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鳴驚人

(漢語成語)

鎖定
一鳴驚人(拼音:yīmíng jīngrén)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 《韓非子·喻老》,後《史記·滑稽列傳》中也有提及。
一鳴驚人原義是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1] 
中文名
一鳴驚人
拼    音
yīmíng jīngrén
近義詞
一舉成名一步登天石破天驚
反義詞
身敗名裂默默無聞丟人現眼
注音字母
ㄧㄇㄧㄥˊ ㄐㄧㄥㄖㄣˊ
成語出處
《韓非子·喻老》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

一鳴驚人成語出處

  • 最早出處
楚莊王蒞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右司馬御座而與王隱曰:“有鳥正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然無聲,此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子釋之,不穀知之矣。”處半年,乃自聽政。所廢者十,所起者九,誅人臣五,舉處士六,而邦大治。舉兵誅齊,敗之徐州,勝於河雍,合諸侯於宋,遂霸天下。莊幹不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見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聲。”(《韓非子·喻老》) [1] 
  • 衍生典故
①荊莊王(即楚莊王)立三年,不聽而好讔(yǐn,隱語)。成公賈人諫。王曰:“不穀禁諫者,今子諫何故?”對曰:“臣非敢諫也,願與君王讔也。”王曰:“胡不設不合矣?對曰:“有鳥止於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動、不飛、不鳴,是何鳥也?”王射(猜測)之曰:“有鳥止於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動,將以定志意也;其不飛,將以長羽翼也;其不鳴,將以覽民則也。是鳥雖無飛,飛將沖天;雖無鳴,鳴將駭人。賈出矣,不穀知之矣。”明日朝,所進者五人,所退者十人。羣臣大悦,荊國之眾相賀也。(《呂氏春秋·重言》) [2] 
②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説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史記·滑稽列傳》) [3] 
“一鳴驚人”這一成語即由以上典故整理而來。

一鳴驚人成語故事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孫子楚莊王新即位,做了國君。晉國趁這個機會,把幾個一向歸附楚國的國家又拉了過去,訂立盟約。楚國的大臣們很不服氣,都向楚莊王提出要他出兵爭霸權。
無奈楚莊王不聽那一套,白天打獵,晚上喝酒,聽音樂。什麼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這樣窩窩囊囊地過了三年。他知道大臣們對他的作為很不滿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再敢勸告他,就判誰的死罪。
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實在看不過去,決心去見楚莊王。楚莊王正在那裏尋歡作樂,聽到伍舉要見他,就把伍舉召到面前,問:“你來幹什麼?”
伍舉説:“有人讓我猜個謎兒,我猜不着。大王是個多才多藝的人,請您猜猜吧。
楚莊王一聽猜謎兒,覺得怪有意思,就笑着説:“你説出來聽聽。伍舉説:“楚國山上,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樣子挺神氣,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麼鳥?”
楚莊王心裏明白伍舉説的是誰。他説:“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衝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明白了。”
過了一段時期,另一個大臣蘇從看看楚莊王沒有動靜,又去勸説楚莊王。
楚莊王問他:“你難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嗎?”
蘇從説:“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夠聽我的意見,我就是觸犯了禁令,犯了死罪,也是心甘情願的。”
楚莊王高興地説:“你們都是真心為了國家好,我哪會不明白呢?”
打這以後,楚莊王決心改革政治,調走了一批奉承拍馬的人,把敢於進諫的伍舉、蘇從提拔起來,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一面製造武器,操練兵馬。當年,就收服了南方許多部落。第6年,打敗了宋國。第8年,又打敗了陸渾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從而稱霸天下。 [5] 
漫畫《一鳴驚人》 漫畫《一鳴驚人》 [4]

一鳴驚人成語寓意

表面看,一鳴驚人似乎瞬間光彩照人、風光無限,而在閃亮登場背後所經歷的千難萬險則往往被人所忽略。“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7] 
最初的楚莊王並不是不想一鳴驚人,而是國內政治不穩定,所以在默默地積聚能量,等待時機。所以,任何所謂的一鳴驚人無不都是長期能量積聚的迸發,它不僅需要具備韜光養晦的戰略智慧,做到從低處着眼積蓄力量,從高處俯視蓄勢待發,還需要具各善於守拙的生存策略,面對複雜多變的局勢,需要時刻隱藏自己的光芒,禁得住外界形形色色的誘惑,把持住自己的內心信念。默默無聞,不是不鳴,只是未鳴。不鳴只是一個巨人暫時的沉默,而不是沉睡,是暗自發力,是苦練內功,是要尋找有利時機,化危機為機遇。雖説機遇可遇不可求,但機遇永遠屬於有準備的人。一鳴驚人固然不易,成功之後長期立於不敗之地則更難,更需要有謙虛謹慎的態度、海納百川的氣度、勇往直前的魄力和不斷突破、自我超越的能力,更要時刻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切忌頭腦發熱、得意忘形,才可能避免江郎才盡和曇花一現的結局。 [6] 

一鳴驚人成語用法

  • 成文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鳴:鳥叫。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1] 
  • 運用示例
明·楊慎《李白墓誌》:“白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四:“馮永祥想一鳴驚人,他來提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公式。”
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續篇》:一鳴驚人,實在是出乎意外。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1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96
  • 2.    徐中玉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精品普及讀本 民間文學[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9.03:28
  • 3.    王佔義編著.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 精華版[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7.07:318
  • 4.    蔡志忠編繪.漫畫成語 下 彩版[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01:56-57
  • 5.    王彤偉著.傳統文化經典讀本 成語[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1:217
  • 6.    《中國成語大會》欄目組編著.我的智慧成語世界 1[M].南寧:接力出版社,2015.11:228-230
  • 7.    來自 林振宇..大夢誰先覺[M].:中國財富出版社,2016:第161頁