,絕不吝惜。最後確定我院會演節目為自編的歌頌人民公社的一出丁丁腔喜劇《花香萬家》。在排練期間,每晚於院長必定到場。他鼓勵大家好好排練,為咱年輕的徐師院爭光!
1960年4月底徐師院文藝會演代表隊由副院長李聰、中文系馬書記帶隊,赴寧參加江蘇省首屆大學生文藝會演。當我院代表隊上場時,大幕徐徐拉開,隨着“哐!”一聲大鑼的巨響,“丁丁腔”特有的開幕曲縈繞在南京大戲院,頓時吸引了所有觀眾。樂曲太美、太妙了!整個演出過程中歡笑聲不斷,鼓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最後徐師院以挖掘古老劇種、自編自演節目的絕對優勢,奪得了冠軍殊榮。省委書記陳光同志為我院代表隊頒獎。我們擎着足有五米長並書有“江蘇省首屆大學生文藝會演第一名”字樣的大紅旗,歡呼雀躍。翌日,省音協將我代表隊留在省會堂再次演出,省電台同期錄音,第二天即向全省播放。不久中央電台又向全國轉播了《花香萬家》的實況錄音,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